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5-10 23: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语文陪伴孩子一生》是一本由夏昆著作,48出版的34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读后感(一):轻松愉快学语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是夏昆老师新作,我在读了他的《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后,深深喜欢上他的作品,就买了这本书认真读起来。

  语文是最重要的,语文是其专业学习基础。语文学习的意义更像书的意义。你说看书有意义吗?那是然啦!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提升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将你的格局变大,从大格局,高角度看世界,当然是与众不同的。

  夏昆老师为大提供的语文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学无止境。要把语文学好,需要日积月累阅读。语文的学习是必须要依托于大量阅读的,而阅读、记忆、背诵、使用过程,就是不断积累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过程。阅读最重要,学习语文,必须搞好课外阅读光学习语文书,那只是一碗水,搞好课外阅读,你就会得到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听说中小学全部使用教育新编教材,以后语文考试,要加大课外阅读内容的比重,让注重课外阅读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分数强调课外阅读的好处,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读书多了,见识打开了,格局就宽广了,视角就不狭隘了,脑袋墨水自然就多了;书读的多,就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而不是总干瘪无味表达了,知识就能学会技能就能掌握能力就能提升,多读经典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形成了。

  夏昆老师以数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教给学生们学习我们中国语文之美。而且他的教学方法是非独特的,他不仅让学生们学习语文,还鉴赏诗词音乐电影等。这样,他用吸引人的方式,让学生上语文,让语文陪伴孩子们一生。他极力主张学习语文要以文学的美来理解,用音乐的美感滋养灵,还以电影中感人的故事来教育人的真实情感,他成为中学语文名师,学生们都爱听他的课。也许他教出来的学生将来很多会是文学家艺术家,这就是新的教学方式的魅力

  读了《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这本书使学生们明白了语文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是思想、是生活,学好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灵魂。明学习语文的作用和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出一个正确的三观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读后感(二):我珍爱的诗意课文

  这本书会让我想起很多,第一就是我自己以前的学生生活,以及我很喜欢语文课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的插画和这本书封面上的插画几乎一致,洁白的纸上一棵桃花树,燕子斜斜的飞过桃红柳绿。课文里写,燕子是天上的剪刀,剪过来剪过来就把春天剪出来了。 我喜欢拆开书本时书里散发的新的油墨香气,也会让我想起以前翻开课本时那一种让人怀念的油墨香气。奇怪的是,这种香气是语文书里独有的,好像书里藏着新鲜的春天,新鲜的绿色的叶子和唧唧的燕鸣声。 那时候也很喜欢写作文,所以总会想起珍珠鸟,想起里面那个作者坐在窗边上的绿萝下观察那只珍珠鸟。 也会想起朱自清,书里的荷花,还有秋天时候的蚂蚁们,树上的梧桐树叶静静落在树下的池塘里。蚂蚁的微观世界在课文中也让人难忘。以及咕咚来了,还有一点悬疑意味,最后森林里的动物们终于知道那只是一只咕咚一声掉入水里的果子引发的惊吓。 对语文的喜爱,可以说是从小到大的,再演变到对中文的痴迷。甚至开始看繁多的小说和文学书籍也是源于此。现在知道从书中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和知识,也让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大人。 而这本书更让我想起的,是我的语文老师。 原因很明显,因为这书是一位语文老师写的。虽然这是一位男语文老师,而我的男语文老师很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语文的乐趣传达给学生。 书中有很多的例子都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给学生把那些课文中的乐趣一点一滴细致的讲述,最后抵达那种感染人心的极致。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课堂之外的有趣事情,比如作者的大胡子引发的全校师生的风暴,以及用自己的书来奖励班干部并说这是酬劳的有趣小事儿。虽然有时候会感觉这是作者在书中臭美炫耀,但觉得和学生之间有这种互动也真的很温暖。 我会想那两个得到签名书的女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是我,我会很惊讶,自己的老师竟然是一位作者,竟然出了书!加之那两个女生和我一样一定也是爱极了语文的,所以应该很热爱写作文的吧?那这位老师绝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偶像了,这本书我不只是会视如珍宝好好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阅读,也会成为以后学业上很大的努力目标吧! 说到这就会想起以前自己写作文,每次都会被老师拿去讲台上当作范文来念。考试时候作文也是最爱的一部分,因为几乎每次都会拿到超高分。 那时候更是因为写作文这个习惯,让我养成了对事物细致的观察习惯。会时常望着窗外的鸟和树,在脑海中组成一个绝妙的故事。 直到现在,成年以后,年幼时的语文老师和学生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极其深远。 而现在明白,那时候书本中的世界多么美好单纯,那是一个纯净如童话的世界。现在进入社会后才明白,原来象牙塔外的世界是很残酷的,有太多太多无奈和被迫。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到这本书的那一瞬间,仿佛时光倒退回那时候的校园时光,好像看到了自己摆在桌面上的语文课本,我珍爱的诗意的课文,以及即将走上讲台喊一声上课的语文老师。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读后感(三):这样学语文,真有趣!

