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铸就偶像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铸就偶像读后感精选

2020-09-20 19: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铸就偶像读后感精选

  《铸就偶像》是一本由[美] 卡尔·罗利森 / 莉萨·帕多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39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铸就偶像》精选点评

  ●写传记也是门艺术啊。这本就显得事无巨细,木有重点了。

  ●一个视角平淡,充满冷感焦躁尴尬遮掩而又十分光耀的桑塔格,那些细碎思不完整抱怨计较才是真的有趣地方

  ●无数个外国人的我脑壳疼,必须拿笔记下他们的名字身份、和桑塔格的关系。《桑塔格周围人对她的回忆录

  ●果真不是了解桑塔格的入门读物,再读一遍仍是读不下去。应该先直接去读她的书。翻来翻去不过是知识圈儿的那些人那些事,褪去了光环,他们也不见得常人厉害多少。话说19岁就生了孩子,还能继续读书上学写作,在中国不是痴人吗?!

  ●基本上是一本由旁人讲述材料做成的二手评传,而桑塔格,始终是那神秘斯芬克斯,倒是那本戴维女友写的《永远苏珊》,让我们较为贴近桑塔格本人。不过作者有一点谈到了,那就是人们描述桑塔格,永远都是睿智美丽跋扈,这样几个字眼,但不会有人说桑塔格幽默诙谐。嗯,无论文章还是为人,桑塔格都与这两种品质绝缘,或者说,她的表现高级,她结婚后哀叹,自己嫁给了“卡苏朋先生”,够幽默吧?翻译勉强,再扣一星。

  ●各种熠熠生辉、鼎鼎大名的欧美文化人名号啊!虽然没有读过她的作品,但是对那个年代人们对文学哲学及所有精神性的一切的迷恋无限向往,那种“喝风屙烟,虚无飘渺”的生活令人神往文化人都好自恋啊,讨厌!

  ●2009年暑假,我买了这本书,看了一半,之后就搁下了。今年(2012年)5月,由于去外地,或者去上课,又开始断断续续地翻看。今天,终于看完啦——一本书,“读”了四年,跨度太大了,时间过得太快了——09年暑假我让学生们为我朗读此书的情景依然清晰可见,如在眼前。

  ●看桑塔格传记,被一股力量牵扯。我想我一直钟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博闻强识枝干离离,自我呈现,立在某个领域的某个层面的最前列,沉缓、坚定又不乏骄傲地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有很多东西虽然已经命名,却从来都还没有描述过。” 去命名,去描述,走近未知地带经历暗夜黑洞,去过未被重复的生活。

  ●我看到的引号最多的书

  ●读过日记、死海搏击、以及永远的苏珊之后又简单刷了一遍~又一次感觉会被拍成电影。求别拍。

  《铸就偶像》读后感(一):强硬之鸟

  看完《死海搏击:母亲桑塔格最后的岁月》后,忍不注又重看了一遍这本传记,还是感佩这只“强硬之鸟”,这位斗士。说起来桑塔格也没有什么背景,童年和庭对她而言是一片“荒漠”,她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智慧、个人魅力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巅峰的,可以说她因为具有野心所以刻意设计自己,步步为营地“铸就偶像”,甚至有时候不择手段,但不管怎么说,她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执著坚定是不容置疑的,她的最好的评论集《疾病的隐喻》、《论摄影》和长篇小说《火山情人》都是在她患癌症后写出来的。传记没有回避她的性倾向,但说明了桑塔格自己分明是公开的,但她拒绝“出柜”,对于她这样一个无所禁忌的人来说,我想,可能也是一种自我设计吧。

  《铸就偶像》读后感(二):一本需要思考的传记

  如果看过《铸就偶像》后,你的脑容量没有减少,那么这也就不是为你准备的。

  作为一本为习惯批评的知识分子所写的传记,必然会表达出这类人物的个性:思考。

  由于本书深得传主的认可,行文像苏珊的文章一样略显晦涩便也可以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部优秀的评传。

