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铁时代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黑铁时代读后感锦集

2020-11-19 00:19: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铁时代读后感锦集

  《黑铁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铁时代》精选点评:

  ●眼前的这位女同事就是来记录梦的。我对她说,南瓜豆腐。就是说,我梦到了一个南瓜,一块豆腐。身边的人一齐笑了起来,就是说,他们觉得这不像一个梦。她记了下来,并且说:该换换样了。老是南瓜豆腐。这就是说,嫌我的梦太过单调。我说:你要是嫌它不好,写成西瓜奶酪也行。别人又哄笑了一阵。

  ● 看到《地久天长》这一篇,突然之间就受不了了。

  ●腾讯读书上有全本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

  ●不知为何,总感觉隐喻反讽象征用得太多就成卖弄了。真没什么爱……

  ●《绿毛水怪》《地久天长》让我哭了

  ●2010.03.07最喜欢《绿毛水怪》和《地久天长》,《猫》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而又心疼,《黑铁时代》想象力天马行空而诡异。

  ●喜欢《绿毛水怪》、《地久天长》和唐人故事系列。

  ●有些篇真是好看

  ●高三看的,第一次喜欢上了王小波的小说。

  《黑铁时代》读后感(一):《黑铁时代》读后感

  《黑铁时代》读后感

  我读完了《黑铁时代》。至此,王小波全集已悉数被我拿下。或许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幸事,我开启了自己的心智之门,又及时地将其关上,从此继续苟活于不可避免的俗不可耐的庸俗,并试图在这样的尘世里谋得自己的一席一位,舞出自己的快意人生。然而这样的美好愿景往往难以实现,于是我会陷入一种不幸所带来的痛苦,尘世嚣嚣,在这不堪的现实里,我竟不能获得在纸页上停留过的满足。除了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我空无一物,耗费无聊的时间去读这些智慧的结晶、精神的财富又有什么特别意义呢?如此这般,似乎和一如既往的无聊并无两样!

  书籍的海洋总是那么的浩瀚无边,当我纵身跳进这里的时候,就注定沦为这无边无际里的一粒尘土。即使我能感觉到自身的膨胀,可这始终只是一个极小的有理数相对于无穷大的概念。我像任何一个当此年华的人一样,浮躁地想极力挣脱苦海,飞到充满鲜花的极乐世界,可这不是死亡专享的捷径吗?于平凡而言,这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根本没什么捷径可言,永远都只是望不穿的茫然和突兀地呈现在面前的岔口,多少的路人左瞧瞧右看看就走上了属于他们的康庄大道并从此矢志不渝,而我,却成了无头的苍蝇,在路口带着嗡嗡的声音团团打转!

  我现在已经无法像以前一样如饥似渴、漫无目的地去读一本书了。那种令人怀恋的纯粹的本能般的欲望像被泼了冷水一般,烟头般微弱的火星上冒着缕缕青烟,将灭不灭,给人以一种头发丝般细小的希望,更多的却是无尽的绝望和茫然。几百页的文字,对于我来说本不是件难事,曾几何时,这似曾相识的纸张终成了让我望而却步之物!这并不是因为我缺乏一目十行的速度和狼吞虎咽的能力,而是我极不愿意揭开那罩着更多的未知的迷雾,愈来愈多的捉摸不定,愈来愈多的谜团一般的东西将我层层包围,而我始终打不开心中的那个结。有时候,我恨不得拿出坐穿牢底的勇气躲进书海的监狱,只是为了终有一日的大彻大悟;然而我也不止一次地想到过将这宝贵却不值一提的财富付之一炬,任其荒芜,从此无知并快乐着?

