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放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放学

2020-06-24 10:19:01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放学

  今天读了龙应台的《放学》,里面写尽了放学回小孩子归途中对未知世界探索和对世界的热爱突然就为今天的孩子感到悲哀起来:他们基本上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由家长接送,冬天就被捂得严严实实只留出两只眼睛坐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后;夏天,相对比自由些,身体车子活动范围大些,但是,仍然是“被”回家的一类。条件好些的其实更惨:出来校门立刻钻进自家汽车,然后,闭着两只眼睛就可以被送回家里了。

  “被回家”的孩子,没有了身体的主动权,也就失去了很多美丽童话

  我们小时候,因为条件艰苦,放学后就没有今天这样快速到家本领,可是因此,也生出了许多美好故事

  那时的老师没有今天的老师们这样有着强烈时间观念,何时下课放学,完全由老师自己说了算,有时那下课铃声根本没有多大的符号意义。但是,住在一个庄上的同龄小伙伴会在班里放学后立在同伴教室门口耐等待,这样一起回家的小伙伴往往可以多达八人之多。

  那时的书包,是两片布和缝起来,袋口处订两根带子可以挂在肩上,书包里通常最多也就三四本书而已。本子呢,一科顶多一个本子。所以,书包轻的可以。作业,就更不用提有多么少。回家之后集中精力写,顶多半个小时,所有作业都会轻松解决

  那个时代,人好像没有什么大的生活目标然也不会把自己整的紧张兮兮样子。放学后,一行人说说笑笑开始踏上回家的路。男孩子们常常要避开大道故意走山路,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或者去土堰坝上掀开石块蝎子,抓土鳖子,或者去山上的果树上偷果子,或者就是故意冒险探险,找蛇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一次我跟着哥哥弟弟走山路,走到一个比较大的土堰旁,有个墙窟窿里就突然钻出一条花蛇。走在前边的哥哥立刻举起准备好的石块冲着仓皇逃窜的蛇猛烈袭击,男孩子们边喊边砸,还不时的腾出手来拼命的在头上胡抓挠自己的头发,弟弟立刻回头对我说:姐,快!你快抓挠自己的头发,千万别让蛇查出来你头发的数量不然,你就会死!

  我当时吓坏了,没想到这见了人立刻钻墙缝的蛇,竟然有着这么奇妙招数:竟然会数这么大数量的头发根数!那次之后,我再也不跟着哥哥弟弟走山路了。

  我们女孩子们一起走大路,也是其乐无穷的。最常常在路上做的游戏是踢毽子比赛。走一路,踢一路,路上没有几辆自行车经过,那个时候人们都穷的买不起车子的。有时踢着踢着,毽子就跑进田地里了,我们忘记了正在成长庄稼干脆站在田边踢的痛快淋漓

  如果恰好在路边的大石块上停下来,好了,随手掏出布袋里的石子,四人的话就两两一伙,两人同行就对垒开始了抓石子比赛。规则是早知道了的,五个磨得滚圆发亮的石子在我们手里变幻出让大人看着眼花缭乱的样式,我们或蹲或坐,竞赛如火如荼,有时直到两眼再也看不清石子。

  有时我们走到小队里的场院里,看着平整光滑的场院,小伙伴们常常不由自主的要提议玩一会儿再回家。这里要玩的项目也多得很。比如围着场院里新堆起的草垛麦垛捉迷藏,比如,找一些草棒子,胡乱撒下之后,玩“挑棍儿”的游戏:就是用其中的一根,小心翼翼的挑起这一堆里散落在别处的一根,不能碰触到其他的小棍儿,否则,前功尽弃。

  如果真的没有玩的“道具”,也不怕,人多智慧多,在地上隔着大约五六米远轻轻划两道杠,一个沙包,就组成一个非常激烈好玩的砸沙包游戏。两杠里面站着的是一个“国家”的兵,他们要被两杠上的人用沙包砸,必须眼疾手快脚快的或躲或接住对方抛过来的沙包。

