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1000字

2020-10-22 02:0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1000字

  《孤灯下的记忆》是一本由赵絪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灯下的记忆》精选点评:

  ●很喜欢这种文字,细腻,读起来特别舒服。

  ●作者描写比较生动,许多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去年被人推荐的书,今年才翻起来读,每当这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缓慢而迟钝。文中出现那些熟悉的地名,我也曾都无意中经过,大概读这文跟我读高尔泰一样,让我重新理解了很多人事物。前半部分关于赵俪生夫妇生平的记述读来感人,后半部分关于那个时代一些大家的记叙观感一般

  ●书评豆瓣发不出来,有兴趣的去我公号“快刀书评”看。

  ●文字质朴清通

  ●i251/49 我的母亲高昭一 被遗漏了的一段“师承” 还有最后的小说也不错。这本书看得过瘾,建议先看她的父母赵俪生和高昭一的篱槿堂自叙 书中有许多照片也算是特色之一

  ●前两部分好看,其中又以回忆父辈故交友谊的文章更具看点。赵老爷子真是高傲、高贵、任性又硬气,凡是怀念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真的不是蠢就是坏!

  ●头等掌故 末等文章

  ●第一部分很伤感,甚至让人感动。其他两部分感觉质量有些下降。最后的小说真有狗尾续貂之感。赵俪生和他妻子着实为学人伉俪,钦佩不已。尤其老太太将去世那段,感人至深。

  ●接触学术应先读学术史,一则以见来路,一则以示去路。读学术史应先读回忆录,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一):读《孤灯下的记忆》有感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赵絪女士旁边听她叙述一般,亲切、温和、动情、幽默、哀伤、俏皮。总知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就能用文字描写出来什么样的场景,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氛围就能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真不愧是精心雕琢出的作品,试问当今还能有几本书是用10年时间来打磨出的。除了阅读还让我非常惦念这位阿姨,让我感受到那代人的真实、质朴、踏实,同时也向往回归到人性最纯正的那面。艰苦的岁月都能乐观面对,更何况当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们又何必庸人自扰呢?感恩赵阿姨引领我的人生观、感恩阿姨讲述西北的那个片段、感恩阿姨精心烹饪的这份饕餮盛餐,愿您身体康健,吉祥如意!

  《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二):“继父之志,述父之事”——从《篱槿堂自叙》到《孤灯下的记忆》

  赵俪生的回忆录《篱槿堂自叙》于1999年首次出版,2010年又与夫人高昭一的自传《回首忆当年》一起出版,合辑为《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篱槿堂自叙》在全书中共占150页,其中1949年之后的内容不足20页。这是很不同寻常的现象。

  《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三):现实像块石头,理想像个蛋

  作为兰大子弟,从小就不断听父亲讲述赵先生的故事;赵先生来家聊天,爽朗的山东腔吸引年少的我躲在门后偷听;彼时的我还没有那么油腻无趣,赵先生在我心目中就像他的身躯一样高大,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革命者+史学大师。 后来,看高先生赠阅亲朋的回忆,看赵先生自己写的一些文章,慢慢了解到赵先生高大身躯后面那些悲凉的故事。 赵的一生,始终是个被现实不断打击的理想主义者: 出身传统的书香门第,上大学时一腔热血,冲在最前面参加了12.9运动,放弃学业参加革命,却又看不惯根据地的官僚习气,拒绝了蒋南翔的入党邀请,宁肯去学校教书; 革命成功后,本可以论功行赏安居乐业,又在科学院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说话,顶撞郭沫若,几次运动后终被发配到兰州; 在兰大仍秉性不改,在夹边沟农场几成饿殍,被女儿以命换命,以身幸免; 文革后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登上讲台,却又由于人际关系得罪同僚权威,搞到几个研究生连拿到学位都一波三折。 最为可叹的,他自诩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却始终被党视为异类;而作为学者,他半生致力于马列主义史学,曾经引以为傲的农民战争史、土地制度史研究,虽然一度作为马列史学的几朵金花之一,但到了新世纪,已经被彻底遗忘。 我想,“理想主义的牺牲品”或者"理想主义知识分子的标本“,用来形容赵先生,是不是合适?

  《孤灯下的记忆》读后感(四):唱京剧《挑滑车》的赵俪生

  今天读完赵俪生女儿的回忆录《孤灯下的记忆》,涉及赵老处看点多多。

  我对赵老的最初印象是,大二时,一位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老师跟上课,说兰大老教授赵俪生学问如何如何好,能把枯燥的中国土地制度史讲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学生们看赵老讲课喜欢看手中的一张纸条,以为一定是什么“秘籍”,下课后一问才知道,那只是老婆要他下课后买菜的清单,赵老怕忘记了,便不时看看,哈哈,可见此老学问都在大脑里,炉火纯青了。

  后来是王家范说“二十世纪上通史课,上半叶钱穆最好,下半叶赵俪生最好。”

  再后来是知道他是秦晖的老师,治学上启发了秦晖对“大共同体本位”开炮。

  再再后来又是“赵俪生与杨联生”那场著名的争论,涉及一二九一代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问题。

  书中也谈到了赵老的通史课,谈到了兰大江隆基校长对他的保护。还说到赵老的台风“凡是听过他的学术报告和讲学的,从长辈到晚辈,从内行到外行,从欣赏他的到忌恨他的,无不折服于他的“一副钢口”,可其中所付出的辛劳也只有家人知晓了。特别是晚年,他去上课,母亲就得赶紧找出一套更换的内衣内裤。他下了课,一进家门已全身湿透,立马就得全脱全换,人像瘫了似的,要在榻上休息一两天才能缓过劲儿来,真像铆足了劲唱了一出《挑滑车》。”

