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忧郁的热带》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1000字

2020-09-09 19: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1000字

  《忧郁热带》是一本由[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5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忧郁的热带》精选点评

  ●研究野蛮人只能帮助我们建构一个人社会模型。借由的帮助,我们也许可以成功区分“在人类目前的天性中,什么是始原性,什么是人为”

  ●一份真挚

  ●好吧,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结构人类学豆瓣猜一直在向偶推荐这本斯特劳斯的即兴之作(据说他埋头写了四个月,成书之后立即畅销并大获赞誉),简单检索了一下,内容大概是说作者年青时去巴西亚马逊中的几个原始部落经历思考(其实这个部分篇幅只占全书一半不到),评价却是出人意料牛逼。于是,用浏览旅游日记态,开启了又一本学术专业书籍阅读完之后,知道人类学到底是讲什么的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作者记录亚马逊部落生活细节拍摄照片自己对人类社会的思考。我一直记得天堂电影院》中的那句台词,If you don’t walk out, you will think that this is the whole world.筹备和纠结了多年的EBC,我终于要来了!

  ●读完了这本书,作者文艺式的纪实写法很有特点,只是觉得作者对于部落的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好多都是浅尝辄止,不够专业性,就文学作品读好了。为了更了解作者,还买了他的传记,还好,没有那么伟大,亦没有那么平庸,想看传记的,可以找我,我愿意和你分享

  ●《神话意义

  ●每一种文明都不存在先进落后,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意义何在?人类存在、现存的意义何在?难道就在这"文明化"进程走向虚无?

  ●一个人,也许常常应忘记自己是一个人而生活、观察、省视、感受、思考。但他最终也无法脱离自己同样只是一个人的事实立场。他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历览千万年的成败兴衰,又像一个婴孩无法摆脱疼痛饥饿欲望本性……一个远走千年万里的人,最终迷失的不仅是方向,还有故园,还有过往……

  ●“整个人类文明,其功用如果不是为了创造产生物理学家称为熵,也就是惰性这种东西的话,我们可能会很想把它看作是提供人类世界可以继续存在下去的机会。”——绝对经典

  ●学术著作最有名的开头,最绚丽的结尾,并非简单调报告而是一生所得总结文字极强的表现力传达思想能力令人瞠目,若做作家成就绝不会低于现下!一度出现的反智主义解构主义思想均在最后由他自己推翻,全书结构与思想均为圆满的圆,基荣一段让我心神震颤,几乎在崇高壮丽理性之美面前热泪盈眶

  ●① 哇塞,好难看下去哦 ② 翻译是不是有点过于不日常了,读起来真的烦到吐血 ③ 列维的书我真的不会再看第三本了,每本都好累,真的心疼自己,太倔强…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一):短评写不开了

  【感谢喵喵的推荐~】我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书籍,翻开书,像身处淘金热的黄金岁月,密集出现的大段思想闪光,而在细微处随手用磁石打捞也可发现许多金沙。本书是一本游记与文化研究的结合之作,从出发,到巴西的几个原始部族的田野工作,再到对整个西方文明,乃至基督教 伊斯兰和佛陀的比较与反思,呈现出一种恢宏壮丽的气度,在这里原始部落与西方文明之间从原始到文明的单向线性发展叙事被取消,各种文明被平等的置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背景下加以比较,而各个社会结构不过是不同社会在总体有限的几种发展模式中做出的选择,原始人与我们在同样身为人类的情感上相同之处远较差异来得多。最后一章从《奥古斯都封神记》开始一个壮丽的升华,在基荣之旅甚至震撼人心,人类文明在整个宇宙的衰败中不过是偶然的一段微光,所谓最伟大的思想创造也只有在人类心灵存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然而,然而,“在最危险处,亦有拯救生长”。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二):为这一份真实鼓掌

  第一次读有关人类学的书,这本书作为人类学“圣经级”的读物,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在读期间,芝加哥大学的夏含夷教授来我们学院做了一次讲座,很想和他讨论他对商代历史的研究和印第安文化的联系做一个的提问,可惜没有得到提问的机会。

