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净化你的时间》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净化你的时间》的读后感大全

2020-06-21 23: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净化你的时间》的读后感大全

  《净化你的时间》是一本由[美]史蒂文·格里菲思(Steven Griffith)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3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净化你的时间》读后感(一):这是一堂不容错过的“时间管理课程

  “嘀~嗒~”在你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时间就过去了一秒,生命中的一秒钟就已经流逝。对于个人而言,年少时,我们的时间是被规划限制的,老师父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放任你玩耍。而一旦成人之后,自己便掌握了时间的大部分主动权,毕竟大多数人会为了生计生活付出部分时间给工作庭。正因如此似乎每个成年人都陷入忙忙碌碌的混沌之中,一旦有自由时间,只想尽情挥霍和浪费,然后又会间接性的为自己的颓废感到彷徨迷茫

  《净化你的时间》这本书,我觉得十分适合给忙忙碌碌的社会主力军看,很好地把人与时间的关系进行论述,让人可以不惑之年到来之前提了解更多与时间和人生有关道理

  你是不是很刷小视频,一刷就入迷,时间一晃也许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而你除了眼睛有些疲惫,甚至不知道那些小视频说了些什么?书的第一部分,就会给你解答疑惑。告诉你,掌握时间的重要性;告诉你,这个社会会如何善待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会告诉你,同一件事情,怎么做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你识别哪些事是在浪费时间。

  意识问题容易,但解决问题一定不容易,行动派往往比假想派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书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帮助你梳理时间,事业也好,生活也好,每个时间节点都有最好的利用方法归纳梳理计划,你就知道如何把浪费的时间找回来。你会发现你以为你抽不出空的时间,其实有很多的利用空间

  掌握了方法就要以结果导向根据梳理出的时间线,进行高效的利用是能否真正提升自己的关键,所以书的第三部分是告诉你一些与时间打交道技巧,一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方法,让你在掌握时间的过程中不轻易放弃事半功倍

  很多时候,生命长短不在于到离世那一刻的你的年龄,而在于这一生,你是否把每一刻都发挥出了它最高价值。所以不需要去报什么时间管理的课程了,看看这本书吧,这是一堂不容错过的性价比更高的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管理”课程。

  希望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都可以认清真实的自己,去争取、去努力、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然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更为有价值快乐的自己。这是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也是我的目标

  《净化你的时间》读后感(二):静净化时间吧?

  不可否认,当下时代背景下使然,具体而言,随着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争夺人们注意力的事物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在时间管理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困惑于这样一个问题: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作者看来,沉迷于玩手游、刷短视频等的做法使得我们的日程被“污染”,我们的时间里充满了“毒素”,进而时间被大量浪费掉,所以我们需要净化自己的时间。那么如何净化,请往下继续看。

  既然时间如此宝贵,那么该如何充分利用好时间,让规定时间内或者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效率和功效呢?笔者力推2020年5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美]史蒂文·格里菲思(Steven Griffith)著的《净化你的时间 每天多出2小时》。作者就很牛,[美]史蒂文·格里菲思(Steven Griffith) 全美知名的作家、演讲人、研究者和绩效专家,时间、生产力和绩效关系研究领军人物。25年来,格里菲思曾帮助全球多位知名企业高管、军事领导者、专业运动员、明星及多家组织发现他们真正的潜能,创造*状态。基于过去20多年对数千位客户的咨询经验,格里菲思的“时间净化”方法已经被公认为在生活和工作都上都能“给生命增加时间,为时间赋予生命”的重要方法。 怎么样?作者的理论和实践功底的确是高吧?如果细读、切实实践本书,你会收获更多的。

  通读全文我发现,硬核如下,为什么要净化我们的时间?因为时间被污染了,因为时间被侵吞了。还因为它充满了各种“毒素”。净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让自己主动进化,以使得我们和现代科技所驱动的世界保持同步。 基于作者20年辅导全球知名企业高管的成功经验,带你升级时间利用方式; 高琳、秋叶、肖恩·埃科尔、艾萨克·利斯基联合推荐; 花旗银行、富国银行、美国海军、美国奥运代表团、美职篮指定教练25年时间管理经验分享; 知识+技能=绩效的时代过去了,本书告诉你如何实现绩效=潜能-干扰;你给世界的遗产取决于你如何利用时间,请为世界留下一笔伟大的遗产吧。

  简而言之,合理搭配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才是硬道理。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是青春年华,是事业,是健康,是时间?估计很多人会选时间,为什么?因为时间消失后,一去不复返。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平等的。它不会偏向,时间老人是绝对公正的见证人、裁判员。 静心净化时间吧!

