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面楚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四面楚歌》的读后感大全

2020-09-26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面楚歌》的读后感大全

  《四面楚歌》是一本由周黎明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3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四面楚歌精选点评

  ●不认同其“观后感影评没什么实质区别”的看法,既然封面上写着“‘纯’影评‘精’选”,还是把插科打诨哗众取宠姿态收起一些好。另外选片范围太过狭隘,基本都是好莱坞和国内的爆米花大片,难说有什么学术价值

  ●我想起来刚上本科时候,把写影评自己进入这一领域的唯一通道,对抱持的是一个非常神圣态度。现在只要一看到影评两个字就会觉得自己吃了屎,本能地生理性反胃、恶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自以为是野鸡实在太多,玩出再多花样来也还是野鸡,看多了就觉得low;另一方面是影评这个标签属性决定了写这些玩意儿的人不可能知道一个项目的根基到底在什么地方,他拿到什么就会在表面上下功夫,或旁征博引,或花言巧语,让你以为真的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增加了自己的鉴赏能力美学视野

  ●没有什么学术性,有的只是娱乐。

  ●相喜欢周黎明的自嘲风格文字辛辣客观可读性通俗性都极强,不似某些装逼玩儿高深的影评者。(我的目标就是像你一样贫嘴!

  ●感觉好久没有好好读完一本书了。其实电影倒不是重点,我欣赏的是周黎明似乎是随口间说出了很多我有感觉但尚未概括出的观点

  ●很早之前就在“看电影”杂志上看周黎明的影评。虽然在一些方面他遭到别人的抨击,但是在影评方面他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喜欢周黎明~

  ●比起以往,这一本让我有点失望了。

  ●没有《莎乐美层纱》好看,某些地方也有点过头得没必要,如果是个喷子愤青写的,那没什么,周老大这么写,有点掉身价

  ●mark 我有签名版~~

  《四面楚歌》读后感(一):一般

  周黎明的前几本影评集都有买过,勉强也算是周的一个粉丝

  老实说这本书没出之前很期待,看完之后感觉一般。有些影评是以前出过的,有些是<看电影>里的。书的纸张和排版也很一般,让人的感觉就是出这本书的诚意并不大,有圈钱的嫌疑

  《四面楚歌》读后感(二):有圈钱的嫌疑?

  现在出书,有几个敢说一点圈钱的想法都没有?

  即使哪些出教材老师学者,都多少有赚点钱的念头吧?甚至只为赚点钱的也不敢说-这是为我们鄙弃的。

  至于其他不仅是为了“祖国明天”的书,何况是评评电影-这一有人说艺术有人说娱乐-的书。只要他不是只为圈钱就好。

  又比如如今社会不计其数培训

  我们的应对就是:听一次培训,有一句话是有收获的有启发的就足够

  同理。

  《四面楚歌》读后感(三):非评论

  周老大的书不敢妄以“评论”二字加之其上。

  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翻读,不少精彩之处直让人笑到喷。老大的影评向来走的都是写意风格,近几年更写得漫不经。好在老大的特色本就不是学院化的帧帧分析,而是透过电影,透过世事,讲述的他对文化事件的理解。既然是理解,注定带有个人色彩,东西方的生活历练引入的独特视角是独特的根源,一体两面,理解也脱不去主观的成份,之前的西片碟中谍里,对很多影片的理解,我其实并不赞同,但这不影响我对老大敢说敢评这种态度的欣赏。

  《四面楚歌》读后感(四):影评:“纯”,不如“泛”

  几年前曾购阅周黎明的《莎乐美的七层纱》,受益匪浅,不过对此书编校水平(态度)不敢恭维,所以后来看到他又在花城出版社推出《四面楚歌》,犹疑了半天,最终抱着再吃沙子的心理,将《四面楚歌》请了回来。相较于《莎乐美的七层纱》,《四面楚歌》的编校水平有进步,且录其失误:除了合计十五处“彷佛”应为“仿佛”之外,P16第四段“《黑泽明的梦》”应为“黑泽明的《梦》”,P105倒数第一段“床第”应为“床笫”,P119第二段“想像”应为“想象”,P197第六段“意味这”应为“意味着”。

  《四面楚歌》被定位为“纯影评”,在我看来,其中多篇不免就事论事,没有嚼头,倒不如之前《莎乐美的七层纱》里的“泛影评”了。所列四辑,“大的大片”、“自己的经典”、“佳片不必约”、“烂片烂如泥”,有点意思的文章,多集中在中间两辑,尽为评论经典佳片。看完周黎明的介绍,我对《色,戒》《公民凯恩》《太阳照常升起》等影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看必有所得,我对《撞车》《高斯福庄园》《衰仔失乐园》《关于施密特》等影片有了兴趣,回头当找来一阅。周黎明的观点很多,且列几个对自己有触动的:

  香港武侠片从主题到精神均贴近美国的西部片,但其动作场面却师从好莱坞六七十年代的歌舞片,这是文化嫁接的歪打正着,歌舞片没学像学好,反倒把武打武侠片提升到一个傲视世界的地位;

  《满城尽带黄金甲》有一句令人心惊胆战但极具本质性的台词,“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概括了中国权力政治的特色(过渡的规矩),这不是某个君主的个人偏狭,而是中国历代的传统,只不过本片男主角通过“忠孝礼义”的题词和阐述方圆矛盾的统一加以形象化罢了,而本片主题与《英雄》截然相反,是导演艺谋对于皇权专制的辩证思维——既看到其维持秩序的一面,又看到其压制人性的一面;

