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难如人意,才女可以在文字间如穿花蝴蝶般飞来飞去,却无法在
无人可以留住。
夜晚入睡之时,惊觉席间微冷,竟让人有不耐轻寒之感。
这便是李清照《一剪梅》起句所描述的内容,它不单是写景,更在交待时令的同时,统率全篇,渲染了整首词的氛围。
敏感的读者应该会马上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这首词,很可能和孤单的感觉有关,不然,上兰舟这么和谐优雅的事,用“独”字,实在太煞风景。
果然,再下句便证实了刚刚的猜测——云中谁寄锦书来,盼望收到来信,明确告知词人和某个牵挂的人分开,此刻正倍受焦虑之苦。
根据这一背景,分析一向认为“轻解罗裳”这句,描述的是词人心情郁闷,一个人到外面散心,连最贴身的女婢也不想带,就划着小船到外面漫无目的地瞎晃,一解胸间烦躁之气。
然而,这样的解释却忽略了另外一种可能。
“裳”,音长,在词人生活的年代,着装方式为上衣下裳,裳并非裤子,而是裙的一种,不分性别,男女都穿。
因此,词人描述的很可能是离别的场景——在清寂的初秋,她或他的丈夫,其中一人独自跳上船儿,黯然而去。
“轻解”,是为了上船方便而轻轻撩起“裳”的动作,也可能是换了一身轻便的行装,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这个“轻”字,却分明有着有力透纸背的份量,让人越发体会到那种沉甸甸压在心头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谁经过,谁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相思,是刻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