  如果恰好大家都没带沙包,也不怕,家里捆东西的绳子,如果哪个小伙伴带着的话,一场别开生面的跳绳比赛立刻拉开帷幕。那时候,也不知道路上有没有扬起灰尘,只知道常常跳的大汗淋漓,尤其冬天,湿透了棉袄回家挨家长的骂是常事了。

  我至今记得一件挺好笑的事。有一个夏天的傍晚,放学后我们各自带着自己的瓶子(无非是家里跟药铺索要的装盐水或葡萄糖的药瓶子罢了)回家,有个调皮的男生突然跳进路边的小河沟里,踩着软软的沙子说:来,我看这沙子挺软,我们来个仍瓶子比赛,看谁的瓶子最结实!说完,他立刻翻身上来,扔下了自己的瓶子,边扔边说:老头子我第一个!

  有个小伙伴就站在旁边,看瓶子扔下去时,立刻捡起来放在一边,这个比赛者就算赢了。

  我也好奇的要命,强烈要求加入比赛。在我哥哥的央求下,他们答应我跟男孩子一样参赛。可是在我手中瓶子刚刚出手的时候,村里的调皮鬼小明哥突然搬起一块石头放在了我的瓶子要落下的沙堆里。只听见“砰”的一声,瓶子炸裂,碎了一地。我那个瓶子,特别小巧精致,大家都羡慕的要命,这下,大家都傻了。小明脸色立刻泛黄了,因为他家穷得根本没有向人家药铺讨个瓶子的能力。

  我当时心情也特别沉重。之所以至今还能清晰的回忆起来此事,应该说,那个小小的袖珍瓶子,在同伴中有着多么显赫的地位。

  如今,我那个叫做小明的同村大哥,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脸上早已刻满了生之艰辛。估计这个故事,在他的生活中,根本连一个涟漪都算不上吧。

  如果手里没有游戏的道具,也不怕,四个小朋友伸出左腿,互相搭在一起,就一起跳“马莲开花二十一”,如果是三个人一起,就两两用胳膊和手搭成人抬式花轿,让另个同学坐进这胳膊搭成的轿子里,抬着往家里走。我因为身子特别轻,特别瘦,总是被另两个同学选出来当坐轿的“新媳妇”,坐在他们手臂搭成的轿子里,颤颤悠悠的感觉,真美。

  还有更好笑的呢,当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好几个小伙伴就偷麦穗,然后找个地方点火烤着吃,直到吃得嘴巴都是黑色的。如果到了夏季,我们在路边吃些熟悉的野果,也是经常的事情。有次,我们几个商量着偷生产队里的梨子,有个小名叫“转儿”的女孩子负责用裙子兜着,我胆小,只是在树下望。结果刚刚摘下果子不久,就被看山的“娄六”爷子看见了,他大声一喝,吓得我们魂飞天外,匆忙逃跑的过程里,“转儿”就失脚跌进沟渠里了,她抖抖身上的水站起来的时候,两只手还在忠诚的护着兜子里的梨子。当时笑的我们连跑的想法都没有了,弯下腰笑的肚子都疼了。

  放学路上真正认真走道不开小差的孩子,还真的不多。常记得有个叫宋少香的同学,她从来不肯停下来玩,为此我们大家都相当排挤她。我们常常给她取绰号,见她过来,就大声起哄喊她的绰号,她不答言,闷着往前走。后来,她成了我六叔的老婆,长大后,我才真正开始尊重她,喊她“六婶”。

  现在才知道,六婶家里穷,她不能跟我们一样肆无忌惮的玩,实在有很多难以启齿的苦楚啊。

  今天这些“被回家”的孩子,除了沿途中匆匆一闪的景色之外,他们哪里知道这过程中的快乐呢?傅佩荣先生说:高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自然不只是发明出造福人类自己的手段,更有很多人为的伤害使地球过早的毁灭。细节性快乐的消失,应该是一个引以为戒的事情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放学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