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观后感100字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是一部由西蒙·戈德温执导,拉尔夫·费因斯 / 苏菲·奥克尼多 Sophie Okonedo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Anthony和Cleopatra之间的感情纠缠有点单薄了吧,最后Cleopatra自杀独白有点弱,高台的设计稍有点突兀。
●3.5 有时觉得莎士比亚真的永远都是那几板斧:计谋、误会、殉情;对白写得可真好,但也把观众急死,就是不能听完对方的话语,无非就是要把自己那些充满花边的话一口气全部吐出来。上半场比下半场更赏心悦目,舞台旋转下降那一幕,真心地惊叹;下半场便是冗长的冗长,Sophie Okonedo跟Ralph Fiennes对戏,新鲜感满分。
●好像就我喜欢这个女主角,不是很埃及艳后,但是很豪放热烈。……
●演员太拼了,居然用真的蛇。拉尔夫·费因斯演的安东尼完完全全是安东尼本人,被情欲所苦的伟大战士,末路英雄,遭受命运折磨的高贵灵魂。
●这个克丽奥佩特拉好像一个下一秒开始rap的更年期悍妇,凯撒丝毫没有英雄气概,拉叔倒是把末路的英雄诠释的还不错。舞台效果不错,深度有点欠缺,看完只记得艳后对安东尼的
●拉尔夫和苏菲的演绎都很动人,舞台的旋转,升降还有投影设计都非常赞。
●四个小时的戏剧太消磨注意力,一直后半截身边的人都在玩手机…(后半截情节也有些罗密欧与朱丽叶了)莎翁剧描写悲剧爱情总是如此深刻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观后感(一):非常一般
Antony 扮演者拉叔,好像本喵版《Julis Caesar》也是他?所以全程有一半时间我都在期待他cue布鲁图斯...(不是)一身军服时想到九叔版《麦克白》,说实话,没感觉拉叔的安东尼有何独特之处。
当然舒适程度还是原高埃及艳后的扮演者,最后自杀那里我都不想看了,生气到想离场。首先是演技,就感觉是在背台词,真的带入情感去理解了吗?(虽然从开头采访中我们得知她是有理解的)该哭不哭,该高贵不高贵,安东尼死的时候,她异常冷静,我想可能是皇后吧身边那么多人要注意身份;后来凯撒来找她了,当着“敌人”的面一下子颜面尽失毫无尊严,你感觉 对、她就是臣服凯撒啦!然后下一秒开始念 心爱的安东尼.......总之很迷——就当是被大多数排练时间都拿去克服对真蛇的恐惧吧,姑且原谅她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观后感(二):女主怎么了 我觉得挺可爱啊
太喜欢这一版的艳后了哈哈哈哈哈,那些小脾气小心思真的让我觉得特别喜欢这个莫名其妙的情妇和第三者哈哈哈。现代人对于”天仙”的视觉画面要求很高,但是这个俏皮又年纪稍长的克里奥帕特拉能让我明白为什么男人会败在她的石榴裙下。
罗马帝国的大理石设计真是绝了,很罗马很硬气,大概也很符合安东尼回到罗马感受到的内心。
安东尼老哥我暂时没有感觉到太多,因为胃疼半场就退场了,期待他在后半场有更牛叉的表现。
恺撒的姐姐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我也没琢磨出来为啥,我觉得一个棱角分明的白人很少能在莎士比亚作品里真的给我这样的东方观众一种隐忍而如水的柔情,但是这个姐有,上半场戏不多,但就是看着她就能感觉到特别心疼她,莫名被吸引。
我发觉了国家剧院的作风,因为景很大,场次切换紧凑迅速,来不及就用音乐咣当一下,尽量不冗长,但还是将近4小时的戏...