  的确,这是一部评传,通常某人的传记以时间为主线,然后层层铺开。《铸就偶像》里的时间都不能确定是否真的存在。作者最大化的弱化了时间的影响。而是把绝大部分的笔墨投放在桑塔格的思想变化和与其身边的行行色色的人关系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桑塔格作为批评者的思想走向。但是找不到影响这种变化的个人因素。在接受了作者的陈述后,反而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答。这并不意味着本传记得不完整,相反,对桑塔格的思维行动的描述还是相当到位,鉴于作者与传主的关系,某些细节也是可以相信。而不断产生的问题恰恰也符合桑塔格本人的一贯风格:对自我意识不停地发问与解答。这也是她迷人的地方,制造争议也许是女性知识分子的特质。

  正因为这样,《铸就偶像》不是一部“桑塔格入门”读物,如果没有其本人的著作储备,是很难理解这本专辑所要传达的关于桑塔格的“大半人生”的。所以如果能从桑塔格本人的作品里面去体会其投入的自传性影射表述的话,那么对理解这本书来说会更容易。

  除去桑塔格本人的表述,这本书应该算是目前国内引进的唯一一本桑塔格的论述传记,可以算是在研究桑塔格的书柜里面需要摆在容易够到的位置上。而不是在顶层任其被灰尘覆盖。

  孤独、早熟、善变、贵人相助、视觉艺术的追随者、形式的辩护人、介入政治生活、从不出柜的同性恋、自我矛盾与辩论者、女权主义者、自由精英知识分子、无国界概念... ...

  这些 ,就是本书对桑塔格的判断。

  而知识分子的价值,往往在时间的飞奔中,被不断的重新塑造。

  《铸就偶像》读后感(三):多面苏珊-桑塔格

  如果苏珊-桑塔格还活着,她一定厌倦被世人消费。 但是,作为美国的公众人物,她不可避免地要被书评人、编辑、文艺圈的同僚所评论。这,就是公众人物的悲哀。 作为一名美国知识分子、作家、女斗士、文坛女盟主,桑塔格有着多重的了解切入口。比如,你可以从《关于他人的痛苦》中听到“战争也是客厅景观和声响”的大胆思辩;或对《反对阐释》里提到的“反对将世界纳入事先预设的意识系统,貌似严肃实则花哨地玩弄概念、名词的那种阐释”,她要的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或者,你也可以看看《床上的爱丽斯》——一部自传剧本,虽然桑塔格曾经矢口否认,“我不希望人人都认为剧本说的是关于我的事情”;再不然,通过她的伴侣——著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所拍摄的经典照片向其注目。 这些是由作品及人物的“知晓通道”,片断、切割、不全面、带着主观的臆想与判断。而传记,无疑可以给予传主一个全套系的描摹,只要传记作者够认真、客观、严肃。 2000年6月,卡尔-罗利森、莉萨-帕多克的《铸就偶像 苏珊-桑塔格传》出版,此时的桑塔格还健在。为什么不能等到传主去世后再写?在中文版序中,卡尔-罗利森回答,“提供一种访谈、特写、以及她的作品评论无法提供的视角,是很重要的。” 换言之,卡尔、莉萨呈现的桑塔格是“去偶像化的”,有着人所有的缺陷和怪癖,在“传记的尊严下”。 当然,两位传记作家仍然延续着“时间叙事体”,依照桑塔格不同时期的作为、重要作品的发表、生命的重要阶段等分列出了二十余处的章节。即使这样,卡尔、莉萨的写作过程仍旧是一个相当耗费时间与精力的重体力活儿,作为一位高知分子,桑塔格的一生“难”在其思想的犀利、深邃以及见解的大胆,而其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出版问世,几乎都会引来杂志编辑、书评人的赞誉、褒奖或是批评。 在后期,桑塔格出席一些场合,也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在这些公开场合中,桑塔格不再仅是作家的身份,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政治见解”。比如,1973年,她在以色列拍记录片,要把亲眼目睹的战争现实写进剧本;1975年2月6日,发表《迷人的法西斯主义》对一位因其纳粹时代的记录片而声名显赫的人士发起攻击。如果说,出版多本论著,成就了她在文学界的声名鹊起,那么,“文学界的政治家”,是桑塔格一生之中的B面。 1975年,桑塔格被确诊患上乳腺癌,这年,42岁。桑塔格将它称为“分水岭一样的经历”,她撰写了《疾病的隐喻》。书的开头,就是一句“病,是生命的背面,是一种更为麻烦的公民身份。”1992年,这本书被美国妇女全国图书协会列为“改变了世界的女性”的七十五本书之一,因为苏珊“用其作品拯救了生命”。 当然,桑塔格的同性恋身份的“一面”,并没有躲过卡尔、莉萨的眼睛。除了17岁与菲利普-里夫有过一段婚姻,并生下儿子戴维-里夫,终其一生,桑塔格有过多个同性恋密友。卡尔认为,桑塔格没有公开“出柜”,或许有着害怕粉丝群弱减、偶像感的削弱等等的担心,而她的“缄默”也让多个圈内人恼怒。但是,直到她死去,未公开“出柜”仍是她所做的在世选择。 偶像、明星、亲和、智慧、坚韧、跋扈、张扬、时尚、孤独、标志性的一缕白发、讨厌“标签化”、政治站队……每一个词汇似乎都精准瞄准了这位桑塔格女士,但是,又都不足以单独支撑起苏珊的“人生王国”。 作为偶像,虽然她在排斥这点,也想把自己与作品分离开,但是又在极力维护着她的偶像形像,桑塔格的一生又何止“A面、B面、C面”。《铸就偶像 苏珊-桑塔格传》是了解其的一条通道,但是,如果想要通透她的一生,仅此不够。

