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拥有名利与成功,都不如拥有好奇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拥有名利与成功,都不如拥有好奇心

2020-05-16 08:00:21 作者:慈怀兹心 来源:慈怀读书会 阅读:载入中…

拥有名利与成功,都不如拥有好奇心

  收听详解版《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原著 | 沃尔特·艾萨克森

  解读 | 安梳颜&川上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安东尼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读者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

  今天我们介绍的书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这是慈怀为你读的第八百五十本书,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10分钟的简版内容。想要查阅每天一本书的详解版,点击文首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让你更好更完整把握书中精华

  达芬奇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他的一辈子专注于自己研究创作,虽然不曾有过商业上的成功,但他在自己创造领域,是绝对的传奇,也绝对的孤独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科学家,是影响世界500多年的“网红”。

  乔布斯特别推崇达芬奇,他说达芬奇在艺术工程技术中都能发现美,他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比尔·盖茨也说,尽管达芬奇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身份画家,但是从人体解剖学到戏剧,达芬奇的兴趣广泛得令人瞠目结舌

  他不仅仅是画,他还是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他一生在众多领域中都获得杰出成就,包括解剖学,化石鸟类飞行器光学植物学,地质学,以及武器

  本书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1978年加入时代周刊》,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在《时代》杂志中度过。他出版了多部名人传记,均引起了极大反响,其中,他的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风靡全球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15世纪的佛罗伦萨,感受达芬奇“天才”的一生。

  一个宽松自由童年

  成就一生的实验信徒

  1452年4月15日,列奥纳多·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芬奇镇。

  达芬奇的父亲皮耶罗是一名公证员,在时算得上是比较地位。他在一次出差的途中,和一个农家产生肌肤之亲。但由于达芬奇的父亲属于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可能娶一个农家女,所以达芬奇并没有名份。

  达芬奇所处的年代私生子宽容度很高,特别是在贵族阶层,但有些同业行会并不接受私生子成员,比如达芬奇父亲所在的公证员行会。

  因此,达芬奇就不需要子承父业,成为一个普通公务员

  到了上学的年龄,达芬奇因为身份原因,没有被送进当时的教会学校,所以达芬奇没有上过学,也没有受过教育

  正是这样一种自由闲适环境,使达芬奇在童年时与大自然有着密切接触,并培养了对万事万物好奇心,也养成足够敏锐洞察力。对于一个未来的艺术家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滋养。

  一次,达芬奇在佛罗伦萨附近徒步旅行,他来到一个黑黢黢的山洞口纠结要不要进去。

  达芬奇在日记中写道:“我数次探身,想看看其中能否有所发现,但里面漆黑一片。我突然冒出两种矛盾的情绪,恐惧和渴望。”

  最终,渴望战胜了恐惧。达芬奇走进了山洞,他发现了洞壁上的鲸鱼骨化石。他记下了对化石层的描述,越来越多的人也在这附近发现了更多的化石。

  作为实验徒的达芬奇,只要他有任何的想法,他都会自己动手做实验,去证实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的。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实践之中。”

  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爱因斯坦、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新的道路。

  自由无拘的童年,培养了达芬奇的好奇和感知力。学校教育的缺失并没有让达芬奇成为一个目不识丁的人。

  相反正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他才能成为一个随时保持好奇和独立思考的人。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学徒生涯,离不开父亲的支持

  达芬奇虽然是个私生子,但他的父亲对他依然很好。父亲注意到十二岁的儿子,从未停止过绘画和雕塑。

  达芬奇的父亲在佛罗伦萨给达芬奇找了一份学徒工作。达芬奇的师傅韦罗基奥,是达芬奇父亲的客户,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工程师,他有一家自己的作坊,会生产一些艺术品进行售卖。

  韦罗基奥收达芬奇为徒,并不是为了给父亲面子,而是对达芬奇的天赋感到震惊。

  在师从韦罗基奥期间,达芬奇对绘画的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钻研,他狂热的想象力、融合艺术与自然的能力逐渐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一次,一位农民用木头做了一个盾牌,希望能为它绘上图案。达芬奇的父亲得知后,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达芬奇决定在这上面绘画一个恐怖的场景——一只像龙的怪兽喷着火焰和毒液。

  但这是达芬奇人生中的第一次任务,一只喷火龙对当时的他来说难度很大,为了使龙逼真自然,他先做了标本,从真正的蜥蜴,蟋蟀,蛇,蝴蝶,蚱蜢,和蝙蝠身上寻找细节组装而成。

  达芬奇为此付出了漫长的努力,以至于动物死去的恶臭弥漫,他对此毫无察觉,他已经陷入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当中了。

