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死亡之日读后感1000字
《花叶死亡之日》是一本由[日] 陈舜臣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叶死亡之日》精选点评:
●(这书名是什么鬼畜翻译啊)第一次读登场人物几乎全是糟老头子的小说,古文加象棋,节奏也是慢得叫人捉急,然而线索就在细润无声间一条条从迷雾中显现,最终编织成一张真相的网,案件本身可以说是很具有美感的
●那个南阳富商写的旅记,口吻完全不是华人的
●4.5;61年获奖无异议,不过现在看来谜底全中无压力;写作的功力也让故事整体上了档次
●3星半,凶手和诡计都很简单,破解诡计的伏笔不错很公平,本书关于战前战后华商的奋斗的时代背景也是一大看点。
●还是枯草之根这个名字比较合适。
●越读越喜欢陈舜臣的作品。这部早期的成名作中,也充满了中日文化的碰撞。
●很喜欢陈舜臣此类推理小说风格,既非纯粹的本格派,亦与重点在于揭露社会黑暗的社会派有所不同,有人称之为“人性派”推理作品,庶几近之~
●如果说此书是推理小说,确实非常牵强,几乎看不到任何推理过程,最后的破案基本都是靠着犯人的自白,称其为“江户川乱步奖史上最杰出的三部经典之一”实在有够唬烂,个人觉得此书能获此奖都是出乎意料之外了,看过不少的日本推理小说,随便列举就能说出十几、二十册比它设计精巧的作品,不过作者的写作涉猎面还真是非常广阔,看过他写的三国,一贯的废话有些多……
●看完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曼珠沙华,花叶永不相见,就像命中注定一般。那一团团看似妖艳的火红却让人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完美的外表却无法掩饰惨淡的灵魂……
●诡计太简单,背景却比一般的推理丰富,社会派。为了掩盖一生的秘密而动了杀机,然后自杀,推理的过程也水到渠成。20141231
《花叶死亡之日》读后感(一):一如既往令人深思
陈舜臣的推理作品以严密的逻辑和深邃的思想见长,没有惊涛骇浪,却能令人深思。除推理小说应具备的情节之外,陈氏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细腻入微,极具立体感。因此,他的作品相对于只注重情节的推理小说,更具有可读性。
《花叶死亡之日》读后感(二):很不错的社会推理小说
陈舜臣的作品一直有很多方面的涉猎。就算是些推理小说,仍然有很强的文学性。对于人的心理细节描写,入木三分。
整个故事还是非常大气的。着眼于异国奋斗的华侨商人。有一种悲怆的感觉。故事的答案揭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矛盾的天才的心理剖析。有时候,一个谎言也许会毁掉来之不易的一切。
《花叶死亡之日》读后感(三):你是疯儿我是傻
杀人犯李东昌最后的告白真让人有点难受。一开始只是想要做出点成绩,接着想为国家富强做贡献(结果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彻底破灭),流落到异国后仍然希望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结果为了掩盖一些自己冒名顶替的事实而连续杀人,最后自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做为陪伴银行董事的秘书,对于真正的李源良,李东昌的感情很复杂。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主仆情意深厚,不管世事的李源良和热爱幕后操纵的李东昌简直是绝配。李东昌既因为这个富家子的存在而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满意;又不满于他只沉浸于艺术之中,不关心生意。对他有轻蔑,有嫉妒,有敬佩。没有了李源良,李东昌的梦想最后还是一场空。李源良是花,李东昌是叶;李源良是枯草,李东昌是枯草之根。
看自白书的时候有种感觉,两个终身未婚的人应该是一对,又感觉他们的感情比couple复杂多了。不过人总是要死的,带着这个秘密死去也不错。
《花叶死亡之日》读后感(四):陈老师的成就高到让人无法黑的地步了,大哥要砸你就砸我吧
在混过日本推理小说圈的作家里,还活着的,卡司最大的,应该就是陈舜臣了。
名侦探季生在他的《人间推话》中,描述了推理小说的三个境界。第一等级是“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最基本的trick啊,plot啊神马该有的都给捎上呗,写完了至少是个东西啊(靠这俩词我拼对了吗?)第二等级呢,是“为了你我变成狼人模样为了你染上了疯狂”,光有诡计你不文艺只能挣有限与微小的人民币,再来点天雷地火的畅销元素才能叫好又叫座。而陈舜臣老师已经直达究极境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先用东方儒、禅、道炝锅,加入少许诡计爆香,海量人文关怀小火慢炖,最后用若有似无的宿命羁绊大火收汁。日本的黑暗料理界哪儿见过这么正宗的中华料理啊,看了陈老师的作品之后全被毒倒!(是时候伴随着金光闪闪满屏飞舞双手挤腮的肥仔大官儿了!)
陈舜臣生长于神户,所以他的作品大都设定在阪神地区。为了表彰他在两地文化传播中的突出贡献,政府特别颁给了他神户市文化赏及大阪艺术赏。(土佐的能人长宗我部保彦及奥羽的独眼龙伊达幸太郎表示很沮丧)本作《枯草之根》是陈舜臣踏入文坛的处子作,围绕着神户某老人的死亡事件,设定了若干有动机的疑凶,然后抽丝剥茧找出凶手。直接线索都很清晰,虽然最关键的人设直到最后才放出,但读者早就发现花的心藏在蕊中这个事实了。
显然,写《枯草之根》的时候,陈舜臣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本作依然当之无愧的获得了乱步赏。从此陈老师走上了传奇之路,在第一个斩获推理文坛三冠王之后,陈老师也曾想过躲进别人温暖的怀中,可是这么一来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他发现自己看过了许多美景,看过了许多美女,却迷失在推理上每一道短暂的光影,于是领悟到必须拥抱热情的岛屿,埋葬记忆的土耳其,不再流连推理里美丽的不真实的场景,转而开辟了“中国历史小说”的创作道路,然后就红到爆炸得不行。
在业界,陈老师的官方认可度是其他推理作家根本无法比拟的。如果说高桥、桐野和东野还能追上他三冠王的步伐,那么像大佛次郎赏这样的散文随笔文史传记类奖项,估计他们仨是够呛了。实际上,更多时候陈老师的身份超越了推理作家或是作家,他是作为艺术家荣膺各大奖项的。譬如朝日赏,同类受赏的还有日本交响乐团、大原美术馆、黑泽明、小泽征尔、手冢治虫、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各界大神。而陈老师的最大成就是受赏日本艺术院奖并成为该院院士,日本艺术院是日本艺术界的最高荣誉组织,名额只有120个。我认识的跟推理沾边的作家里,进去的只有冈本绮堂,还有一个耍酷拒绝了,居然是大~冈~升~平~我的蛋蛋忧桑了~此外,陈老师最露脸的,是被天皇授予了瑞宝三等中绶勋章。日本的勋章从高到低为:菊花、桐花、旭日、瑞宝、宝冠,还有文化勋章。除了只给皇族、政要的限制以外,瑞宝三等中绶几乎是陈舜臣能拿到的最高奖赏。
最后再说一下本作,可能会有亲爱的读者朋友觉得看着有些沉闷,这很正常,大师的书岂是光看就能完全体会的?只要在框框猛看之前,先把枯草之根放在鞋磕儿里捂起来,保管你大战时耐力持久,还别有一番醍醐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