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是不准确,甚至危险的
下午,我在房间里忙,孩子们在床上玩玩具,姐弟俩相处和谐。弟弟还小,对什么都好奇,都想尝试,姐姐则守在旁边很小心地照看弟弟。
原来,是姐姐“没收”了他的玩具车,小家伙着急,又不会说话,就对着姐姐大吼。
我提醒女儿:他想要,你就给他玩儿呗。女儿很负责任,告诉我:给他他就吃,已经吃了好几辆车……
一来吃玩具车不卫生,对弟弟健康不利,二来玩具车不是用来吃的,弟弟玩的方法错了,所以要纠正。
但是,听到那句“已经吃了好几辆车”,我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但如果离开这个语境,听到这样一句话,估计所有人都会吃一惊并且浮想联翩。
因为听起来太吓人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庞然大怪物才能吃得下几辆车。
所以,但生活中我们却经常断章取义,听到不顺耳的某句话就有了情绪,或气愤,或委屈,或不解,或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