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波斯语课程》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波斯语课程》影评摘抄

2020-10-14 23: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波斯语课程》影评摘抄

  《波斯语课程》是一部由瓦迪姆·佩尔曼执导,拉斯·艾丁格 / 莉奥妮·贝尼希 / 约纳斯·奈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斯语课程》影评(一):我拯救不了世界,只能拯救你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评分和写短评

  德国军官和犹太人的爱情故事,这一次被诠释的最为生动。自我发明的“波斯语”成为了只属于两个人的语言,谎言在爱情面前消弭,所有的感情沉淀成为了信任。你来我往的神色与言谈,只字不提的喜欢,却在生死存亡之际,迸发出最伟大的力量。

  在爱情这条主线之外,其他的剧情也都很到位。两位男主的戏都带着余韵,所以感觉戏份充足而不凌驾于战争环境之上。整场电影看下来不忍结束,直想着让这个故事继续漫长下去。

  年度十佳预定。

  希望电影再也没有“同性”的标签,两个人的感情,与性别无关。

  20200222于电影宫

  《波斯语课程》影评(二):只言片语

  

奇妙设定,精巧构思,属于把开头随便一讲就引人想象剧情会如何发展的片子。

两人感情的发展很细腻,影片到后面两人数次在众人面前旁若无人地说着只有全世界只有他们两人能懂的语言,很打动人。

脱离二战背景,这个设定可能有点常见,尤其抓人回去差点对士兵开枪:“我可以现在就打死你回去再报告!”让人恍惚置身小言剧情(但平心而论,就是很上头啊)。

这个厨子军官演得太好了,脑子不太灵光、喜欢吃、去厨房看到刚烤好的面包也要来一口、会囤积罐头、几次发怒时眼中闪烁的分明都是不可置信,让人忍不住喜欢这个角色,包括他最后和雷扎一起走出营地的那个分叉口,让人感到无比自由。也是因此没能说服自己“维持纳粹机构运转也是一种恶”,忍不住为这个角色揪心,结尾念名字也无法共情。

说实话,电影对雷扎觉醒并想要帮助犹太同胞这条线的叙述完全不如对两人之间关系递进描写得那么完整,那么结尾归于二战的纳粹咎由自取(或许还能呼应进入营地时看到的那句话)和雷扎叙述名字的感动场景,是不能让像我一样看进去感情戏的观众认同的。因此减一星。

  《波斯语课程》影评(三):悬疑片爱好者绝不容错过的战争佳作

  

在今年入选北京展映官方推荐单元的影片中,兼具悬疑色彩与反思精神的《波斯语课》为二战题材又提供了一个动人的剖面,被誉为俄罗斯版《辛德勒的名单》。它于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首映,似乎也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化学反应。

同样是以纳粹集中营为叙事背景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是纳粹党员辛德勒在屠杀期间为犹太人做的感人壮举,以凝重深沉的情感基调描绘了黑暗中的生命之光;在《索尔之子》中,集中营的生活更为压抑、沉痛。我们通过摄影机近距离的跟拍,从男主的主观视角切身看到了犹太人眼中的人间炼狱。

但《波斯语课》却采取了心理悬疑式的叙事方式,融合了温情、幽默等元素,达成了一个相对浪漫的讲述方式。

它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勾勒出纳粹集中营复杂而罕见的一面,而被其设定所自然赋予的悬念,成就了《波斯语课》极强的戏剧张力:在押送至纳粹集中营的途中,一位犹太人(由法国当红演员纳威尔主演,代表作《每分钟120击》)为了求生谎称自己是波斯人,而向往着战后去德黑兰生活的德国军官,正有奖找寻一位波斯人教给他波斯语。为了生存,犹太人不得不编造出一门想象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情急之下撒了一个谎,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一定的心理折磨,幸运的话就此结束,不幸的话则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弥补上一个谎。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当说谎为你的人生指南,你的心理承受极限是多少?

