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回顾 | 风筝
值此新概念作文大赛二十周年之际,本栏目将带领大家共同回顾这些年来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语境的变迁与文本的发展,或许会让有些篇目与桥段丧失新鲜感,以如今的眼光来看,更是很容易便能指出其中技巧上的不足之处。但正是在这些青涩的记录中,一代代的作者渐渐走到了台前。
作者 侯方启
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唯一的朋友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而收破烂的老人也只有小男孩这一个朋友。于是,在小镇的海边,总是可以见到小男孩和老人一起放一只破破烂烂的风筝。
最近,小男孩觉得老人的腰越来越弯了,有点像图书中笨拙的虾米。于是小男孩想给老人买一根拐杖。
尽管小男孩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但是他每天都往存钱罐里认认真真地放几枚硬币。
可是,当存钱罐里的硬币还哗啦作响的时候,老人就再也没有在海边出现过了。
小男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每天依然坐在海岸边,等待着老人用迟缓的步子,踏碎他一天的沉默。有一天,小男孩的父母告诉他,老人死了。
小男孩对死亡的概念并不清楚,虽然他见过翻白肚子的鱼,被苍蝇围绕的老鼠,甚至踩死蚂蚁,可这次却是一个人死去了,这种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他没有见过老人的花圈,也没有人带他参加老人的葬礼,而老人甚至还没来得及对小男孩说一句再见,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
小男孩仍旧每天静静地坐在岸边,凝视海潮的涌动,听海风唱着沙哑的歌曲。有时他听见岸边的岩石后面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便马上跑到岩石后边。他想,一定是和他捉迷藏的老人露出的马脚。可是,每次都只能看见蛮横的螃蟹跳着寂寞的恰恰。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人坚定地坐在岸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沉浮的海浪,等着老人从水平面冒出。他总认为,老人是变成了虾米,趁他不注意偷偷溜到大海里面玩乐去了。
“可是,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没有了我,大海里也没意思。”他暗暗地想着。
小男孩的父母很伤心,可是也没有办法,只好把辗转寻得的那只破旧的风筝,给了小男孩。
于是,每天便多了一只破风筝陪伴小男孩。他们俩都默默地望着深色的海面。
这样过了很多天。
一天,小男孩如同往常一样和那一只风筝静默地坐在海边。海风渐渐变得很大。
他记得,老人在这样的天气里,总能把风筝放得老高。老人欢快的表情渐渐在他脑海里浮现,他有点开心,更多的却是悲哀。他尝试着一个人放风筝,却总是办不到。风筝像是在沙地里埋了根,总是飞不起来。小男孩不想就这么放弃,便继续在海滩上奔跑着,可是风筝就是赖在沙滩上,不愿起来。小男孩终于跑不动了,气喘吁吁地仰在了岸上。风更大了,冷冷的海风灌进了他的袖管,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可是他并不想走,他觉得,老人一定马上就要出现了。老人一定会像平常一样催促他回家,甚至做做鬼脸,吓吓他,他觉得有点骄傲。
他身边的风筝开始微微抖动。他笑盈盈地看着破旧的风筝,眼里闪烁着平时没有的光亮。他觉得一定是风筝也知道老人马上就要来了。
老人当然不会来,永远不会来了。
风筝抖动得更剧烈了。小男孩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觉得老人今天可能不会来了。他慢慢地爬起来,想捡起风筝回家,腥咸的海风却把风筝鼓了起来。他连忙牵住线,可滑轮却快速地旋转着,他眼看着线圈越来越薄,一把抓住了线,可是风筝已经摇摇晃晃地升上了天空。风更大了,风筝被风肆意地拨弄着,男孩的手心被线割得生疼,可他仍然不想放手。风筝也在挣扎着,可是它太破旧了,经不起这么猛烈的海风,被线牵住的部位破了,被风给卷走了。小男孩很着急,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踉踉跄跄地追着风筝跑。风筝飞到了海面上,小男孩竟然也踏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里,风筝愈来愈高了,他叫了起来,可是海风实在太大了,淹没了他歇斯底里的尖叫,风筝没能听到,终于融入了像它一样破旧的乌云里面。他痴痴地望着风筝消失的地方,收不回目光,任凭海风侵蚀着天边的云朵。
他感到很难过,却没有哭。
过了许久,小男孩觉得手心泛着阵阵微痛。他终于低下头来,看到了双手上被线勒出的血痕,恍然觉着像极了老人手中的皱纹。
小男孩终于明白了。原来事物都要承受沧桑变迁。虽然前尘终将逝去,人们竭尽全力也无法将其挽留,可它却实实在在存在过,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光阴不会将他们的记忆遗忘,他们美好的记忆会随着自己的成长,不仅仅停留在这片寂寞的海边,还会回响在郁郁葱葱的山谷里,飘荡在黄土遍地的高原上,沉浮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最终生长在每一个自己到达的角落。而老人也一定没有真正地远去,他一定坐在了云端,关注着小男孩的一举一动。这份真切的情谊终将永远陪着他,直至他再次与老人见面也不会消逝。
他想到这里,终于再次扬起了头,凝望着风筝消失的远方,默默地握紧了手。
本文选自《第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萌芽》2020年6月
刊点击购买⬆️
点击购买⬆️
《萌芽》2020年1季度合辑
点击购买⬆️
《萌芽》2020年全年刊物
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