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浪的三字忠告:赶紧玩。”
小破站的视频《后浪》余温未了,还能看到依然有许多人从各个角度去剖析它。
很多人不齿的一点是,这完全是前浪们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对年轻人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解读。
最近几天也有一些读者在后台问我,作为新媒体作者,对于一路跟着你成长的年轻人,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在读者对我的各种各样的提问里,有一个大类型的问题是:我到底该在大城市打拼一下?还是在家找个安稳的工作?
他们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
然后他们就会列举出许多“自己想去但又有点不敢去”的理由,比如对未来的迷茫、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担心生活压力等等。
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几个人听了我的劝告,但希望年轻人多闯荡一下,是我的真心话。
他们也会说,我想换个城市生活,想换个活法,想再去闯一下。
他们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
然后他们也会列举出许多“自己想去但也在犹豫”的理由,比如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怕出去了后悔但又心里不甘心等等。
这时我会说,如果实在没有满分的把握,那么维持眼下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为什么?
二十多岁不要想那么多,走一步看一步。
三十多岁必须要想很多,走一步看十步。
我也是从二十多岁的年纪成长起来的大人了,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可谓百感交集。
抓紧玩。
因为只有到了我这个年纪,甚至更大一些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上新奇的事情依然有很多,但你的兴趣却在逐渐下降。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话:什么“永远年轻”、什么“永远热泪盈眶”。
话是说的好听,初衷也很好,只是,现实永远是现实,你没办法用简单十几个字就能真的保证自己的人生就一定是那样。
我做着一份新媒体工作,我也算是网上冲浪爱好者,我关注热点,追各种八卦和新闻,我和生活方式也几乎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
你可能还无法体会我的那种感受,就已经非常明显地察觉到自己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
它不仅表现在我可能对目前流行的偶像不知道,对年轻人钟爱的事物没太大兴趣,还有更多在思想层面的代沟。
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思考和处理上,我开始变得畏首畏尾,也变得瞻前顾后,这从好的方面来讲是一种稳妥,但也失去了年轻时的那种果敢和无畏。
我认真想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契机是什么?
思来想去,发现没有一个重大的转折。
它意味着,我是自然而然变成现在这样子的。
它没有什么打击,不是什么重创,就是随着年纪增长,心理生理更加成熟,一步步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件绝对的好事。
但我认为,它可能是人生中的一种必然。
年轻时不玩儿,等到年纪渐长,就没那个时间、精力,也没那个冲动了。
我们必然曾经都是少年,我们也必然会经过青春迈入成年人的世界。
我们必然会经历人生中的诸多困顿,我们也必然会随着年纪渐长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当你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可能就没办法只为自己而活。
你的家人,你的前途,你的未来,你的责任,包括结婚生子等等,都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到了那时,你就必然会踌躇,在面对一些“我是否愿意”和“我是否喜欢”的选择上,加入了这些考量内容,那你就没办法真的随心所欲了。
所以,在和一些同龄人讨论他们人生的选择时,最后都是颇多无奈。
但如果是年轻人,他们还没有到必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么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处于本心。
你要知道,本心这件事,是非常非常可贵的。
因为,它可能只会出现在你二十多岁的时候。
之后也不是本心丧失,而是本心必须要建立在考量更多的基础上,本心就不再是你的第一选择。
就比如年轻人关注的很多东西,我也不是不关注也不是没兴趣,而是我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自己身上,必须要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好,其他的一些有的没的,不是我要关注的事情了。
哪怕我很喜欢某个东西,但一想到我眼下必须有生活问题去解决,那么这种兴趣也会随之被我扼杀。
年轻,就意味着本心是第一选择。
你有愿意做的事情,那就可以做。
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那就可以不做。
反正做与不做的结果,都不会太糟,哪怕真的犯错,成本也很低,你还有的是时间去纠正它。
但到了三十多岁,先别说做正确的事情非常费力,光是犯错的成本就日益增高,你不能犯错,你必须步步为营。
年轻的资本,不是年纪,不是容貌,不是潮流。
年轻的资本,是在可做本心选择的年纪,应该抓紧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所以,作为一个年轻人,赶紧玩。
怎么玩?
要争分夺秒地玩,要不务正业地玩,要抱着热情地玩,要带着冲动去玩。
不然将来,时间会少,想法会少,热情会少,冲动会少。
玩什么?
玩什么都好。你想去旅行,就去旅行,你想去夜店,就去夜店,你想换个城市,那说走就走,你有感兴趣的事,就去做,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就去实施,你想过不一样的人生,即刻行动。
不要等,不要靠,不要想那么多,不要想后果。
在道德和法律约束之下,你做任何发自本心的选择,只要你愿意,那么你应该多去尝试。
有时,我在和很多年轻同事聊天时,都会说到一句话,今天也想说给你们听。
这句话是:年轻人,不要活的老气横秋。
现在年轻人都早熟,都考虑得太多,都想要名利,每个人都变得格外着急且世故,这不能说错,但总少了一点年轻该有的感觉。
什么是年轻时该有的感觉?
就是你要有保持好奇和否定的权利。
只要你对某件事有好奇,有热情,有冲动,那么你就应该去试试看,不要怕犯错,不要怕不行,不要怕艰难。
只有试一试,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哪怕犯错,也是一种体验。
好奇心会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消失,在你尚有的时候,应该无限扩大它,想办法延续它。
保持否定的权利,不是让你做杠精,不是否定一切。
而是遇到任何事情,多问一句为什么,了解你所看到的事情是怎么来的怎么去的,去亲自验证和体验。
不要做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因为善于否定和验证,你会多一层思考,最终会变成一个拥有独立思考的人。
我特别不赞成年轻人过早考虑以后。
虽然如今的社会主流和价值观都是在说成功,但年轻人并非只有成功这一条出路。
当千万人都在朝着成功的路上奔,路上那么多人,最后可成功的人,永远寥寥无几,人越多,成功的概率反而越低。
反倒是你选择另一条路,会因为你的特别,而有另外一番别致的景色。
年轻人,抓紧玩。
想什么以后?
以后是你想出来的?
不,以后是你玩出来的。
如果非要往成功上靠,去看看那些B站的UP主,哪一个不是玩着玩着就红了?
玩儿了不一定成功,但不玩儿,年轻这件事,可很快就过去了。
我见过许多二十多岁活得一身疲倦和苍老的人,我觉得那是一种遗憾。
只有见过更大的世界,见识过更多的有趣,亲自体验过人生的不同,亲自体验过那种有趣,你才能更加年轻。
年轻不是停下脚步,年轻是永远都在路上。
都在你凭本心选择走上的那条路上。
END
山 海 皆 可 平 , 难 平 是 人 心
♫ / 人生的旅途 —— 赵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