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1000字

2020-11-04 01:27: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1000字

  《复杂适应系统》是一本由约翰·H.米勒 / 斯科特·E.佩奇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杂适应系统》精选点评:

  ●研究复杂系统的,大概终极归宿要么是哲学家要么搞佛教去了。。。 有一种直觉这玩意完全不在科学研究范围内啊

  ●通过建模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建模的关键是非自然语言,而是计算机语言。预测的关键是时间序列,判断的关键是模型,如何组织各种变量

  ●太深奥了 作者level太高 一开始还尝试由浅入深 后面感觉很难快速理解 千万不要当科普读物 对复杂性研究有启发

  ●: C0/9945

  ●翻译太差

  ●世界是相通的。

  ●读到第四章部分的模型就完全看不懂了。。。。这翻译的真好,鲁棒性翻译成健壮性。。。言语晦涩啊。。。。555!

  ●在我看来既不科普也不专著,勾勒了无数技术细节又没有深入下去。让人二张摸不着头脑。(也许对于领域大牛来说是受用的但是都大牛了还需要看这种东西么?

  ●看看

  ●新年讀完第一本書!好評!

  《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一):无组织的复杂性与有组织的复杂性

  挂一漏万,随便说几句感触比较深的。

  在对事件研究之前,首先对事件进行有效的分类,也可近似称为模式识别。

  大体上作者将事件分为简单性事件和复杂性事件,前者的特征是线性的、预测较易的;后者的特征是非线性的、预测较难甚至是不可预测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复杂系统的涌现性特征,涌现性是大量个体、局部的行为聚集为整体后产生的自发秩序。

  按照组成复杂系统的个体的特征,作者将复杂性系统区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无组织的复杂性现象,其特征是大量个体之间的行为是独立的,当这些个体聚集起来时,由于相互之间并无相互作用,不同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反特性可相互抵消,表现出来的便是整体的规律性行为。对这种类型的研究和预测可以通过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进行。

  第二类是有组织的复杂性系统,其特征在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个体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间的关系变成各种反馈和各种权变,主体间的差异不再彼此抵消,而是变得强化。在这种系统中,大数定律不再有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未知的路线。此时,系统整体能显示与主体细节无直接联系的聚集性。

  如何对这种系统进行理论解释以理解这复杂性才是真正的困难所在。

  鉴于我对统计学的粗浅理解,统计学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应该是简单事件和无组织复杂性事件,对于有组织的复杂性,统计学尚显无力。而我们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股票市场、群体行为,还是经济金融走势,都是有组织的复杂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二):作为信息处理过程的复杂网络

  本书总体上是试图去阐明仿真和计算方法对于研究复杂社会科学的意义。 本书的写法是很细节、学术化的,我跳过了很多具体描述网络模型的章节,主要关注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动力学仿真能给社会科学带来什么样的视角。

  工具和方法塑造着研究者的观点,无论研究者本身愿不愿意承认。 社会适应复杂网络的建模需要在灵活性和精确性之间把握自我。它即不力图达到完全的平衡, 也不关心无意义的混沌。 它的意义就是在于"允许我们探索平衡与混沌之间的空间。" 物理学感兴趣的那种精确的定律不是它的追求,它的意义更多地是实用性的,用计算能力来支持仿真,作为一种理论探索和检验的手段,在实践中是有启发性的,是严密性和丰富性之间的桥梁。 在数据科学已然兴起的现在,即使深度学习的很多部分仍处于黑箱之中,也不影响它作为一个用来发现模式和知识的有效手段,对于复杂科学也是同理。

  书中很有趣的论断是将个体之间的关系阐明为一种信息过程,并且合理的复杂网络研究应着眼于广阔的信息视角,而非传统的静态的、平均的、理性的假设。这在直觉上是容易理解的,但是社会网络的理论多半把这些关系解释为一种状态而非过程。作者用一种类似神经网络的结构来描述这种网络组织信息,描述了作为一个组织的个体们是如何共同决策的,虽有过度抽象之嫌,但是不失为一种有用的视角,尤其在研究知识管理等问题时。 网络中作为神经元的每个个体存在着处理信息能力的界限,他们"对从外部采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内部加工以得到补充性信息", 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被解释为其"内部模型", 分析网络就是分析他们的内部模型如何和外部信息互动,从而产生不同结果,反馈给其他神经元。 网络中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关键特性可被"八正道"阐释:

  作者认为,通过这些要素,我们可以基本上理解网络是如何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信息,完成决策,遵从某种"动力学"的。这样的视角是基本上着眼于动态性和演化性的。

  《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三):有助于全面了解复杂适应系统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粗浅理解和感想,供同好参考:

  一、 对于复杂适应社会,已有的模型中的各个主体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先知,而复杂系统却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因此本书的角度是任意数量的异质性个体在一个时空受限的动态环境中相互作用。