  我终究还是一无所知。当我读到那些令人欣喜的文字时,总是有一股说不出的快感油然而生,我想这绝对是智、趣、性的最佳结合吧。本来,能看到这些来之不易的东西就应该知足并常乐着,可贪得无厌的我总妄图不自量力地拥有它们,甚至,创造出它们!这就像是一种罪孽,压在我的身上让我无所适从。我更不愿去翻那些弥漫着书香的纸张了,对于这些看似稀松平常但却让人望而生畏的文字,对于曾伏案创造出这不只一点的美的作者,我真是又喜又恨了。喜的是我的精神家园里多了一块前所未有的沃土,我梦到了作物茂盛地长于其上的美好;恨的是我空负了那片沃土,怀揣着种子却无所适从,因为施肥灌溉等一系列操作方式我一概不知,盲目的我只能继续望洋兴叹了。

  以上是为读完《黑铁时代》但不唯针对这本书而写的一些想法。

  2013年12月2日于CSU校本部

  《黑铁时代》读后感(二):书籍的伟大在于穿越时空的陪伴

  看完《黑铁公寓》,本书也到达尾声,王小波先生的五本文集已读完。合上后,看着蓝色斜纹的书背,忽然有股不舍,想要尽快还书(毕竟个头太大,又沉,整天背在包里),又想默默保存着,没事就随便翻一页,挑几个片段再看一看。如今读完了,没有意料之内的满足,反而越发局限,因为先生已经故去,再也不会看到心意相通的新鲜的王二的故事了。

  也就是在上半学期开始看王小波先生的作品(刚上大学,事情较少,便泡在图书馆),从《沉默的大多数》开始,就是这个版本(上海三联书店)。那时觉得先生嬉笑调皮,一本正经地海吹瞎扯,杂文论点逻辑很有道理,看得畅快淋漓,便一发不可收拾。然后来图书馆找书,先找到《白银时代》,正好也是这个版本,蓝色的封面倍感亲切,不过读起来痛苦极了,觉得怎么这么乏味,拖沓,几件破事可以说上几万字(也算是开始接触王小波的风格),好在是中篇,语言又妙趣横生,没有弃读,才看到了《2010》(私以为是王小波可读性最高的中篇。)

  之后,开始用图书定位找时代四部曲,找到了王小波先生用诗意,自然,真诚和有趣构造的《青铜时代》,可惜都是长篇,较拖沓。但都是古文新编,很有新奇性,特别耐读。(是五本中最厚的,收录《万寿寺》《红拂夜奔》等)。现在想读《青铜时代》的感受,大概是我上学期最开心的一段时光,无拘无束地坐在安静的图书馆,看过几句话,就有一个梗,就想要笑一笑,完全被王小波的想象力陶醉了。

  《黄金时代》是倒数第二本,此时我已经把王小波先生的早期作品都读完了(《绿毛水怪》,《荒岛黎明》,《歌仙》,《地久天长》等),所以黄金时代这中篇倒没有很深刻的感触(王小波的精髓在长篇,短篇和杂文里,即使长篇拖沓,但他因此可以把一个故事讲到自己舒服,讲通透了,读者读完也会很舒服。王小波先生的中篇相比之下没有达到预期。)

  最后看的《黑铁时代》,其中有一些未竞稿,看到这三个字,其实已经叫人很悲伤了。想到了先生的英年早逝,看完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作品……

  几个月,刚度过不知何为的大学第一学期。小波兄的全集也读完,好像是对之前的人生画一个逗号,证明自己的休整,以及又要开始一段生活。

  还书前,想起了去年在图书馆到处找书的经历,背包里可以装上两本差不多的蓝色斜纹大厚书,封面都是王小波先生的半寸照片,忍不住把小波兄的《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又读了一遍。

  此刻很多意象在我脑海里翻滚,我懒得理清头绪,只觉得一阵苍凉,我想起一首歌《生命万岁》,想知道生前与死后的世界是不是一片混沌,想起暗蓝色的小男孩与诗句,想起胜利与爱情。

  小波先生的语言总是极尽讽刺,奇趣逗乐。但从很多篇幅中,很多小波兄的诗意段落中,可以看出他浪漫的理想主义,他的男主人公都差不多,女主人公都差不多,装傻,木讷,辣泼,善良。可以看出小波先生实则还是悲观主义者,在《荒岛黎明》里,小波兄把幼时对死亡未知的恐惧描写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出同感,可惜他却早早故去。不知他是否找到了对抗死亡的寄托,只能说命运很多时候带给人的都是一种无奈。

