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激荡的一生的读后感大全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是一本由(法)弗朗西斯 / (法)贡蒂埃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0mm*230mm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伏娃女士满足了我对一个优秀女性的一切幻想。渊博的学识、亲密的朋友圈、独立的处世原则;更为关键的是,她赢得了所爱之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认可。而波伏娃与萨特的感情也许正是我一直希冀的那种关系的写照,这种在朋友的基础上形成的爱情更为牢靠和持久。另外,爱情的非唯一性也一向是我所认同的,爱并不是相互拥有,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共存和彼此记挂。这样一对心智相配的情侣当真让人羡艳!至于学问方面,她做到了始终如一的勤奋、专注、思辨...厉害!所谓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当以此为榜样
●与萨特
●喜欢波伏娃。可惜这部传记质量不高,不知是传记作者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
●全世界唯一能见过戴高乐、赫鲁晓夫、毛泽东和切·格瓦拉的女人,大概只有西蒙娜·德·波伏娃了。但她受人瞩目,却不是因为此。她和萨特在他们的一生中,以互相透明和真诚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掩饰、夸张和任何谎言。她和萨特不需要吹捧,他们靠自己,自然而然的伟大统治了他们所在的时代——人物本身的充盈和语言的流畅与机敏,让这本书成为了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人物传记。
●真是激荡的一生。我的偶像
●书四星,但为了波伏娃给五星。已经好久没有这样被一个人的魅力所吸引了,她拓展了我的世界观。
●借的时候没仔细看,还以为是第二性,结果回来仔细看才发现时介绍波伏娃的~~~话说,里面的照片我都好喜欢~~~
●还算靠近史实。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读后感(一):波伏娃
读过三次 半年读一次 最感怀的是她和萨特的感情 如果不是哲人之间的爱 象这样三角 同性 四角。。。会被我们的社会批评混乱吗 但是读了 就更能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想 道德坐标绝不取决世人的评价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读后感(二):不知道为什么被吸引
就像完全不知道多米尼克.奥利是谁,但是看到《多米尼克》立刻被吸引一样,之前完全不知道波伏娃是谁,只看了开头几页,就被吸引。她的人生很像多米尼克。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更有着火热的爱情。不被传统所束缚,一生追寻着爱...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读后感(三):不错
这本书的翻译比很多法到中的书籍要做得好,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喜欢波伏娃!
“普兰·德·拉·巴雷:男人写的所有有关女人的书都值得怀疑,因为他们既是法官,又是诉讼当事人。制定和编纂法律的人都是男人,他们袒护男人,而法理学家则把这些法律上升为原则。”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读后感(四):灰姑娘的解读
今天看到书里一段对灰姑娘的解读,很有意思:
《灰姑娘》的整个故事都是建立在这种爱情复仇的基础之上,这种复仇把灰姑娘从女仆的身份中解放出来,让她成了欺压她的人的王妃。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读后感(五):有人有同感吗?
还没完全读完,读到300页了,快读完了。我觉得作者并没有把波伏娃和萨特之间的“爱情”的一面充分描绘出来。对波伏娃和萨特情感的交代和描绘使我感觉他们只是同志关系,即志同道合。两个人对事业有同样的追求和野心。我感受不到其中有爱情的纠缠,我甚至不知道他们发生过性关系没有,是否缠绵相拥地度过或安静或激烈的浪漫夜晚。我从这本书感觉到的是,萨特从开始就是波伏娃的最佳同志,然后是一个亲人(比如双胞胎中的哥哥)。她对艾格林才有爱情才一直是爱情好不好。
给了三颗星一方面是因为由于上述原因使我认为作者在这一重要方面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这本书的深度和文笔皆一般。三是,读了后感觉到传主的一生的确算激荡吧,但是没有感受到波伏娃的魅力有多大,她的经历和书中所展现书的她的魅力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