  最终盾牌完成后,上面的怪兽看起来栩栩如生,父亲对此大吃一惊。本来这个盾牌是应该卖给农民的,但是父亲觉得这个盾牌太漂亮了,就留了下来。

  然后达芬奇的父亲去市场上自己花钱买了一个盾牌给那个农民。那时候达芬奇只有十四岁。

  这个盾牌是达芬奇有据可查的第一件艺术品,他融合了幻想和观察,这种才华将在他的一生中不断展现。

  就这样,达芬奇在父亲的欣赏下,师傅的指导下,飞速地结束了他的学徒生涯。二十岁的达芬奇正式成为了一名画师。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厚积薄发,所有的伟大绝非偶然

  达芬奇从1477年开始自立门户,然而五年内,他只接到了三个订单,一个从未开始,另外两幅作品《博士来拜》和《荒野中到圣杰罗姆》也都半途而废。

  尽管如此,这两幅未完成的作品已足以让他声名远播。

  正如作者所说,相较于执行,达芬奇更喜欢构思,他追求完美的个性也导致这些画作迟迟没有完成。

  事实上,虽然这两幅画作最终没有成为完稿,但在当时,达芬奇无论身在何处,这两幅画总是在他的身边,一有灵感和想法就会随时修改。

  另外,在达芬奇的笔记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痴迷于研究人体解剖学时所做的颅骨绘稿,还可以看到他数学的归类方法,还有将搜寻到的相貌奇特的人脸分类。

  在科学和艺术不断碰撞的过程中,达芬奇迎来了他的事业高峰——《最后的晚餐》。

  1494年,卢多维科正式成为米兰公爵,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他想为自己和家族建造一座神圣的陵墓,他选择了位于米兰中心的圣玛利亚教堂。

  在教堂的饭厅北墙上,卢多维科委托达芬奇绘制一幅以“最后的晚餐”为题的作品。

  在达芬奇绘制《最后的晚餐》时,有人会来参观。

  根据一名神父的描述,达芬奇“一大早就会到这里,爬上脚手架”,然后“从晨曦到日暮,笔不离手,忘记饮食,笔耕不辍”,有的时候“他会在画前待一两个小时独自思考,对创作的人物进行审视和自我批判”。

  最终,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达芬奇于1497年完成了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叙事性绘画。

  1500年达芬奇离开米兰,重返佛罗伦萨。

  回到佛罗伦萨之后,达芬奇住在圣母领报教堂里,开始绘制一幅伟大的木板油画作品——《蒙娜丽莎》。

  画中的女人名叫丽莎·德尔·焦孔多,她的新婚丈夫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是美第奇家族的丝绸供应商。

  随着家族的壮大和收入的增长,丽莎的丈夫买了一栋自己的房子,大约在1503年的时候,他委托达芬奇为自己的妻子画一幅肖像。

  从1503年到1519年,达芬奇断断续续地画了16年,在绘制的过程中,这块杨木画板被涂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薄釉,倾注的所有心血最终变成了一抹过目不忘的神秘微笑。

  1518年,66岁的达芬奇,接受法国国王的邀请,来到法国,准备为这个国王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但是越来越沉重的疾病让他无力工作,他没有熬过那个冬天。

  他的遗嘱是这样写的:“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悔。”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就是达芬奇丰富而不凡的一生。

  达芬奇的一生是有趣的,充实的,无悔的。

  他让我们看到了好奇心到底能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达芬奇的一生都保持好奇,他曾经给朋友写信说,他没有别的才能,只有热切的好奇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住自己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让人年轻。

  世界之大,无论你见识多广博,知识多渊博,都记得保持对世界的感知力,保持对新鲜事物的一份冲动,你的心就永远不会变老。

  我们或许不能成为达芬奇那样伟大的人,但是我们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去对照自己,发现我们还有很多可以进步的地方,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我们不用成为伟大的画家,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是慈怀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听书服务,特地打造的一座成长图书馆。相比在公众号上的内容,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内容更完整,功能更丰富,一起了解看看吧:

  内容更完整:小程序为每天一本书解读详解版,目前已经有700多本书目。每天20分钟,陪你读懂一本书。

  小程序进入更方便:无需下载APP,进入小程序登录后,微信首页按住屏幕下拉,即可在顶部出现的小程序栏轻松进入听书,再也不用在浩瀚的文海里找到当天的听书了。

  找书、作者、主播更方便:公众号每天推送过后,再想找到哪篇文章就不容易了。于是在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首页顶部,我们专门设置了搜索入口。想听什么书,找哪位作者,听某个主播的声音,直接搜索就好了。

  点击下图进入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收听详解版内容

  欢迎喜欢每天一本书专栏的书友们点击图片体验,长期畅听可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如有任何疑问均可添加客服乐乐(微信号:chdsh04)咨询详情哦

  *注:配图来自unsplash

  *文:安梳颜&川上,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每天一本书小程序,领取你的成长图书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