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是今年,我最想推荐的一本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这是今年,我最想推荐的一本书!

2020-05-09 22:30:19 作者:魏小河 来源:魏小河流域 阅读:载入中…

这是今年,我最想推荐的一本书!

  这几天,一直在读陈嘉老师新书《走出唯一真理观》。

  读的很开心,读完,有一种开阔之感。

  这么好的书,有必要来聊一聊。

  这本书不算专著,是陈嘉映近几年接受采访、对谈、演讲,所作文章的集子

  书分三辑,辑一是“没什么主题漫谈”;辑二是围绕《哲学·科学·常识》《何为良好生活》等专著的对话;辑三是“关于读书的漫谈和书评”。

  我就不按书本顺序大家介绍了。

  只提一些我觉得感触颇深,或正好是回应了我的困惑,与我的某些想法恰恰相契的部分

  正式开始之前,先说一下陈嘉映的好吧。

  他说理,但是没有学究气,甚至没有专业习气。他关心的是真理,是生活本身,而不是被理论概念包裹知识系统

  相比于许多专业学者,他更为自然,或者说,更为完整、通达。

  下面,是我从书中抽出来的四条线索,和你打开书的样子肯定有点不一样,不过我觉得都很有启发,很重要

  有点长,希望你能到最后呀。

  ----

  01 唯一真理和相对主义

  打开书第一篇,正是《走出唯一真理观》。

  此文乃是一篇自述,有自传性质,但更偏向学术线索。对于不了解陈嘉映的读者来说,很可以了解他的经历

  陈嘉映出生于1952年,小时便读书,少时碰上时代巨变,和兄长一起游遍全国,然后插队,自学外语(俄语、德语),读哲学著作,回京,高考,进北大外哲所,留学美国,翻译存在时间》,写《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回国教书、写书。

  以上,是具体人生经历,但在这篇文章中,他花了很大篇幅,来讲自己思想轨迹转变

  “1975年之后,我读杜威威廉·詹姆士,读罗素,后来读海德格尔,读维特根斯坦,渐渐地,离开了唯一真理的想法。”

  在陈嘉映那里,离开唯一真理观,还有一个转变,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预设好了的现实然,我这样讲,是讲通俗了)。

  我们从小就受多元文化熏陶,早已不相信有唯一的、绝对的真理。但这样的世界,同样令人困惑。

  具体来说,便是在这个多元文化主导社会中,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破碎,并且无法缝合。

  如果没有一个绝对的,唯一的真理,我们该如何解决相对主义,如何不坠入虚无主义,如何不让自己被撕扯、分裂?

  对此,陈嘉映的回答是:一方面要放弃唯一性,另一方面坚持理性

  下面这段话,我想抄下来:

  “放弃唯一真理这个想法,并不是要引来粗俗的相对主义结论。相对主义是绝对主义的一种变体,把自己的视角视作无法调整的。其实,我们在对话时时时都在调整自己的视角。能对话就不是相对主义。我一直说,我们不能靠把一切都归拢到一个绝对的观点之下来克服相对主义,真能消除相对主义的,相反是这样一种东西:你要深入到自身之中,了解你自己真正相的是什么。你实实在在相信一些什么,你为自己相信的东西做点什么。这时候,你的信念和行动是是实实在在的。但并不因此,此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虚假的。跟你不同的人,跟你冲突的人,他有他的实在。在具体的思考和行动中跟其他的生活理想对话、互动。是的,他有虚假的虚幻的东西,因此你要与他争一争,但这个过程是双方的,你也有你的虚幻和虚假,你也要在这种争执中变得越来越实在。”

  这样看来,渴望一个绝对的真理来解决一切,或许也是在设想一个外在权威给自己力量,底里还是想消灭异己。

  然而就像陈嘉映所说,“道理系统之间,不是谁战胜谁,谁吃掉谁,而是互相对话。”

  对话,也是这本书中被反复提及的词语。由此,又引到另一个概念——共识。

  在陈嘉映看来,对话并不一定要达成共识。甚至,他也不认为,“一个社会在方方面面都有共识就是一个好社会。在很多场合下,我们根本无需达到共识,我们与其说需要共识,不如说需要学会没有共识的人应该怎么一起共存。

  如今,我们的舆论环境,嘈杂、喧哗,党同伐异,所有的声音,都在试图压倒对方,甚至消灭对方。

  为此,很多人呼吁共识。但也许真的是这样,共识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即使没有共识的基础上,还可以共存,可以对话。

