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杜尚传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杜尚传的读后感大全

2020-06-18 23:3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杜尚传的读后感大全

  《杜尚传》是一本由王瑞芸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2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杜尚传》精选点评

  ●八卦干货少 不过作为研究杜尚的起点可以了 西十四街走了 格林威治村走了 不见什么气韵 都变了

  ●喜欢杜尚 本书还行

  ●完了。杜尚不错,而且很帅。但本书作者糟糕理念语句简直令人无法忍受。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王瑞芸老师我们那一届的当代西方艺术史教师,也是华语世界唯一专攻杜尚的学者。所以现在无论我们脑子里的杜尚如何,都是王老师眼里的杜尚。

  ●What a fasinating person he is...

  ●书名要改成 杜尚及其周边艺术家

  ●如果房子失火了,我只会带上我的MacBook Air、手绘板、还有这本书

  ●杜尚真男神。作者估计是铁粉,还给加了好几层光环滤镜233333

  ●一半 作者有些语无伦次

  《杜尚传》读后感(一):把杜尚写得跟圣人一样

  把杜尚写得跟圣人一样 扣掉一星!

  完美无缺点 都出世升仙了!

  尽管很好读,很吸引,只是完美得无法接受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杜尚传》读后感(二):沉默 缓慢 独处

  刚买回这本书,读了这六个字,觉得很平淡。看完本书之后,才意识到这里的深刻

  1

  人的状态,人的态度,人的过往一切,真的不用太“耀眼”。

  2

  真心觉得后现代主主义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潮

  3

  看完书后, 开阔许多。

  4.

  谢谢作者,自从十年前在图书馆里看了王瑞芸写的《戈登医生》我就喜欢上了作者。这是十年后的又一次礼遇

  《杜尚传》读后感(三):杜尚不过是一个高明混混

  本书作者显然非常崇拜杜尚,不过从书上介绍的杜尚一生所做的那些事情,我看不出杜尚怎么就成了前无古人的艺术大师。我看,他根本是一个高明的混混。一个人做到特立独行,不追名逐利,难道就是大师了吗?这个世界上,特立独行、看透浮华,但还是执着自己热爱事业的人多了去。我现在看到了,美国人在艺术这类事情上真是傻透了,很赞成一些英国批评家看法:那些美国傻帽全被一个高明的法国混混耍啦。而现在又有一个中国人,把这位受美国傻帽们顶礼膜拜的混混不辞劳苦地介绍到中国来,好像中国本土搞艺术的混混还不够多似的……哈哈。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史,本质上是一部艺术堕落的历史,杜尚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角色。对这种人,唾弃有余,谈何尊敬

  《杜尚传》读后感(四):致MD

  MD

  我从此认出是你了。

  十三四岁第一次用火柴在纸上烧出一片焦痕并郑重其事贴在墙上暗自欣赏却又心中无底的时候,那个看着我的透明的人,原来是你。

  听着不知哪里来的梦幻曲把妈妈的缝纫机作钢琴用手指轻柔迅疾弹奏的时候,那个看着我的透明的人,原来是你。

  一朝醒来决定献身哲学在校园灌木丛中看胡塞尔看女孩子抽烟掐掉烟头横下心来骰子一掷上前支吾搭讪的时候,那个看着我的透明的人,原来是你。

  在失业的困顿中学语本雅明昆德拉博尔赫斯梦想写出伟岸杰作的时候,那个看着我的透明的人,原来是你。

  你久已不这样透明地看着我了。

  你是个安静的朋友。(另一个安静的朋友,正在海边晒太阳。)

  没错,我是毕加索我是马蒂斯我是布勒东我是达达我是超现实我是现成品我是沃霍尔我是凯奇我是艺术我是利比多我是虚荣我是二十世纪我是历史我是泛起的渣滓我是不安分的心我是我是但你是我的透明的朋友。

  你安静地看着我,等水澄清。

  但我想,即便是澄清的水,也是欲望着的吧。

  《杜尚传》读后感(五):国人写东西难以摆脱的桎梏

  同时看了一个法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写的杜尚传。按理来说我应该更适应本国人的思路,事实上王瑞芸写的那本书我也看得更加顺畅。但却也不时庆幸先看了半本另外的书,虽然那本书中充斥的对艺术评述的穿插让我这种俗人读起来有点散乱,找不到一条主要线索,甚至连时间先后都有点含混不清。可是,王瑞芸的那本书却很愚蠢地把杜尚非人化了,就像无数次被灌输的英雄故事一样,这些人好像一出生就天赋异禀,一出场就足够成熟,一开始就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尽管王瑞芸的书中提到很多次:杜尚的影响力恰恰在于他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的,因为他提倡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可看到最后只觉得杜尚简直就是人间难得一遇、可望不可即的半神。再次庆幸先看了另一本书,小时候的杜尚原来也遭遇过很多生活和思想上的挫折,原来也苦闷过,原来私生活很不检点,原来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冷漠而不是被每个人莫名其妙的热和惯纵,原来对人也会有不公正的评价。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杜尚曾做过图书管理员,并花很长时间将自己埋首到各种书籍之中,但王瑞芸却几番强调和暗示杜尚不看书,似乎杜尚的一切都是靠自己感悟,完全缺失他的成长过程。这实在是太可笑了,杜尚的核心是嘲弄权威,可那本书却几乎将杜尚塑造成了一个如身世不明的老子一般的权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