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埋蓝调里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锦集

2020-09-29 20: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锦集

  《活埋蓝调里》是一本由(美)麦拉•弗莱曼(Myra Friedman)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京九八文化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42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活埋蓝调里》精选点评

  ●个别翻译有点别扭

  ●柳汝送的书

  ●人生绽放,死也死得漂亮

  ●陈埋在角落里的一本书,非常新但落满灰尘。于是误打误撞中我就成了我们学校图书馆里第一个读这本书的人

  ●那一瞬间。

  ●毒品害人,远离毒品.........

  ●初三

  ●了一个星期,翻译一样很赞。伟大内核可能就是纯真。看完了之后,很难过,也很压抑。多给周围那些所谓的怪胎一点吧。

  ●不喜欢joplin的音乐……

  ●“叙述混乱”就是这个意思吧...然翻译难咎其责。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性格太多音乐太少,只在最后众人回忆中瞥见一点她在音乐上的努力。六十年代已远,当年旧友今何在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一):珍妮丝·乔普林如是说

  “你为什么不爱我?”

  “除了他,我是你最爱的人吗?”

  “我表现不够好吗?”

  她寂寞地问着

  只是想得到肯定和爱

  她蓬头垢面臃肿不堪酒气熏天、自卑自恋

  活像一块臭烘烘的肥料

  终其一生她所做的就是为别人心中的她施肥。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二):又是一年四月天

  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了一天詹尼斯·乔普林传,好幸福。半真半假地学术了大半年之后,还能这样纵情读自己想读的书,实在该珍惜。想起四年前的四月,我捧着一本《此地无人生还》沉溺其中,从此半真半假地听起摇滚。后来,就真的爱上了。三年前的四月,《灿烂涅槃》让我读到落泪。彼时不理解莫里森、科本这些早逝的天才为何选择自毁。现在呢?读完《Buried Alive》甚悲,却不再落泪。不是同情,而是理解。缺少爱和肯定的早年,人生早已被判刑。那些特立独行惊世骇俗只是为了不断地、再不断地吸引注意、引起关注得到越来越多的爱。头上的光环日多,崇拜者也相应日增。然而,吸引崇拜者的是光环,而不是光环背后的人。事实一旦明了,寂寞和孤独更是排山倒海而来。最后,死亡成就不朽。。写到这,忍不住去再听一次janis joplin的“summertime”。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三):砂纸般的人生、声音

  对摇滚布鲁斯没有任何感觉的我,鬼使神差的买了这本“活埋”,撞击到Janis Joplin。

  蓬发、臃肿、面目平庸,看到她的一瞬无论如何无法和“伟大”二字相连。书在一轮轮的推进中把Joplin的人生摊开,小时候叛逆标志、混、人生自省、出离奇特行为一举成名,仿佛在探索到底是哪枚钝器锻造了Joplin,甚至是追寻童年阴影

  作为一个平庸的人,Joplin在我眼中就是一团砂纸,打磨着周遭,也打磨着自己。她比应是短命的,若她沙粒磨尽,粗涩的声线不在,那她必将慢慢的颓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隐去。

  向往过飘荡的人,都要克服束缚。Joplin首先是个一个敏感于世俗的凡人,所以才能在尖刻的现实面前变得厉气,同时她又是个顿感十足的疯子,才得以在欲望中横冲直撞的成长起来。毒品、性、嚣张

  我不向往她,却理解她。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四):嘶叫喊不出的恐惧,死亡带不走的精神

  这本书看着挺费劲的。很厚,加之作者没有以主角的事件-时间点为索引本分地书写——加了大量的个人意见,还有译者比较文,于是它更像一本文学作品,好几次都让我找到了读托尼·莫里森《爵士乐》那样纯文学作品的感觉。

  2012年,在公共场合播放珍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的歌,还是会让许多人惊悚的扭过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并有鸡皮疙瘩爆发的感觉。Cry~~~~~~~~~~~~~~~~~~~~~~~~~~Baby……这个声音,爆发在60年代,延绵流传着,而今仍然是异类,不能不说有些遗憾,然而,这也正是她的荣誉。

  丑小鸭/珍珠。那声音就是这二者之间的撕裂声。

  活着/死去。那声音消去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由于珍妮丝和迪伦是一个经纪人(那段时期)所以很多人物与迪伦传记作品中有重合,而由于位置不同,可能对一个人的评价相去甚远。

  至于其他细节,就请看看这本值得看的书吧。

  这本书适合对珍妮丝乔普林,并连带对摇滚/Blus音乐感兴趣的人读。

  《活埋蓝调里》读后感(五):摇滚乐珍珠

  一本摇滚乐手的传记应该由谁人来书写?音乐历史学?记者?乐手遗孀?还是摇滚明星本人?当然所有的选项都有它的道理,不过我本人则坚信一个摇滚乐手身边最亲近的人书写的生活回忆最值得相信。最近出版的美国早逝摇滚女悍将Janis Joplin的传记《活埋蓝调里》正是这样一本由摇滚乐人身边最亲近的人记录的回忆手册,它的作者麦拉曾经是Janis Joplin生前的经纪人加公关推手,她眼中的摇滚乐传奇充满了女性间的关爱,这也是这本并不算太震惊的传记书最大的看点。

  摇滚明星的传记书是摇滚乐分类学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细小分支,但是却是摇滚乐世界中最精彩的一个部分。不可否认,大多数人阅读摇滚乐明星的生平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犹如1990年代中期当描写Kurt Cobain传奇毁灭青春的传记《灿烂涅槃》的中文版出版之后,有那么多青年正是手捧着它组建了自己第一支摇滚乐队的经历一样,所有的摇滚乐明星的传记,都与他们混乱的生活、音乐、性、交际圈、毒品、爱情以及非正常死亡有关。不能免俗,这本《活埋蓝调里》也在这些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阅读快感,不过如果对比其他同期的出版物(比如有关Jim Morrison的《此地无人生还》),本书拥有了更多的文学气质与浪漫笔触。

  低调的图书封面没有Janis Joplin的肖像,不了解这位传奇歌手的人是不会过问它的。而这种纪念的味道一直蔓延到了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在作者麦拉的眼中,Janis Joplin只是一个热爱摇滚乐并且希望用歌唱表达自己的普通人,她的喜怒哀乐释放在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她并不是为了成为某种人而去做什么事,在Janis Joplin成名后的岁月里,她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法回头的道路——似乎所有的摇滚明星都会在此殊途同归。作为Janis Joplin生前最亲密的女伴,作者麦拉用她细腻的文字向我们这些后来者记述着Janis Joplin女性的一面,那些关于生活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摇滚悍妇的温柔,而那些多情的歌词之后更有如此多情的故事在每天接连发生着。

  本书的题目来自Janis Joplin死后被他人整理出版的专辑《珍珠》中的一首歌——《Buried Alive in the Blues》。作为摇滚乐历史上最璀璨也是最短命的同事也是最珍贵的一颗珍珠,Janis Joplin的光芒从来没有被埋藏在地下过,她在舞台上的呐喊成为了过往无数摇滚女歌手模仿的对象。就像她在歌曲《Turtle Blues》所歌唱的那样,“我不是一个能在床上愉悦你的女人,我只能让你看到我比你更凶狠”——这就是一个摇滚乐手完整的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