  《净化你的时间》读后感(三):《净化你的时间:每天多出2小时》: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时间管理”课

  据统计,在谷歌上被搜索最多的词条与钱无关,也与健康无关,甚至与性无关,而与时间有关。

  皮尤研究中心就“什么才是人生大事?”这个问题,对美国中产阶级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并进行了百分比排序,发现时间的比重稳居第一位。数据如下:

  “拥有自由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占比68%),“生儿育女”(占比62%),“事业有成”(占比59%),“结婚”(占比55%)

  “保持健康”(12%)。

  既然时间对于一个人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还是做不好时间管理?

  最近看的这本《净化你的时间》,告诉了我答案。原因不仅仅是我们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已经过时的时间管理工具上,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定位好自己和时间的关系。

  作者史蒂文·格里菲斯是全美知名的作家、演讲人、研究者和绩效专家,时间、生产力和绩效关系研究领军人物。25年来,格里菲思曾帮助 全球多位知名企业高管、军事领导者、专业运动员、明星及多家组织发现他们真正的潜能,创造巅峰状态。

  传统的时间管理思想强调的是如何做到掌控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净化你的时间》给我们诠释了一种关于时间管理全新的思维模式:与其强势的去掌控时间,何不与时间成为朋友。

  时间净化的首要任务:识别并清除时间“毒素”

  什么是时间“毒素”?就是指生活中那些窃取你时间的事物。它们有很多表现形式:行为、活动、习惯、人、地方或者物品。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具备同一个特征,都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消磨搅乱你宝贵的时间。社交媒体、闲聊、电视节目点播、消极的人、过度工作、新闻、短信、手机、购物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时间“毒素”。

  著名研究人员卡伦·韦特哈恩曾经在做研究时,不小心将几毫升的二甲基汞滴在了自己的双层手套上。当时没有当回事,几个月后却被确诊汞中毒。虽然意识到了是自己的失误,但是为时已晚,她还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没错,她死于那几滴二甲基汞。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时间“毒素”的特点,就像那几滴二甲基汞一样,虽然不会像这个故事那样具有毁灭性,但是它们正在窃取你的时间,并给你带来慢性毒药般的伤害。如果你也不当做一回事,日积月累也能给你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

  为什么要进行时间净化?

  有没有想过,同样都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为什么你没有成就理想的事业或生活?为什么你没有取得自己认为应该有的进步?为什么你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你会发现,是那些偏离了你内心意图的价值观阻碍了你的成功。

  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就是你的信仰所在。如果你不清楚你的价值观,你会变得很被动,每天都只能依靠情绪来做决定。正因如此,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做出一些错误决策。而好的价值观,会像地图一样可以引领你前进的方向,会指导你如何有效分配时间、金钱和精力,会帮助你确定你是否专注于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定律——10000小时定律。他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即每天3小时,练习10年。只有受到如此多的训练,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

  所以你要记住,你的价值取决于你把时间用在哪里。你只有尽可能的剔除那些围绕你周身的时间“毒素”,将同样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净化,你才能在某种意义上比他人更多一些时间。

  怎么样进行时间净化?

  1.转换思维方式,从时间管理到时间净化

  很多时间管理项目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技巧和策略,但是其聚焦点在于利用时间完成了什么事情。传统的时间管理思想认为,时间是一种不断流逝的稀缺资源,所以我们该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时间被我们定义为一种无法撼动的外在力量,就算做到极致也只是在管理程度上更完善了一些而已。

  而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理念:我们与时间其实并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合作的态度与其同行,不再是那种管理的老套方式,在这种积极的合作方式下,时间或许会帮助你实现目标和心愿。

  试想下,时间成了你的盟友,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在彼此合作下他会给你提供相应的帮助,想你所想,并让你专注于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这该是多么融洽的一种状态。