  《铸就偶像》读后感(四):给桑塔格命名

  按照批评家乔治·布莱的说法,真诚的批评首要具备的品质是一种对批评对象坦率的赞赏。在这种毫无保留的钦佩行为中,在颂扬者和被颂扬者之间才会闪烁着同一种光辉,仿佛批评家如此颂扬他在别人身上发现的东西仅仅是因为他将其移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并且在他自己的精神中又重新深刻地体验过了一次。这种转移的慷慨,激情的认同才致使批评成为流动的思想。因此,对这些真诚的批评家而言,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钦佩,故我在。这种批评是批评天才对于他人的天才的一种参与,它建立在本人和他所钦佩的人之间至少是存在一种潜在的相似性上。也许具备这种真诚的赞赏品质的批评家不乏其人,但我在这里这么说的时候只是为一个人辩护:苏珊·桑塔格。

  桑塔格的首部传记《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有了中文版,让我们在欣赏她的一系列小说,受益于她多部思想非凡的评论集之余,终于可以有机会更加全面、深入和细致地了解到这位令人毫无保留地钦佩和赞赏的美国知识分子。说桑塔格是知识分子固然没错,不过我这样措辞的时候其实也是出于不得已的困惑。桑塔格就像她赞同的本雅明一样,身份游移不定,她是作家、批评家、艺术家、导演、明星、偶像,还是个女人、母亲、曾经的妻子,女性主义者,甚至女同性恋。我其实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她,知识分子也只是权宜之计的叫法,因为在桑塔格不止一次的访谈中,她表露出对现代美国知识分子所扮演的犬儒式的角色的鄙弃和反感。在众多身份和角色中互换似乎已经成为她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策略。正如她在写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的文章的开篇所言,对我们这个时代进行极其严肃的思考,总免不了要与那种无家可归感抗争。当你内心的精神要求与你生活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时候,也只好从众多的他者中寻找自我的归属感。还是在那篇《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中,她说:“尽管哲学家们对这种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感表达和认识有所贡献——而且,在我看来,也只有那些对此有所贡献的哲学家才吸引我们的兴趣——但体验这种痛苦的精神冲动的,主要是诗人、小说家以及少数画家,他们以自愿的疯狂、自我施加的放逐以及带有强迫症色彩的旅行来体验它。”这些众多的“他者”构成了她写作生涯中的关怀的大部分主题。她一向不吝赞赏这些精神上的同类,因为那种痛苦的体验也是她磨灭不掉的印痕。你总能在阅读她赞赏的那些人的文字中间发现她的影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不过是在写自传,通过他者的身上发现自我的影子。因为这种慷慨的认同,让她的书写具有一种其他批评家难以比拟的真诚的魅力。她写本雅明,写西蒙娜·薇依,写加缪,写卡内蒂,写罗兰·巴特,写布罗茨基,写博尔赫斯,这一个个人物的光谱系列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桑塔格自己独特的精神面向。某种程度上,她是他们的仰慕者。而我浸淫在她的这种毫无保留的赞赏的批评文字中的时候,我也已经成为了她的仰慕者。

