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蘑菇大百科》读后感锦集
《DK蘑菇大百科》是一本由[丹] 托马斯·莱瑟斯著作,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K蘑菇大百科》读后感(一):蘑菇是把小雨伞,我和奶奶站在下面
马克了这本书,想起小时候暑假偶尔住在奶奶家,下过雨的清晨天还没亮,奶奶叫醒我一起去客车厂厂区的小森林里在蘑菇,空气中藏着植物的潮湿,牵着奶奶的手学习辨认哪些能吃哪些是不能吃的蘑菇,每次都能收获满满,到家把蘑菇摊在地上,太阳的照射让虫子从小雨伞样的蘑菇帽子里爬出来,回家就能吃上蘑菇大餐了。爷爷前年过世了,奶奶95了,我们瞒着她我爸过世的消息,远在北京也不能常回去看她,但是每当看到蘑菇,就会想起那些童年美好的日子。蘑菇的小雨伞和奶奶牵手的温暖。
《DK蘑菇大百科》读后感(二):上照时间
先来一张鹅膏镇楼。
哎嘛“死亡帽”这个名字……DK图鉴应该不需要介绍,买就对了。 这本蘑菇图鉴的开篇很贴心地讲解了蘑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活史、子实体构造等等。更贴心的是给出了附图的分类检索表:
简直可以说一书在手吃菇不愁(才怪)。 但是正经说,鉴于真菌类的鉴定难度,以及某些种类的强烈毒性,千万不能自以为有了这本书就可以去采野生蘑菇了。 这一点不仅书上在强调,中方编辑也在强调:
而且一般我们能看到的野生蘑菇,即使是无毒品种,也会有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问题。 所以说市场里卖的蘑菇不香吗?好好活着不好吗?
最后再来一张著名的常见剧毒菇,别名“ICU菇”的大青褶伞:
我堂堂ICU菇这么著名,才占这么点版面,不服气!《DK蘑菇大百科》读后感(三):爱不释手!
老饕汪曾祺曾写文大谈云南的菌子,他用“腴”来形容鸡枞,说它是是菌中之王,“味似鸡,而细嫩过之,入口无渣,甚滑,且有一股清香”。他还叮嘱大家,炒牛肝菌一定要加大量蒜片;正面微带苍绿、菌褶雪白的青头菌要放盐而不用酱油;口蘑宜重荤大油;平蘑一定要现采,配大量蒜黄,和瘦猪肉同炒;处理干巴菌千万别怕麻烦,与五花肉、青辣椒同炒,能让人半天说不出话来。
“干巴菌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曹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鸭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的清香气味”。然而,翻过《蘑菇大百科》,你才发现,生活中、餐桌上所见的蘑菇只是大家族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可吃的、不可吃的、好看的、不好看的,纷繁复杂。人们还能从有些蘑菇里尝出坚果味、海鲜味、辣味、咖喱味的味道呢。
蘑菇太可爱了
人们总说好看的蘑菇有毒,不好看的蘑菇能吃,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句话即能总结的真理呢,何况是如此精彩的蘑菇世界。火腿尾巴、艺术家覆瓦菌、火焰盾牌、老鼠尿粉褶、磨坊主、吉卜赛人、小精灵伞、律师的假发、臭味小矮人、南瓜灯、普通骑士、高脚杯、李子和蛋奶糕、笨蛋漏斗菌……实在是太好玩了。
小王子说:“他简直不象是个人,他是个蘑菇。”在他眼里,大概严肃、沉闷、无聊的大人像极了朴实寡淡的蘑菇。那是他还不懂大人,也不懂蘑菇。不像超级马里奥,深知蘑菇的好处!而在我心里,蘑菇简直就是可爱、趣味、灵动的代名词。
看着它们在雨后探头探脑的样子,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蘑菇呢?