  2.艾森豪威尔矩阵的有效利用

  这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发出帮助自己决策的一个办法。这个矩阵可以帮助你根据时间要求和重要性来对需要做的事进行优先级排序。

  事情的紧急和不紧急,与重要和不重要交叉划分成四个部分:

  执行(紧急且重要),需要立即处理且影响很大的事情。

  待定(不紧急且 重要),可以稍后处理的事情,在时间上具备通融性。

  委派(紧急且不重要),可以交给他人不用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

  删除(不紧急且不重要),可以放弃的事情,经过确认不具备任何意义。

  当我们需要做任何事情时,都可以利用这个矩阵,将事情先进行优先级排序。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再次净化我们的时间

  3.时间净化式提问

  当我们不确定正在接触的行为、活动、习惯、人、地方或者物品是不是所谓的时间“毒素”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质问自己“这对于我的幸福和成功是有益还是有害?”

  比如碎片化阅读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提出这个问题进行确认。

  有益:

  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吗?

  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认知吗?

  能让我们和真相拉近距离吗?

  能产生真正的意义并让我们感觉周围在因我改变吗?

  有害:

  会不会信息不具备真实性?

  经过了别人的再加工,能不能有利于我们的吸收?

  和我们以往的认知匹配吗?是我们的认知更客观还是它的信息更客观?

  会不会让我们分心?

  当我们真正确定了所做的事情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时,我们同样完成了我们净化时间的目的。如果是有益,我们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如果有害,我们可以及时制止自己的行为。这个提问并不会耽误我们太多时间。相比带来的影响,这个提问很值得被我们反复使用。

  卡尔桑德伯格曾说 :“时间就像一枚生命硬币,只有这一枚只有你才能决定如何使用它,小心点,别让其他人替你用掉它。”

  《净化你的时间》这本书的时间净化理念,非常别开生面。

  时间原来用不着管理,只需要平等对待即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得到什么回报或者成为怎样的人,都需要靠时间来实现。简而言之,时间即是生命的本质。正如作者的结语:为生命增添时间,为时间赋予生命。

  生命有起止,时间有轨迹,愿每个珍惜时间的人在有限的时空内有勇气追求无限的生命感受。

  《净化你的时间》读后感(四):学会净化这8类时间,你也能每周多出10小时

  历史规律总是相似的,美国的社会发展比我们快了几十年,我常常想从他们的道路中学到些什么,想知道未来的我们的社会会有着哪种走向。虽然我们的社会制度迥异,风俗文化也大有不同,但我相信根本的人性往往相通,个人的发展多少还是可以借鉴。所以对于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工具书(也有人说是鸡汤类书籍),我还是会找过来阅读,并亲自实践。有一些书真的是智商税,有一些书有干货内容,这本书就具备了行动上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我看得很快,因为很多理论都在之前的阅读中有所涉猎,所以不需要注入额外的思考。比如,他的追问法,我在《子弹笔记》中深刻学习并实践过;他提到的很多内容,比如早起后的流程以及追问自己内心的重要性,以及打破自己的心魔限制等内容,我在《早起的奇迹》一书里面也阅读揣摩了很多遍。包括这里面还有作者自己也提到了一些,如来自《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清理理念;以及来自《心流》的,处于全然临在/正念状态下的意义。

  但我不是想说这本书的内容不够独特,相反的,我认为它有自己相当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之上,他提供了一个手把手式的,近乎于”傻瓜教程“的方法论。如果一本工具书既给出了鸡汤又能给到真正有用的工具,就是一部还不错的作品。书中的方法论还有很多,我只是简单梳理了一下这本书的框架以及一些关键概念,并给出了他最终落地的内容——一份综合的时间净化流程表。希望能对处在时间混乱期的你有所帮助。

  赶上某明星轶事的“时间管理”风口,我阅读了《净化你的时间》这本书。

  当我追随书中指引,打开自己的苹果手机屏幕时间记录时,我大吃一惊,每天,我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长达7小时,比我睡眠时间都长,而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用于社交类APP上,然而,我并没有去努力维护某段关系,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我浪费掉了。

  必须承认,现在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已经和从前大有不同,甚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净化你的时间》作者史蒂文是全美知名的绩效管理教练,他认为,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时间带来更多毒素与垃圾,一些时间溜过去了,但对我们的成长与幸福毫无益处。而我们对此毫无觉察,或者说,我们假装不知道。

  无序的生活状态,堆积如山仿佛总是做不完的工作,以及总是没有足够时间的借口,都在向我们证明我们与时间的关系糟糕透了。于是我们学习更多时间管理技巧,企图让每一分秒都时尽其用。然而,时间真的可以被管理吗?

