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爸爸们,请独立一点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爸爸们,请独立一点啊!

2020-09-06 19:30:16 作者:晏凌羊 来源:晏凌羊 阅读:载入中…

爸爸们,请独立一点啊!

  戳右上方蓝字星标晏凌羊

  与我一起做一个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独立女性够多的了,

  可是“独立男性”在哪儿呢?

  文/晏凌羊

  01

  前段时间,我独自带逗号短途出游了一天。先是让她体验了皮划艇,接着再把她带去水上乐园游玩。回到家里,我累到浑身散了架。

  有很多次,我带娃出去玩,都是一个人(有些旅行是跟团)。一个人开车,一个人安排衣食住行,一个人安顿好娃儿吃喝拉撒睡………然,也包括赚够带娃出游的钱。

  逗号今年八岁,我已经带她打卡过帕劳、巴厘、尼泊尔、日本、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港澳、乌鲁木齐、喀纳斯、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哈尔滨、北京、桂林、荔波、重庆、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像北京、贵阳、深圳、茂名、汕尾、珠海、江门、惠州、昆明、大理、丽江(我老家)等地则带她去过不止一次。今年本想挑战西班牙,但遇上了疫情。逗号听说坐飞机时间太久,也不大想去。

  带娃出行其实是很累的,特别是一个人带她去。娃儿一会儿说渴了,一会儿说饿了,一会儿说想尿了,能折腾得你团团转。

  像去香港迪士尼那次,她还小,我全程背着背包、单手抱着她冒着烈日排队。

  去广州、珠海的长隆,我基本上又当司机又要负责打点好一切。

  我有个朋友孩子已经有五岁了吧,她从来没有独立带孩子出过门,就连去一趟附近的白云山,也要拉上老公做司机、拉上婆婆后勤。每次我独立带娃出去玩,她总是表示佩服。

  我说,这有啥啊,孩子满两岁就可以带出去的了。她说她不敢挑战,怕搞不定孩子自己先崩溃。我说,那也是你命好,我这不是没办法嘛。

  想当年,我拿到了驾照几年了都不敢开车。我在微博写过我拿驾照的痛苦经历,那是我人生中怀疑自己智商的一段日子。对开车,我确实没啥天赋,也不喜欢开。

  前夫(那会儿还没离婚)耐着性子教了我一阵子,看我还是不敢,就放弃了。离婚之后,孩子有出行需求,而我不是时时刻刻能打到车(那会儿滴滴车还没兴起),很是沮丧

  有一次,我带着娃在烈日炎炎下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等到一辆出租车,后来抱着娃儿走了大概两公里,才坐上了地铁。上地铁时我浑身被汗浸湿,娃儿脑门上的头发也湿成一绺绺的了。当天我回家后,就咬牙切齿地说:“老娘一定要买车,并且把开好!”

  很快,我买了车,刚开始确实不大敢开,也不大会停车。两个月不到,新车到处是剐蹭。前夫一开始看我笨拙模样,也笑话我“你不适合开车”,我马上怼了回去:“你还不适合结婚呢”。新车剐蹭了好几回、闹了几回笑话以后,慢慢也就开顺手了。

  我最近一直想学换汽车轮胎,但暂时还没找到时间去学,只是先在网上找来视频看了下。

  我觉得,人吧,其实没啥是学不会的,只是需要逼自己一把。不过,如果有些事情,你不学,也有人能帮你做好,那不学也没关系。“能者多劳但不多酬”的定律,有时候在家里也通用的。

  02

  带娃出游的过程中,我也算是看到了一些众生相。

  在俄罗斯、柬埔寨、澳洲、日本等地,我时常看到很多金发碧眼的父亲们独立带娃出游或承担旅途中照顾孩子的角色,可能他们相比东亚男性,在带娃方面天赋异禀吧(反讽)。

  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网络上老在讨论中国女性独不独立的问题,其实我看到的大多数女性都挺独立的。

  比如,在各大景区,独立带娃的多是母亲,就没见过几个男的能独立带娃出游的(别说出游了,带孩子去小区广场上玩的,也大多数是母亲)。

  就拿我孩子爸爸来说,他从来没有独立带娃出过远门,生怕搞不定。哪个周末,他要是把娃接走,但娃的爷爷奶奶那个周末可能不在家,他就直接把娃儿带去朋友家,找朋友的老妈、老婆帮着照顾,说是“怕自己一个人搞不定”。

  生活中,很多家庭“带娃出游”的分工是这样的:爸爸开车,妈妈负责剩下的。爸爸出钱,妈妈负责剩下的。人们默认,爸爸的开车和赚旅游钱是“核心贡献”;妈妈负责其他的,是“边缘贡献”。爸爸做完该做的,就可以闲着了,剩下的妈妈来。

