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经典影评1000字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是一部由亚历克斯·吉布尼执导,劳伦斯·赖特 / Mike Rinder / Marty Rathbun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一):黑洞
找这部片子来看 主要还是对宗教狂热的好奇 最早知道山达基教 也是因为阿汤哥的花边新闻 那时候它还叫科学教 一个写科幻小说的狂人 依托一个 带着些许科学性的 心理治疗方法 聚集起一群带着伤痕和单纯的人 …… 如果仅此而已 或许他们能成为上帝和信徒 但涉及到恐吓、囚禁和钱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二):信仰的坚守与破除都不容易
这世界真是什么都有人信,各种理论观念、教义宗派、致富途径、养生秘方、心灵鸡汤、传闻谣言……对着一个一度能吸引过百万粉丝、影响力遍及全球、穿着科学的外衣长着宗教的魂、很能赚钱甚至还拥有合法身份、而最大的亮点是靓汤哥的组织,仅凭几个前会员的揭批总觉得说服力和撼动力都不够,尽管运用证据、编辑素材加情景再现的水准已经很高,时不时还是有无图无真相的遗憾。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三):宗教或信仰不可避免会被意象化(形象化),而意象化(形象化)就注定失去纯粹。
cientology的净化Clear也许是一种心理洗脑,它移除了一些原有记忆,以便植入另一个让你感到新生、“舒适”的记忆。
一旦利益和Clear结合起来,这件事情就不再那么纯粹、健康。
宗教或信仰不可避免会被意象化(形象化),而意象化(形象化)就注定失去纯粹。
有些被时局抛弃的人,会在某个时间点重新回来,取得一场复仇般的胜利!
精神受过伤的人更容易被洗脑。频繁的精神洗脑总会迎来崩溃的那一天。
[以上理解仅代表一些猜测,无意伤害其他观点]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四):我们需要知道真理
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一场和国税局间的战争,一场人性贪婪的写照……《圣经》提摩太前书6章10节“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创始人L.Ron.Hubbard对金钱的贪婪成了一个“宗教”的根基,而产生出来的是一群追求偶像,追求私利的“信徒”。而在后来充满野心的David Miscavige独裁统治下,更是变本加厉,为达目的,不顾道德,不顾法律,压榨组织成员,甚至对潜在威胁人员采取非人性的暴力手段。正如一记者所说“即便这是个小说改编的故事片,我仍然会觉得它太过夸张,但无奈这都是事实。”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五):信不信宗教?这是个问题
还是很震惊........本来不敢完全相信那几位前教徒的说法,后来阿汤哥在会上站台的表现确实比较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也不知道会不会是被强大的压力控制着在表演。
想起最近曝出的神父性侵事件,宗教有好的一面,但让人在精神上完全依赖的团体做坏事也太方便了点。"宗教就像一个又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都会遇到来到这个房间的人。我经常感觉信仰宗教的人里面,有些是生来被引导受环境影响,有些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毕竟现在有太多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人类科技看到的还太渺小。
而万一被宗教支配,就有点像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交给别人来装点。所以啊,还是老老实实住在无神论的走廊里,等着科技慢慢解释更多好了。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六):信仰危機
看山達基教的時候,前半段覺得危險,後半段覺得荒謬:危險在於,明顯可以從中看得到各宗教形式當中的影子,它如何形成,人的意識如何被系於一段;可後半段話鋒一轉,讓人覺得,每一個曾經身處其中,後來脫離的人都羞恥地看著從前的自己,他們的每一次陳述,既是與山達基教劃清界線,同時又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物化原來的自己⋯啊,那怎麼會是我,我當時竟然這麼可笑⋯記憶一次次被加深,他們把自己內心中的那一部分不斷以一種強制割離的方式拋棄掉,可他們卻忘記了自己之前為什麼會上鉤,那種內心的或空虛,或期盼的情感⋯人們像是有罪的,加入它,逃脫它,似乎曾經在其中的點滴經歷都成為一種不斷在提醒自己罪過的方式⋯山達基教內部未嘗成功做到的,在每一個人的自我內化中完成。每一個人談論著它,面對自我經驗當中那些黑暗的部分,卻從來沒有正視它們,正視自己⋯⋯然後一個人在有限生命中對於自我生命的探索,就在一場鬧劇中收場了。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七):信仰
信仰从人类历史的开端到现金就从来没有退出过历史舞台,从人类对自然天地一无所知到懵懵懂懂到如今科技已经可以了解一二,信仰始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人类从种族上来说是高智能生物,从个体来看是需要群居的孤独生物,无论从理性上有多明智,感性上始终需要一个支持,小了说就是三观了,大了说就是信仰。别说我们无法理解这看似如此荒谬的宗教了,就算是天主教,伊斯兰教也是吾等多数天朝人不能以客观的心态去理解的。其实我们真的如某些人说的没有信仰吗?个人觉得不太可能,只是我们自己没意识到或者某些人对信仰的概念过于狭隘。就我个人来说,我是真正和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交流后,出国了才意识到自己从骨子里是相信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至于这主义到底有多少科学性,到底是谁被洗脑就没必要讨论了。
