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桂花雨》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桂花雨》读后感100字

2020-11-10 01:02: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桂花雨》读后感100字

  《桂花雨》是一本由琦君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桂花雨》精选点评:

  ●温暖舒服近心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每到桂花飘香的季节,第一想到的便是琦君的这本书。很喜欢琦君的文字,朴实,家常,自然流露。对于那个时期的作家来说,风土人情,童年生活,家庭生活,人生经历便是最大的宝贵财富。

  ●最最精彩的是《镜里朱颜改》系列,一种“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春瘦”的憨态。

  ●看梅先生去她们家时那一段觉得真是非常真切,仿佛真的是一辈子的遗憾了。可是人生错失的机会何止这一个,明明那么多。

  ●也许有了一生的漂泊体验,心绪终会变的这般静好吧。脚步碎,桂花香,漫人生#

  ●很久远的回忆。 覆着不甜美的灰尘。

  ●喜欢《镜里朱颜改》这一部分的,看到落泪。

  ●时代感 怀念过去。

  ●戴文采给我读读

  ●琦君的回忆性文字更隽永,充满钟灵毓秀之感。其他的文章类型值得考量的并不多。她的那些充满性灵的关乎于爱与教化的文字总是最香醇、甜糯、温软的。喜欢她为文章拟的那些诗情画意的标题。

  《桂花雨》读后感(一):一花一木耐温存

  这些天读了刘瑜阿乙之后读了这本琦君的随笔集,成长时代的差别,年龄的差别,人生经历的差别,很明显的表现在文字里。

  从琦君先生的文字里我更多的感受到老一辈人逆来顺受的豁达隐忍,相较于现今和平年代的生活安稳物质丰富,老一辈人更多的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在大时代的潮流中的无力与渺小,经受了更多的生离死别。但是和平年代里的日子依旧是寸步难行的,社会的浮躁,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其实也是需要大量的精神上的食粮的。所以现今的人也有着叛逆精神,有着抗争精神,有着无尽的思索和探寻。

  琦君先生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一位大家平和的心态。宽以待人,淡泊从容。我很喜欢里面的几篇儿时记忆的文章,儿时看戏的场景,童仙伯伯,穿新衣,参加喜宴,儿时的朋友,还有哥哥和母亲,对这些的回忆里都充满着让人无比动容的温情。

  韦先生,一文里,有句话“在大风浪里飘着的孤舟,我们的祷告不是祈求浪潮的平息,乃是要有更多的勇气与毅力去克服这大风险”。在我眼中,这句话深深体现了他们那一辈人的精神特质。

  姜伯伯一文里“所以凡事总要能包涵,可以化解戾气”。我深以为是。

  夏承熙老先生说“流光不居,幸勿为人间烦恼蚀其心血。当时时体验人情,观察物态,修养性格,他年若能有不朽之作,真吾党之光”。我当谨记。

  与人为善,不急不躁,这是我们渐渐变得浮躁匆忙的现代人容易丢失的品质吧。

  其实从她的文字里我也不是没有看到不满,只是没有抱怨,她会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就像她在对于自己当一名教师所说的话一样“以期贡献个人微末于我所热爱的人间”。她不咒骂或者谴责黑暗,而是默默无闻不急不躁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己之力发出光与热,以驱散黑暗与寒冷。没有戾气,只有满满的温情脉脉。如清风如朗月,让人舒心又安心。

  读她的文字,像是冬夜里温暖的灯光下,听奶奶缓缓的说起从前故事,听得人舒服踏实。

  期许将来有一天也能像这样跟儿孙平静悠然的讲起从前,不遗憾不惋惜,只有满足和不舍。

  “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

  《桂花雨》读后感(二):谁家的桂花香桂花香飘·······

  琦君的文笔真的很舒服。

  下午去书店买墨,顺便买了很多书。抱着一大堆书,重得不行,饿得发昏,去咖啡店坐坐,一块提拉米苏,一杯酒味儿奶茶,加上这本书,顿时觉得人生真美好。

  再度回归儿时的读书习惯,不是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而是随手翻着读。读到的一篇,讲她小时候赴宴,节俭的妈妈给她穿着普通的衣服,她被同席美丽的大小姐耻笑的事儿。不料笔锋一转,写到她父亲做官回来,听到这段遭遇,给她买了又时髦又得体的衣装去赴宴,人人夸她漂亮又大方,赢得一大把羡慕与嫉妒的眼光。