  但作为桑塔格传记的作者,卡尔·罗利森和莉萨·帕多克夫妇似乎并非桑塔格真诚的仰慕者,他们力图勾勒出的形象似乎桑塔格的一生不过一个渴望名利双收,成为偶像明星的作家。在他们的笔下,桑塔格虚荣、傲慢,善于投机和作秀,恃才傲物,自恃甚高,一边给《党派评论》和《纽约书评》这样的精英杂志撰稿,一边从《时代》和《小姐》这样的时尚杂志那里收取高稿酬。但有时候作者似乎不由自主地被桑塔格本人的魅力所诱惑,在对她犹疑不定的认知中,偶尔的评价也颇为精彩中肯,比如说桑塔格之所以成为新时代胸怀远大的知识分子抱负的巾帼英雄,完全是“因为她拓宽了严肃认真含义之范畴”。比如她能同时在小众杂志和时尚杂志发表文章,“这并不代表她虚伪,相反,这映照出一位精力充沛、大胆无畏,可以活跃在任何一个她所选择的领域的女性”。“苏珊·桑塔格献给美国文化的一大礼物是告诉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思想界”。

  一直致力于译介桑塔格思想的翻译家黄灿然在专栏中曾提到一篇由芬·梅尔金撰写的桑塔格传记的书评。梅尔金说,每个仰慕者身上都藏有一个诋毁者。但很不幸,桑塔格传记的作者卡尔和莉萨似乎都属于诋毁者,他们先崇拜桑塔格,然后吹毛求疵,更由于桑塔格不跟他们合作,而摇身一变为诋毁者。他们认为桑塔格的文化影响力,在于她对“自我宣传机器”有深刻洞察力,她以名气养名气。梅尔金指出了作者的许多漏洞,而且说明该传记以八卦居多,无助于我们理解桑塔格。梅尔金不愧是桑塔格真正的仰慕者,最终评价说:“无论桑塔格有什么错,她都不会轻易受其仰慕者左右,而只要她对了,又不会轻易遭其批评者驳倒:她是难以归类的,更别说分析。”

  “她是难以归类的,更别说分析”,这句断语总让我想到那篇让桑塔格一夜成名的《关于“坎普”的札记》中奇绝令人过目不忘的开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尚未命名,而很多东西尽管已经命名,却从来没有描述过。”这一开场白似乎概括桑塔格所有思想的精华:为种种现象归类和命名。如果我们认定卡尔和莉萨用“铸造偶像”的单一方式给桑塔格命名是一种诋毁者的做法,作为桑塔格的仰慕者,我们又该如何给桑塔格命名呢?

  思郁

  2009-5-7书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美】卡尔·罗利森 莉萨·帕多克著,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定价:29.00元

  《铸就偶像》读后感(五):桑塔格的偶像登龙术

  读书时,曾旁听过一个教授的文化研究课。课上,他常提起两个西方学者,一个是米歇尔·福柯,另一个就是苏珊·桑塔格。教授强调说,福柯只可观,不可学,学他需要天赋,非常人所能办到。桑塔格的文章则不然,不仅可观,还可以学,哪怕资质平常,只需用心,假以时日,也能学出个样子来。

  对着读这本《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回头想想教授的话,还真的有所回味。很久以来,桑塔格一直被视为一个睿智、深刻的女性知识分子,散发着偶像般的光芒,犹如好莱坞影星一般,以至于有她的粉丝朝她屈膝,然后吻她的手,以示敬仰。但是按本书的说法,桑塔格的成功,绝非天才的爆破式,而是用心良苦、步步为营的结果。桑塔格自己也说:“我的文章比我的人高明。知道为什么吧?那是因为我一改再改,慢慢地、慢慢地重写。我把它们轻轻推上山,从我平平的资质推到更聪明的高一级的层面。”这番话除了表明桑塔格对自己文章的苛求,从而勤于不断修改提高之外,也点出了她“平平的资质”。或许这就是教授所谓的“不仅可观,还可以学”。

  我好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文化圈,文化事件风起云涌,强人辈出,像桑塔格这样刚出道的雏儿,要变成金凤凰,进而成为文坛偶像、文化明星,难度之大,超出想象。再说,天资聪颖的人很多,勤于修改文章的人也不少,为何单单钟情于一个桑塔格?她到底是怎样被轻轻推上山的?还有哪些被忽略的因素值得我们记起?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她的外貌,性格,出版伙伴,搭上各等文坛名流,还有始终积极参与文化公共事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偶像化等等。

