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之谜
2004年11月27日的《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题为《著名科学家发问--人生只是一场梦》,谈及国外一些著名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宇宙万物只不过是比人类高级一点的文明利用一台超级电脑所作的模拟(虚拟)。这个观点与佛教思想很接近,但科学家显然没有摆脱人类的常规思维模式,未明心性与空性,认为心外有法,落于边见和相对之境。至于大乘佛教教义,必须打破一切成见,离心意识,明心见性,回归本体。其时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任何语言逻辑皆无立足之处。此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科学研究表明,宇宙这个虚拟世界有着极其复杂的程序,其程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亦即游戏规则、宇宙因果法则):第一个是心灵制导原则。玩者的心一动,这个虚拟世界的系统就对你启动;玩者的心如如不动,这个模拟系统就自动对你关闭。佛教谓之万法唯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第二个是动态修复原则。系统根据数据库(亦即阿赖耶识、灵魂)中的积分数据决定玩者的输赢,这符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这不足为奇,奇的是,系统程序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动态修改或修复。它根据你的所作所为,模拟程序在不断动态修改阿赖耶识中的命运数据,以此决定你的现状和未来。如果你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这就是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的基本原理,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佛教为了让众生从虚拟世界中解脱出来,相应地强调三种心: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佛教的教义和理论极为深奥,能看懂听懂的人不多,能接受佛教思想且能身体力行的人如今更少了。于是释迦牟尼佛开示念佛法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一生成就,安全方便,迅速成佛,乘愿再来,普度有缘。在梵文中,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光、无量寿,不生不灭。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呼唤我们那个不生不灭的佛性。以一念代万念,最后达到一念、无念、净念相继、舍假归真的目的。
人生第一大事莫过于求解脱。让我们一起虔诚地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咒: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