  二、 本书最关键的结论是:复杂系统的复杂性是由两方面引起的,系统安排个体之间的联系,显性或隐性地赋予规则和初始状态,个体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调整规则,在某种联系、规则、初始状态下,就可能导致复杂系统。这一结论来源于对复杂适应系统的观察,并在元胞自动机得到印证。显然,这只是充分性,而非必要性。而且,作者也承认对复杂系统还没有统一定义。想像一下,对于任意一个系统,既不能确定是否复杂系统,又不确定是否包含联系、规则、初始状态,那就更不用说是由哪些联系、规则、状态导致复杂性了。在这种情况下的计算理论(“基于主体的对象”(agent-based objects)建 模),其可靠性难以保证。作者在结论章中有一节“复杂性何去何从”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这种计算理论的困境。

  三、 对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入门者,前面几章是很有意义的,一些关键的内容包括:联系、个体异质性、均衡、动力学(正反馈、负反馈和随机性)、适应性和“离散交互在系统组织上的作用”,以及复杂系统具备的一些特性:关键行为、高层次的新实体、涌现性,这也是建模的难点所在。

  四、 对于想深入了解复杂适应系统的,强烈推荐第五、六、七章,大部分介绍复杂性的书都是以介绍模型及应用为主,但在这几章中,作者很详细地讨论了这种计算理论的采用原因和反对意见,就我看来,作者的基本态度是,模型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能提供新的思路,涌现新的想法。

  五、 后面部分主要介绍一些著名的模型及其作用,用于进一步了解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从巡回主体、种族隔离模型和城市结构来看,基于主体的建模对于同质主体(同样偏好,程度可以相同可以不同)的描述能力很强,其过程结果都与观察感受近似;但在海滩模型、酒吧模型中,当主体是异质时(同样目标不同反馈规则)时,该模型只能先验地赋予规则,而且结论也与直观感受相差很远,海滩的人刚好匹配其最佳容量的概率很小,要么过于拥挤,要么过于冷清。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作者对计算结论的评价标准是“是否达到最优且方差较小”,而通常对于描述系统的理论,我们更关心的是拟合程度,如果真实情况是极少出现最优解,但计算理论却总能出现最优解,实际上说明其拟合程度不够好。当然,即使只凭想象,我们也能感知到描述异质主体是何等困难。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当我们能明确感知规则导致复杂性时,模型的解释能力不错;但当我们不能感知复杂性的原因时,模型就显得不太可靠。

  《复杂适应系统》读后感(四):书目录和简介

  《复杂适应系统(社会生活计算模型导论)》是首部全面、清晰且令人易于理解地阐述复杂适应社会系统的著作,由该领域两位权威学者联袂完成。复杂适应社会系统——不论是“政治党派”、“股票市场”,还是蚂蚁群落——都体现了社会科学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所面临的一些最有趣的挑战。通过引人入胜的文字描述和难易适中且附有直观解释的技术细节,本书着重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该领域出现的关键工具与思想,以及研究此类系统所需要的支撑技术。本书详细介绍了一些相关概念,比如涌现性、自组织临界性、自动机、网络、多样性、适应性以及反馈等。它还展示了如何利用从数学到适应性主体计算模型等一系列广泛的方法来探索复杂适应系统。 在《复杂适应系统(社会生活计算模型导论)》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将缘自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思想结合起来,以阐释组织、适应、分散化以及健壮性等方面的主题。他们还举例说明了如何成功地超越建模时通常所采用的*情形,使得针对由适量交互主体所构成的系统的研究能够得以进行。最后,基于这些思想,作者概述了社会科学在21世纪的研究议程。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社会系统中的复杂性

  起立鼓掌问题

  振翅是何物?

  双城记

  新方向

  复杂社会系统

  第二部分 预备知识

  第三章 建模

  将模型看作地图

  更形式化的建模方法

  复杂系统建模

  构建关于建模的模型

  第四章 涌现性

  涌现性理论

  超越无组织复杂性

  第三部分 计算建模

  第五章 计算理论

  理论与工具

  计算与理论

  反对计算作为理论

  新方向

  第六章 为何使用基于主体的对象

  灵活性与精确度

  面向过程

  内在动力学

  异质性主体与不对称性

  可扩展性

  可重复性与可恢复性

  构造性

  低成本

  经济学上的大肠杆菌

  第四部分 复杂适应社会系统模型

  第七章 基本框架

  八正道

  烟与镜:森林火灾模型

  合八为一

  结论

  第八章 一维空间中的复杂适应社会系统

  元胞自动机

  社会元胞自动机

  多数裁定原则

  混沌边缘

  第九章 社会动力学

  巡回主体

  种族隔离

  海滩问题

  城市构造

  网络

  自组织临界性与幂律

  第十章 演化自动机

  主体行为

  适应性

  2х2博弈的一种分类

  博弈论:一个主体,多个博弈

  交流演化

  全景图

  第十一章 组织管理决策的一些基本原则

  组织与布尔函数

  一些结果

  组织只是找到可解问题吗?

  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十二章 社会科学之间

  一些贡献

  两者之间的兴趣

  未知领域

  后记

  两者之间的兴趣

  社会复杂性

  遥远的近

  附录A 复杂适应社会系统的一个开放议程

  附录B 计算建模的实践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