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100字

2022-03-28 03:33: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100字

  《并未远去的背影》是一本由王彬彬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并未远去的背影》精选点评:

  ●大众扫盲作,了解当代历史。写唐德刚那篇有点过,唐先生的洒脱是有目共睹的,对美各阶层的批评更是建设性批评。作者和高华教授同在南大任教,文学非史学专业。

  ●高华、王彬彬,南京大学总出这样这样的教授吗?如果是当今,这书不一定能出版得了吧

  ●很多TB早期的逸事。从细节出发还原历史,将高大全的“人物”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不过既然是逸事讲史,也就当逸事读吧。总之很有趣。

  ●历史是总是容易被后人误读

  ●腊肉之朴素。。。

  ●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不愧是敢大批汪晖的王彬彬啊

  ●书中的不少文章还是很能看得出王彬彬带着情绪夹着私货,很好奇不少文章行文尺度之大,竟然还能在内地出版。对于中共早期党史的了解,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凡事就怕推敲。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一):很好的一个系列丛书中很好的一本书

  广东出的新史学系列丛书,高华老师那本《革命年代》自己买下收藏,而这本书一样精彩。作者是南京大学文学方面老师,研究民国文人群像,本书关乎鲁迅、瞿秋白;关乎新文化时期文人政治和文化抉择等等。一些被隐藏在正史背后的为“尊者讳”的东西在本书中有一个小小的披露,其实更可以让高高在上的丰碑多些亲切多点人味儿。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二):历史并非只是过去的事

  时间流逝,曾经的人曾经的故事都成为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等待着人们回首往事,那些轰天动地的大事,大概也只能在文字的海洋里打捞起一些痕迹,让人回味,令人感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失去了时代背景,失去了人物的内心挣扎,那么历史将失去意义,不过是书本上多了几个枯燥的词语而已。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不只是对过去简单的记述,更多的是对现在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它更像是一种思想,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生活的社会。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或许这就是我们考察研究历史的意义之所在,不过更多的都是历史在轮回中成为曾经的历史,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大概也是历史的怪圈与悲剧。

  很多,有很多的存在,就像地里的韭菜,长出一点就被齐根割掉,长出一点就被齐根割掉,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只是有人把历史仅仅当作了过去发生的事,他们记住了过去,而忘了现在,更别提将来。

  惟愿历史能走出历史的怪圈,星空那么大,总要走出去才能知道更多的美。

  2019/5/1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三):有别于教科书的历史的另一面

  刚刚看完,感觉受益匪浅。

  最精彩的是有关瞿秋白的几个章节。看到了瞿秋白作为知识分子对个人、权力和革命的困惑,更看到了当初中共最高层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残酷斗争。

  有关鲁迅的章节让我们知道了无帮无派的鲁迅其实并不热衷于政治斗争,他就是一个保持独立思考启蒙众生的知识分子,思想启蒙者的定位可能比革命战士更合适。死后的鲁迅被按需所取,地下的鲁迅不知作何感想。

  柳亚子的狂妄自大和郭沫若的拍马神功让我们看到了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西安事变的章节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蒋介石在国内大部分民众和知识分子中的巨大威信,而发动兵谏的张杨是如何被国内外主流媒体所唾弃。

  《八一宣言》《敌乎友乎》这些著名历史文献台前幕后的故事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历史,而不仅仅只是教科书的只字片言。

  1953年版的《新名词辞典》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建国初期由于亲苏反美一边倒的立场,我们曾经是多么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

  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说出教科书之外的历史,这是这本书这套书值得肯定的地方,因为我是相信真理欲辩欲明的。正视历史才会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当然,书中的历史也未必是真实的历史,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只有天晓的。但至少我们还是应该多了解几个版本的历史,逐渐学会分析甄别历史,从而最大可能的接近历史真相,一言堂的历史接近历史真相的概率永远是较低的。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四):读《并未远去的背影》有感(二)

  

——读《并未远去的背影》第25-37页《顾顺章叛变之后》有感

一、关于顾顺章的一点了解

  顾顺章,1904年生,工人出身,后加入上海滩青帮,为人敢打敢杀,在帮会斗争、流氓斗殴以及领导工人运动方面能力出众,被中共领导人看重。其后来担任中央特科科长和红队队长,直属上司为周恩来。想必系直接或间接受到周恩来的赏识和提拔。

  顾顺章擅长魔术表演,也精于化妆和易容。1931年4月被捕叛变前就是因为技痒难耐登台表演时被叛徒认出而被中统捕获。旋即叛变,因担任上海地下党网络负责人,对上海中共中央局造成致命打击。所幸中统为按耐不住兴奋报功,未听从顾的建议,向南京发报捕获顾之消息,潜伏在南京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钱壮飞收到电报后及时通知周恩来等领导人及时撤离,才在关键时刻保住了周恩来、王明、博古、康生、张闻天、陈云、邓小平等人安全,其他地下党成员则因不能及时通知遭捕,多人叛变,中共在上海地区难以立足,为后面迁移江西井冈山埋下伏笔。

  二、关于顾顺章家人遭难

  本书称“顾顺章叛变后,周恩来亲自带人对其家人采取了措施,也使得顾顺章对周恩来切齿痛恨,必欲捕周而后快”,后文又引用张国焘《我的回忆》”顾顺章叛变是震动中央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乃亦采取残酷手段来泄愤,顾顺章在上海的全家被中共的行动人员暗杀了”的记载。可见,即使不能证明周恩来亲自带人将顾家人悉数处死,也至少证明顾家人被周恩来亲子带人控制,然后由中共中央决定并执行处死。

