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平线的另一边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地平线的另一边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7-03 23: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平线的另一边经典读后感有感

  《地平线的另一边》是一本由〔日〕谷川俊太郎 著 / 〔日〕tupera tuper著作,重庆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平线的另一边》读后感(一):让世界想象中靠近我们

  让世界在想象中靠近我们

  ——读《地平线的另一边》

  收到《地平线的另一边》,特别喜欢

  这本书代表着一种打开有趣想象力阅读方式世界还太遥远,当我们的双脚无法丈量更多的脚步时,打开这本书,无疑会带我们插上一双透明翅膀,尽情畅游在想象的世界中……

  作者谷川俊太郎是日本重量级国级诗人国际安徒生提名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调皮幽默感,他和绘者tupera tupera联手打造的这本《地平线的另一边》给了读者非常棒的阅读体验

  封面设计望远镜镜头中,一栋在海面飘飘荡荡的小木屋为我们打开了这个好玩故事

  “这是从地平线的另一边漂过来的房子……”

  “这是从地平线的另一边漂过来的房子里

  正在睡午觉老爷爷加百利……”

  哇!原来是一位正在睡午觉的老爷爷加百利呀!加百利老爷爷睡得可香了,他的嘴巴大大的,好像正在打着呼噜呢!咦!他的手里还捧着一本好看的绘本呢!

  随着慢慢拉近,作者通过一次次反复的句式引领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奇妙幻想世界中,我们清了房子里的加百利老爷爷、看清了他手里的书,甚至看清了书中的奶牛哞哞,以及挤牛奶小姑娘咪咪,以及在二十年后成为咪咪另一半飞行员一朗……重复的句式,使得小读者的好奇心一次次被勾起来:下一页会出现谁呢?文字图画美妙互动,让我们对绘本有了更深入了解,在小朋友语言发展期,《地平线的另一边》中的文字就像和小朋友们在玩游戏一样带领着小朋友走进一个又一个不同情境中,下一个情境中的事物和上一个情境中的事物有着奇妙的关联,跨页的铺陈让我们的目光清晰进入快乐的读图时光,随着不停的翻页,故事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房子→加百利老爷爷→手中的绘本→奶牛哞哞→小姑娘咪咪→飞行员一朗→男孩多特加→裁缝新井先生宠物鞋弯弯→海中央小岛车子医生雅茉→雅茉的恋人木匠三左卫门→房子。读完这个故事,你不禁会心一笑:真好呀!

  绘本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会有太多说明性的文字,它把那些有意思事情都通过精彩的图画表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在阅读中才会有了更多的想象,以及体验到不一样的快乐和幸福感!在故事的想象中,世界一点一点清晰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作者:王粉玲,儿童文学。喜欢写作、喜欢讲故事、喜欢摄影——热爱生活的俩宝妈。

  《地平线的另一边》读后感(二):一本停不了的故事绘本,引人遐思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绘本是不可缺少的存在。一本好的绘本,既能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又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始终觉得,多读优秀的绘本,不仅对孩子有益,对大人也有益。

  这本《地平线的另一边》的推荐语吸引到我了,“停不了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故事呢?是不是像小时候缠着大人讲故事,大人给我讲的那样——“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如此循环。

  小时候面对大人们讲的这个故事,觉得无聊至极,如果现在还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家孩子听,孩子保准会捂住我的嘴,大叫“我不听这个!我不听这个!”其实现在的小孩子都很聪明,在他们的小思里,讲这样没有情节的故事,就是在敷衍他。所以,真正讲一个停不了的故事,是要花心思的。

  这本《地平线的另一边》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这是如“回文诗”一样的绘本,每翻一页所讲的故事都要重复前一页故事中的话,一直到绘本最后一页,都是如此,但即便到了最后一页,故事也远远没有结束,依然可以讲下去,它引人遐想,根据前文中的内容,可以引申出好多有趣有料的故事,的确停不下来。对于幼儿来说,开放式结局的绘本,有它的魔力,正因为是开放式的结局,给阅读的人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更吸引人。

  《地平线的另一边》这本绘本的封面,就像一个人拿着一个望远镜在观察外面的世界一样,从望远镜里,能看到地平线的另一边过来的房子,房子里有一个正在睡午觉的老爷爷,老爷爷的手里拿着一本书,书的封面有一头奶牛……故事中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每一页介绍的人物或风景都与前一页有关系,真是奇妙又有趣。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从空间上和时间上让孩子感受万事万物的联系。如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读着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

  这本书的文字作者谷川俊太郎是日本著名诗人,他在儿童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获奖无数。这本书的绘画作者是一个创作团队,整本绘本上的图画线条非常清晰,像用剪子剪出来的一样,对于幼儿练习线条绘画也很有帮助。把绘本翻到最后一页,往左看,会发现最左侧有一列整齐的小便签,小便签上有图案,这是每一页故事中的缩影,孩子看小便签,就能把整本绘本串联起来讲故事,方便记忆,也是一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阅读了这本绘本,我和孩子一起从身边的事物引申出去,一起讲一个停不下来的故事,不加任何限制。当我们一遍一遍从第一句的故事接下去,就像玩一个亲子接龙游戏一样,一方面锻炼了记忆力,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想象力,有乐趣也有意义。翻开这本匠心独运的绘本吧,一起讲停不了的故事,一起期待下一页的风景!