  作者史蒂文认为,时间就是生命本身,时间和我们所珍视的所有事务一样,是无法被管理的。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与时间共舞。想要与时间建立新的关系,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就是时间的源泉,对时间负有责任。一切时间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净化,再利用,重启你的时间系统。这也是书中给出的时间净化关键三步。

Step 1:记录轨迹,审视时间

要想真正珍视有价值的物品,必须先丢弃那些已经失去价值的东西。

  时间净化的本质,是让我们对于当下生活获得一种觉知,进而能够做出选择、保持前行,以及在必要时做出转变。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切断持续的忙碌与盲目的分心,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是净化所需的基本条件。

  作者将时间净化分为八种类型,分别是科技、人、地方、财物、活动、工作事务和活动、思想和情感、以及特殊事项。“毒素”和“有害物”就潜伏其中,我们可以对照这八种分类,梳理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并填入书里给的工具表中。

Step 2:判断行为,净化时间

Step 2:判断行为,净化时间

你需要的不是时间管理,是时间净化。

  列出所有的事件以及所花费的时间后,接下来要对它们进行一个判断,做出选择,接受、拒绝或移除。

  接受的行为很容易理解,经过你的评估与内心审视,你认为这件事是重要的,或者自己目前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移除它,那么就选择接受保留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选择了接受,我们也要保持内心的觉察,不要带着忍受的负面情绪,因为这种负面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毒素。

  当你对一件事产生拒绝的想法时,意味着你开始尝试改变你们之间的关系,把它从有害的,转变为支持的,有益的状况。比如,长达一小时在社交APP上浏览对你实现自我有害处,但缩短时间至十分钟则可以帮你放松心情,那么就从这里回收一部分时间,改变有害的状态。

  移除某件事物则是时间净化流程中最终极的决定,比如,你长期进行无价值的应酬,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造成极大损害,下决心进行移除,那么就制定新的计划,从内心深处说服自己,消灭改变的恐惧,并坚决执行。

  给所有的事件分类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中一下子多出很多时间,时间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Step 3:追想目标,重塑时间

时间总会被用掉,关键在于把它用在什么地方。

  当你完成自己的时间净化流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我们要决定,如何把回收回来的时间进行再投入,找到时间的最优产出比。此时,回到你的初心与目标,并将多出来的时间分配给你的阶段性目标上,为你最重要的事情创造最大的成果。

  其实,很多人到了第三步,就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因为到了这里,就回到了最开始提到的传统的时间管理领域,这正是很多人擅长的。

  问题是,如何才能避免再次陷入从前那种庸碌忙乱的状态中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心要时刻保持觉察。

  你需要不定期地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每天都重温自己的重要目标,并定期回顾、修订你的时间规划。时间净化是一件可以随时随地去做的事情,它像是一捧清水,能让你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如果很难做到,那么可以在初期阶段,让自己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与记录,直到这种时刻觉察的信念深植于心。

  《净化你的时间》读后感(五):要怎样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活在真实的当下,只有当下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一行禅师时间管理的书已经有很多了,作为图书产品经理,我经手的书就有三本。这本是第二本,第一本是《孙正义的时间管理术》。

  名人的时间观,与常人是不同的。孙正义的时间管理,体现的是延迟满足,是大时间跨度,是终极目标。他重视时间的投资属性胜过消费属性,换句话说,他会选择多听课学习,而不是打两把王者。这让人想到朱自清在《匆匆》写的段落: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反正时间总是要流逝。所以把时间花在哪儿,加上时间的维度,结果天差地别。

