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
做籺那天,一般家庭晚上都不煮饭炒菜,只煲些瘦肉粥或者蚝蜊粥就可以了,因为灶锅要蒸籺不方便,又或者是晚些时候就有籺吃了,不必要搞得太浪费吧!
那个年代籺是多么高档的食品,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有籺吃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了,那天,我们兄弟几个晨早就起床帮大人贴春联了,家家户户都想早些时间把春联贴好,之后就准备三牲酒礼祭祀坡头公,传说先祭先发,只有祭祀完坡头公后才能去众屋(小祠堂)祭奠其它各位众神祖先。
在众屋祭敬众神的时候,有的家庭的小孩就已经换上过年的新衣了,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每年都要等到吃完团年饭后才换上过年的新衣,吃完团年饭点亮各个房间的煤油灯就算过年了,过年后就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否则要遭大人的怒斥,但往往任你怎么小心还是会不经意的说上一句半句话的,如果说了遭大人怒斥后,大人还要说上一大堆好话来帮我们圆场……
儿时的团年饭是非常丰盛的,有猪肉,塘鱼,粉丝,腐竹,莳菇, 腊肠,还有阉鸡!不过当天杀一只阉鸡祭神后,当晚只吃半只,另外留下的半只不是到明天初一就有得吃,而是要悬空吊起留到初二开年祭神后才有得吃,儿时大部分小孩子都希望常有些祭神的活动,有祭神的日子就有干饭有菜吃,没祭神的日子就只有吃白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