  《地平线的另一边》读后感(三):无限循环 “回文”的创意

  孩子喜欢拿着望远镜观望,《地平线的另一边》封面显示的就是一个双筒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海面上,漂着一幢小房子,小房子还倾斜着,好像摇摆的小船。

  被这样的封面吸引了,望远镜的镜头夺人眼球,镜头的景物成了焦点。

  该绘本有几大趣味:

01 地理知识

  什么是“地平线”?这是一个地理概念,地平线指的是地面与天空的分隔线。延伸到“海平线”,因为望远镜镜头里看到的海面,海平线是海与天交接的线,还可以讲“地平面”、“海平面”等概念。

  我们肉眼看到的地平线,分明好像是接上了天空,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但是却从地平线的另一边漂来了房子。孩子不由地会问地平线的另一边还有什么?也住着人吗?为什么我们在这一边只看到地平线,却看不到地平线另一边的景物。

  可以告诉孩子地球是近似圆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圆弧边并不是地球真正的天涯海角。

  虽然是一本写给低幼儿的绘本,但是如果要细讲,里面还是隐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的,可以深挖,可以扩展知识面。

02 回文诗,停不了的故事

  《地平线的另一边》里的图文采用的是“回文”的方式。文字,第一页的开头句是“这是从地平线的另一边漂过来的房子”;第二页,仍然先是这句话,然后在后面再接上一句话;第三页,第二页的话后面再接一句话;……这些语言如果独立来看,相互之间关联好像不大,但是它们一句接一句,又是那么地顺畅自然。如果断开来看,前后的事物好像是扯不上关系的,但是作者却把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当这个故事讲到最后的时候,无论是从文字还是图画,你都会发现,它又可以回到故事的最初——那幢在建的房子,分明就是故事最初漂在海面上的房子,而房子旁边站着的老爷爷不就是故事最前面在房子里的老爷爷吗?

  回文,让人会心一笑。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是无限的想象力,让这个故事停不下来。就像那个我们常讲的“山里有座庙”的故事一样,但是这个《地平线的另一边》远比山里的庙故事情节更饱满,画面也更丰富。

03 拼贴式的图画,可爱的小标签

  每一页,都有个断层。一条地平线,每一页的地平线都是相同的高度,合情合理,让小朋友好理解。

  每一页的插图看着像是拼贴的,房子的上方是红色的三角形,主体是带窗户的长方形,老爷爷的脸、胡子、手上的书也都是一块块拼贴起来的。

  拼贴的色彩多样,有界线感,但是又拼贴得恰到好处,能成一体。

  当书从后面翻起的时候,会意外地发现每个跨页的左侧有一枚卡通的索引标签,它们和正文的纸张是合为一体的,但是切割得阶梯状又能让小朋友迅速地找到每一个跨页。

  这本书的故事可以随时从任何一页开启,所以这些卡通的可爱索引标签的作用是很大的。每张索引标签上是这页即将出现的新的人物、动物、 物体等。可爱的贴心设计,让孩子忍不住多看几眼。

  停不下来的故事,给人新奇的感觉,引领孩子去寻找答案——地平线的另一边有什么?

  《地平线的另一边》读后感(四):用阅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肃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力因素。”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这些我们还在受益的发明创造,都是因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所以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的发明创造很多都源于想象力,千万不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翅膀。

  想象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阅读一些充满想象力的书,可以发散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最近入手的谷川俊太郎的《地平线的另一边》就是这样一本具有想象力,发散思维,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一本书。

  作者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国民诗人、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作家,如果你还不熟悉他的话,那么提到《铁臂阿童木》《哈尔的移动城堡》你肯定很熟悉了,他就是这两部动漫的主题曲词作者,他的诗歌入选日本各种版本的大中小学教材。

丰富多彩的插画串连着一个长长的故事

  拿到书,封面底色是黑色,有一个望远镜,镜头望向海平面,有一座房子在海上飘,房子里面有一个老爷爷,老爷爷手里捧了一本书,封面上有一只奶牛,一个姑娘在挤奶,姑娘20年后的爱人是一个飞行员,两人坐着飞行员的飞机去度蜜月,他们的朋友爱哭的小男孩在向他们挥手,男孩儿多特家的短裤裁缝师有一只弯弯的宠物蛇,说之前住在一个小上,岛上有一位开着奔驰车的医生,医生的恋人是个木匠,木匠给老爷爷做了一栋房子,故事到这就结束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又或者变成一个往复循环的故事。这本书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解读,不同年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固定答案,下一次会看到什么,由孩子来决定。让孩子通过阅读激发灵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大块的色块拼接,潜移默化给孩子进行美育。