  孙正义的时间观与他以十年为单位的人生规划密切相关。他决心做大事,成大功,所以他做事的优先级、目标的长远性都与一般人不同,如果你想成大事,不妨对标孙正义的时间管理。

孙正义的时间管理术6.8[日]三木雄信 / 2019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净化你的时间》是我做的第二本书。

  它与我之前看过、听过的时间管理书都不同,不管是一些时间管理工具畅销书,如《番茄工作法图解》,还是本土某萌的时间管理书,抑或是来自国外的其他时间管理作品。这本书结合了教练的思维、方法与工具。

番茄工作法图解7.7[瑞典] Staffan Nöteberg / 2011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思维方面,或者说感知层面,就是用了“正念”(mindfulness)“临在”(presence)等概念,为了更贴切地展现这些概念与时间管理的结合,作者还创造了一个词,叫timefulness,译者把它译作“全然临在”,我觉得是比较贴切的。

  这个词是本书的核心概念,它与《当下的力量》讲的“临在”,和很多心理学图书所讲的“当下”,所要传递的意思很接近。如果你做过冥想练习,会发现它其实也强调专注当下。曾国藩有十六字传世:“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恋。”其中的“当时不杂”,强调的也是专注于当下的要事。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8.0[德]埃克哈特•托利 / 2016 / 中信出版社

  timefulness对于我们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加速前进的车轮,带起来太多的烟尘,让我们难以看清未来的模样,甚至连自我也迷失在追寻的路上了。

  因此,教练出身的作者,史蒂文·格里菲思才说,我们需要给自己的时间”排毒“了。如果记录一周你每天的时间分配行为,你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很可能是,我竟然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无意义的闲聊、刷肥皂剧、大段时间拿来打游戏、刷短视频刷到停不下来……这样的场景,你不陌生吧?

  当然,这些事情很难致命,对于某些情景或状态下的你来说,它们可能还是良药。我想说的是过犹不及。作者提供了一个时间净化式的问题,我们可以经常拿来问自己:

  这对我的幸福和成功有益还是有害?

  问多了,思考多了,你会对敏感于判断时间分配的价值判断,明智于时间花费的行动选择。

  问了这个问题,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知道,自己的时间风格是什么,这就像你去测试自己的人格特质。你还需要,如何才能收回可能会被浪费掉的时间,如何将它们投资在重要的事情上。翻开这本书,你会看到很多空着的表格和线条,想在时间净化之路上走得更远,就花点时间填上你的回答吧。

  回到标题,如何成为时间的朋友?

  史蒂文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改善与时间的关系。不是要驾驭,不是要驯服,是要同在。

  这种同在,会带着你回到动力的源头来思考,就是你的价值观是什么。这番价值观的考量,是无可回避的。明了了价值观,你就会少许多纠结。

  一本自我教练之书《自定义人生》专门谈了如何探索价值观的问题,它给出的方法是问题清单。其实就是拿问题来问自己,这些问题闪闪发光,我想将它们录在下面,给你参考:

自定义人生9.4李秦 李源 / 2020 / 人民邮电出版社(1)你的爱好、梦想、愿望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个过程中的什么?吸引你的是什么?如果实现了,它会带给你什么?(2)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他身上最吸引你的闪光点是什么?如果你成了那样的人,带给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3)最令你快乐的一段回忆是什么?这段回忆发生在什么地方?当时你在做什么?谁在你身边?你对其他人的影响是什么?现在回忆起来,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4)如果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你会如何描述你的一生?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做到了什么会让你一生毫无遗憾?如果你的墓碑上只能写一句话,你想写什么?(5)你最喜欢的城市、季节、动物、植物、颜色是什么?为什么?它们会带给你什么?(6)你觉得自己过去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获得了这样的成功?如果有机会重来一遍,你依然会坚持做什么?如果你有机会把这段经历分享给他人,你希望传递什么核心信息?

  你不妨试试向自己提问,并把答案写下来。如果这几个问题不够帮到你,你还可以去读一本书《斯坦福人生设计课》,它会更系统地帮你探索自己的价值观。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7.8[美]比尔•博内特 [美] 戴夫•伊万斯 / 2017 / 中信出版集团

  所以,如何与时间成为朋友呢?

  先让自己成为时间喜欢的人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