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自律,从守住初心开始
1
前不久听哥哥讲了一件事:他们单位原先的一名项目骨干,现在靠跑车拉零活谋生。
哥哥这位同事姓张,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能干,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平时领导很器重他,把很多优质项目给交给他做,他也不负众望,只要他经手的项目,不仅保质保量,还从不耽误进度。
原来对方看他即将升职,为了方便以后从他那拿到更多的合作订单,便进行了“表示”。这件事因为乙方内斗被爆了出来,原定的升职黄了不说,连饭碗也没有保住。
私拿回扣这个消息在行业里不胫而走,他也没法在这行继续干下去了。
兢兢业业打拼十多年,眼看就要迎来自己的职场高光时刻,一时的贪念,让这些年的职场成就瞬间归零,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人为什么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是为了更体面的生活,有人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当身边没有诱惑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可是当诱惑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掂量自己的人生是否能承担这样的冒险。
常言道: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许多事情都是利害相连、祸福相关的,如果经不住诱惑只看见好处,迟早会因利致害、反受其苦。
当你凝视诱惑时,诱惑也在凝视你。无论何时,都不能忘了前行的方向。
2
大学时认识的一个学设计专业的学长,毕业后与几名校友一同入职了一家广告公司。
初入职场,做着最累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资,与学校时期的天之骄子相比,大家的落差感明显,又很无奈。
后来有同学接了私活,喊他一起干,他却断然地拒绝了,他认为偷偷摸摸做事心里不踏实,还劝同学也别接。大家都笑他“傻”:能凭本事赚快钱为什么不呢?
当年接私活的几个人,因为精力分散,在公司表现平平,多年后还是初级设计师。倒是学长,一直不急不躁稳扎稳打,这几年交出了诸多让客户满意的设计方案,并慢慢地跻身公司的实力派之列,成为了老板的得力干将。
前一阵同学聚会上,听说学长已被他老板吸纳成了公司合伙人,转身成了小股东。
一切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学长一心钻研业务,主动屏蔽掉诱惑,好的结局只是水到渠成。
当我们认准一个事情,自然能摒弃一切杂念,对中途的各种诱惑产生免疫。心无旁骛地前进,即使不能功成名就,也能满载而归。
一个人,能禁得起多大的诱惑,就能享有多大的收获。
3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为了能安心写书不受外界打扰,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找到一处僻静的寺庙进行潜心创作。
写书期间,有同事邀请他去昆明做演讲,以扩大学术的影响;还有人喊他倒卖黄豆,以改善生活的清贫,但所有的这些,他都一一谢绝。
他想把上课以外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写书,哪怕一分一秒也不想被耽误。而他也始终相信,踏实的努力比任何名利都要靠谱。
他的朋友国学大师陈寅恪跟他开玩笑说,山中寂静虽好,如果要他住上一天必定发疯。但钱穆在山里不止住了一年多时间,而且每天伏案写作长达十几个小时。
身为学者,钱穆先生将做学问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正是这种甘坐冷板凳,不为外界名利所诱惑的治学精神,他最终在这大山深处写成了蜚声中外的史学著作《国史大纲》。
人生中的诱惑无处不在,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会深陷其中:项目验收,对方悄悄塞过来一张卡;结婚多年,再次遇见怦然心动的一个人;身居要职,亲朋好友来“拜托”一件事……
如果一个人经不起诱惑,就会被欲望支配,失去理性的判断,以身试险。
而经得起诱惑的人,无论走多远,都记得自己当初为了什么出发。他们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事,明确自己责任和底线,无论遇到什么诱惑,都能坚守初心。
这样的人,才会身有所正,行有所止,事有所成。
成年人的自律,从守住初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