回文诗般的语句,让故事延续,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

  2岁多的孩子会有一个语言爆发期,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爆发大量的语言,这个时候妈妈多给孩子讲一些话或者听一些在趣的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以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国民诗人,而《地平线的另一边》这本书文字像一首简单的儿童诗,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诗的魅力。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当孩子阅读了诗歌这样的文字,可以让孩子感受诗歌也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感悟更加细腻,心灵更加柔软,生命更加有质地的人。

与孩子共读,参与接龙游戏,增加亲子关系

  独具创意的是每个跨页左侧都有索引标签,每个标签上有不同的图案,读完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看着标签和孩子一起玩故事接龙,一人讲一个,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提高高质量陪伴,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这也是小学之后重要的能力之一。

  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地平线的另一边》不可错过。

  《地平线的另一边》读后感(五):外面的世界 ——评《地平线的另一边》

  《地平线的另一边》是一本能够给人带来很多惊喜的绘本。绘本的文字可以看作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趣,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我们似乎天生就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小时候,我们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盼着赶快长大,能够离开熟悉的地方,去遥远的地方看一看。在海的那一边,会住着什么人?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在绘本的开头,“这是从地平线的另一边漂过来的房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上,漂过来了一座房子,这座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它为什么可以漂在海面上?房子里的老爷爷又是谁?他在房子里做什么?带着这些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跟小朋友一起来打开这本绘本吧。

飞行员一朗

  在文字的编排方式上,这本绘本的形式很新颖。随着故事的展开,每一页上都有着前面一页的内容。这样的编排方式,不仅可以让小朋友对新展开的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之前的故事有新的理解。

  在故事的展开过程中,语言是环环相扣的,同时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在与孩子一起读这个绘本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很多有趣的人和动物,比如挤牛奶的小姑娘咪咪、飞行员一朗、挥着手的爱哭男孩多特加、短裤裁缝师新井先生、医生雅茉、木匠三左卫门。他们之间又存在着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绘本娓娓道来,平淡的情节中,也会有故事的突转。这本绘本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在平淡之中也有波澜。在故事的结尾,我们知道了这座房子原来是木匠三左卫门建造的。与故事的开头,那些所有的疑问似乎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答案。读完这本绘本,带给我们温暖如初的感觉。

咪咪和一朗

  本书的绘图是由日本超人气夫妻档龟山达矢和中川敦子所组成的创作团队创作完成的。温暖的画风,与暖心的故事互相搭配。在色彩上,大多采用了暖色。如挤奶小姑娘咪咪与飞行员一朗度蜜月搭乘的飞机主色调是粉红色,还夹杂着浅黄色、浅蓝色等,整幅画给人带来了很温暖的感受。短裤裁缝师新井先生,他的头发是浅绿色的,脸颊是粉红色的,衬衫是米黄色的,裤子是浅蓝色的,而他手中的短裤是浅蓝色的,搭配的是黄色的线,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整个绘本充满了想象空间,在孩子跳跃的思维下,这个绘本可以有很多的解读方法。绘本与现实之间有着某种关联,但是同时又有一定的距离。在某种意义上,绘本可以打开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去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生活中的人与事物。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冷血动物的蛇,可能会让孩子害怕的一种动物。但是在绘本中,作为新井先生的宠物蛇弯弯,它是可爱的,还穿上了人的衣服。它的上半身是和新井先生的衬衫一样的衣服,下半身是黄色方格的类似于裤子的打扮,这样的绘画风格,无疑是把蛇通过变形的方式将蛇拟人化,赋予了它一些人的特点。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孩子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却接触蛇。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 见到真正的蛇时,脑海中说不定会浮现出绘本中宠物蛇弯弯的形象。

奶牛哞哞

  这本绘本在设计上足够体现出了创新。在书页的设计上,是独具匠心的。正文的左上角是能概括本页绘本内容的一个关键图标,在第二页设计了缺角,左上角同样也是概括本页内容的一个图标,以此类推,当我们读完整本绘本,根据右上角的图标,小朋友可以回忆每一页讲了什么内容。这样的匠心独具的书页设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读这个绘本,我们了解到在地平线的另一边,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孩子对地平线的另一边存在的东西,一定有了很多的期待。好的绘本,有时候可以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种下一颗种子,它会慢慢地发芽,慢慢地长大,变得茂盛。《在地平线的另一边》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