  这是一本真实的读物,真实就是那种看得见的真实感,大学开学这几个月来,我渴望有些真实的东西可以用来寄托。

  在书中,看到了现在很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某些最原始的制度的联系,比如说酋长的特殊地位和他们的使命,他们享有一夫多妻的特权和满满的责任感,想到了新加坡的高薪养廉。

  还有就是书前插图的“历史厚重”,真实的就是温暖的。

  我坚信不疑。

  仔细想想,我们这一类人不就是曾经的食人大战的胜利者么,我们连自己都没有明白,却仍要去研究仍存在的哪些失败者们。若是失败者们全部消失了,人类学就消失了它存在的意义了么?

  这本书只是个起点,我们研究我们自己的起点,书中的部族们到今天大多已经消失了,甚至五十年前他们生存的已经足够让当时的“我们”看来足够悲惨了。

  但他们又好像真的很快乐。

  不,他们真的是很快乐,他们是自由的他们也知道渴望快乐。

  今天的人类学发展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们能研究的对象永远不会缺少。当这个世界开始的时候,人类并不存在,这个世界结束的时候,人类也不会存在。

  到处都是可以研究的东西吧!就像作者在最后说到的:我们所有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已知的学识,远远赶不上我们问到的一抹水仙花香的全部奥秘。

  不正是这样吗?做学问不求甚解,那不解求甚?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三):忧郁之旅

  列维-斯特劳斯在书中第一句话写下“我讨厌旅行、我恨冒险”,这应当是我读过的旅行游记中最震撼的开头、甚至是我阅读过的书中最令人难以怀的开篇之一。我开始并不理解这句话意义为何,直到我跟随着列维-斯特劳斯完成他在巴西热带雨林的旅程后我才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无奈。以至于他在完成巴西的旅程15年后才动笔讲述他在地球另一端的热带中所进行的探索。而我,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段旅程已经结束了76年,旅行者也于2009年去世,享年100岁。

  书中记述了列维斯特劳斯在1938年对巴西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原住民部落的田野调查和在雨林中的种种遭遇。这些居住在热带雨林中印第安人与外界的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他们隐居在雨林深处,却又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的“文明人”有着交流,一方面警惕着外来人可能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外来人带来交换物资的礼物。这些印第安人不是没有遭受过伤害,外来人带来的流行感冒曾经使得一个上千人的部族在48小时内就死了300人,最后族群散裂,加上与临近部族的战争,10年之后该族群只剩下了19个男人和他们的妇女小孩;另外一个部族在一场流感爆发后死得只剩下六七人,后来只剩下3个人。曾经人口数目最多的族群之一的塔伦跌,到1936年还剩下12个人男人,到1939年时只剩下4个。许多族群徘徊在亡族灭种的边缘。这也是当时列维斯特劳斯进入该地区进行调查时的族群情况。

  我喜欢旅行,也特别钟爱热带的风景,那种热带独有的梦幻之美,相对而言北方寒带的美是一种秩序与庄严的美。跟列维斯特劳斯在热带雨林中追寻印第安人所遭遇的经历想比我的旅行不过是一种舒适的浅尝即止、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广度。他在巴西雨林中所要面对的不但是饥饿、疾病、迷失,最大的困难还是面临的不确定性,某些印第安部族为了寻找生存所需的食物在雨林中不断迁徙流动,没有人切确地知道三个月前在某个地方露过面的部族是否还在原地。他们唯有跟着向导在雨林的重重迷宫中寻找印第安人的足迹、持续徒劳无功的探索。这需要无所畏惧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难得的好运气。