这位矮小瘦弱、从头发丝到脚趾都像犹太人的“波斯人”,不仅时刻承担着谎言败露、小命呜呼的风险,还要在生存的绝境之下,保证他那超乎常人的头脑风暴高速运转。

或许大家也曾或多或少地感受过被单词支配的痛苦,编单词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要记住越来越多并不存在的单词。一想到这,不禁让人冷汗淋漓,也产生了对生命限度的好奇:人们在这样的绝境之下究竟能走多远?

这样的弥天大谎犹如隐藏的炸弹一般,牵制着男主和观众的心,不敢有丝毫的防松和懈怠。我们都认为它总会在某一时刻爆炸,但却不知它会在何时爆炸,如何爆炸。

这也是影片最具特色的地方:创造着本不存在的单词,说着只有彼此二人才懂的语言,天然地挟持着极强的戏剧张力和令人哭笑不得的幽默元素。但这种语言上的幽默又是严酷冰冷的——它建立在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忍之上。

一方面,和饱受劳役之苦的同胞相比,这位矮小瘦弱、从头发丝到脚趾都像犹太人的“波斯人”,看似是集中营里最幸运的一个。但碍于身份的原因,他只能旁观同胞们的苦难,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酷刑。

另一方面,在黑色幽默之下,观众仍需时刻保持精神的高度紧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可能在下一秒,男主就会败露。

但这种心理上的惊悚感并不只是故事本身设定所形成的,在《沉默的羔羊》式的开场镜头中,阴森寒冷的森林,摄影机跟随着独自行走的男主。当深青色的冷峻色调,配合着阴冷的音乐与男主愈发清晰的喘息声,就足以让观众毛骨悚然。

提及大屠杀,我们总是会联想到诸如囚禁、羞辱、酷刑、焚烧、死亡等饱含身体疼痛感的词汇。但《波斯语课》虽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既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史诗般的宏大命题,也回避了《索尔之子》中写实性的创作手法。它并不直观展现大屠杀的惨烈画面,《索尔之子》中真实可怖的营地生活,也被其强烈的戏剧空间和视听造型隐去了。

大远景下戒备森严的集中营、突如其来的扫射镜头、不断被划去的名单、以及在青灰色的灌木丛与皑皑的白雪之间,是由裸露的女尸构成的黄金分割线。

它不像集中营的故事那样,过多展现犹太人的苦难,相反更热衷于对德军形象的建构。

纳粹在电影中的形象通常是符号化的。导演试图以德军的日常生活展现他们人性的一面,尽管这无形中又加剧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压迫效果——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人类所共有的品质,才显得他们的行为如此可怕。

就如导演佩尔曼在柏林所解释的那样,他并不想拍一部关于大屠杀的电影,而是要做一部关于人类交流的电影。

语言作为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成为缔结人类情感的桥梁,也会变成党同伐异的话语杀手。犹太人因语言实现了权力的扭转,成为德国军官的老师,那么,这场惊险刺激的猫鼠游戏,是否存在赢家?让我们和男主一起,感受恐惧,体验生命。

  《波斯语课程》影评(四):有些爱情,信以为真

  在媒体发布会上,拉斯·艾丁格说了一段话,情绪很激动,甚至有抹眼睛。

  这是其中的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翻译):更悲惨的是,有人想把爱带到这个世界,但却得到仇恨作为回应。

  我知道这说的是这部电影,他很明确地说出了这个主题,而且他要“与这个有毒害的社会进行抗争”。

  说到这部电影。电影讲的是一名比利时籍犹太男子(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谎称自己是波斯人,用一本波斯语书籍骗取信任,教一名德国军官(拉斯·艾丁格)自己编造的波斯语的故事。

  初看这部电影,看到的是喜剧,调情、幽默、纳粹军人的三角关系… 观影时的笑声来自这里。

  仔细看到后来,看到的是爱情,保护与拯救,两个人深层的关系。

  再看,再想,就是艾丁格说的那样,注定的悲情。如果在观影时看到了这层,估计会哭。(可惜我没有,很多疑惑我后来才明白)

