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被花呗的广告恶心到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被花呗的广告恶心到了

2020-11-11 19:08:26 作者:铁少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被花呗的广告恶心到了

  可能看到这个题目你会误以为我打算推荐什么更好的消费产品,但实际上不好意思:

  我不是针对花呗,我是说花呗,白条,信用卡——都是垃圾。

  我为什么会今天突然开喷花呗呢?答案很简单:

  因为花呗的广告惹到我了。

  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仔细想一下:

  这是在潜移默化的告诉我们——想要更好的刺激和虚荣么?超前消费吧!

  01

  我妈妈上学的时候,姥姥省吃俭用,剩下来新的布料在我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她做了一件新的小马甲。

  ——花呗告诉你:

  节省什么?你可以贷款啊,虽然你负债了,但是你的女儿有一个好的生日了,仪式感不重要么?

  我上大学的时候,妈妈通过从我高一开始就定投的基金收益,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现在还留着它。

  ——花呗告诉你:

  为什么要去理财?辛辛苦苦三年,累不累?我要是你,我直接贷款给家里人买电脑。

  上大学的时候,我舍友为了送喜欢的女生一捧鲜花,周末跑去兼职,大太阳底下站了两天的时间,赚了200元,开心的一路哼歌跑去花店给姑娘买了一束玫瑰。

  ——花呗告诉你:

  鲜花这种东西,用我们的小额贷款就好了,反正下个月你还会有钱的,买了就买了,现在的美最珍贵。

  我从学校毕业的时候,为了找到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住房跑了整整大半个朝阳区,就是想要让自己在租房花销上少一点开支,能攒下来一些钱。

  ——花呗告诉你:

  你的梦想需要消费,你的梦想只有在宽敞的床铺上才有价值,来吧年轻人,反正下个月你还有工资,干嘛不现在消费给你的生活,懂得取悦自己?

  我呸。

  02 

  这让我想起来我第一次接触花呗的时候:

  我刚开始,仅仅是因为新鲜,开通了花呗,然后我的第一笔花呗消费,是在学校小卖铺购买了一瓶饮料。

  那个感觉特别奇妙:你明明拿到了商品,但是你的余额一分钱都没少。

  刚开始或许很简单,我最初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种感觉很神奇,好像莫名其妙我就多了一笔钱。

  是的,花呗的目的,就是让你产生这种错觉:

  他们故意不提“小额贷款”这件事,把“负债”和“贷款”变成一句轻描淡写的“花呗”,让你感觉你自己特别有钱,没有什么你买不起的东西。

  如果你的生活费是1500元,那么1500元的花呗额度,会让你一瞬间觉得:自己真的有3000元的购买力。

  之前你不敢买的东西,现在一瞬间,你都敢了:好吃的进口零食,潮流的时尚单品,新出的耳机手机……

  多爽啊,付款的时候,你的银行余额的变化波澜不惊,让你误以为刚刚不过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开销。

  然后呢?只要你有一次超额消费,那么恭喜你,你就陷入了无尽的循环:

  生活费或者工资一到,立马就要还这些小额贷款;

  还了小额贷款之后,你剩下的钱根本不够维持你日常的开销,你不得不再次消费小额贷款的额度;

  这一轮的消费,还要等到下一次生活费或者工资到了之后,才能继续供上……

  不要觉得被网贷缠住的年轻人有多么不理智。

  这些人,只需要一次过度消费,就一直打不破这个循环。

  哦,除非你有本事,在这个基础上更加能赚钱。

  我倒是认识一个博主,他在三年的时间当中把自己的收入翻了整整五倍,你觉得这样是不是就不用愁花呗了?

  想太简单了:他现在还在用花呗白条和信用卡,而且每个月动辄就要还好几千的贷款。

  因为他想用sk2,他想穿纪梵希的潮牌,他出入的餐厅就没有人均低于500的场合。

  ——贪婪之门一旦打开,就没有止境。

  03 

  在我们冲动消费的道路上,有两次重大的转变。

  这两次重大的转变是科技的进步,但未必是我们的福音:

  移动支付让我们放弃了使用纸币,当我们手机刷出去几百元的时候,我们失去了从钱包当中一张张掏钱的感觉,再大的消费被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字;

  花呗白条等小额贷款的出现,让我们对自己的消费力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自以为是的以为我们能买得起远超过我们收入水平的商品。

  现在第三波已经来了:小额贷款机构(没错,不管是花呗还是白条,就是小额贷款机构,别洗地)。

  把“超前消费”包装上了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是“取悦自己”,把“美好生活”和“超前消费”进行绑定对消费者进行洗脑。

  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到这次花呗的广告,内心会这么抵触和反感:

  因为靠着贪欲盈利的机构,现在正在居心不良的煽动我们,让我们的贪欲被这样不经意且偷换概念的方式逐渐暴露出来,进而反噬我们自身。

  今年的双十一,不要再用花呗了。

  用自己手头的钱,给妈妈买支口红,给爸爸买个围巾吧。

  他们才是你最值得消费的对象。

  ——当然,不是用超额消费的方式来满足你对他们的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