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智作业”的启示
提高教学成绩,首先要做好作业。而做好作业的前提,则是要布置好作业。
三一班跟班学习课间,随手翻阅了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每一本作业都很有“范”,比如班级、姓名竟是钱老师一本本打印的,页面上有学生的随手涂鸦或者印章,显得那么个性,“潮”。最令我惊讶的,每天的家庭作业都是钱老师打印出来,然后一张纸粘贴在学生本子上的,她说:“这些都是根据当堂教学内容而设计构思的题目,前几道是必做题,而后几道是选做题。”
你立刻想到,这些题,不是课标的或者课本要求的,而是教师“自己的”,是根据学生的现实教学效果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加工或提炼而成的题目。
这种作业与常规作业不同,更加合理,更科学,更有效,更具人文关怀。
许多人都在关注学生作业量多少的时候,而崇宁路的老师正在以巧妙智慧和辛勤汗水酝酿着自己的“温智作业”。
一是随意型作业。在布置作业时,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老师不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去确定作业的内容、形式和题量,而是看到什么简单思考后就会布置什么,造成作业混乱且质量较差。
二是机械型作业。个别老师每节课的末尾似乎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就是布置作业。没有给自己留出充分反思课堂效果的时间,所以,作业总是从课后第一题开始,依次类推到学生尚且承受的作业量,才就此终止。如果课本上的练习题已经做完,则立刻布置《基础训练》及其他类别练习。
三是无度型作业。无度作业是素质教育的蛀虫,原因在于抛开多数学生的课业水平,脱离课标和课本要求,完全将“难度”和“题量”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致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
四是甩手型作业。个别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了减少和降低自己的工作量而采取不负责的态度去布置作业,比如:将课上已经做个的作业再做一遍,把例题当作业,抄写课文,更有甚者竟然让家长布置批改作业或者根本就布置作业。
以上几种作业是多数教师惯用的甚至是交替运用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没有任何专业技术或者心智含量,更不用说饱涵爱与责任或者智慧温情了,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美好时光和童趣。
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水平不同造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作业必然应有不同的要求,要杜绝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量为学生建立多层次有弹性可选择的作业结构。
二、作业要有定向、定规与定量。
设计作业时,首先要明确作业的价值取向,预测布置作业的效果和意义,掌握当天所学内容是根本解决的问题,兼之复习和预习内容,也要从整个教材统筹考虑,以保持知识和能力的前后联系。但所有的作业并不是以数量和对错为标准,而是看是否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成长为目的。
规范学生作业要有统一要求,比如书写、格式、题量、改正和自评方式等。但不同的学生也要要有不同的作业要求,要在基础性的作业之上适当增加自选式作业和小组自主性作业,要准备满足不同孩子的作业需求的套餐标准。统一要求完成必做的,鼓励大多数自主完成选做的,而激励有能力有时间的孩子完成小组的,给孩子以选择和自由学习的空间。
当然,任何事都要有“度”,为了体现作业的科学性,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速度、难度和强度,并适当加以控制和调整。但也杜绝以“减负”为借口的“放空”作业;也不能以“质量”为口号的作业过频过繁,影响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能做到因人而异或者因类而已。
所以,教师在思考题的时候首先要思考人的。
记得电视连续剧里有这样一个对白:闵政浩受伤,被大长今救护,恢复味觉后,长今尽心制作了一道点心送给闵政浩,并告诉他:“希望品尝佳肴的人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希望自己的心意,通过菜肴传递给对方。”其实,作业亦是如此,教师必须进行试题的二次精选、优化和整合,通过“温智”巧构,提供给学生选择,让学生感受到温情之善,思维之美,教学也便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