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到处旅行的猫读后感精选
《一只到处旅行的猫》是一本由(瑞典)安娜·玛丽·伊劳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2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呃....完全不是我的菜,读不完...
●借来的书,借了好多周,终于用一些零碎的早晨坐车的时间读完了,到处旅行真好,啥时候我能带着自家的猫到处旅行呢
●炼送的
●是否想试着想象一下猫眼中的“平凡”生活,想象不了不要紧,一个足迹遍布新德里、伦敦和整个德国的瑞典驻外记者以她的爱猫之口带你游历生活的精彩跌宕,冷眼旁观两条腿生物的愚昧和可笑。你不能说只会享受爱情、食物、玩耍的猫咪简单肤浅,至少他们知道怎么样的人类值得信任,至少他们会在“许多昔日好友和爱人随着岁月消失无踪时”,借以想象生命该如何托付于另一个属于猫咪的天堂……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通过一只有着特殊经历的猫的视角看社会的变迁。讲述一个西方“猫”的眼里的东方和西方。
●Meow!Meow travel meow the world meow!!! Pet Meow no good meow!! MEOW~
●一只具有全球观的猫,睿智、自信,享受生活,还有,性取向完全正常!
《一只到处旅行的猫》读后感(一):借猫显摆
两条腿的,想显摆自己见多识广,还结识了很多名人,又不好意思显摆得太明显,就假借一只四条腿的动物的语气。不知道是作者风格如此还是译者的风格,文字平淡。内容不多,半个多小时就看完一半,书本却并不显得薄,排版的功劳。幸好半价买的。
《一只到处旅行的猫》读后感(二):到处旅行的猫用自己的思维看两条腿的生物的生活
被一个三口之家收养了,随着他们的搬迁到了世界不同的国家,跟着政客的男主人了解了很多政治文化,看着小女主人从小到大的变化,了解了不同国家的特别文化,说了东西德的一些区别,也看着国家的分裂以及合并。喜欢金鱼,小白鼠还有松树的尾巴。不理解人类为什么有时候那么狭隘的勾心斗角。
里面提到的一首《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蛮好听的,70年代的味道,逝去的青春逝去的年华,这只到处旅行的猫到最后也觉得自己老了,力不从心了。
《一只到处旅行的猫》读后感(三):结果其实很政治
我一直以为是类似观光风景类的书,没想到很政治。我觉得这大概跟女作者从事的记者行业有关,肯定是报道当时的局势的。
这书应该相当早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被引进翻译,所以看着有些脱节。作者是1914年出生的,现在估计都作古了。写的事儿应该是80年代-90年代初的经历,虽然我只看了一半。
猫不单纯,其实我更喜欢头脑简单一点的猫。当然凯撒也很可爱,像一个小男孩。我喜欢小黑猫。
目前通过此书可以了解到印度的政治阶层。要是怀着爱猫的心态,就不用看这书了……
恩~~~后面的瑞典和德国,生活味道重一些,还好。
《一只到处旅行的猫》读后感(四):也就闲的没事的时候随便看看吧
感觉是有点不值,这本书估计写出来的时候还是八九十年代,柏林墙才刚塌,特雷莎修女还活着呢。要是想通过这本书领略一下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还是算了。借猫的名义抒发的多是作者个人对各个国家的表面感受和一些社会问题和时事的议论,其实对那些国家本身的风情文化没有太深入的介绍思考。另外写猫本身生活的部分也很少很一般(感觉其实就是点缀,不是重点)。现在过去二三十年了,肯定书里描述的很多国家的情况和当时相比也有了不少改变,凭这些想了解那些国家也没多大用。要说的话,一句话:有点儿像一个退休外交官的陈年琐事絮叨回忆录。
.S.留白好多,买的有点儿贵了,现在居然降价到9.9,后悔啊。。。
《一只到处旅行的猫》读后感(五):一本尚好的儿童读物
这是本少数我可以用2天就看完的书, 如果努力点的话,估计一天就可以了。为什么呢? 因为空白页太多!!这里谴责下无良的出版商. 一本休闲小品的小册子,却被印了205页...
本书的作者应该是上世纪德国外交或出版界某位名人的太太,书中时不时会出现某些重要西欧政界、演艺界的大人物,只是这些“名人”,虽有猫儿的介绍调侃,但因为年代、地域的关系,多半我不甚了解。
因为借籍猫儿之口,很多事可以不必说得很清楚。书中没有鲜明的政治观点,这已经超出了猫儿的兴趣和理解范围;这里鲜有对某个阶级生活的探讨,因为猫儿总是超然离世的。总之,如果你想要开阔小朋友的眼界,有做好功课像他解释其间的历史事件及人物,那么这可以算得上一本尚好的儿童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