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先生》读后感精选
《总统先生》是一本由[危地马拉] 阿斯图里亚斯著作,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93元,页数:3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统先生》精选点评:
●好看到暴风哭泣!不说内容的深刻,文字的美丽就足以令人折服!一本书让人爱上阿斯图里亚斯
●忙里偷闲看完了
●对于讽喻政治的黑暗小说,虽然描写的如何淋漓尽致,我却浑然不太感冒。
●相当好的作品
●恐怖的政治,未来的中国,不要这样。
●我怎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呢!!!!!
●节奏相当紧凑,书一拿起来就完全放不下来。描述了一个噩梦般的世界……我只希望这样的地狱永远不要降临于此。
●读的是译文版
●翻译上佳!
●补记
《总统先生》读后感(一):总统先生在哪
总统先生在哪?总统先生是谁?读完全文,我都弄不清楚这些。也对,书中的总统先生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他统治着一切,管理着一切。主宰了一切。也许总统先生只是个象征。就如同《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他也会在一切时间、一切国家中诞生。 此书比较阴郁。基本没有故事主干。除了有一个总统亲信由于阴差阳错爱上了政敌的女儿。但也正因为此没有“好下场”。但这个故事主干只不过更多的带出各个小细节,全方位描写总统先生的治下百态。读来令人暗叹。上帝保佑总统先生永远不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总统先生》读后感(二):宇宙之王,天真赤子
《妖猫传》里,唐玄宗对杨玉环说,现在大家都要你死,但是我有办法让你假死,等事情平息之后我会找到你,然后我们就能白头偕老、一生一世了。
杨玉环同意了,饮下了毒药。
哪来的假死药呢?没有假死药。杨玉环喝下的是蛊,也死于蛊。
“宇宙之王,天真赤子”,电影这么介绍这位帝王。他不仅要自己的爱人去死,他还要她在一种爱的幻觉里去死。因为他是“天真”的,无法忍受自己在爱人的眼里变成懦夫和小人。又因为他是“宇宙之王”,所以不仅可以操纵他人的命运,就连内心也要一并兼顾。
读《总统先生》时我总想起电影里的唐玄宗。海明威写过,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如总统,如玄宗,却一定要超越这不可能的限定。
看着看着,又觉得卡米拉有点儿像《悲惨世界》的珂赛特。大抵,男性的悲剧命运总是要拿一个纯真无邪、毫无瑕疵、不知疾苦的少女来衬托。
《总统先生》读后感(三):总统先生
本书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了。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以本书在独裁小说或者说反独裁小说中文学性是最强的。相比之下另一本我喜迎的《独裁者的葬礼》则略为逊色。
虽然各洲都出现过独裁者,欧洲最著名的当属希特勒了。但拉美地区似乎特别“盛行”。这也许与其经济相对落后,独立时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土地革命,所以夫权主义、教权主义和大地产浓厚,这点可以从《独裁者的葬礼》中得到体现。正是大大小小的一家之主才使得强权主义“深入人心”,这无疑为独裁创造了基础。
本书的文学性在于总统已经不真正存在了,这点与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类似。总统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总统就是权力,就是一切,他如同老大哥一样,永远在看着你,决定着你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本书的一切都是被总统所笼罩,所掌控。总统即是一切。
而作者做为拉美杰出作家,本书虽然算是政治讽刺小说,但依旧有着大量的艺术的表现之处。读来很令人感到“新鲜”。
《总统先生》读后感(四):政治阴谋中的众生漫画像
大概八年前,偶然在旧书摊上见到《总统先生》一书,知道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作,当即买下。却不知为何,买回后就锁了箱底,以至于自己都忘了曾经买过这么一本书。前几天收拾整理,这书终于又重见了天日,随即展开阅读,一气看完。
《总统先生》,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写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描绘了上世纪初期,一个拉美国家(作者刻意淡化具体地域背景)由一起看似偶然的杀人事件而引发的一场政治阴谋。阴谋中各色人等如漫画般登场表演——在高高在上威权在握的总体先生治下,有阴险狠毒贪婪狡诈之徒,有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辈,有卖己媚上甘为走卒之人……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心地善良刚直不阿的人物。个个鲜明生活一一展现眼前,好一幅众生画像!
不同于一般的政治阴谋小说,《总统先生》并没有详尽的描绘阴谋的背景,没有渲染阴谋本身。政治阴谋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在这舞台之上,总统亲信、法官、将军、少女、混混、市侩、军官、妓女、乞丐……各种角色主动或被动的上演着谋杀、诬陷、迫害、爱情、拯救、死亡的悲剧。这一众角色诸般人物都逃不过这场戏的导演和观众——总统先生——的股掌。“总统先生”却着墨不多,寥寥几笔而已。
《总统先生》读后感(五):阿斯图里亚斯
读书笔记25:总统先生
今年的计划是300本,也就是说一个月至少要读25本书,写25篇读书笔记。
大学时候读了漓江版的玉米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一个作家。上个月又重复了一遍,这本书买了也有半年多的时间,一直放着没读。
如果要选一本最能代表美洲本土文学的小说,我会选择玉米人,与他相对应可以比较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但是作为印第安土著的阿斯图里亚斯,他的玉米人更接地气,更为乡土,略萨的绿房子又要差一些。而总统先生这本书,我觉得可以拿略萨的酒吧长谈相比较,同样是揭露上个世纪南美的独裁政府,通过底层百姓,中层执行者到高层决策者的不同视角,展现整个社会风貌。我个人觉得酒吧长谈略胜一筹,特别是叙述方法上略萨有了新的尝试。
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流亡海外,跟几个朋友聊国内形式,有了这部小说的构想。小说从总统的打手松连特上校的意外死亡开始,总统马上抓住时机,把凶手指定为他的政敌,国家机器运转起来,他一边要他的黑手套帮他通知将军逃跑,一边要求警察逮捕将军,黑手套安赫尔设计制造混乱帮助将军逃走,由此爱上了将军的女儿。将军女儿的朋友一家在得到将军将被逮捕消息后,前去探望,不幸全部被抓,小婴儿被活活饿死,女人被卖去妓院,男人入狱,后来成为总统的线人得以活下来。与底层百姓相对比的是将军的兄弟姐妹们,以前走动频繁,阿谀巴结,一旦将军倒台,立马划清界限。不由想到,忠义每多屠狗辈。
作为故事主线的推动者,将军本人的正面描写非常少,同样总统出现的也不多,更多在刻画残暴政府的执行层,警察和军队,还有就是社会的底层,乞丐,小酒吧,妓院里的那些人物,在20年代,作者还是比较悲观的,他觉得需要革命,但是他笔下的革命之火很快被扑灭。他写了黑手套的转变,从一个蛇蝎变成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他难逃一死,他被称为是总统的朋友,但是知道的实在太多,等待他的只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