  我现在觉得每隔一段时间出去旅行简直像是让我对生活保有希望的解药,在旅行中找回被日常生活所消损掉的激情。然而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旅行远不止如此,列维斯特劳斯在热带雨林的包围中、在观察与体验印第安人的生活中对现代人、城市、生活的进行了许多反思,思考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的现状、思考旅行的意义、自身苦苦追寻的目标。在一个业已衰落、濒临灭亡的部族社会中进行调查,犹如面对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林中烟火、一个正在消逝的生命的黄昏。旅途的艰辛、交流的困难、极具不确定性的未来,生存环境的恶化。让每一次与某个部族相遇都然让人不禁想到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外界的探访,他们再也不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忧郁一词带着消极的情绪,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些许伤感。在列维斯特劳斯眼中的热带之所以带着忧郁的,在于他对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所遭受的苦难深深同情,对他所从事的研究局限性的无奈。在这片生机活跃的土地上,淳朴而美好的原住民的生活,被来自旧世界的欧洲殖民者野蛮地闯入,一个世界被毁灭了。这片土地并不属于欧洲人,欧洲人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几百年燃烧不止的罪恶之火。当葡萄牙人第一次望见巴西大陆的海岸,当欧洲水手和探险家第一次踏上这片新世界,新旧世界原本可以有更好的结局,可惜欧洲人选择了另外一种结局,再也不会有另外一个新世界了。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四):《忧郁的热带》与一些不忧郁的回忆

  

《忧郁的热带》是入门人类学的重要书籍。也许是本文更像是一位人类学家的人类学回忆录,那些施特劳斯曾目睹的壮观的景色、在调研中忽然地感想、一些零碎的故事,以及那些关于自身工作、文明的深思。正是由于其颇具故事性,并往往忽然地陷入某种意义的深思与感动,这是一本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共鸣的人类学著作。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遭受了无妄之灾。16世纪,印第安人是否会料到,几百年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将大多数死去,而其他也将大多地融入到西方文明?预测未来并非是人的强项。

施特劳斯也许面临的是最后的原生的印第安人。欧洲人来到了美洲,带走了钻石、黄金、食品,带来了病毒、杀戮与「文明」,当施特劳斯面临着仅仅数十人的南比克瓦拉族和即将融入新文明的吐比卡瓦希普族时,很难描述他的情感,这可能是最后的原生的印第安人了。

那么扩展来看,现代文明已经是全球的文明了。弱肉强食在形容文明之间的斗争中格外恰当,强者占据了土地,输入了文化,弱者只能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标本而存在。那么,冷战是什么类型的战争呢?中美的未来又将是什么类型的呢?我并不知晓。

东亚资源不足下的奴性

在第十五章描绘的印度是令人绝望的: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关系的最原本的情境,全被扭曲…把这些不幸的人受苦者视为与自己平等,他们会抗议这样是不义的;他们不愿与你平等;他们祈祷,他们求你傲慢地把他们踩到脚下,因为只有扩大你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他们才能获得一些小小的捐助。差距越大,所期能祈得的就越多。(P159)

施特劳斯的解释是:资源与人口的冲突。印度在3000多年前就尝试用种姓制度来解决人口问题,通过将同类的一部分认为没有做人的权利,才可以使得某些人有些活动的空间。资源 - 等级制 - 奴性,最终奴性并不仅仅是由统治者所维护,而成为了被统治者的一种生活习惯。

我想,所谓的资源与等级制也许可以称为是目前被滥用的”内卷”,当然现代社会随着统治技术的发展,等级制已经被平等所取代:一种商品消费权的平等,以及资本的不平等。在资本的不平等下是否依旧存在奴性呢?这种奴性该如何去定义呢?奴性最为基本地特征是自我人格的作践,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显然是奴性更少一些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权力游戏

权力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这个话题在本书中有着不少的描述。

姆巴雅 - 该库鲁(P214)等级制颇有中世纪欧洲的意味。贵族被区分为大贵族与新贵,新贵是由于生日与某个大贵族的小孩巧合。贵族之下是武士。贵族展示阶级地位的方法是身体绘图,差异性是他们所追求的最大目标。神话而言,贵族天生相信自己命定要统治他人:神从土地中造出人各种人中,在造完后发现了姆巴雅族人无事可干,便治好让他们从事剩下来的唯一任务:统治他人。