  西方媒体对这个话题很敏感,就是纳粹的人性在电影中的表现。这方面我不去说。但是如果说“纳粹”电影只能选择展现纳粹的残酷和犹太人承受的苦难来打动观众,那在2020年已经不需要再拍任何此类题材的电影了。

  《波斯语课程》里的纳粹军官,他也是受害者。

  ————以下涉及剧透————

  记性不好的等到资源出来估计已经忘了

  (以下统称“军官”和“男孩”)

  如果说前面的“调情”部分都属于铺垫,那么真正的转折就是军官在野餐时发现男孩不是波斯人的时候。

  那一刻的军官如此愤怒,因为他接受不了一个自己喜爱的人一直对他说谎的事实。他不能理解为什么男孩要一直骗他,难道是怕失去自己对他的庇护?

  军官暴打了男孩,把他送去搬石头,不管不顾男孩受到的虐待。

  但是,军官没有告诉任何人男孩不是波斯人。一切照常,好像是他对男孩的残酷的惩罚。

  而男孩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再次假装说着波斯语,他不是想要欺骗,而是一个将死之人的绝地挣扎,他希望被拯救,仅仅是活命便可。他说的语言只有一个人能听懂。

  军官再一次救了他,并让其他人相信了男孩是波斯人。军官笑着对男孩道歉:上一次我做得过火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男孩继续教波斯语,军官再也没有质疑过。

  ——为什么军官知道那不是真正的波斯语还要继续学?只是因为喜欢男孩吗?

  ——“波斯语”课程已经成为了一种在战时的感情依托,远离着外面无情的现实世界,保有情感的温存。(想必在男孩受苦的日子里,军官日思夜想,解救男孩只是一个时机的把握)所以军官选择了自我蒙蔽,甘愿相信那是波斯语,因为那是他向往的东西。

  军官的这些心理上的波动并没有在情绪上表现出来,只能靠观众去揣摩。而男孩只是确认了军官再次相信他,两人的关系就此缓和。

  第二次危机来自于男孩。对于男孩来说,他对受到的这种被保护的爱一直有些难以接受。他在集中营里看尽了犹太人的死和纳粹的恶。因此在一个受过他帮助的意大利人为保护他而牺牲时,他的心中对生的那种迫切渴望熄灭了,他所不知的善的力量驱使他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那个意大利人的哑巴兄弟。

  军官赶去拉回了男孩。在众人面前,用枪口指着押送犹太人的士兵。

  (这一段是豆瓣上的预告片:)

  ——Who left the camp instead of you ?

  ——Another prisoner.

  ……

  ——Who is he to you ?

  ——He is no one to me.

  ……

  军官打了男孩,两人站定有一定距离,

  ——And you wanted to sacrifice your life for him ? For him you would die with that nameless horde ? 说到“牺牲”时很严肃,说完甚至有点哭腔,

  ——They are only nameless, because you don't know their names. But they are no worse than you.

  沉默,

  ——At least they are not murderers.

  军官摇头,

  ——I'm not a murderer.

  ——No. You just make sure the murderers eat well.

  他的眼里透着悲伤,他是第一次也是最终知道了,自己不能被原谅。

  他曾在街上走着,遇到了一群人,便成为了纳粹。他是个厨师,想开一家餐馆;他爱上了一个犹太男孩,但他知道这样的爱是永远不会公平的,是没有结果的。

  覆雪的森林里,军官带着男孩走了,脱下来纳粹军衣,穿着普通的大衣,军官说有飞机在等他,所以要走另一条路了。他曾和男孩说,只要你在我这儿,你就不会受到伤害。

  他对盟军说着谁也听不懂的“波斯语”,竭斯底里。他被抓走,梦终于醒了,他的波斯语之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