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阴谋III》读后感1000字
《产业链阴谋III》是一本由郎咸平 等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产业链阴谋III》精选点评:
●继上一本的《产业链阴谋II》里对国内不同行业的分析,提出了“非常6+1”产业链理论过后,本书就这个理论进行更加进一步的分析。就中国企业屡屡被外资入资,最终被一步步吞噬掉的现象,通过,IPD跟ISC策略,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中国看似光鲜艳丽的经济背后,竟是如此的不堪,屡屡能看见我们的企业去收购外国的企业,却鲜有将中国国内那些支柱性产业已经被逐步丢失江山的现象报道。如此自欺欺人,怕纸是包不住火的。 书中提到的相关产业分析,作为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就经济理论来分析,自然是信手拈来。但在对每个企业的定向专业知识面前,郎教授的团队毫不含糊,例如对于化工医药行业的行业核心,对其技术的分数与成本的节约细节,在理论方面,在象牙塔里浸泡了若干年的我,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内,怕是
●本来以为是阴谋论,结果整个就是找三流学校本科生攒的,连营销学大众读物内容都来了。
●分析得不错,38块。
●郎教授通俗易懂系列
●因为书中有我所在的公司的案例所以才读 可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颇有堆砌案例之嫌 分析很不透彻 只可作为相关产业的表面了解 深入分析需自己再做功课 看到的是郎咸平 等 人的著述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题目起的就颇有叫嚣的噱头
●安全-感知度-情感訴求-大致介紹
●科普了很多东西,但是总是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产业链竞争和产业链阴谋,我是从粮食市场上第一次听到。ABCD四大粮商本身即是最大的定价者和世界粮食市场的制度制定者,而“伟大”的COFCO似乎也只有点窝里狠的能耐。尽管中粮宣称什么产业链好产品之类,但是,在大豆和小麦市场的一次次溃败还是让我们认清了产业链竞争的可怕和强大力量。这或许就是大型基础产品商贸企业的核武器,而嘉吉公司和路易达孚在更加深远的范围内给我们上了一课又一课。后来,宝钢集团也被日本三菱三井上了一课,通过整合宝钢、浦项钢铁、新日铁和必拓必和,日本人也成功实现了产业链竞争的立体竞争格局。回顾这一切之后,我们发现,郎教授这本书从思想和理念方面,实在具有启蒙的巨大意义和价值。
●感觉还是不错,从产业链的角度去分析经济问题,宏观和微观有一个结合。
●卡特彼勒
《产业链阴谋III》读后感(一):【政府主导】行政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
一家普通企业要取得资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么找出新的投资者,要么从银行借入贷款。
要找到投资者并不容易,银行也不一定会给你贷款。就算遇到好的项目,也可能因为没有资金而做不了。
整合过于依赖政府的隐性财政和高压政策的支持,而非靠管理和运营上的实力取得控制权。
政府由此偏爱投资拉动,尤其是事关经济命脉和拉动央企增长的基础设施、能源重工化项目。
银行对央企的态度,甚至都是 “麻烦你贷一点儿吧”。
央企兼并或国企重组之时,往往都是银行授信之日。
反之,地方企业要发展就处处受阻。就像民营企业的例子。
《产业链阴谋III》读后感(二):自叹不如
继上一本的《产业链阴谋II》里对国内不同行业的分析,提出了“非常6+1”产业链理论过后,本书就这个理论进行更加进一步的分析。就中国企业屡屡被外资入资,最终被一步步吞噬掉的现象,通过,IPD跟ISC策略,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中国看似光鲜艳丽的经济背后,竟是如此的不堪,屡屡能看见我们的企业去收购外国的企业,却鲜有将中国国内那些支柱性产业已经被逐步丢失江山的现象报道。如此自欺欺人,怕纸是包不住火的。
书中提到的相关产业分析,作为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就经济理论来分析,自然是信手拈来。但在对每个企业的定向专业知识面前,郎教授的团队毫不含糊,例如对于化工医药行业的行业核心,对其技术的分数与成本的节约细节,在理论方面,在象牙塔里浸泡了若干年的我,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内,怕是也不及他们的。
《产业链阴谋III》读后感(三):【6+ 1 产业链】,所谓的 6+ 1,其中的 6 包括产业链上游的产品设计及原料采购;
【6+ 1 产业链】,
而所谓的 6+ 1,其中的 6 包括产业链上游的产品设计及原料采购;
产业链下游的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
而产业链正中的 1 则是生产制造,虽然是产业链必须的一环,却只占最低的产品附加值。
6+ 1 产业链
所谓6+1 就如图显示,
其中的 6 包括产业链上游:产品设计及研发、原料采购;
产业链下游: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
而产业链正中(即 6+1 中的1)则是生产制造。
《产业链阴谋III》读后感(四):【 6+ 1 产业链】
企业的阶层一定要懂得制造业的活动过程。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链,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销售批发及终端零售共 7 个环节。
制造业 “微笑曲线” 从中可以看到,产品设计和订单处理及销售批发所占产品附加值是最高的。
原料采购和仓储运输所占产品附加值亦十分重要,而生产制造这一环节的产品附加值则是最低的。
【中国的制造业只会专注于生产制造这一个环节,而忽略其它六个环节。】
生产制造这一个环节是在微笑曲线的底部,就是说相比起其他环节,它的产品附加值是最低的,故企业所能赚取的利润相对也是最低的。
也就是这个原因,我国很多的制造业被迫倒闭,或被外资企业所收购。
《产业链阴谋III》读后感(五):产业链阴谋3:不要为帝国主义做嫁衣裳
产业链三部曲读完了,《从国际产业链分工看中国企业的悲剧》,《产业链高效整和是中国企业的战略出路》,《新帝国主义并购中国企业的真相》,书中很多专业的说法,只是读到了一点皮毛,经济学瀚如烟海,只能广泛涉猎补充知识。
如果只是看央视新闻媒体,或者读政府部门文件,永远都不会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是怎么样的,而且很难详细了解某一个产业。我们总能在最坏的处境中找到鼓吹的亮点,读这几本书,可以做一个明白人。
这本书讲了矿产、水泥、机械、化工和医药、玩具、厨具这6个产业,外资巨头通过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和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这两个手段,就把中国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收购囊中,令人叹息。
我们很多产业都不允许外资收购,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通过曲线收购,矿产、水泥、机械等几个产业背后,都有一只帝国主义的手。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要再为帝国主义做嫁衣裳。
各个产业都需要精英,深谙行业本质,早早通过IPD和ISC整合我们自己的产业,为我们的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我们的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