我们从外人的角度无法理解的山达基教义和教徒的行为,我倒是理解这种行为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当我自己发现我在跟外国人争辩经济基础是不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时候,我都被吓到了。至于因为信仰而形成的宗教以及宗教行为我就不太能理解了,这纪录片看得我也出了一层白毛汗,人吓人真的是可以吓死人的。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八):信仰的力量
这可能会是唯一一部我不愿打分的影片
首先宗教信仰对于人类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简单的是非对错并不足以评判此类事件
国人之所以对宗教信仰嗤之以鼻因为大多信仰无神论
却不知无神论也属于信仰
在一定层面上信神佛上帝跟只信自己并无区别
信仰宗教也跟信仰科学无甚区别
国人的宗教信仰大多以有所求为基础
尤以祛病消灾为首
因此无法真正理解信仰也不足为奇
如此既弄不清宗教又理不透信仰
对影片的评价也就难免偏颇
便会以社会构架来定义教会构架以社会行为来解释教会行为
轻易的盖棺定论信教者就是既得利益者
说这几句只因千篇一律都是把此片当做宣扬邪教危害来看的
而忽略了影片对于一个信仰团体构成的描述
用共同的追求来吸引你
用共同的利益来捆绑你
这不仅局限于宗(邪)教直(传)销
我们的爱国情怀亦是如此
只不过国家可以名正言顺使用警察和军队
而邪教传销只能靠强制手段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
我们无法鉴定宗教和科学战争或革命孰是孰非
但我们至少应该了解人类社会构建和运作的方式
求同存异优胜劣汰以及信仰的力量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九):宗教迷失时
人们需要信仰,心理治疗,家庭,工作啊,世俗化啊,吃喝玩乐,不能满足我们,世俗化不是出路,我们总是有信仰,纳粹,法西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本质上都是信仰,文艺青年,极客文化,等等等也是一种归属,摇滚乐也有这个功能。你没有选择,只有顺从。基督教,天主教也都是信仰,只不过有些是宗教组织。有些是松散组织的,就像美国的政党一样,新教大部分都是松散的。
山达基教可以成为一种心理治疗的宗教,但是它迷失了,它遇上了一个霸道的、暴力的教主,让很多人发现,曾经的欣喜和狂热,曾经宗教带给自己的幸福,最终被痛苦,受虐和失望取代。这些见证者,无论如何,他们曾经都沉迷其中,他们不能否定自己的精神追求。
要说它不是宗教,也不对。毕竟它是有自己的传教组织。要说它到处购买地产,内部财务混乱,这个也就是管理好坏的问题,要知道,天主教曾经也很堕落,但就要有内部的人士能不能把它拯救过来。所以说到底,这是一个宗教组织管理的问题而已。
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利用好莱坞的明星进行的宣传策略,这确实很厉害。汤姆克鲁斯,屈伏塔,都是明星啊,他们无价的宣传作用,教会对他们善待也无所谓。而且,他们有那么多钱。这种策略很成功。
要说教主虐待教徒,教徒们接受各种非人的指控,也都是他们自己愿意的,FBI都管不了。这和违法不违法没有什么关系。没有死人就行,人身自由之类的,都在其次。最怕的就是教会有政治野心,试图改变法律,那才是最危险的。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影评(十):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
按时间顺序,先理一遍整部纪录片的拍摄逻辑。
开头引入部分由几名教徒(可以猜测到是前教徒)介绍自己进入科学教的契机或目的,然后是教会庆典的资料视频,汤姆克鲁斯——一个我唯一眼熟的人物介绍了核心人物之一教主大人,然后是作者登场,表述了他对宗教及其引发的事件一直以来抱持的关心和研究科学教的出发点:教徒们从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加入科学教。
这两个问题也是整部纪录片想要回答的。
为什么相信?
人的任何行动都需要一个intention,需要附加意义,但是这个意义实在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对未得到手的东西总是抱着热切的盼望,然而得到之后那个东西又很快失去从前的吸引力。所有宗教都是人类追寻终极意义的一个妥协。“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然而终点的终点,总会有一个终极目标吧?出于生活中对因果关系的淳朴观察,许多人这样模糊地想着。
对科学教信徒来说,它被可视化成一个bridge,一个有迹可循的打怪模式。付钱,听析,升级,净化……被丢到这个复杂世界的不知所措的人们看到有这样一条清晰可循的路时,怎能抑制住激动的心情。
而科学教也在用自成一派的逻辑去说服教徒。整个教会的建立就像是一部平行小说的世界观设定,这里有新的名词,新的规则,给人新奇感、仪式感与归属感。不信的契机各有不同,一定程度上,是世界观设定上起了冲突。
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无论信者,还是教主二代目,都是非常弱小的。信者的弱点被掌握,密斯凯维吉也没有办法接受媒体采访,不敢说话。科学教唯有以一个宗教集体存在时才能威风凛凛,甚至吊打国税局。最终,脱离教会的人也需要聚在一起才敢发声。
人是弱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