从神话、阶级差异等角度出发,贵族与平民往往被刻意地差异化。哪怕在当今的文明社会,阶级的差异依旧是值得一提的社会制度。

权力游戏不仅仅地展示在阶级差异上。书写文字也值得讨论。在南比克瓦拉族的一次会话中,酋长企图运用一种文明的手段:在纸上假装书写有意义的图形,并希望借此说服他人并展示自身的权威。但是,其他的族人并不买账。他们模糊地意识到,书写文字与欺骗共同并行。(P367)与文字一并出现的是城镇与帝国的创建,即把大量的个人统治进一个政治体系中。也许书写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进行奴役。欧洲国家强迫教育的系统性发展是和服兵役制度的扩展与人口的无产阶级化一并发展的。扫除文盲的战斗与公民的权威的扩展紧密相连。每个人必须要识字,然后政府才能说:对法律物质不足构成借口(P366)

无论如何,人类社会有着一些永恒的话题,而在不同的文明已不同的方式演绎。人类社会的游戏、梦幻以及妄想,就想个人的游戏、梦幻、妄想一样,从来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只不过是从一个理想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节里头挑选出有限的几种结合方式而已,而那理想中的所有情况是可以界定出来的。从这个角度去观察我们当下的社会,阳光下又有什么新鲜事呢?

在本书中,依旧有太多太多值得探究的点。但是论及我最为感动的,则依旧是本书描述最为详细的南比克瓦拉族的《家庭生活》。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生活简直穷困到了极点。但是其中的感情却又是真挚的。读到下一段的确已然让我泪目。

一些回忆

5年前,我才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人类学。现在依旧能够清晰地记起:疾病中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如何以言行事、身体的社会隐喻等等这些颇有意味的概念或者故事。这几门课也构成了除经济社会学之外的最大收获,而当时除了这几门课,也竟真的没有阅读任何的人类学著作。现在想起来,在读书的时候操心进入社会的诸多事宜,最终忙于实习并没怎么读书。而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却发现阅读是重新发现自我处境的重要道路,却又能尽量地抽出空来去完成当年未完成的学习工作。人往往就是如此的矛盾。

转向社会学一直都是个偶然,从大学开始我即希望学习了解自己的知识,而对某一特定的学科并无偏好。显然不了解孕育自我的社会,何以了解只是作为社会一部分的自我呢?社会学正给与了我了解社会的思路与方案,而人类学呢,则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文明将同样的社会意图变着花样地表达了出来,爱、权力、社会秩序等等。

在这些年的工作与挫折中,我也往往地开始能够更容易理解他人,体验他人的情绪。社会学一直教我们从他们的社会情境中理解他人。这并不容易,因为当个体从未处在次社会情境中,又如何去理解呢?稍微容易一些的,应该并非理解他人,而是与他人在情感上共鸣,体验他人的情绪。做个人类学家,去观察、去体验、去找到个体行为中的社会学意味,然后去感受他,去理解他,最终地找到个体的人性所在。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正确的,但的确这可以让我在愈加机械忙碌的人中,找到他们的人性与情感。

不知道说些什么了。祝大家感情永远真挚!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五):随手摘录、杂感,以及旧文《忧郁的不只是热带》

  【随手摘录】

  .30 一片忙乱迫使我们压抑我们的欲望,使我们注定只能得到一些受过污染的回忆。

  .30 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就是它所显示出来的秩序与谐和,在其中孕育着一些前所未见的复杂结构,但为了这个秩序与谐和,却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个地球。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垃圾,丢掷在人类的颜面上。

  .31 经过一道双重反复的手续,我们今日的马可波罗从同样的地方带回种种道德上的香料味素,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自觉到自己是一直在往下沉,也就越来越需要这些道德刺激品,今日的马可波罗带回来的是照片、书籍和旅行故事。

