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精选

2020-11-10 02:1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精选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是一本由钱乘旦 / 陈晓律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010-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精选点评:

  ●通俗易懂,浅显明了,从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的角度勾勒了英国政治变迁的文化因素,经济腾飞的内在因果。传统与变革的平衡,激进与改革的妥协,向后看和向前看的博弈。一个岛国,给人类历史的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他建立制度和完善制度的道路具有榜样性!英国式道路,英国式变革,英国式妥协,打破了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教条主义和工人阶级彻底革命性的神话。这本书告诉我们,暴力之外,还有一种人类应该多去思考的道路。或许改编葛德文的话,可以这样说“不是不变,也不是一下都变,但是要有不停的变革的心态。”

  ●宗教部分扯淡不少。

  ●刚巧之前读过巴特菲尔德在《辉格史观》里的一段,他攻击那些从后见之明构筑英国史的人,将英国的历史变成自然而然的自由价值的胜利。就感觉钱老应该受这部分著作影响很大吧。但还是很好看,大约源于这种“自由价值”本身的迷人,和这种迷人为事件带来的确定的意义。

  ●真是一本好书啊。通俗易读超好看。王权,议会,贵族,平民,中产阶级,工业革命,英国的历史上自由和专制之争,现代和传统之争,如何渐进的历史之路,有时比看悬疑小说还过瘾,钱老师写的很好

  ●一直好奇两个作者,各自写了哪部分,反正序言也没说清,第五章的论述不太喜欢吧,一家之言,感觉不太适合入门的人看

  ●非常棒的一本书 刚去英国的时候看的书 全书纵观英国历史 按照历史的脉络 梳理了关于英国人关于自由的启蒙 在变革时期的选择 已经如何在两者中选取平衡并最终开创工业文明的先河 是了解西方文明 民主进程 以及思想史的一部非常不错的书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如何open to change but keep unique,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政治,经济,思想,人文。

  ●了解日不落帝国为何强大,为何又逐步地衰落~

  ●可能是最好的从英国史角度研究英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大陆中文文本。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一):冲突与融合的前提

  全书主题是“冲突中的融合”,内容即围绕该主题追溯英国现代化的形成和所谓的“英国模式”。“冲突中的融合”的产生至少有两个大的前提:

  一、思想前提:保守主义的根基。英国保守主义是稳重、守成的,它不是一昧的固步自封,而是在现有制度尚能维持之时,它便不愿变革;现有制度已经脱离现实需要之时,它准许某种程度的的变化,并在这个变化的基础上把守新的阵地,直到下一个循环。

  二、实践前提:middle classes(尤其是其中的工业资本家集团)和工人阶级代表对政府7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压力,从议会改革到市政改革,从文官改革到军事改革等,促使上层让步;统治阶级在迫在眉睫之时适度的让步与安抚,避免了法国式的改革;贵族阶级内部辉格党对改革的同情、支持和身体力行。

  当然,也不能简单的用一个“保守主义”概括所有的问题,比如霍布斯鲍姆在《工业与帝国》中关于19世纪后半叶英国开始相对衰落的论述,此时,英国开始相对衰落的关键是:英国工业革命第一阶段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和企业结构都相对简单,虽然曾经是先进的,但到了第二阶段便成了拖后腿的东西;在传统盈利模式尚能盈利、分散的私有制条件下,英国的转型缺乏动力。这样,英国不断累积着某种“先发劣势”,逐渐落后了。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二):工人阶级的动力学

  本书的作者钱乘旦和陈晓律先生都是研究英国史的大家。《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也被钱乘旦看做自己的代表作。

  今天来看,《英》一书关于英国渐进的文化发展模式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改革中中国重要的理论来源和未来道路。但是本书在90年代初刚出版的时候还是引起了许多的不解和争议。长期以来被奉为真理的阶级斗争说似乎受到了挑战。

  英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其实也是受到批评的。英国工联主义成为一战时期投靠帝国主义的代表。但是工人阶级接受调和论的观点之所以成为英国工人阶级发展的主要方式的原因却长久没有被认真探讨。

  本书就是从英国文化模式的角度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英国独特的文化模式形成于“光荣革命”以后,在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过程中成型。在17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以后,推动这种改革模式形成的力量中,工人阶级恰恰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英国工人阶级接受妥协和渐进的英国发展道路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为英国工人阶级正是这种模式形成的一部分。英国工人阶级斗争动力学带来的不仅是动力,也带来阻碍。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有其是福利国家的建立,强大的工会力量保护了工人的利益,也打击了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工人的努力程度。这种状态在几乎所有福利国家里都存在着。当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利用货币主义学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弱了工会的力量。当失业率上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塑造了繁荣局面。在本书写作90年代初,作者还没有把握完全加以肯定。今天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方式。但是我们发现,英国劳动力群体倾向于金融业和政府行业就业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今天英国依然面临沉重的经济发展负担。英国经济并没有恢复到工业革命状态。从这个程度上说,撒切尔改革是有限的,她没有推翻福利国家状态,也很难推翻。

