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非洲的男人们》读后感摘抄
《那些非洲的男人们》是一本由顾曲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的魅力所在,当地人司空见惯的常理常景,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和神奇
●在书店分几次看完 那个仰天长笑啊...
●“这里没有水果,只有香蕉,这儿只张香蕉树。”“如果他们不在5秒后想你开口要钱的话,还是很可爱的。”“肯尼亚是非洲5强之一。” 开头的非洲介绍是挺不错,只是后面有种富二代划胖流水账的感觉。
●看着很是欢乐 哪一天我也能这般鼓起勇气一个人的旅程该有多好
●1.不论是梁子还是顾曲,没有人的非洲游记能和三毛相比。 2.我发誓再也不会花钱买别人的游记了 3.本书平淡无趣, 我看过的最好看的游记是豆瓣一位友邻的帖子,叫做《印度不插电》(貌似是这个)
●某C说话很写实,很可爱。
●一个女人的非洲行。
●文字相对朴实,故事也并非十分精彩,但是仍然可以感觉到不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泥土的味道,以及不一样的生活旅途 所以走吧,趁我们的心还容易感动。来,抱一个
《那些非洲的男人们》读后感(一):互相羡慕
最近这种背包客的书出了好多好多,而且很多都是先在某论坛社区上连载,受到欢迎之后再集结出版。要论文笔,其实还好,有些甚至不咋地。会那么多人喜欢,关键还是聊的事情吸引人,旅途上发生的事情足够好玩。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有机会去往境外,但旅游跟旅行终究是两回事……
《那些非洲的男人们》读后感(二):对某些人某些话的质疑
说话要负责任的同学,她那里人品不好了?当年有人说荷西是虚构的,事实上呢?事实证明他确实存在。况且她当初写这本书完全是写给自己看,有必要虚构吗?和她出行的人中只有她的游记畅销了,谁知道那说她坏话的家伙是出于什么目的?而且有图有真相!请有些人不要胡乱散发谣言!!!
现在市面上游记类的书一堆一堆,本书的唯一亮点是另辟蹊径选择了非洲这个少有人开发的处女地。
说实话,书写的不咋的,文笔一般,满篇各种吐槽,但我估计这恰好对了那些从未去过非洲的人的想法,在他们心目中觉得AFRIKA就应该是这样,实际上那?根本不是!
作者感觉真是在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功课神马的一点没做,都是想当然,整本书弱智可笑的地方一堆堆,随便举两个:
1、猛吐槽以色列不准签,真是搞笑,你的护照上有伊朗这些敌对国的签证,它会给你准签真见鬼了!
2、埃塞是黑非洲。。。拜托去查一下黑非洲的定义吧,埃塞可是非洲和阿拉伯人的混血,人家自称巧克力皮肤,难怪埃塞人不待见你。
就这样一点常识没有还敢满世界乱跑还写书出版,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那些非洲的男人们》读后感(四):一本不该出版的书
先给这本书定性,这本书属于众多垃圾游记中的一本。
为什么?
第一, 因为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作者很努力地试图让自己很幽默,文笔很流畅,但结果东施效颦,弄巧成拙,这本书的文笔感觉就是第一次出国的高中生写出来的。
第二,因为作者捏造了全书绝大多数经历,一本书是否能与读者达到心灵和感情上的“共振”在于是否真实。作者虚构经历,但是又没有小说家的实力,所以在虚构经历上很难虚构出感情,所以那些描写感情的语句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知道我为什么看得出来作者在虚构么?因为那些描述的人都是一下就被她迷住了想跟她约会,跟她一起游览天下,除了外表,似乎都在描述一个人。
第三,作者完全不懂什么叫旅行,以为走的地方多就是旅行。这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旅行方式,让她走到哪里都看不懂当地风土人情,走到哪里都是喝可乐吃汉堡吃中餐。
希望作者好好提高文化水平后再来写书。
《那些非洲的男人们》读后感(五):一个人的远行
非洲已经给人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了:穷,热,沙漠和艾滋病。穷自然有中国和其他一些人道主义国家去救济;天气热可以不穿衣服,书里的插图有很多女人是光着上身的,但是浑身上下乌漆吗黑,不仔细看分辨不出哪里是乳房,哪里是乳头;沙漠更是不在话下,有骆驼再不济还有毛驴……但是艾滋病该如何应对,想想头都大了。但是根据顾曲(我更喜欢叫她3C)的记录,原来非洲人民并不将艾滋病看成是洪水猛兽,他们认为“艾滋病有啥可怕,这只是死亡的其中一种方式,反正不是这样死去就是那样死去。”
于是我也坦然了,但是对于3C孤身深入非洲的壮举仍然不得不叹为观止。3C的非洲行并没有太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在我眼里反而觉得相当无趣,但我不敢否认,这本书确是了解非洲的一个入口。许多研究数据是死的,但是非洲人民是活生生的。
由于五千年以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承袭,我觉得中国人骨子里的卑微还在延续,一向以为中国人的奴性已经够严重了,想想看以前每个朝代只有一个帝王,帝王之下全是奴才,奴性如何能不严重。想不到非洲人的奴性比中国更甚,在他们那里,肤色越白就越尊贵,女人永远躲在男人的背后,好像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宠物,只有人挥手的时候才会过来。我不明白的是如果脱去衣服白种女人身上是不是有三只乳房,而白种男人是不是有两个生殖器?如果不是,凭什么要对他们卑躬屈膝。我不由得想起印度,同一个国度的人却强要分出不同的种族,同样是一个奴性十足的国家。
其实我觉得非洲的那些事无趣是正常的,一个真正的背包客,Lonely Planet在手,遨游神州,如果说那是旅游,倒不如说是体验民间疾苦,所以在行走的过程中肉体与心灵是痛苦的,因为人生路不熟,因为资金并不是很充裕,因为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如果有一天我突然被空投到非洲腹地,我想我会连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毋庸置疑,精神是得到升华了——这是背包客们一直在不懈追求的东西。
3C是勇敢的,外面有人将她比成三毛,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牵强,三毛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而3C神经很大条,根本没有可比性,倒是可以和安妮宝贝相媲美,想当年安妮宝贝徒步进入墨脱,那个艰辛的过程,现在想起来,仍能令我感动到热泪盈眶。
总而言之,一个人长时间的远行,是需要魄力和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