  .32 为了使我们可以接受,记忆都得经过整理选择;这种过程在最诚实无欺的作者身上,是在无意识的层面进行,把真实的经验用现成的套语、既有的成见加以取代。

  .38 我陷在一个圆圈里面,无法逃脱:不同的人类社会之间交往越困难,就越能减少因为互相接触所带来的互相污染,但也同时使不同社会的人减少了互相了解欣赏对方优点的机会,也就无法知道多样化的意义。

  .39 我在抱怨永远只能看到过去真象的一些影子的时候,我可能对目前正在成形的真实无感无觉,因为我还没有达到有可能看见目前的真象发展的地步。

  .96:旅行不仅仅是把我们带往远处,还是我们在社会地位方面上升或降低一些。它使我们的身体变换了空间,同时,不论是更好或更坏,也使我们脱离原来的社会脉络。

  .96:在选择旅行目的或者行程时,现代的旅行者可以任意自由地选择某个欧洲入侵的特殊时刻,或是选择某个机械化的程度。追求异国情调,其实只是在追求一个他早已熟悉的发展形态的不同阶段而已。

  .97:这些街道和建筑令我想到拿破仑三世时代的尼斯或者阿里茨。后来我看到加尔各答的住宅区时也有这种感觉,热带地方的城镇,与其说是深具异国风味,不如说是过时的风景。这些城镇的植物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它们的风貌,但是这些建筑上的细节与生活方式,使人得到一种印象,觉得不是走了遥远的一段路,而是在时间上不知不觉地往后倒退。

  .108-109:欧洲的城镇,几个世纪时间的消逝使之更为迷人;美洲的城镇,年代的消逝只带来衰败。理由不是因为后者是新建的;理由是当初建造时就准备不久以后重建,因此建筑简陋随便。(……)它们更像是大游乐城里的摊子,或国际博览会场的展览馆,只建来用一段短时间。(……)新世界与旧世界城镇的对比,并非新城镇与旧城镇之间的对比,而是演化轮替时间很短的城镇和演化轮替时间很长的城镇之間的对比,有些欧洲的城镇慢慢沉落,变得迟钝麻木;新世界的城市则在一种慢性疾病的长期煎熬之下狂热地生活,它们永远年轻,但从不健康。

  (觉得中国也是新世界的那种情况。)

  .176-177:把中世纪的物质匮乏和疫病,早期工业时代的那种疯狂的剥削,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的失业与投机,全都加在一起。14世纪、18世纪和20世纪汇合起来,给热带大自然所提供的潜在的田园风光来了个最强烈的讽刺。

  (南亚次大陆上时空交错的悲剧。如垃圾场一样陈列着各个时代的不幸。)

  .251:地面如此平坦,斜坡非常和缓,数公里远的视野还是一览无余:一大早看到的景色要花半天才走得完,其景观和前一天多见毫无区别。结果是视觉和记忆全都混杂成一种令人神迷的停滞性。

  (一天天地虚度光阴也是类似跋涉千篇一律的旷野的感觉)

  .366: 书写文字似乎是被用来做剥削人类而非启蒙人类的工具(……)即书写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进行奴役,把书写文字用作不关切身利益的工具,用作智识及美学上的快感的源泉等等,是次要的结果,而这次要的功能常常被用来强化、合理化和掩盖进行奴役的那项主要功能。

  .438:海岸不像以前一样,提供一个海洋的、孤独的、象征性的前奏,而变成一个战场,人类在此战场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动员一切力量来征服自由,同时,把自由的价值否定掉,创造出条件来使大家同意互相剥削各自的自由。海滩,一度是海洋向我们提供其年代久远的大变动的产物之地,向我们提供一大堆令人惊异的事物以显示大自然永远是前卫的;现在却被成群结队的人们所践踏,只成为展示摆设一大堆奇丑无比的垃圾的地方。

  .440:我已开始老了,而我所得到的唯一警告是,我那些一向清晰无比的计划和蓝图之轮廓,都开始有些模糊了,我仍然有能力完成以前做过的计划,但是我已没有能力保证这些计划的完成会带给我以往经常毫无差错地带给我的满足之感。(太喜欢这句话了)