  当已经丧失了斗争精神的英国工人阶级开始享受福利国家带来的“绅士化”机遇的时刻时,他们还会在学习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大力强调的就是恢复二战时代美国工业的创造力。欧洲却没有这样做。2011年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出现,经济学家们做了许多的解释,欧盟在结构框架上的问题的确存在,也要为这次危机负一定的责任。但是无论欧盟还是世界银行如何的英明伟大,当他们设计的拯救方案面临的是一堆懒洋洋的工人阶级时候,执行力能有多少呢?

  我们的报道不能应该只是一味的指责资本家的贪婪,现代社会各个阶层都应该为国家的问题进行反思。英国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欧洲福利国家如果无法解决企业家精神缺失的问题的话,欧盟的沉沦只可能是进一步的事情,而且英国还将面临更加漫长和深刻的病态痛苦。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三):“旧瓶装新酒”

  师爷钱乘旦和陈晓律老师合著的英国史经典之作,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读起来很舒服。下面谈一下初读的感受,第一次认真地看完一本英国史的著作,观点和语言可能有失偏颇,请多包涵。

  英国和平、渐进的发展模式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发展方式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作者指出“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寻找依据,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是近代英国的特点,而这种“革新”与“守旧”的倒置,是促使对立面在冲突中走向融合的重要因素。比较赞同伯克的这一观点,“变革是传统的再生,使传统延续”。英国国民性的最大特点,是将新的内容装进传统的外壳,将古老形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换言之,是“旧瓶装新酒”。

  在追溯英国历史上各种冲突和融合时,作者总是习惯用“契合点”一词。然而,“契合点”的形成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失败之处在于追求财富和追求平等的失衡,福利国家正是两种追求的“契合点”,工业民族精神就是在这一点上形成的;中世纪宗教和近代理性在新的前提下合作,宗教服务于理性,两者最终找到了“契合点”,使理性成为全民族的灵魂;“激进主义”代表着一种“超越时代”的趋向性,要求对基础进行“根本性变革”,正是由于这一“契合点”,使不同派别的激进主义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协同行动,最终又在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下与“保守主义”找到“契合点”。

  在发展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同一立场可能在此时属于激进,在彼时变得保守,保守与激进的界限渐渐模糊不清。英国的保守主义力求“有保留地变革”,而激进主义在“否定传统的同时,总是在另一个方向上追溯传统,对传统否定得越深,这种追溯就越古远”,两者的冲突与融合导致了英国渐进发展道路的形成。

  对自由的向往与深厚的等级观念共同构成了英国的等级传统,这样的社会就本质而言是典型的贵族社会。英国较为典型的特点是“向上流社会看齐”,这一点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在作者看来,正是这种“模仿上层”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英国经济相对衰落,中等阶级原本奋发图强的竞争精神,被偷闲懒散的绅士风度取代,给英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恶果。英国总是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达成妥协,而精神价值取向的妥协却使变革的观念容易被传统的惯性所战胜,未经改造的传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最后,作者在结语中指出,英国衰落的根源容易找到,但如何激起奋发向上的精神却是苦难的,人们常被胜利所陶醉,而往往“盛极必衰”,每一个处于顺境的民族都应深思这一问题。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读后感(四):也说说英国和英国人

  在到达英国之前,一直想找几本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风物政治文化等相关书籍拿来看看,一方面想了解这个国家,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打下基础。

  不幸的是,一直到出国前,也仅仅买到了英国通史,对于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自己了解的并不深刻,除了大家都知道诸如足球,工业革命,哈利波特,黑暗料理,大本钟伦敦眼,似乎都没有什么好聊的,有些捉急。

  千头万绪之间,偶然在万能的豆瓣上发现此书,如获至宝。

  看的电子版,实体书很多书店都已经没有了,网上也告罄。不过这个电子版是盗版,很多错别字,诚实的说,阅读过程中,还真是有些影响自己的心情。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大不列颠的印象并不好,尽管不可否认它的确是当今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之一。可真正身临其境以后,却发现这是一个人际关系冷漠的国家,不知道是否发达国家均如此,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各种规章制度完备,人民安定,物质富裕,人们在精神上早已完成各种净化趋于平和淡定。

  但社会和谐的同时人际交往却并不像国内一样联系紧密,国内是人情社会,不管你愿不愿意,总会有一张无形的网将你牢牢掌控,你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求生存,如蜘蛛吐丝般左右逢源,有时候圈子大不大,交际面广不广往往是国内普世价值观下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或叫吃得开的标准之一。

  而在这里(可能也是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一样)人情,关系所占比例并不大,人与人之间联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同事相处并不那么紧密,国民素质良好,有礼貌有涵养,因为有完善的法律条款,一切操作相对成熟完备,走关系钻空子在这里行不通,真正正正靠法律行事。

  诚实的说,对于英国这个国家以及英国人印象并不好,照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的说法,“英国人总认为他们everything is best!”