从真菌到蘑菇,一切都为了生存和繁衍
真菌从腐烂的有机物、活的植物甚至动物上获取营养。凭借着头脑和智慧,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利用真菌,从洗衣粉中的酶,到抗生素的利用,从奶酪和面包的发酵,到酒的酿造。
我们所熟悉的蘑菇其实是真菌的子实体,只是真菌用来传播孢子、不断繁衍的工具而已。子实体总会衰老、腐坏,或被动物们吃掉,但在此之前,它已经倾尽全力,释放出了数十亿孢子。它们自会形成新的菌丝体,延续家族的未来。
事实上,你知道吗,松露之所以具备如此诱人的香气,正是因为它需要凭借自己的“死亡”来实现这种繁衍,引诱动物吃下菌肉,孢子再通过动物的消化道,去到其他地方。
很多真菌依靠寄主生存,彼此之间也许可以互利互惠,也或许,它们会杀死寄主,在其残骸上生存。自然界中,一切本只有生存和繁衍,没有多情的道德可言。
这么想来,我们对蘑菇的爱这么真切,又如此苍白。
让人感动涕零的完全指南
这本《蘑菇大百科》阐述了关于蘑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梳理,索引清晰,提纲挈领,又细致入微地介绍每一种蘑菇的知识。
具体到每一种菌菇的介绍,特征介绍、纵切面图、侧面图、顶面图、环境手绘图、是否可食用、孢子印、尺寸、生境、分布、出菇时间和状态……不遗余力的细节呈现,让人感动。
《一个人野营吃饭》里,夏帆拿着蘑菇图鉴,在山里摘蘑菇,煮蘑菇,山水环绕,真是无比美好,心向往之。也许,这本《蘑菇大百科》可以帮我们可以开启野外探索的旅程。
青年迈向荒野
前阵子,我买了一本五木寛之的《青年は荒野をめさす》,年轻人喊着“何谓世界?何谓人类?何谓青春?然后又何谓音乐?”,踏上冒险的旅程。我是连在家附近散步都不愿意出门的人,对于荒野的期待,只存在于脑中的文学想象之中。
然而,在拥有这本《蘑菇大百科》之后,或者在纸上遨游,或者尝试新的食材,或者去院子里看看新冒出来的小家伙是在书里的哪一页,又或者照出书里的采摘指南备好工具,然后真的踏上旅程。
找“熟悉的故人”也好,警惕“暗藏着的敌人”也好。我想,在有如此可爱又无处不见的蘑菇的世界里,我们怎么样都不会无聊的!
《DK蘑菇大百科》读后感(四):整理了一些这本蘑菇书里国内较常见的品种(欢迎补充!!)
26羊肚菌 MORCHELLA ESCULENTA
30 鹿花菌 GYROMITRA ESCULENTA
31奥地利肉杯菌 SARCOSCYPHA AUSTRIACA
38橙黄网孢盘菌 ALEURIA AURANTIA
40夏块菌 TUBER AESTIVUM
45小孢绿杯盘菌CHLOROCIBORIA AERUGINASCENS
46橘色小双孢盘菌 BISPORELLA CITRINA
51多形炭角菌 XYLARIA POLYMORPHA
51黑轮层炭壳 DALDINIA CONCENTRICA
53蛹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
56厚质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58卷缘齿菌 HYDNUM REPANDUM
59鸡油菌 CANTHARELLUS CIBARIUS
64耳匙菌 AURISCALPIUM VULGARE
66卷须猴头菇 HERICIUM CIRRHATUM
71臭红菇 RUSSULA FOETENS
81毒红菇 RUSSULA EMETICA
85松乳菇 LACTARIUS DELICIOSUS
99粗糙肉齿菌 SARCODON SCABROSUS
105瘦脐菇 RICKENELLA FIBULA
110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112糙皮侧耳 PLEUROTUS OSTREATUS
119锥形湿伞 HYGROCYBE CONICA
121绯红湿伞 HYGROCYBE COCCINEA
124紫晶蜡蘑 LACCARIA AMETHYSTINA
136紫丁香蘑 LEPISTA NUDA
138赭红拟口蘑 TRICHOLOMOPSIS RUTILANS
148棕灰口蘑 TRICHOLOMA TERREUM
155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177粘小奥德蘑 OUDEMANSIELLA MUCIDA
178长根菇 HYMENOPELLIS RADICATA
186血红小菇 MYCENA HAEMATOPUS
199毒鹅膏 AMANITA PHALLOIDES
201毒蝇鹅膏 AMANITA MUSCARIA
202橙盖鹅膏 AMANITA CAESAREA
204豹斑鹅膏 AMANITA PANTHERINA
210冠状环柄菇 LEPIOTA CRISTATA
212高大环柄菇 MACROLEPIOTA PROCERA
213大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214纯黄白鬼伞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215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225毛头鬼伞 COPRINUS COMATUS
226白蛋巢菌 CRUCIBULUM CRUCIBULIFORME
229大秃马勃 CALVATIA GIGANTEA
235晶粒小鬼伞 COPRINELLUS MICACEUS
236白小鬼伞COPRINELLUS DISSEMINATUS
238半卵形斑褶菇 PANAEOLUS SEMIOVATUS
243田头菇 AGROCYBE PRAECOX
249簇生垂幕菇 HYPHOLOMA FASCICULARE
251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258纹缘盔孢伞 GALERINA MARGINATA
291变绿粉褶菌 ENTOLOMA INCANUM
315硫色㶷孔菌 LAETIPORUS SULPHUREUS
319灰树花菌 GRIFOLA FRONDOSA
324血红色钉菇 CHROOGOMPHUS RUTILUS
326美味牛肝菌 BOLETUS EDULIS
335橙黄疣柄牛肝菌 LECCINUM AURANTIACUM
339松塔牛肝菌 STROBILOMYCES STROBILACEUS
341硬皮地星 ASTRAEUS HYGROMETRICUS
347白鬼笔 PHALLUS IMPUDICUS
349阿切氏笼头菌 CLATHRUS ARCHERI
350尖顶地星 GEASTRUM TRI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