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包容的爱,终归可以跨越代沟
有的女方还作为结婚的条件提出,一方面是女青年怕跟父母住到一起不自由,受束缚;另一方面是女青年的长辈怕女儿跟父母住到一起太过受累,太辛苦,甚至太委屈。
哪怕在有了孩子需要长辈帮忙的情况下,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还宁愿请保姆,而不愿让父母过来帮助带孩子。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个家谁做主,而两代人之间不同生活理念的碰撞,常常让矛盾四起。于是,年轻的想回避,年老的无奈。
身为父母的,当自己日渐苍老,很期盼儿女陪伴身边。而儿女们,只要还拿得出雇佣保姆的钱,他们宁愿雇保姆。
这固然有下一辈不愿承受辛苦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还是不愿让两代人的鸿沟引发生活的诸多不随顺。
做父母的,虽然儿女已经不惑,甚至年近半百,但依然放不下对他们的“关心”和“管理”,而且,常常以自己的生活理念去理解和看待问题,毕竟,在长辈们的心中,自己走过的桥比儿女走过的路还要多,自己吃过的盐比儿女吃过的米还要多,所以,他们人生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不容儿女忽视。
做儿女的,意识中父母的各种生活理念已经被时代淘汰,他们不会轻易听从父母的,而且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他们更缺少必要的耐心,不知不觉中厌烦父母的唠叨。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爱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一份懂得和包容。懂得,需要多些换位思考;包容,能够淡然两代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