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之短暂》读后感1000字
《论生命之短暂》是一本由塞内加著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其他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94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送给豆苗
●豆瓣看见记录,是15年开始读的,前半部分很喜欢,但读着读着有点鸡汤,更喜欢被骂醒,不喜欢被鼓励。
●很喜欢塞内加跟妈妈写的那封信,他告诉她,克服悲伤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哲学。
●其实原句是这样的:Learning how to live takes a whole life,and ,which may surprise you more,it takes a whole life to learn how to die.
●应该要常读常新
●2014.8
●我其实挺喜欢这套企鹅书,携带方便,非常方便,特别轻,然后还能学英语用啊!(不过这算个屁书评啊)所以我的书评是:适合15岁的青少年。
斯多葛派,诺斯替二元论倾向。从写给母亲的那封信里最能看出塞内加的真性情。信中所说恐怕并不都是他最真实的想法,有些明显是为了劝慰。这本书的译笔很好,对于这种议论文来说很重要。塞内加的长处是精湛的修辞和文笔、深刻的洞察力和充沛的才华、磅礴的气度与人格魅力,但思想还不够精纯。他的出众的才华让他扬名于后世,但他的斯多葛思想,以及他超拔的“洁白”灵魂,不能救他免于荒诞的命运和羞愧。
这是属于英国出版的一系列政治和哲学书中的一本,整套书选取的都是些散文非小说类。这本书读起来很短,三篇长文章,《论生命之短暂》、《致赫尔维亚的告慰书》、《论心灵之安宁》。
论生命之短暂 说得是短暂的生命需要珍惜,“人们不会让别人获取自己的地产,一点儿小小的地界纠纷,都会使他们即刻抄起石头拿起武器大动干戈;然而他们却能任由别人侵占他们的生命——咳,他们甚至自己请人来掌控他们的生命。你会发现没人会愿意别人分享自己的钱财,但是我们每个人瓜分了自己的生命!”
致赫尔维亚的告慰书 这是一封作者被流放偏远地区不久写给母亲的安慰信,“如果我能先让自己振作起来,肯定也会有力量让您振作起来”“在止住自己的伤口流血之后,我倾尽所能,挣扎向前为您包扎伤口”
优美的语言,加上深刻的道理,当然还有古希腊罗马人崇尚的论辩和演讲,这是本值得一看的书。
斯多葛派的哲学还是令人读起来这么愉快。也许是它更贴近生活的缘故,其中的好多话都令人感觉很在理。而它相对简单的语言又令人读起来并不费力。
从书中随便找几句话都可以当作生活箴言。而其中第一部分,“论生命之短暂”应该是三部分中写的最好的。读完之后,对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读这本书对生活挺有好处的。另外,因为也是斯多葛派的书,其中的一部分观点和沉思录中的挺像的。
“如果一个人出海遇到狂风暴雨,被变幻肆虐的风吹得团团转,你可能会觉得他航行了很远,其实航行的并不远,只是沉浮动荡的时间长而已。”
“恶习必须被击溃,而不是戳戳而已。”
“一些过去的时光,他抓住,藏入回忆;眼下的时光,他利用;未来的时光,他预见:所有这些组成他绵长的人生。
但是对于忘记过去、忽略现在、恐惧未来的人来说,生命是短暂的,焦灼不安的。”
《论生命之短暂》读后感(四):我论生命之短暂
之前翻阅过几遍,带着急躁迫切的心情,以摘取人生真理之姿态,斟酌遣词造句之章法。文笔流畅,词采丰美,字字珠玑。对作者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恨不得把每句箴言背下作为人生准绳。
跟着作者一道鄙夷那些俗人,讥诮那些蠢人,憎恶那些恶人。也检查自身,提醒自己切勿沦为作者在文中大肆嘲讽的那些人,并因在自己的生活里识别那几类人而洋洋得意,颇具成就感。
之后,怀着博大深沉的爱观看着作者对他人的生命进行自以为是的审判。我以为,他人的人生得失再怎样也轮不到你来裁决,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意义,自己才有衡量价值的资格。作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咄咄逼人,贬低他人只为升高自我,我们尚且还无法亲自考察的那个“自我”。对作者站在高点指挥他人应该如何怎样生存的人生导师的姿态大感厌恶,索性丢开书本。
今日又重看。学车空隙,阅读《反脆弱》时提及塞内加,蓦然得觉得熟悉,慢慢确认这个塞内加就是我认识的那个塞内加。读了与之相关的章句后才算了解到了他的基本生平与人生哲学。他是古罗马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主张极具反脆弱性。基本体现在:对财富的轻视,当然也可以扩大引申为对无关生命本质的东西的轻视。这一做法可为我们节约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上。人的本性如此,脆弱,多疑,缺乏自信,过度恐惧,减少在意的事物就是在规避伤害自己的力量。当然,塞内加还提倡人们应不懈地追逐美德,知识,真理,幸福。似乎又可以成为了我的指路明灯。
《论生命之短暂》读后感(五):向死而生
文章摘录:
人们在捍卫个人财产时锱铢必较,而一旦挥霍起本该吝惜的时间,却是出手大方。
最美好的一天总是最先溜掉的一天。
凡是沉迷于杂务的人,都会觉得生命很短促。
读懂自己人生的资产负债表要比看懂生意的负债表更有意义。
法律赋予人们赋闲的权力,而人们自己却难以接受。掠夺别人又被人掠夺,互相干扰,彼此不得安宁,你使我痛苦,我使你痛苦。在这过程中,生命流逝,过得差强人意,缺少欢乐,精神状态也未得到改善。
如果你把自己的末日不看做惩罚而视为自然规律。把对死亡的恐惧从胸中驱逐就不会再有恐惧进入。
当人们不敢或没能得到他们渴望的东西时,他们能抓住的就是渴望。他们总是不平衡,总是躁动不安,结果就不可避免地总是生活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