  《色,戒》里三场男女主角赤裸裸写实的情欲戏,暗示着两人关系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虐待、畸形、和谐,有递进之效,而“色”就是“情感”,“戒”就是“理智”,《色,戒》则是有着很通俗很国际化的外表、很东方很中国化内核的《理智与情感》;

  《十七岁的单车》两位男主角的名字,“贵”与“健”的谐音与现实是错位的,而自行车作用的反差,构成了影片主题核心的象征意义,也使得片中的自行车超越了剧情的动力或道具的性质,上升为跟主人公同样关键的“人物”。

  再抄一段:

  “当一位亲民的领导人去世时,民众会稍觉悲伤,或许会唏嘘落泪;而当一名极其残忍的暴君驾崩时,比前者多十数倍的民众会哭天抢地,恨不得舍身陪葬。这种强烈的反差,仅用愚民政策是不能全部解释的,这中间有比无知更为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老百姓对于领导人的热爱是理性的,主要是基于该领导人的作为;但在一个极度暴政环境里,老百姓对于领导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因此也分不清正常的赏罚和往死里打的区别,分不清天灾和人祸,分不清宗教和政治,分不清尊重和热爱,分不清家人和偶像。折射到娱乐界的粉丝现象,我的一个衡量标准是:如果一个粉丝爱偶像超过爱自己的父母,那就是非理性的。好在娱乐偶像一般不会‘虐待’粉丝,但政治偶像有时却会,而且这种虐待会令人上瘾,跟吸毒似的。若追究到人性的根源,这种被虐倾向跟摒弃自由是相似的,都是惰性、轻信、迷信的综合体。”

  《四面楚歌》读后感(五):无关风月,只谈电影

  周黎明的影评集《四面楚歌》,看了,说说。

  影评这种小文章本不适合出集子,一是观感不免主观,加上众口难调,难免搬起自己的石头砸了别人的脚;二是文章质量容易良莠不齐,使人怀疑作者的才华是不是蒙上的。大多数优秀影评需建立在佳片或烂片之上,红楼梦评了几十年还那么红,弱智的言情台词也总能说得上一两段。可当下却是一个庸片辈出的年代,看看严重审美疲劳的电影节便知,真是轻松了编导,难为了影评人。

  但周老大做到了,捧的骂的无关痛痒的,竟纷纷很好看。

  秘诀在于他很“不专业”。雷蒙周在书中访谈说,“我觉得写影评需要的唯一资格,就是必须看过所评的这部影片”。但这么说来,还要你影评人作甚?雷蒙周又说了,“我做的是我喜欢做的,而不是我的学习专业规定我必须做的”。客套,但实在。热爱加倾吐的欲望,将影评人与普通观众划分开来。

  本书确实通篇大白话,感性却不暧昧,不炫技也少有名词堆垒。好的影评,让人读了便想找原片来看,看有没有他评得那么好或那么烂,而不是转身找电影大词典。这本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生理沟通,却往往被所谓专业人士搞成了空中花园,你看明白了不显得我弱智?

  《四面楚歌》既然标榜“纯影评”,自然也得“纯”得起来。这年头,纯的东西太少了,从茅台、奶粉到苏格兰牧羊犬和随处可见的人类同胞,但周老大的这本影评集倒解了渴。“纯”的奥妙在于不装,别评个商业片拿维特根斯坦结尾,也别坚信电影一定反映并批判着现实。周老大摒弃了以往“影评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格局,就事论事,拿电影解释电影,什么文学、哲学、金融管理学,统统靠边。这还不够,咱业余爱好者写东西总爱找个意义主题啥的,显得咱文章有双傲腿,站得住,周同志连这个都省了,要说谈《公民凯恩》不得聊两句“拼凑的真相,绮丽的人生”?评《达芬奇密码》不得捎带几行“畅销文学银幕化之我见”?写《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不得来点“女性主义”的呐喊?统统没有!只有镜头、风格、情节、影业八卦和笔者感悟。当然,不是说黎明兄不爱动脑子,懒得找主题,而是这样“直感电影”的文本本就追求内部消化,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但本书问题也不少。看完第一章“大家的大片”俺还暗爽,周老大不过强俺一个脚后跟,看到第三章才发现,TMD这是姚明的脚。

  差异来自新意,第一章的《赤壁》、《色戒》、《蜘蛛侠》等大片,仅站在娱乐周刊或DVD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嬉笑怒骂,不见份量,却从第二章开始,陡然让你看到以往忽略了的细节,整个电影便纲举目张,醍醐灌顶也不谓夸张。这是影评人的慧眼,也是功用所在。

  本科咱也学过电影,四年下来,终将创作激情磨得干净利落,不见踪影,于是劝慰自己,做不了影人,当个称职的观众也不赖。影评人就是这么一种称职的观众,不被左右于宣传的糖衣炸弹或欲盖弥彰的剧情硬伤,不被和谐于庞大电影工业的潜规则或某报某网专栏的点击率,但也别真把影评人当口诛笔伐的侠客,往往心里十分愤慨,口中七八分叫嚣,笔下就只留得两三分调侃。

  这样一想,周老大笔下功力已如此这般,真人还不早成仙成魔了?

  另一位大仙黄集伟说:这是一个连痔疮都会被放大成为屏保的年代。《四面楚歌》却使出“周老解牛”的功法,将屏保还原成痔疮,于你我观众而言,不亦快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