  读到这里,笔者也是有些惆怅的,周恩来一生可谓受中外各界人士热烈爱戴,更以人格魅力享誉世界。但在处理顾家人一事方面,还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顾确实给中共中央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导致大量党员被捕被杀,间接使得中共中央不得不撤离城市迁移农村,对顾可以说采取任何措施都不为过,中共党员人人得而株之。但株其家人泄愤,完全是不合道义和恶劣的。

  三、关于中共中央迁往江西苏区

  顾顺章叛变对上海中共中央的破坏是空前巨大的,使得中共中央不得不放弃无法立足的城市,转战到毛泽东领导的江西苏区。一方面,中共作为工人阶级革命的属性被迫变为工农革命,“意味着中共从此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农村,这不但导致了1949年以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更导致了1949年以后农村改造城市的战略”。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共在地理位置、人员组成、核心力量、战略方面上都显得“匪”性了。

1928年6月4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致信在井冈山的朱德和毛泽东,对朱、毛在将井冈山的武装斗争进行指导。信中强调:”你们必须依照中央最近的军事工作议案改造你们的军队······在成份上尽可能的增加工农和贫民的成份,减少流氓的成份。”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中共中行西迁也导致权力中心的移转,也使得偏在一方领到农民革命的毛泽东最大距离地接近了最高权力中枢并最终夺取最高权力。

  本篇末尾作者发出“本质上是流氓的顾顺章,如果没有被捕并且在1949年以后成为元勋、成为功臣,掌大权、居高位,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他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什么呢?”的提问。起初笔者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并无任何意义,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假如。但一天后读起来,觉得,作者是否有意映射本质上流氓性质浓厚的中共组织,在夺取政权后建国初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系列政治运动影响。

  2019年5月23日

  《并未远去的背影》读后感(五):历史的迷雾

  历史的迷雾

  ——读王彬彬《并未远去的背影》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的,当年的一件偶然事件或不起眼的小事,在多年后也都值得再三解读,不断地根据各种史料来还原一段又一段历史。

  这是在看王彬彬的《并未远去的背影》时想到的。这本注重对旧史料的重新理解和运用之书,我早在2012年6月8日就买了(一同买回的还有高华的《革命年代》),却直等到2014年才想起去阅读,实在冷落得有点久,就像书里写到的有些历史,岁月经年,总有不少慢慢淡出了视野,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

  如此说来,王彬彬的这本书,实则是在历史长河中,以旧史料编织之网,打捞些许尘封旧事。其实,说是旧事,也并未是想象中的那么久远,就如那些背影也并没有走远。

  背影是毛泽东的背影,是鲁迅的背影,是瞿秋白的背影,是胡适的背影,是柳亚子的背影,是郭沫若的背影。

  他们走远了吗?当然没有。

  王彬彬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世,写起文学史外的党史文章,同样得心应手。行文没有以空泛的理论来夸夸其谈,而是就史料说史实,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七分材料不说八分话。所以即使对民国时期那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所知甚少的读者,读起本书也是兴味不减。

  一场由《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而引发“谜案”,当年重病中的鲁迅大概也没有料到吧,即使在他生前已经露出端倪,怎么也不会想到越演越烈之势吧。当然,他也更不会想到,在他逝世后,一顶“民族魂”的帽子,“在特殊时期,由特定的一群人,怀着特有的政治目的”而戴在鲁迅头上的;那些制作帽子的人,当然没有考虑到戴帽子的将是“怎样一颗头颅”;鲁迅当然更不会想到,他的丧事会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当年的情景、各种细节到底是怎样的,王彬彬在《鲁迅与中国托派的恩怨》、《一九三六年的“救国会”和“民族魂”》中都有或详或略的论述。

  书里关于瞿秋白的几篇文章,写得尤其让人动容。从瞿秋白在上海的“不得不走”到在江西瑞金的“不得不留”,再到1936年被捕后的“不得不死”,这一系列过程,王明、博古都阴魂不散,也可以说是他们一手造成的悲剧。而在《两个瞿秋白与一部<子夜>——从一个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歧途》、《瞿秋白的“名誉”》两篇不短的文章里,对“两个瞿秋白”之间的矛盾、纠结做了一次细致的还原。作为政治家的瞿秋白和作为普通文学读者、作为作家的瞿秋白之间的矛盾纠缠,直到临死之间还在反省、反思。

  政治家瞿秋白是假矛盾之手,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其时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经济观点,表达了其时自己对中国社会的看法;尽管此时他已经走下了政治舞台,但“他作为政治家的角色意识并未消失”。文学家瞿秋白在被杀前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文章《多余的话》,在文章最后也不忘提到他最留恋的七部文学作品,其中一部竟然是茅盾的《动摇》而不是之前他一次次赞扬的《子夜》,这个细节引起了王彬彬的注意,通过分析瞿秋白的一生,王彬彬说:“(瞿秋白)不可能再留恋《子夜》了:既然连整座舞台上的表演着的那一个自己,都厌恶了,又怎么会留恋一件小小的道具?”

  还原历史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言外之意或许更多。这是在看书里的《辞典中的历史——读1953年版<新名词辞典>》时的感慨。其他诸如《柳亚子的“狂奴故态”与“英雄末路”》、《郭沫若与毛泽东诗词》、《中共与美国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毛泽东:遗物见真情》等篇章,也都很值得一读。然美中不足之处,本书在校对上,实在不该犯诸多低级错误。

  在看《并未远去的背影》时,常常会记起七八年前在大学校园里看作者的《为批评正名》时的难忘时光,这本书之后也一直辗转带在身边,即使已经很少去翻它了。但两种不大相同的两本书,会把多少人的七八年连在了一起,期间又有多少背影正在逐渐远去、走进历史的迷雾,也是值得再三追寻的。

  (《并未远去的背影》,王彬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定价:32.00元)

  2014-1-8晚,伊宁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