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100字

2020-08-06 23: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100字

  《为谁保护城市》是一本由张松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222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010年8月出版,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为谁保护城市》精选点评

  ●易懂古城保护小书。保护古城不需要理由

  ●课题很明确,可是答案呢……

  ●写得真好!

  ●我觉得这样的意识我也有,但是我们缺少权力

  ●作者说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真要给出个解决方案也是个难题。真该将本书挑上一扁担,砸向执政当权者。其实他们被权利金钱猪油蒙了,要开窍除非杀无赦。

  ●为谁保护城市?回答这一个问题,或者应该问问每一个住在城市里的.一个城市没有了人,没有了普通人生活,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地域文化社区文化的存在.

  ●车轱辘话来回

  ●简洁明快,适合入门级城市学爱好者

  ●应该算是老师文字评论的起步之作

  ●就是一些规划随感散漫堆砌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一):城市保护杂记

  可以引起许多有关城市保护思考书籍

  有关“为什么”这个命题,总是让人迷惑

  诚然,有人评论说了这本书似乎多了很多的“不懂”,但是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不懂”才会更加引人探索,进一步思考,激发思想火花~~

  三联的书,质量还是有保证的,序言什么的写的都很令人欣赏。我想有时间的话 ,我会多读两遍的~~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二):城市为谁保,为谁建

  城市发展一昧追求速度规模,新建筑标新立异、仿古造假、崇洋媚外标准,大拆大建,而忽略了社区居民场所精神及其载体——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将导致城市文化之失落、城市特色之消减。

  作者在讨论为谁保护城市的同时,更多探讨城市为谁而建,应该如何建的问题,并以上海和江南古镇的城市规划发展作为主要案例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三):感想

  政府和建筑者追求发达理念逐步成为城市建筑的现实时,当许多居民一味追求住进“洋房高楼”来体现暴富的身价时,当虚夸的“中国”看似已经实现时,人们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同“大众媒体”批得那样空虚了、压抑了,于是开始追古仿古。而追古仿古是任何时代怀才不遇、愤懑感慨才子佳人所能做的最体现逼格文艺事儿了,最终,人们大量涌入古镇,去古镇里喝那些本能在城市里就可以喝到的咖啡,去古镇里泡那些本能在城市里就可以泡的吧和妞儿灯红酒绿,好一片热闹

  只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断代,无论是人民还是规划者,怎样也理解不了古人情怀了,怎样也不能在古建筑与洋楼房之间找到恰当过渡连接了。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四):重读《文化遗产保护关键词

  本次只重读了《文化遗产保护关键词》这一章节,过程中觉得某些语句、关键词能给予新的启发。

  现摘录如下:

  1.“城市遗产保护的目标常常是要保持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稳定性,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地变迁。”

  2.“历史街区是城镇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生活延续性应考虑原住民的保有率。”

  3.“在现实中有活力的城市必须为经济提供发展机会,增加社会凝聚力,保障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及加强其中居民的场所归属和认同感。”

  4.“保护过程是否能够保证有切实的居民参与,以及能否达成共识,是关系到保护规划成败的关键。”

  5.“始终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摆在首位,旅游开发应直接给当地居民带来好处和实惠”

  6.“‘世间遗产’——存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不起眼的东西”

  7.“老房子、传统街坊的可,绝不仅只在建筑外壳,同时也包括了生活在里头的人,以及岁月沉淀下来的一种氛围。因此,对其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应该是生活化的,人性化的。”

  8.“空间政治”、“新天地”、“贵族化”、“大而不当”、“城市中国”

  以上内容,都有助于理解文化保育语境下,建筑作为居民记忆的载体,需要保育。但更为关键者,应是延续并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素,提供他们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的机会,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与他们共享社区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这些,似乎都牵扯到“社区营造”了。

  《为谁保护城市》读后感(五):启示:“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1947年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那时的中国满天满地的乡土气息。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会很快达到50%的拐点,城市人口很快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中国已经基本定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迷失在了纷繁复杂的种种矛盾现象中,似乎每件事都不合理,但似乎又都是合理的,然而古今中外的既有理论对此都说不清楚。于是,我们失去了,也从没有形成过对这种转变的共同认识。国外的各种理论在这里都能发现自己的知音,但也往往在迈出几步后就遭遇失语的尴尬。为什么会如此混乱呢?

  如张京祥在上周的发展论坛上的演讲题目所言:“压缩”城市化环境下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思考。我们处在一个“压缩”的历史阶段!所有的问题和矛盾也同时被压缩在一起了,短时间内谁也没法看清楚,大都在“盲人摸象”。周恩来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即所谓的“四个现代化”。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走在一条赶超发到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今天我们同样处在一个新的“四化”阶段: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这真是一个超级大压缩,如同发生核聚变,中国大地就是一个大的反应堆。物理上的核聚变尚未能被聪慧无比的人类征服,社会的核聚变又怎么可能被认识和控制,估计即使耶稣再次降临也皱眉无计。

  虽然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被解决的问题,但这为形成共识,化解争论提供了一个可选的方式。转引李侃如所言:“……比较重要的一点,不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才是最对的,最好的,而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要充分地尊重和欣赏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历史上的今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