  读着读着笑出来:比如,小时候的她看到同席的漂亮姐姐,雪白的旗袍,绣着修长的绿色牡丹,乌黑的头发简单地盘起来,多么素雅大方。她和这位姐姐坐在一起,人家都以为她是丫鬟呢。最神的一笔,是这位姐姐不屑一顾地笑了一下。这么一笑,她觉得多美的衣服都不美了,多可口的菜肴都不想吃了。

  更有意思的是,当她父亲给她做衣服,让她选布料时,她选了白底绣红色牡丹花的!我笑了,小姑娘的小心思,不就是想把当年的姐姐比下去么?难忘的还有她爸爸眼中的无奈:一套好的衣服花很多钱的。

  读完再次想起“人靠衣装”这话。想想当她后来穿得精致,谁是真心夸她这个人,谁是在夸衣服体现出来的社会地位?估计后者多一些吧?作者肯定在感慨世事变迁人情冷暖之类的,下笔无比温柔婉约,毫不做作,甚至一点也不华丽不沧桑,可是读了之后就是能让你天南海北想上一通,发一堆感慨。

  她的每一篇文章都像这一篇。随意乱翻,倒是错过了《桂花雨》。用“桂花”比喻她的文风真恰当:家常、舒坦、不做作、不伧俗。读完之后真想找出桂花茶泡了喝,闻一闻花香看一看花。记忆中桂花就是属于老房子的花,老宅拆了,花香也远了。多亏了琦君的这一本,让我在恒温空调房里,闻到回忆的香气。

  《桂花雨》读后感(三):客心转凄然

  大凡有过49年前后仓皇南去经历的台湾作家,蓦然北顾之际,笔下总会有些斯人已去故国安在的流离无措。琦君写就本作之时已是年近六旬的垂老之人,乡愁经了二十余年的发酵自是眷恋无限,落笔也多在承载了沉厚记忆的旧日吃喝穿戴玩意上,仿佛如此便可将魂牵梦萦的浙南乡间具象化。

  琦君幼时接连丧父丧母,幸得伯父(潘鉴宗虽系北洋高级将领,今日却多以“琦君养父”或“《桔子红了》原型”的身份为外人知,武勋果然没有文字流传的久远)收养,养父母对琦君与大其两岁的哥哥长春视如己出,琦君对二老亦敬爱有加,终生以“父”、“母”称之。只惜养父母的婚姻是表亲间的指腹为婚,虽有青梅竹马之谊,养母叶氏却渐渐遭弃,三十四年的婚姻中三位姨太相继进门,尤其是时髦新派的二姨太王氏在夫妻情感、家庭地位上的取而代之与有意无意间的张扬外露时刻都在刺痛叶氏这个传统女人的心。养母的不幸与委屈自然令琦君刻骨难忘,对养父却不忍也不便多言,对二妈的诽怨随着养父身故也渐渐消散了,唯有向来亲厚的长春的夭折(算起来,长春客死异乡与王氏疏于照顾不无关系)难以忘怀。少年夭折本就是悲痛欲绝之事,何况这长春不但少聪早慧又是潘家少一代唯一的男丁,阖家上下自是加倍的揪心。养父为有所出当年便纳了三姨太,待了六年才迎来一女婴,养母遂另抱了一族中男童,好容易养了十年又夭亡了,琦君与幼弟亦感情深厚,小说《七月的哀伤》中的“天意要使我们家门庭衰落,连一个男孩子都留不住吧”只怕也是切身叹息。在这前后养父母也先后离世,待49年琦君带职南迁时唯有王氏相伴。有了这一层层的隐痛,怪不到琦君的文字即便是在温馨欢乐中也隐约透着股创痛,令人落泪。这份创痛不但追忆父母兄弟时如此,在谈及眼下时也是如此,亲子欢愉中也有些对儿子渐大后疏离的伤怀无措,养猫逗狗之余也有些对心爱宠物的走失死亡的哀戚痛心,寄居客乡者的飘萍无根感或许更易触动伤感怀秋的愁思吧。

  还记得前些年看过一则琦君故世多年骨灰依旧在台殡仪馆无法入土的新闻。琦君在世时一再表示想葬回家乡,却因种种关系无法达成,可怜这位几乎思乡成疾的老人不要说叶落归根了,竟连入土为安也做不到。眼下又隔了几年,不晓得琦君遗骨是否已回乡?

