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要总对孩子说“快去用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不要总对孩子说“快去用功”

2020-08-19 06:27:39 作者:迁徙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要总对孩子说“快去用功”

  对幼儿教育,我一直有一种看法:只有子觉学习十分快乐时候,才让他开始学习,并且,一定要在孩子还想学得更多的时候结束。如果这样,就能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大多数家长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的观点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学习本来就是件辛苦事情,孩子自然不会喜欢的。所以孩子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监督才行,要是一眨眼功夫没有到孩子在学习,长们就会感到心慌,因为这样的家长认定“孩子只知道贪玩,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快去学习。”

  “快去写作业。”

  这是家长们时常对孩子所说的一句话,几乎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殊不知,这也是孩子最忌讳听到的一句话,最容易引起孩子反感的一句话,他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事与愿违,不少家长满怀期待地对孩子说着这句话,殊不知这句话却根本不会产生一点作用。

  想想吧,对本身就用功的,学习的孩子说着写话,这无疑是多此一举废话,对本身就不用功不爱学习的孩子说这句话,便成了使他们不快乐因素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再用功的孩子也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对抗家长的逆反理,不久,就连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坐在书桌前都变成了一种奢望了。

  小孩子当然不敢违抗家长的权威,但是他们不是因为自愿,而是因受到斥责而坐到书桌旁,他们的学习不可能发自内心的,大多数不过是装装样子心思不知道早就跑到哪儿去了,而做家长的却总以为不管怎样,只要让孩子坐在书桌旁就已经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了,其实这反倒搅了孩子的心,尽管从表面上看颇为成功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要好好用功”这句话最初的意思不过是稍微地提醒孩子注意而已,可是如果每天都这样说,一天说几次,久而久之,无形中就让孩子的心里感到有压力,产生反抗心理。其结果就是由提醒注意的含义变成了命令,继而又变成了严厉的斥责,而且会越来越严厉,最后总是完全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之中。最终,“好好用功”这句话反而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我的邻居李泉是一个球迷,恰好我也是个球迷,那天我在邻居李泉家和李泉一起看球赛,他对一旁的儿子说:“别再捣蛋了,进屋学习去。”

  看到儿子磨磨蹭蹭地不肯走,他提高声音“没听到我的话吗?赶紧进去写作业!”

  那孩子只得一脸不情愿地回房间去了。球赛很精彩小男孩时不时地从书房里出来,每次李泉都会大声喊道:

  “快回去写作业!”

  “不许出来,等球赛完了你还没写完,小心我揍你。”

  “你等着,一会给你算总账!”

  “再不回去小心我现在就揍你。”

  球赛进入异常激烈阶段,这时,突然“哐啷”一声巨想,我们都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那孩子在偷偷地探头探脑的时候不小心碰翻了花瓶。

  这一下李泉彻底火了,他气急败坏地冲过去骂道“你这孩子真不叫人省心,叫你用功你偏不用功,作业写完了吗?”

  “哦,写……写完了,不过还差一点点,还有一点点。”孩子吓得结结巴巴的说

  李泉一把将儿子拧了起来,拧到书桌旁坐下说:“那你就抓紧写,一天到晚光知道玩玩玩,再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那孩子低垂着头,在父亲转身走开的时候,嘴里嘟嘟囔囔地说“就许你看,不许我看,哼。”

  那情形让我觉得好笑。过后,我觉得孩子说的很有道理。有些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用功,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成天串门、聊天、看电视,只顾玩耍。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具有示范作用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俩从孩子小的时候其就带着他三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和识字,每晚如此,从而养成了大人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

  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老大学习阅读时,老二就学画画。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大概不需要别人催促才去学习吧。

  以上的事例说明,为了孩子着想,家长必须静下心来多花费一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书桌前娱乐一番,每天坚持这样做,不久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地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人在幼年时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是坏,是非常顽固的,而学习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再也不用家长们喊破喉咙了地催促“快去学习”了。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催促而是陪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