  有很多家庭出游时,爸爸去到目的地,把车一停、把钱一付,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要么跑去抽烟,要么跑去吹牛,要么跑去玩手机,甚至连背包都懒得帮妻儿提一下的。

  可我告诉你,开车、赚那点旅游钱的累,比起带娃的累,算个屁。不管男的女的,都能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带娃比开车累,带娃比工作累。

  现实生活中,男人们大多把不那么累的活儿都抢了。女的若是不会开车、赚不来出游花费的那点钱,总想当然地认为男人开车累了、赚钱累了,在带娃这件事上就可以甩甩手了。

  我看真正“不独立”、有依赖心理的的才是他们啊。

  03

  “爸爸把赚的钱带回家,就不需要再管孩子的事了”,可是农耕时代残留到现在的价值观。

  农耕时代,男的耕种一天回家就可以休息,抽个旱烟袋,拉个二胡,喝点小酒,唱点小曲啥的。

  女的呢?同样去地里干采集工作一天,回到家里得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喂养家畜家禽、弄孩子,好像她们天在地里干一天活,回到家里不会累似的。

  农耕时代,农妇根本没有休息的资格。

  怪不得那时候的女性,宁肯给土豪劣绅做妾,也不愿意做贫农的正妻。当正妻有啥好啊,又没有万贯家财可以掌管,孩子也没有皇位继承。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需要耕种土地了,但这种农耕时代残留下来的分工模式却难以改变。在很多家庭内部,男人还是只负责出去干点能挣个三五斗米的活儿,回到家里就当甩手掌柜。

  就拿之前来我家干活的保姆阿姨来说,她帮两家人做家政,一个月挣一万多,她老公当保安,每个月挣不到四千,两个人把钱攒起来回老家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她每周就休息一天,但就那天回到家里,还得洗衣、做饭、拖地,她老公都不会搭把手的。关键是,他们都习以为常。

  越是挣钱不多的男性,越容易对妻子提出“既要赚钱养家,又要做家庭保姆”的要求,他们占的就是男权社会遗留红利以及“一夫一妻制”的便利。若不是我国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给这拨男的当正妻,真的不如给有钱男人当妾啊。

  04

  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娱乐方式,比如斗鸡、斗蛐蛐、钓鱼、蹴鞠(足球)等等,玩它们的主角都是男性。

  女性在干嘛呢?浣溪(去溪水边洗衣服)、刺绣(做衣服、鞋子)、炊米(做饭)。

  偶尔有一个两个跳舞、弹琴的,也不是搞娱乐活动,而是愉悦男人。

  若是在青楼里做这些,那就是在“工作”,也不是娱乐。

  自古以来,女人都没资格休闲啊。

  哪怕是退休了,(大概率上)女人也比男人辛苦许多。男人们的退休生活,是看看报纸、钓钓鱼、下下象棋、写写书法、看看影视剧。女人呢?要做家务、要带孙子,至多傍晚能出去跳一下广场舞。

  没人探讨过女人的休闲问题,大家都觉得女人应该勤快、为家庭做贡献。

  有些调查数据,我们对比着来看,会更容易发现问题:中国女性平均做家务时间为2小时6分钟,男性为45分钟,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

  结婚后的男女,男性休闲时间也比女性多得多(整体而言)。一些已婚男人呼朋唤友出去玩的时候,他们的老婆在家带孩子。

  我发现,很多已婚育的职业女性真的是挺惨的。白天职场拼杀,回到家把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家庭,基本没有休闲时间。老公挣的也不多,就不说了。

  在家庭事务上,他们还理直气壮地当个“甩手掌柜”。一般能培养出这种儿子的父母,也不是省油的灯,时不时要给儿媳妇添个堵。

  我一个这种处境的女性朋友说:“羊羊,我现在已经懒得抱怨了。工作和生活已经透支了我所有,我真是没时间没精力再跟TA们一般见识。”

  孩子生病、受伤、捅娄子的几率是大人的至少十倍,你都得去兜底。小孩可能半夜呕吐、拉稀,可能摔坏玻璃杯,各种状况频出……别的不说,光给ta洗头一项就花去很多时间、精力。

  妈妈们把时间、精力花到了"做保姆”方面,提升自我的时间就少了,更别说是休闲了。

  05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数据:离婚时,6个爸爸中只有1个选择要孩子。而且,这一个把孩子带走的单亲爸爸,大概率上也不是自己亲自带孩子,而是扔给孩子的奶奶带。人群中,既能把工作搞好又能把孩子带好的单亲爸爸,也是很少的。而这样的单亲妈妈,却有很多(把相同数量的单亲妈妈和单亲爸爸做比较)。