也是一贯地用了现代化的风格去解读,高科技罗马帝国让人感觉战事一触即发,和原作情境毫不违和,真的很爱看NT莎剧的新概念创作。
受邀写评论,因为没看完,就只能根据前半场的感觉来打分,hmmmm
评分:7.9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观后感(三):《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
#20200509
站观看
“他的双足横跨海洋,他的高举的手臂罩临大地,他在对朋友说话的时候,他的声音有如谐和的天乐,可是当他发怒的时候,就会像雷霆一样震撼整个的宇宙。他的慷慨是没有冬天的,那是一个收获不尽的丰年,他的欢悦有如长鲸泳浮于碧海之中,带着王冠宝冕的君主在他左右追随服役,国土和岛屿是一枚枚从他衣袋里掉下来的金钱。你想过去将来,会不会有像我梦见的这个人?”——克莉奥佩特拉 中年人的恋爱甜起来真的没有年轻人什么事。 几乎原封不动地按照莎士比亚的剧本上演,将之置之于现代背景之下,剧院关于克莉奥佩特拉戏服的介绍非常详细,埃及女王的气质和气场拿捏到位,她对安东尼的爱是真心的,但不乏捉弄和手段,最后假消息放出去,安东尼自杀,这大概是对她捉弄手段的一个报复,但随着安东尼死去,克莉奥佩特拉用毒蛇完成了生命的壮举,一方面她爱安东尼,愿意追随他而去,另一方面,他无法容忍凯撒将她作为俘虏带回罗马,以此炫耀他的功绩,她必须是自己的女王,必须是自己的主宰。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她比安东尼更夺目,剧中虽然通过凯撒等人之口赞美了这个控制三分之一天下的君王安东尼,但他的善妒多疑在女王面前暴露无遗,由于女王,他的军事才能日渐萎顿,沉迷在温暖怀抱中的安东尼最终付出代价,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确实爱女王爱得深沉,爱得军心紊乱,爱得成为凡夫俗子。 Ps:舞台出现真蛇,太震撼了,吓我一跳,演员好敬业,蛇直接朝着脖颈去……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观后感(四):英雄的毁灭之路 纠结与疯狂的天才
Antony and Cleopatra ,莎士比亚最复杂、最深情的作品之一。2018年11月,英国导演Simon Godwin重新编排的版本在伦敦公映。换上了更加现代的服装和舞台布景,硝烟战场之中,不再是盔甲与刀剑,屋大维穿上了帅气的英国海军制服,安东尼则是陆军制服。但是故事结构没有变化,莎翁的每一句台词也都保留了下来。
开场就是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耳鬓厮磨之际,接到了妻子的死讯,远离罗马已久的安东尼意识到“新三巨头”的关系岌岌可危。他回到罗马,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却无法割舍心爱的克利奥帕特拉,最终他回到亚历山大,并与屋大维对立。两位英雄的Actium之战,安东尼战败自杀,克利奥帕特拉也与毒蛇一吻而亡。从此罗马告别了共和国时代,罗马帝国就此诞生。安东尼究竟是生不逢时,还是被蛇蝎美人耽误了前途?抑或是他根本只是缺乏雄心的军人,沉醉于温柔乡,根本不适合当帝王?莎士比亚展示了安东尼的种种矛盾与纠结,但把答案留给观众自己思考。
每个男演员或许都想演一次马克·安东尼吧?他没有裘利斯·凯撒的雄才伟略,也并非贵族出身,但他也是一个军事天才,一个如大力神般的传奇人物,靠赫赫战功从黄毛小子成为一代将军,并与屋大维平分天下。虽然终究欠了一点运气。好莱坞电影版中,里查德·伯顿所扮演的安东尼,那一段独白,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不想一辈子活在凯撒的阴影之下,然而他接收了凯撒的军队,还接收了他的女人,却一生也达不到凯撒的高度。
2019年春天,在北京看到英国国家剧院的影像版,我爱的男神Ralph Finnes老了,魅力依旧,陶醉其中。希望有机会能去伦敦看现场表演。
《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观后感(五):迷人的马克·安东尼
上半场结束时,两人通过奥利弗剧院的圆形平台旋转相遇的一幕,实在太美。仿佛跨过半个世界的两位情人再次苟到了一起,真是让人又想笑骂又忍不住赞叹。
安东尼的性格被拉叔诠释的相当透彻,他活波,放荡,他喜欢游戏,喜爱饮宴,他纵情声色,更别提那后面被情爱糊了的脑子。但安东尼这个人物又实在有趣,他英勇,忠诚,品性高尚,何况这个人还是一个军事豪强,可以说,安东尼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人。剧中多次烘托安东尼超众的军事才能,可惜他所建立起来的这一切又都毁在了他自己的放纵中,而这似乎又使得马克·安东尼这个人物更加迷人了。
那场导致安东尼最终失败的阿克提姆海战,原本胶着的战斗甚至隐隐有压过屋大维舰队的势头。要知道,安东尼和他的军队本就更擅长陆地作战,但他却还是迎战了屋大维,并未因为不擅长而逃避,从这一点似乎又可以看出他品性中作为军人英勇无畏且光明磊落的特质,当然,你也可以说他狂妄自大,我本人还挺喜欢这个描述的……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却因为艳后的突然逃离,作为主帅的安东尼就那样直接地、冲动地、仿佛意识不到后果地追着艳后去了,抛下自己的舰队任其被歼灭……整部剧到这里,基调已经非常悲剧了。
上半场至少还可以从演员们的台词及表演中获得不少欢乐的笑点,这里得认真地夸夸女主角Sophie,她的演绎实在太可爱了,当然改编功不可没。一个可以将每一句话都说成送命题的艳后,就问安东尼将军你怕不怕,嘿。最后玩蛇的那一段也是加分项,毕竟和一条活生生的蛇儿对戏并且亲密接触是需要勇气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悲剧,莎翁笔下的悲剧。但我认为这一次的改编和演绎都很不错,看这部剧时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毕竟从一开始你就已经知道了它是一场悲剧,但在那过程中又能被主角浪到逗笑。对于两位主角,是真的既有些怒其不争,又忍不住原谅他们了,谁让两人的演绎如此惊人呢。
.S. 拉叔在剧里是真的完全放飞自我了,这个疯癫的傻子尼。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原本仅仅是想写个短评单纯地给拉叔吹彩虹屁的,没想到字数一下子就超过了)))所以我给这部剧的五星力荐以及我所有的观剧体验都是基于我被拉叔糊了脑子的这个事实上给出的,所以谢谢各位,我们拉叔下一部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