  都是从十年寒窗苦走过来的人,对于语文这门课程并不陌生,它从小学就陪伴着我们,教我们发音、认字、组词、造句,从简单到复杂,从古诗到白话文,从散文到诗歌,一路走到大学。可以说,我们的学习,是离不开语文的。但是提起语文这门课程怎么学,我想更多的人或许没有多么深刻的印象吧。也没有哪个学生说,自己会特别喜欢学语文。究其原因,到底为什么?枯燥,无味,难记,不会写作文,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们逃避语文的理由。我尤清晰地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一高二基本上是不听语文课的,有时候架起课本,让它立在课桌上,脑袋却耷拉着做数学题,有时候也会补上一个小觉。最尴尬的是有一次语文课,我和同桌约好轮流睡觉,可是当我睡着的时候,她竟然也“脱岗”睡着了。我俩双双被抓住,语文老师是一个老头,头发都掉光了,老花镜滑到鼻翼处,从镜片上头透出温暖的目光凝视着我俩,我俩脸很红,以为老师得狠狠训我们一顿。但是语文老师只是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别睡感冒了!”高三换了一位语文老师,这位新老师讲话声音大,幽默风趣,把语文课上的妙趣横生。全班同学瞬间都爱上了语文。看来,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作者夏昆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语文名师,同时他也是2015年度《中国诗词大会》第五期擂主。他喜欢留着大胡子,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习语文,还鉴赏诗词、音乐、电影。这些有违于应试教育的举动,曾遭到过别人的质疑,被认为是不认真工作,但他还是一意孤行地坚持了下来。他坚信,成绩很重要,但人不是为了成绩册上那几个愚蠢的阿拉伯数字而活着。即使他做的事情会被别人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他还是要把这些培养孩子未来气质的人文艺术实践进行到底。

  语文是什么?夏昆老师认为语文是与历史、哲学、美学密不可分的,学习语文不能孤独地去学习这一门学科,而是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地去学习。他的教学目标,是把男孩子培养成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的人;把女孩子培养成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人。

  他还系统地开设了音乐鉴赏、学生主讲诗词鉴赏以及电影鉴赏课。他的那一篇文章《音乐&诗歌》非常有意思,他想给大家鉴赏一首诗《再别康桥》,希望选一首适合这首诗的音乐做背景。他先后播放了重金属音乐《她是我的原罪》、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瓦格纳的《女武神》,还有最后的《卡伐蒂娜》。学生们通过选择音乐背景,才解读诗的内涵。通过这样的解读,大家对诗歌理解的特别透彻,这真是一堂别具一格的课呀!

  书中还穿插了他给儿子天天每天讲故事,虽说是讲故事,其实是诗词解读,但他巧妙把诗词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听得小朋友不亦乐乎。我想,在这种浅移默化的教育下,孩子从小就把汉语言的优美记在心间,长大后一定会更好的学习每一门学科。

  钱理群称赞夏昆和他的朋友们是一群极具教育活力、创造力的,“永远都走在路上”的教育行动者。他说:“他们把自己的教育信念、理念化作日常教育伦理和实践,又反过来用实践的成功,来证明、发展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念,在现行体制下撕开一个裂口,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寻找一个空间。”确实,有幸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值得好好学习。

  语文,在众多的学科中,它永远是一个基础。只有这个基础打得牢,以后的学习才能走得远。语文不仅陪伴孩子一生,它也陪伴我们每个人一生,您想想,是不是如此?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读后感(四):《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什么是真正的语文

  首先我承认我以貌取人了,对不起夏昆老师。

  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时,我脑海里闪现出夏老师参加诗词大会时候的形象,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我以为这本书会跟他的形象一样有点……怎么说呢……粗糙,但是结果!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浮现的是我那又高又帅的语文老师的音容笑貌,每每讲到动情处,他都会满面涨红,青筋暴露。而夏老师,现在我敢断定他的才华和他的情怀,他是一等一的语文高手,一等一的教书匠!整本书的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其中又透露着智慧和幽默以及夏老师教书育人的耐心和热忱。