  是因为妈妈们更能干么?显然不是。只是她们更有责任感,更有奉献精神而已。带孩子,又特么的不是力气活,但你得舍得花耐心、花时间、花精力。

  男人离婚或丧偶后,再婚率也比女性高。而女性离婚或丧偶后,可以独居、守寡很多年。

  这几乎是一个世界级的现象了。

  不知道为啥,我总感觉男人们都不大独立的样子。若是钱不够多,离了亲娘、婆娘,生活就几乎没办法运转。

  你要是去农村看看,更是感觉很明显:寡妇的家里干净整洁,院子里欣欣向荣,蔬菜、瓜果、花草生机盎然;鳏夫家里呢,大多脏得没法落脚。

  偏偏小说、影视剧里最喜欢塑造单亲爸爸的伟大形象、单身老男人的智者形象了。比如,黄药师、《搭错车》里的父亲、《海洋天堂》和《银河补习班》里的父亲,《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以及《三十而已》里给王漫妮灌鸡汤的、单身到老的男理发师。

  明明很多单身男人连自己都拾掇得不干净啊,还有余力去渡化别人?

  文艺作品这么塑造,是……物……以稀为贵?

  我真的好想对着那些“家庭大老爷们儿”呼吁:请你们向影视剧里那些伟大的爸爸们学习!你们也可以很独立的!可以独立带娃出游!可以独立地当好一个左手搬家、右手抱娃的单亲爸爸!可以过好独居生活!

  最后,再次祭出好友侯虹斌说的这一席话吧!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挣比较多钱且其妻子觉得“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自己并不亏的男性,以及尊重女性家务和育儿劳动价值的男性,不在本文批评之列。但,欢迎对号入座,好让我们知道你就是本文批评的那种人。

  之前我说“很多家庭的出游活动中,男性是甩手掌柜”。

  某些网友:“你就是因为离婚了,才老关注不好的一面,看不到这世界上也有好男人。”

  看到这种评论,真的很炸毛。我只想拉黑,一秒都不愿忍。倒不是容不得不同意见,而是忍受不了这种单细胞思维。

  一个婚姻幸福的女人评述这种现象,她会注意到人家到底在表达什么。我评论,就揣度我是因为离婚了,才变得“看不到好的一面”。你咋不说老娘是高考状元、女老板,所以分析起事情头头是道?

  看不懂“很多”(很多不等于全部)的意思也就罢了,还不愿意承认肉眼可见的现实。

  我是从中国社会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如果说我现在所处的阶层是第60阶,那我看过从第1层到第60层的众生态。

  我敢说“很多”“大多”,就是因为社会金字塔结构中,越是在底层,越是“人口基数庞大”,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代表了极大多数。

  也许你从一出生就位于第50阶,你能看到的就是49阶、51阶的风景,你身边的男人大多非常懂得尊重女性,但这个“大多”是否能代表全社会的“大多”?

  还动不动就居高临下说我“就是因为离婚了,看不到好的一面”,这人在这方面优越感很强啊。

  对方看我,只看得到“离婚”这个标签,看不到我这个“人”。我以“人”的身份发表看法、表达喜好,对方根本听不到,人家满脑子只有一句“她离婚的”。

  这种话,逻辑上也存在硬伤。我评述一个社会现象,跟我离婚了有啥关系?再者,离婚人士批评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是“看不到好的一面”?这都哪儿跟哪儿?两个论点之间,完全不存在因果联系,甚至连关联关系都没有啊。

  ps: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在后台回复关键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

  情感婚恋 |不要和嫌弃你的人在一起,永远不要

  情感婚恋|所有的无性婚姻,都是一座“活死人墓”

  情感婚恋 |备胎为什么是圆的?因为方便“滚”啊

  情感婚恋 | 已婚男人嗜好嫖娼为哪般?

  真实故事 |谢谢你,路过我的青春

  女性觉醒 | 北大女生遭PUA套路自杀:女人反洗脑有多重要?

  民国人物 |林徽因是“绿茶婊”吗?

  金庸人物 |金庸小说中最美丽的单恋

  金庸人物 |林平之:最黑的眼睛,最暗的江湖

  女性觉醒 | 女人嘴不甜,男人就出轨?!

  女性觉醒 | 被强奸了,就是变脏了?

  女性觉醒|如果男人对你说:“我养你啊……”

  我的故事 |我的血泪相亲史

  烟火人生 |为何他们不择手段?

  情感婚恋 | 我离婚怎么了?离婚就低你一等了?!

  情感婚恋 | “不行就分,冷战你妹!”

  民国故事 | 郭沫若:一个文人的“渣浪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