  说起来,法律就是保障这一切的底线。但你我都知道,还有一些别的力量,在干扰对话的充分展开。

  所以,众声喧哗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外部无法言说,内里没有理解、对话的愿望。

  02 平民时代

  除了相对主义的困扰,另外一个贯穿了整本书的主题,就是在平民化社会中,个人如何自处?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身处于平民社会,这是很多先辈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我们不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但,在平民时代,所有纵深的东西都消失了,纪念碑不再有意义,所有的一切好像都被拍扁了。

  这里,陈嘉映说的很明白,当我们取消了崇高,取消了差异,所有人也都落在一了个平面上。

  “你以为看到的是一个平等的、大都有权利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但尼采认为不是的,等你把差别都取消了,这就是一个“末人社会”。

  “如果我说的是对的话,当然也就无所谓良好生活了,良好生活的存在是因为有人或者有相当一批人在向上看,如果大家都平视,或向下看,也就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们仍然有艺术、哲学、社会理想,但它们似乎失去了提升生活的作用,它们都在好日子的同一个平面上。”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一切崇高的都被消解了,个人很容易被吹散。

  那么,怎么办呢?

  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陈嘉映接着说,即使我们这个时代所产生的作品都不怎么样,“也不意味着我宁肯什么都不做,本来就不应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作。我们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标杆来写作的,我们本来就想写,这才为自己设立了某种标杆。”

  03 洗脑和教育的区别

  书中有一篇《洗脑和教育》,很值得一读。

  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词语,把所有的观念传播都等同于洗脑,加以驳斥。

  那么,洗脑和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在传销组织里被灌输,是洗脑。纳粹的宣传机器,是洗脑。那么,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又算不算洗脑呢?

  对于这一切问题,这篇文章都做了非常清楚的解答,让人豁然开朗。

  陈嘉映作了清晰的论述,将洗脑的要素分解为:灌输、查禁和暴力。

  也许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确有灌输的情况,但教育并不隔绝其他的信息,你自可自己去学习、比较,另一点,暴力的支持,也是洗脑能够成功的条件。

  “没有强权做靠山的主张,即使流于喋喋不休的宣传,也很难把它说成是洗脑。”

  “宣传和屏蔽异见是洗脑的明面,背面得有暴力支持。”

  所以说,影响不等于洗脑,传播某一种理论、观念,自然也不是洗脑,但在目前的舆论场里,大家总是对意见不合者扣上一顶“被洗脑了”的帽子。

  在辨析清楚了洗脑和教育之间的区别后,陈嘉映也希望我们尽量少用这个词。“径直把什么什么说成洗脑太容易了,往往妨碍我们对某些极端事件的深入理解。”

  04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有两个点,很想提一下。

  第一,有人问陈,读哲学,读得有点痛苦,该如何?其实不只是读哲学,就连我都被问到过,读书读得对世界灰心,该如何?

  陈的回答是:读哲学。要增益元气。要是快扛不住了,就别读哲学了,去看娱乐节目什么的。你觉得读哲学增益了整个人的元气,就读,觉得气短了,就放下。

  这里扩展一下,读书也是一样。

  第二,在《漫谈书写、书、读书》中,陈嘉映几乎回顾了整个文字的历史,阅读的历史,同时得出了一个结论:文字时代正在落幕。

  他指出:“图像时代的大背景是平民化。文字需要专门学习,否则就是文盲,与此对照,图像是自然的东西,一幅照片,风景或人像,不用上学也能看明白。”

  这也是我这几年的感受,文字系统整个在衰退,前几年去台北,和罗智成先生也探讨过这个问题。

  陈嘉映认为,以后读书可能会像京剧,仍然存在,但不再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参与人群了。

  但即使这样,我们热爱,还是可以径自热爱下去。

  以上,只是携取了一些我颇有所得的部分。

  书中陈嘉映一再对勇气的看重,对做事的强调,我也都非常赞同。

  更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好像已经写得够长了。大家自己去找书来读吧。

  Ps.我在微博也发了一点书中摘抄的句子,可以去看看。

  #更多文章

  23岁就写出这本书,真的是天才!

  集集都反转,这部悬疑剧我爱了

  听了这么多年歌,这本书一定要收了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豆瓣 | 魏小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