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思考的问题太多
明朝武宗时,权倾天下的太监刘瑾垮台后,从其家中共抄出黄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又一百六十万两,宝石2斗,金甲2副,金钩三千,宝带四千多束,等。
明朝武宗时,走红一时的太监江彬事败被抄,从其家中起出黄金七十柜又十几万两,白银二千二百柜又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胡椒数千担,及珠玉珍宝不可胜计。
明朝世宗时,奸相严嵩失势后家中被抄,共抄出黄金三万两,白银二百万两,珍珠元宝价值数百万两,整个家产比皇帝还要富有。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巨贪和珅倒台后,据近人梁启超的估算,其全部家产当有8万万两之多(当时由于嘉庆从中作梗,没有对和珅聚敛贪占的财产进行彻底清查)。
其中一个就是:作为刘瑾,作为江彬,作为严嵩,作为和珅,都是伺候和协助皇上的人,都是依靠大明和依靠大清吃饭的人,他们要使自己立足长远,子子孙孙有好日子过,就应当把皇上引导好,协助皇上把国家治理好,这才是应尽职责和大路正途。
实际上,他们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另一条路——想方设法让皇上醉生梦死,昏庸腐败,疏于国政,千方百计把大权抓在自己手里,胡作非为,疯狂捞取财富。他们这样作的结果,从暂时看,的确红的发紫,聚敛的钱财富可敌国,但从长远看,不仅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而且还要付出一个家族和子子孙孙的沉重代价。他们究竟是合算呢,还是不合算?究竟是聪明呢,还是愚蠢?
当然,他们是想利用自己在皇上身边掌握权力的时期,捞取足够多的财富,供自己和后代无穷尽的享受。这的确是个一本万利的精妙策划,但他们却忽视了自己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无穷的欲望和贪婪,必然会在帐面上留下巨大亏空,必然会倾斜社会公正的天平,必然会留下种种蛛丝马迹,必然会使大多数人进一步陷于窘境。而这种巧取豪夺和胡作非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必然要引起官吏和民众的怨恨和不满,使其成为众矢之的。
再说,任何一个皇上,即使再窝囊再无能也罢,也不会听凭属下任意驾驭玩弄——除非他是白痴,或另有算计。还有,他们即使骗得了一个皇帝,也很难再骗下一个皇帝,并持续不断的骗下去。这样,他们看似绝顶聪明的算计,实际上是非常愚蠢,愚蠢的把自己置身于炸药堆上,一旦有人斗胆引爆,就会立即粉身碎骨。而家庭矛盾,人事冲突,官场宿敌,民间灾难、帝王疑惑……诸多因素,任凭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都可能成为引爆炸药的导火索。
大明王朝位高权重、大名鼎鼎的宰相张居正,不就是由于被一个看家卒子告发,引起皇帝伺机插手从而陷入灭顶之灾的吗?
如果说,这些大官大僚们和巨贪巨腐们,所以要这样做,是出于给主子打工的心态——反正江山不是自己的,利用大权在握的机会,狠狠捞一把,弄个千万元户,亿万元户,让子子孙孙永世富足起来。可是,为什么有的皇帝也要自毁基业呢?
比如明朝的武宗朱厚照,和他之后的世宗朱厚熜,两个都是15岁当皇帝,一个干了16年,一个干了45年,主宰天下达半个世纪之久。在他们当政的这么多年里,几乎没有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月月年年,就是声色犬马,就是找女人,选女人,玩女人。他们在宫中玩不算,还跑到远离京都的州县去玩;玩国内的女人不算,还引进异域它国的女人来玩。玩的结果是引起天下愤恨,也引起宫中愤恨,世宗晚年就差一点被宫中女人活活勒死。
两个皇帝一直到死,就这么不问天下苍生,不管朝纲紊乱,不管国家衰败,醉生梦死在自己建造的淫窟里。结果大权旁落,造就了两个名声显赫的奸贪之臣——刘瑾和严嵩。从而使堂堂的大明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不错,他们是地地道道的败家子。但这些败家子是出于什么心态败家的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江山社稷是朱家的?难道他们不知道朱家江山社稷来的不容易?难道他们不知道“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道理?他们为什么对祖先和子孙如此不负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