  2016/3/7 大一第二学期开学第二周一晚。

  《黑铁时代》读后感(三):王小波,我很喜欢。

  以前看过王小波的杂文,文字很幽默,幽默之中又很有思考的力度,是很不错的,这算是第一次读他的小说。

  他首先在小说中将自己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充分发挥了出来,让人产生十足的兴趣,滋滋有味地看下去,而他的故事主题无疑也是适应于这种语言的,将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种种神神鬼鬼的奇闻怪谈写得很妙,从这方面来说,他无疑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小说家。

  这本书第一部分是“早期作品”,第二部分是“唐人故事”,取材自历史传奇小说,又加入了自己的情节构思,顿时变得活灵活现、盎然有趣起来,比如红线一面做出恭敬顺贴的样子一面张口闭口地“鸟”,还有李靖红拂,一个地痞一个欲女,看着像是游戏文字、随笔信作,可是又极具魅力,十分幽默。

  到了第三部分“柔情似水”,发现他开始将一些很有思考性的观点融入了小说之中,这样的作品无疑更加具备了可读性。比如那篇大名鼎鼎的《似水柔情》,触及同性恋、SM等即便在今日也得藏着掖着才能谈的话题,而且还写得那么好,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想起白先勇的那部《孽子》,两者在某些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写同性恋,却不是带着有些“矫枉过正”的态度来写,而是很认真地将它们视作正常平等的爱情来写,这点太让我钦佩了,我构思了好几个类似题材的故事,但写来写去总是没办法让自己摆脱一种过了头的态度,对于王小波,无论是他的这份意识还是他的文字,都很让我钦佩。众所周知,他的爱妻李银河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性研究学者和性权利捍卫者,而且她也一直都在致力于小波作品的出版传播,前两天还搞出个令读者欢欣的大新闻,或许两人的思想一直都有相承之处。不过关于这一方面,我希望读过他的时代三部曲之后再谈。

  “东宫·西宫”是根据《似水柔情》改编的电影和舞台剧剧本,那部知名的电影正是由此拍出。当初张元拍《东宫西宫》受了多大的阻挠,就可以想象王小波在创作这个故事时超前了时代多少。时至今日,我们都无法正视同性恋,究竟是无法还是不敢呢?有多少人是不敢坦荡地认识或者承认自己的性取向?我经常看到一些用怪腔怪调写出的报道:某某大学学生里有多少艾滋病患者,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正常”的性交行为导致……下面一群人批判,用词之脏令人不忍直视。对,我很为这些不幸的青年悲哀,但是更令我痛恨的,是那些用有色眼镜来看待的人。正是他们才造成了整个社会这种诡异的氛围,然后造成了那些不敢直抒胸臆地表达爱的青年的悲剧,他们既是导演,又是观众!却不敢承认自己有时候也想做个演员!

  最后一部分“黑铁时代”,有点乌托邦的意味,其实这也应该被注意到,王小波的小说里有很多幻想类,这三篇是同一题材甚至是同一事件,不过聚焦到了社会对待知识分子的方式上面,像我这样一个敏感的读者,当然马上联想到了作者以一个青少年的身份同样经历过的那场浩劫。没文化整天算计的盲流成为掌管生杀大权管理员,读过书的知识分子却全部被囚禁圈养起来,另一边还要求他们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提防和暴力对待,毫不客气地说,它们反映的并非虚构,本身就是一种真实。

  在作品之外,王小波还是一个很好的读者,他大概很喜欢卡尔维诺、卡夫卡等人,因为无论是卡尔维诺在小说艺术多样性方面的探索还是卡夫卡覆在荒诞外衣下对人面对世界的相处方式的思索,都可以从他的文章中清晰地看出来,甚至他有几篇,就是模仿卡夫卡的《变形记》写出来的。搞得我又想再读一下卡夫卡了。

  王小波,我很喜欢。

  (2016/11/1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