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小渔读后感摘抄
《少女小渔》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女小渔》是褪色的古典照进现实,《红罗裙》是美国取景的老香港电影,《女房东》是矜持简短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拉斯维加斯的谜语》是写得过于外露的荒诞,《密语者》是笔力绵密然而结构不济的渡边淳一。严歌苓的写作也野心,也有观察,但是格局和审美不是最上乘。会继续读她。
●短篇不够好。
●女作家到底有女作家的优势与威严,确实很棒。但女作家的口吻也是神似的,从语言看出李碧华亦舒和张爱玲,但总的来说严歌苓综合了她们的优势。情节嘛,在我看来倒并不优于语言。新手移民预备役傍上大龄外国佬的故事常常出现,是和自身经历有关?
●“世上没有理应被糟蹋掉的东西,包括这个糟蹋了自己大半生的老头。”第一次读严歌苓的短篇。严歌苓的长篇荡气回肠,短篇却写的灵巧细致。在短小的篇幅里依旧陈列出一张细致繁复的背景网,书写了善良,也书写了扭曲。个人最喜欢海那边和红罗裙。
●发现她小说里的女性意象都带有种哀婉之美,因为无能的善良,变成一种可恨的柔弱。文笔是顺滑的,情感是苦痛的,《魔旦》有种令人着迷的朦胧感,叙事的暧昧与记忆的暧昧,像是暖色调高光打出来的目眩神迷。
●少女小渔与花儿与少年题材类似;拉斯维加斯的谜语与妈阁是座城类似;约会+红罗裙类似老师好美;
《少女小渔》读后感(一):魔旦
第69页
以奥古斯特的逻辑,他来看阿玫唱戏,是为了让自己看透阿玫。和看电影一个道理,重复看它便渐渐退到了局外,便破除了它的魔咒。然而奥古斯特对舞台上幻化成无数个美丽女子的阿玫,一个被困在意外中。再再重复,再再意外。
《少女小渔》读后感(二):魔旦
第69页
以奥古斯特的逻辑,他来看阿玫唱戏,是为了让自己看透阿玫。和看电影一个道理,重复看它便渐渐退到了局外,便破除了它的魔咒。然而奥古斯特对舞台上幻化成无数个美丽女子的阿玫,一个被困在意外中。再再重复,再再意外。
《少女小渔》读后感(三):谁来讲平凡人的故事?
中短篇集, 都是关于海外华人的生存故事,大多是第一代移民吧。许多取舍,许多无奈的选择。看着觉得心里有种压抑和虚空的感觉。严歌苓的手法,很让人玩味。
比较喜欢的,还是第一篇,少女小渔。
去年的某段时间,颇看了几本严歌苓的小说。 这几年很少能看到深入我心的中文小说了,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现实生活已然沉重繁杂,不需要更多写实风格或者YY风格的故事了吧。看过一些,都觉得如隔靴搔痒,差强人意。。。
《少女小渔》读后感(四):其实没看完
其实我没看完。我本以为是个长篇,看到第二个故事结束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后来发现了着实郁闷了一下。然后想想还是看完吧。
我觉得她的小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幽怨的气场,就连美都美得很诡异。。。。
写的都是些下层人物的生活,世间百态,各种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感情,真实又压抑。
《少女小渔》读后感(五):梦想不一定总是在远方
严歌苓用平实的话语、平和的腔调讲述了一个个悲伤的小故事。之所以用悲伤来形容这些故事,是因为每篇的结局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抑或说是我期待中的美满结局。小说里的主人公满怀期待来到异国他乡,梦想总是披着华丽的外衣,内里却是残破不已,他们孤独、悲惨,渴望温暖、渴望被爱,也许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也能写出这样的感觉。突然间觉得,梦想不一定总是在远方,平凡而又快乐地生活在这里和现在,父母康健,知己两三,爱人和善,女儿可爱,每天做着重复却不令人烦厌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华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