夏老师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恶的不怕,弱的不欺。

  夏老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这本书中不仅仅给读者讲了语文,还有音乐、电影,以及做人的道理。读了夏老师的书,了解了他给孩子们上的语文课,我真正地感觉到,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认识美的能力,它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通道,它是天性的善良,它也是做人的根本。语文应当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陪伴每个中国人的一生,就像阳光之于植物,水之于鱼……

  在书中,夏昆老师提到他参加的一次语文教研会议,老师们讨论起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的老师说,语文就是要“狠抓基础,狠抓字词”,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政治课、哲学课。而夏老师站了出来,他认为“文本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形式上,还在它的内容上”。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也是文学,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门课。他的课程设计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不是照本宣科,不是咬文嚼字,他会通过音乐、电影的鉴赏课程,通过让学生与老师互换身份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授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作者性格、历史背景、美学价值以及人生哲理。

  但是正如我们现实中遇到的一样,夏老师虽然是受学生们喜爱的有情怀有性格的好老师,但是他在学校的各种考核中并不吃香,原因可想而知。同时他提到了高中的“双上线”标准,只有总分上线的学生才能够被重视,而某一门成绩突出但总分不上线的偏才们会惨遭放弃,夏老师对于学生们所处的这样的大环境也是非常忧心。同时他提到的高中孩子们早自习晚自习不停学习的现状也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深深为孩子担忧。正如那些到夏老师所在高中交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们提出的质疑:中国学生有时间与家人相处吗?

  在现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语文老师都已经缴械投降,把这门学科变成了干巴巴的字、词、句、文本,完全丧失了语文的美感和综合力量。也许他们也是出于无奈,但是像夏老师这样依然坚守阵地保持语文人文性的老师们才是真正的勇士!

  《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读后感(五):心有戚戚焉

  语文,顾名思义,语言与文学。在当代教育中,语文更多地体现为语言,就是认字、划分段落、提炼中心思想、写作文,而对于文学层面,通常被有意的忽略,因为它与看得见的分数没有实质联系。也许是我们急功近利的心理,让语文虽然很重要,从一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但是语文又远非数、理、化,得到来自老师、学生、家长的充分重视。 夏昆《语文陪伴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向读者强调语文的重要性,而是以丰富的教学案例揭示语文应该怎么学、怎么讲。夏昆戏称自己是不务正业,在教授语文的同时,还把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开展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课程,将与语文的相近学科历史、地理、政治、哲学引入到教学中,甚至还将与语文的远亲(物理、化学、生物)也作为了教学的对象。

  夏昆针对中学语文三大怕(怕文言文、怕周树人、怕作文),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针对文言文,他采取了将一篇文言文部分段落译成白话文,然后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白话文的互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文言文的言简意赅与白话文的通俗易懂;针对周树人,他让学生从论证、论据、论点之间的关系去寻求这位“思想深刻、观点刻薄”的作者存在的缺失,虽然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夏昆老师的良苦用心,但是也打破了盲从与迷信,学会了辩证思考,既不以古非今,也不舍本求未;针对作文,他对口头表达有了更高的追求,把紧张的课堂教授时间让渡给学生,让学生走向讲堂,分享自己的观点,不局限于诗歌、散文等纯文学的题材,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贯彻到教学的每时每刻。 夏昆所主张的生命化教学,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失的,甚至是代代人所缺失的。它不仅颠覆了我们过去对于学习的概念(早起晚睡、题海战术),而且让我们看到语文课改的方向与目标,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做一个有灵魂、有理想、有品格的人。

  夏昆很真实,很睿智,很直率。对于学生的不作为,他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方式,而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惩罚,恶狠狠的惩罚换作有趣的“颁奖”,设置了初赛、半决赛、决赛、总决赛等赛程,学生更多地希望自己被“淘汰”,但是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如愿以偿,对此他仍然很宽容、很克制,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觉悟。对于同事,他也善于利用愚人节去开一些无伤大雅的游戏,以“快递到了”“货到付款”的故事让同事发现自己把话说得过于绝对,本身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夏昆不仅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家长。尽管是一位高中老师,工作任务很重,但是他一直坚持陪伴孩子成长,给孩子讲诗歌故事,教孩子学习吉他,对于孩子的叛逆期也是不迁就,而是告诉他“恶的不怕,弱的不欺”,同时从来不自以为事,尊重孩子的想法,对于自己认知上的错误,也是谦虚接受,绝不压制孩子的想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