  出众的外貌,迷人的气质,是桑塔格得天独厚的首要资本。“她一头乌黑的披肩发,勾勒出漂亮的椭圆形脸蛋,轻盈优雅,一副神秘的样子,举止不凡,看上去既高贵,又迷人,十分引人注目”。任何时代,我们都得承认,一个女作家,有才华,还长得漂亮,所谓“既性感,又有头脑”,都是极容易被人注意的,这是桑塔格日后能够成为偶像的先决条件。谁让她才貌双全呢!桑塔格本人很清楚,她的外貌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尤其通过《论摄影》一书阐释了照片的功能后,她总是有意识地给杂志提供一些别具一格的照片。当《名利场》杂志用了桑塔格头像作为封面人物时,一位评论家看到了这一点:“桑塔格对打造偶像可是有过一番研究的,她拿定主意,提供的照片就是这张铁板的脸,这是1983年她的最佳自我展示”。漂亮是爹妈给的,如何利用好它是一个人的本事,在这一点上,桑塔格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注意。

  至于性格方面,桑塔格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她的目标是要成为精英阶层,并甘愿为此执着地坚持。“她希望自己非常有名、非常富有、非常新颖、非常具有创新力,也非常先锋”。一个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容易。能够舍掉其他,执着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勇气之所以称为勇气,就在于不是人人都能拥有,这是一种稀缺品性。在有了明确目标后,桑塔格当机立断,与丈夫离婚,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和两只箱子,还有七十美元,来到了纽约,她为此激动万分。从其一生取得的成就来看,桑塔格这次不顾后路的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这次抉择,桑塔格顶多只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学教师,而绝不可能是偶像级的公共知识分子。桑塔格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怎样的事业,以至于种种困难,都无法让桑塔格收回已经迈出的脚步,她简直是义无反顾。

  来到纽约以后,一开始桑塔格就做着许多有志青年作家在纽约做的事情,在“所有的派对、乱七八糟的派对”上游弋,寻找新面孔,寻找机会。她“在大都市走街串巷,探幽揽胜”,逐渐结识了许多纽约文人,其中不乏名家。今天看来,桑塔格的这些行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求教和交流,而是有一种功利心在其中,就是寻找舞台和机会。本书的作者敏锐地嗅到了这一点。这为日后桑塔格成为文化偶像打下了群众基础。同时,桑塔格参与了大多数文化事件,并连续发表文章,诸如女权运动、同性恋、电影风潮都有她的身影,从小说到思想界再到电影界,桑塔格精神充沛,神采奕奕,几乎每一次出手都能引人注意,她很少用整篇文章来讨论文学杰作,而是喜欢对文学潮流和文化潮流进行全面的浏览,一副预言家的姿态。在积累文学资本的同时,桑塔格也强烈地陈述自己的道德权威,塑造着自己的文化形象。她非常懂得说什么,怎么说。

  在桑塔格的一生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桑塔格的御用出版商———施特劳斯。在桑塔格身上,施特劳斯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小说家,而且是一个女文人,一个知识分子。本书花了一定的笔墨,对桑塔格与施特劳斯出版社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对施特劳斯的眼光,和关键时刻的决断和安排,做了真诚的赞扬。如果说,决定离婚闯荡纽约文坛,是桑塔格人生中第一个抉择的话,那第二个抉择就是在施特劳斯的引导和建议下,将文艺批评作为重点创作对象。实事求是地讲,桑塔格的小说远不如她的文艺和文化评论来得精彩。

  这是一本没有获得桑塔格本人合作的传记,也即她对本书持有异议。但并不意味着这本传记存在多大偏颇。作为读者,应该感谢她的异议。倘若她十分满意,有些内容你就未必看得到。毕竟传记不是光写给传主看的,而是要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桑塔格。既然是真实、完整,总是一些事情是传主不愿意再提的。如果说本传记存在争议,就在于桑塔格本人以及将她视为偶像的人们不愿看到的内容,被写进了本书,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她的性取向,也即她始终没有出柜的同性恋身份。对桑塔格的性取向,传记并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直截了当加以叙述,正是这一点让桑塔格有点不高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