  再一则,本作似乎被多个教材编撰组选入,荣登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看着诸如“文章一开始就写‘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彷佛闻到了’,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作者叙述童年摇桂花一事时,详写了摇桂花的过程和其父母,其作用是什么?”…等等题目,实在大倒胃口。

  《桂花雨》读后感(四):珍重 温柔

  琦君是久已如雷贯耳的名字,早已经在不同的朋友的书架上见过她的那本《爱与孤独》,一直以来不是很喜欢那种收录一篇一篇短短作品的散文集子,在语言方面或精致或散淡也许能给人惊喜,但是总觉得格局不够,看得不爽。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看到了《桂花雨》这三个字的书名,想想稍稍了解的台湾背景的作家琦君,莫名其妙地就借来看了。

  看目录就让我赏心悦目:细雨灯花落、如此星辰非昨夜、春水船如天上坐、终日思归碧山岑、镜里朱颜改、浮生半日闲……诗趣有了,其中承载的是怎样的故事呢?

  我得承认,“惊鸿一瞥”之下,第一篇《相逢是别筵》足够惊艳。台湾的文人是这样,不必摘章引句,诗词的美早已融合在了他们的字里行间,无限的古典意味。诉说的却是现代的别情。繁华匆忙的香港,三个双鬓已白,分离几十载的旧友。

  文如其人。

  琦君自己说,她的散文是“清汤挂面”式的,只能勉强记事抒情,拙于写景。的确,她无论是口吻或是文笔都是平淡如水的,不滥情,甚至连“抒”情也算不上,只是淡淡地一句,淡淡地表露罢了。

  收录的几篇类似书评的文章,看看琦君欣赏怎样的文字,也可领略她的文风大概如何。

  “……如同面对一位和蔼谦和、学识广博的长者,不懔然岸然地说人生大道理,不眉飞色舞地卖弄学问,不傲骨嶙峋地讥讽世态人情……”

  “……那一份款切的拳拳情谊,那一腔对人世的关爱,那一派温厚的幽默……”

  “……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丝毫的渲染,…只平平实实、真真切切地把一件件琐事写出来,使你低回不已。”

  “年事日长,愈喜爱朴质无华、表达真性情的文章。”

  “……是性情中人的性情中的至文。”

  几百年前的那位散文家归有光,就是因着这样的文风久负盛名。无论是归有光还是琦君,都可以说是经历过人生至痛的离散,而琦君生在二十世纪的乱世,怕是那份与朋友亲人乃至故乡诀别的哀痛要更深刻痛楚一点。他们打动人的,莫如说打动我的,是文字间的那份珍重。

  对琦君来说,乱世之后尽管是太平盛世,可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或许让人失去的更多?可是无论是当年匆匆去国时的杭州车站未见一面的好友,是童年时一别成永诀的哥哥与幼弟,是分别多年而只可在香港重逢数日的老友,琦君下笔平淡无华,而字字郑重掷地有声。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如水的时光中的痴痴凝眸,是琦君其文其人的姿态。

  那篇打动我的《相逢是别筵》中,琦君所无比珍重的好友大汉,不也是如此姿态的“痴人”?第一辑“细雨灯花落”中多是在记台湾生活中的文友,每一位都是如此的可爱。无比真切的剪影。

  总体来说,琦君的人格和文风,都不出乎最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所以本书的摘录,也有一些纯粹是为“状志”,虽然谈不上流于说教,但是总有些平板无聊。

  一些喜欢读额篇章:

  1、真的很喜欢《母亲新婚时》。那种传统婚姻中女子对丈夫无条件的温柔与敬爱,和承受的丈夫半生冷落的无怨与坚强。另外《衣不如故》、《故乡的婚礼》等篇中也勾勒出了其母质朴、刚毅和对家庭的爱。

  琦君的家庭是旧式的家庭。中学之前接受的也都是旧式的教育,大学本来想考燕京大学外文系,最后在父亲的意愿下考入杭州的之江中国文学系,师承夏承焘(古典文学大师,名字很熟,看了百度才有点印象……)。可以看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对琦君的影响。一方面是文化、文学的底蕴,另一方面是其母那种传统女性的温厚与平实。(豆瓣看评论才知道琦君口中的父亲母亲其实并非生父生母)

  2、《一对金手镯》、《金盒子》、《童仙伯伯》等篇,写与一同长大的哥哥、幼弟、和吃一位母亲的奶水长大的姊妹阿月的生离与死别。

  写累了,回头再来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