  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还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残存的自豪?

  可当读了这本书的一些章节,了解到更多事实,才慢慢觉察:也许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油然而生的自豪甚至上升到傲慢霸气不是没有原因的。

  世界上现代国家学说中三权分立,政府应该向选民负责,国家和社会是法治而不是人治,这些最基本的现代国家学说最早通通起源于英国。。。

  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

  回到最初,大不列颠土地尚未开化,罗马人作为第一批外来入侵者在这里统治了364年接近400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人文遗址和印记;然后是撒克逊人的入侵迫使那时候生活在此片土地不食人间烟火当地居民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最早有了军事首领和所谓的国家的雏形。

  再然后是诺曼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再到后面的克伦威尔军事独裁,光荣革命,直到今天读到的工业革命。

  作者都是研究英国历史政治社会的专家权威。里面很多观点都非常可观有威信。

  “英国历史发展中最大的特点是:把传统作为改造传统的依据,并对传统做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解释。”

  “英国政体不像法国和德国,前者发展到后期,国王权力太大不可收场;后者军国主义猖狂,国王权利微乎其微。英国的贵族和国王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不会出现一房权利特别突出,一边倒的情况”

  “英国总是在维护传统与寻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道路。把新的内容装进旧的传统的外壳里,将传统形式与自由精神相结合”

  “民主的精神也是英国民族的精神。”

  约克的三权分立学说,“一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的“财富追求”伦,为17世纪的人民追求财富,寻求利润带来可行性和公知舆论心里支持,再加上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切的一切为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奠定基础。

  黄金白银这些财富是要再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一味单纯的靠掠夺不可能长期繁荣昌盛。这一点上,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吃了亏,他们的王公贵族只知用掠夺过来的财富和黄精添置奢侈品,购买廉价的外国物品,却不知道善用在自己国家身上,投入到生产,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进行资本再增值,因此永远成不了世界霸主。

  读到这里,觉得这和人的成长也一样,想起安藤忠雄的自传中,那时候在去欧洲自学建筑游览各国名胜建筑以前,安藤的外祖母意味深长地告诉年轻的安藤:钱不是拿来存的,善用在自己身上才有价值。

  挣在多的钱如果不把他们转换成生产力,不懂得为自己投资,不学会给自己增值充电,永远只是一堆废纸。

  至少目前的自己是不会为了存钱而挣钱,我只是想利用挣到的钱投资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福利国家是通过社会立法来实现的。

  所谓社会立法,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协调各个派系之间利益纠纷,使得最贫穷的集团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

  福利国家,福利政策是实质是:香肠和面包的关系。有产者追求利润,劳动者追求平等,尤其是经济地位上的平等。如何在追求财富和追求平等之间获得一个有效的度,不仅可以安抚穷人,又能自求。这是摆在政府以及执政党面前一个难题。

  这里,想起国内和谐社会,政客执政党为追求自身政治利益,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获得更多选票,巩固其统治,必然会走上社会立法确立各种社会福利和政策,最终构建起福利国家。

  就像书中写到的,既要让老板分享香肠,又要让为其打工的劳动者吃上足够的面包,这就是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实质。

  我的理解是:归根到底还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巩固统治所采取的缓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在不触动根本利益的基础上适当地做出变革和改动,放到哪个国家都放任四海皆准。

  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远远地比我们走在里前面,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数据,二战后由于议会通过了国民健康系统法,国民救助法等一系列福利法案,在80年代初,英国百分之90以上民众拥有电冰箱;98%家庭拥有电视机;百分之70多拥有家庭电话;59%拥有小轿车。。。这个数据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才刚刚开始打开国门,改革开放。。。

  种种差异,种种不足,令人深思!