  俱往矣,赵没有成为一代学术大师,学术思考和铮铮风骨却滋养后学。我的新书《心有猛虎 细嗅书香》对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一书,作了这样的推荐:

  “都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实际上,这是斯大林强推马克思主义造成的。马克思本人确实有过历史的分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但这只是针对西欧社会而言,对于中国以及远东地区,他用了“亚细亚社会”,意指一种“没有私有制,而是“土地国有”、“农村公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严酷的专制主义和“普遍奴隶制””的社会。49年后,这一“亚细亚社会”被消化在“封建社会”里,造成了很多历史认识上的问题。郭沫若等人把“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当作头号“封建”标志,“战国封建说”就占了主流。而赵俪生则将“是否告别对共同体的人身依附”看作封建标志,也就是主张“魏晋封建说”,这成为他之后被打成右派的原因之一。

  文革结束后,赵俪生的学生秦晖在老师启发下抓住“个人依附共同体”这一钥匙撬动了中国史研究。他以七十年前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中国社会是否存在阶级对立问题的争论为契机,从分析旧中国“关中模式”入手,在掌握大量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社会学科学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封建社会三要素(即自然经济、宗法共同体与依附人格)在中国的社会表征,指出“关重地区的租佃剥削并不严重,农民起义原因更多是官逼民反,即地主与农民联合造官府的反,而不是传统说的农民反抗地主剥削”。

  与此同时,海外学者黄宗智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家庭农场因为耕地面积过于狭小,为了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在劳动力边际回报已经降到极低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力,以期增加小农农场总的产出;而发展不足的经营式农场和小农经济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特别顽固、难以发生质变的小农经济体系,“内卷化”这个名词就形象地描绘了这种顽固性。

  王家范则引进西方产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所有制理论”进行解构,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产权”极不明确,而“大一统”下的“国家所有”使得“私有权”极不稳定,这也就成了中国在以后长时间里不能成功进行“现代转型”的“症结”所在。例如,财政由税人为主转向税地为主,误以为可以促进土地私有,实则在国家财政膨胀下,小农乃至地主的负担有重无轻,产权更趋不稳定。地主逼不得已改行租佃,自主经营的地主日渐减少,变为消极的食租者。小农经营规模日趋细小,资本投入仍极低。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主义的发展,岂不是更加无望?

  如此两代史家,多家合力,才算厘清了一些意识形态给历史研究造成的迷雾。”

  赵絪是赵老儿女里面唯一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是在赵老指导下自学成长,因此文风反而奔肆、爽利,加之是画家,描写场面很出彩。比如,她写父亲如何靠听民国寒儒乞讨讲诵的而学习古文道道,感慨斯文不绝;她写母亲作为“驯兽师”如何包容父亲的暴脾气,以及临终前如何刁难父亲训练父亲的生活自理能力,感情真挚动人;他写张政良的一个学生如何跟师母私奔,张如何隐忍,私奔者如何痴情,女的又如何被造反派逼死,真是催人心肝。最动人的是老友童书业去看望赵俪生那个场景:1958年夏天,赵俪生在山东大学接受批斗;一天清晨,他听到过道传来哭声,朝门口望去,发现有一人背对着门、头顶着墙掩面而泣,正是童书业。赵俪生此时是戴罪之身,不敢出门,童书业不敢进来。赵絪写道:“他们一个是必须划清界限,不敢进门;一个是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两个怯弱的老友就这样一个在门内伤感,一个在门外恸哭,以此种方式完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晤……”这是可以入《世说新语》的故事。

  《挑滑车》剧目取材于《说岳全传》第三十九回。南宋初年,金兵侵犯江南。岳飞与金兀术会战,岳飞的兵马被金兵围困在牛头山(宋高宗赵构也被困在牛头山)。金兀术知道岳营的兵将骁勇善战,难以取胜,于是调来铁滑车,阻击宋兵冲出山口。双方交战时,高宠突出助战,大败金兀术,于是乘胜追击,在牛头山战场西北角遇金兵大营,以为是屯粮之所,单骑踏营。金军元帅哈铁龙以铁滑车阻拦。高宠奋不顾身,用枪连续挑翻了十一辆滑车,终因座下马匹力尽,挑第十二辆铁滑车时被压死。《说岳全传》原文是这么表达的——“…到得第十二辆,高宠又是一枪,谁知坐下那匹马力尽筋疲,口吐鲜血,蹲将下来,把高宠掀翻在地,早被铁滑车碾得稀扁了…”金兵滑车被破,抵挡不住,仓皇败走,岳飞大获全胜,解除了牛头山的包围。

  岳元帅是胜利了,可挑滑车的高宠却死得惨烈,最终岳元帅也失败了。“挑滑车”的悲剧在于:任你武功再高,当你被逼入死地,没有其他选择时,一次一次的滑车也会把你耗死。某种程度上,赵俪生、童书业也是在毛时代挑滑车?他们只是在学术范围内挑滑车,林罗则在整个社会层面挑滑车?

  其实,赵絪也见过遇罗克,只不过事后回想,谈到的只是自己作为学门子弟的“胆小和懦弱”,以及“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伤感而已。林昭、遇罗克才是“挑滑车”的当代高宠,而赵俪生、童书业只是唱了一出京剧《挑滑车》而已。此时此刻,我心情复杂,我并没有苛责谁的意思,谁都不容易,我自己未必比人家值得更好。但事实就是事实:这是赵俪生以及“一二九一代”的大限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