  .512 圣人(佛教)与先知(伊斯兰教)的对比是最强烈的。两者都不是神,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仅止于此。在所有其他方面,圣人与先知形成明显对照:前者贞洁,后者强欲,娶4个太太;前者女性化,后者有大胡子;一个是祥和的,另一个是好战的;一个是以身作则的模范,一个要当弥赛亚式的救世主。然而两者之间有个1200年的空当。

  .520 这个世界开始的时候,人类并不存在,这个世界结束的时候,人类也不会存在。我将要用一生的时间加以描述,人类设法了解的人类制度、道德和习俗,只不过是一闪即逝的光辉花朵,对这个世界而言,这些光辉花朵不具任何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不过是整个世界生灭的过程中允许人类扮演人类所扮演的那份角色罢了。然而人类的角色并没有使人类具有一个独立于这个衰败过程之外的地位,人类的一切作为,即使都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也并没有能扭转整个宇宙性的衰亡程序,相反的,人类自己似乎成为了整个世界秩序瓦解过程最强有力的催化剂,在急速地促使越来越强有力的事物进入惰性状态,一种有一天将导致终极的惰性不动状态。从人类开始呼吸开始进食的时候起,经过发现和使用火,一直到目前原子和热核的装置发明为止,除了生儿育女以外,人类的一切事情,就只是破坏数以万计的结构,把那些结构肢解分裂到无疑重新整合的地步……

  (这段写得太好了……)

  ****************************************************************************

  【杂感】

  酋长的一夫多妻是一夫一妻的全体成员让渡给他的特权,而酋长则要为此保证集体安全、以使群体免于饥饿、免于威胁为回报。这里有现代国家与公民契约的雏形,然而可悲的是,上述的特权被一再强化和扩大,而“酋长的回报”却越来越被弱化,以致感觉不到。

  【忧郁的不只是热带】2010.10.16

  就在你的目光刚刚划过某一行文字的时候,遗忘就如死神一般一丝不苟而又极富效率地开始工作了,它抡起巨大的镰刀,开始肆意地破坏记忆。首先遭殃的自然是作为思维存在的载体的脆弱的语言。文本的遣词用语只在你的潜意识层面稍作停顿便开始自行瓦解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个个模糊的、似是而非概念或者片段,这些新的概念和片段开始和你脑中之前残存的、尚未被遗忘之死神破坏殆尽的概念和片段杂糅在一起,相互交织、扭曲、缠绕,此处的情节中出现了彼处的情景,主角的名字开始模糊、或者此人的特质被按在彼人头上,配角开始消失,故事的脉络开始支离……一本厚厚的书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用读者粗糙的语言描述的、断断续续、增删变形的不可靠的梗概。

  语言瓦解之后,其所承载的原作思想开始变得漂浮不定,难以成形地保存下来,慢慢稀释、淡化、消失。人的记忆就像一个破落的旅馆,不断有人进来,不断有人离开,前者留下的言谈留下的故事被后来人的言谈故事所掩盖,或者两者相互交织,最后如墙上的污垢顽渍一般层层积淀层层剥落,随后被扫地出门。最后,这一切的故事和言谈随同这一日渐破落的旅馆一起腐朽坍塌,化为瓦砾,化为尘埃,如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悲哀不止于此。人越来越多、灯光越来越斑驳,我们的思维浸泡在越来越多的废气和噪声之中。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责任要履行、有越来越多的人情要偿还,思维的直线被一次次粗暴地打断:或是耳后引起你注意而终究会遗忘的一句玩笑或者招呼,或是是被柔和的天气所宠坏了的睡意,或是一个突如其来赶跑了灵感的喷嚏,或是来自饥饿的肠胃、饱胀的膀胱、疲劳的双眼对于大脑的干扰……直线变成虚线,虚线变成断点,断点归于空白。

  我思故我在,但是人又是多么脆弱的一种存在。

  忧郁的不只是热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