  另外,又学习了英国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前者其前身是光荣革命时期的托利党(还有一个政党叫自由党,其前身是辉格党)。

  保守主义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甚至历史倒退,这个派别其特点是不需要标新立异,而是固守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在现行体制能够运作能够继续的前提下绝不轻易进行变革,当万不得已进行变革了,还是要使其变革的幅度和力度维持到某一范围,并不是说要翻天覆地改朝换代般激烈,“有保留的进行变革”就是保守主义的原则。

  感觉保守主义更贴近传统英国人性格和处事原则。他们不是不懂变通,不是不愿意变革,而是既然有传统为前提就墨守成规安分守己遵守好了,至于要不要变革创新,不是他们关注的问题。

  这一点,结合在平日的工作中与英方同事的接触共事,我也发现了英国人在创新性上的确不如自由奔放的美国佬,如果有已经之前就制定好的计划资源就照着做好了,不需要你的创新或是别的idea,如果你提出来了自己的想法或是一些主见,反倒觉得你要求太多,丑人多作怪,印象不好。越是学风严谨正规的英国贵族学校,我感觉这种现象越严重。

  大概这样一种保守主义工作作风对于年轻,渴望大胆创新的自己而言并不适合,我希望遇到的工作环境或领导,是敢于大胆放手让你自己去发挥去创造,有主见有主动性去开拓的地方,而不是诸多限制。如果一味限制,规定死,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弄,条条框框太多,不如让我死了算了。

  总之,书中总结道:在冲突中融合,这就是英国文化发展模式的特点。

  中肯。

  绅士精神

  这种绅士精神,实际上中产阶级按照工人阶级的意愿对绅士进行改造。

  真正的绅士,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道德本质为属性进行自我改造。出身和门第对一个绅士而言并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奋斗精神。一个出身卑微的人,通过自我奋斗也能够成为一名绅士。

  所谓的“维多利亚精神”大抵就是指这种绅士精神。

  绅士精神特点:

  1. 公平和平等的竞争原则。不管是政府之间,体育比赛还是商业活动,都必须遵循这样的竞争原则,不搞小动作,光明磊落

  2. 抑制住自己的情感

  即是说在接人待物,处理公事上都不能参加进任何私人情感,个人喜好,私人恩怨都不行,要非常理性地处理对待事物。但同时这样的情感态度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人情冷漠,冷淡矜持(这一点我必须强烈点赞!一阵见血,入木三分!)

  3. 勇往直前的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倔强的牛脾气

  这也是约翰牛的来源!

  书中还提到,总得来说英国这种绅士精神有利有弊,不好在于:固步自封,对于新生事物缺乏敏锐的接受力,尤其是在后期,整个绅士群体不在像从前那样有着竞争意识一致超前,而是停滞不前,转而追求闲适懒散的生活目标,如骑马狩猎,去美术馆博物馆鉴赏艺术,品美酒,听音乐等等种种所谓追求“有深度的生活”,却并没有进一步开拓创新,导致在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远远落后于其他如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政治上四平八稳,没有大的变革,走的是渐进式英国式发展道路。即使有革新也是在传统寻找依据。

  贵族精神

  提到这儿,还要说的就是社会中全民“向上流社会看齐”

  最初这股潮流是中产阶级向上层贵族学习而发起的,后来逐渐席卷到工人阶级以及下层人民。

  尽管贵族阶级固步自封,对创新持怀疑态度,保守守旧,但不可否认,贵族们依旧留下来许多值得提倡的传统,首推就是读书。在贵族看来,读书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同时,工人阶层还认为书读的越多,在劳动力市场上地位也就越高。

  这样,全民社会都掀起了热爱读书,追求知识的风潮,直到现在,我们仍能够在英国的地铁上,巴士上,火车上,飞机上,看到许多英国人手捧一本书,静静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时代的到来,尽管现在大部分英国年轻人大都舍弃了传统的纸质书,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kindle电子阅读器,但不得不说,英国人全民阅读,爱读书爱看书比起国内人民喜欢微信,拿起手机淘宝,在车上大声喧哗要显得有涵养有素质得多。

  总得来说,我个人对于英国这个国家民族的看法,还是觉得偏保守和守旧,甚至某种程度上说太过去固守传统导致停滞不前。你要指望他们自由不受约束限制,thinking outside of box,接受新鲜事物,需要下很大一番功夫。

  我想起自己所在学校的汉语日宣传活动,几乎每一次活动都是舞中国扇,夹筷子比赛,编中国结等等,其他就泛善可陈了,当自己试着问能不能有其他的新形式,换个花样,得到的答复基本上是“维持原状,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就行,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创新”标新立异,有所创新是不需要的,你只要照着英国人的思维模式走就好。

  这也难怪,纵观这个国家民族几个世纪的变迁,宗教改革,革命运动,社会变革几乎也都是走着不算激烈的方式,那种激进,猛烈的方式,用摧毁一个旧的模式,再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模式,推翻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也是行不通的。

  不管是改革派还是政治家总是在维护传统与寻求变革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个融合,在冲突中融合,不激进,不跃进,不愤青,一点一滴,从容不迫,优雅淡定。大概这就是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体会吧!

  一些拙见,抛砖引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