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龙湖》观后感摘抄
《锁龙湖》是一部由周予执导,李仁堂 / 孙枫 / 宋晓英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锁龙湖》精选点评:
●电影中所预言的全部都应验了
●都是反面角色的一部电影。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一句句义正言辞,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都是反动派。
●原教旨主义支持人民公社的狗眼馋喘的作品,两星因为这是历史印证!那时代电影流行将上层矛盾问题用基层民众生活体现,导演剪辑摄影音乐还是可以的。
●
●哈哈,上课老师放的~~
●突然下载到的,跳着看了两眼,那个时代的纲领和现在是背道而驰。李仁堂和宋晓英扮演的人物是包产到户的坚决反对者,塑造成了正面形象。而按劳分配的却塑造成猥琐不堪的形象。最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李仁堂们得到了全面的胜利。另外从表演看也十分脸谱化。不知道宋晓英再看这片子什么感受?
●走的是哪条路还不明显吗
《锁龙湖》观后感(一):还算不错的片子
演员表演整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李仁堂,老戏骨了。
《锁龙湖》观后感(二):阶级斗争很激烈啊!可是却永远没有下集了
其三,尽管当时艺术被政治极度压制,这部电影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帮派”味道,但影片的创作者仍在试图冲破束缚,展现给人们一些表演的纯真和画面的唯美,要知道,在那样的年代这一切是何等难能可贵。
新来的书记除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外,其他像是根治水患,
发展农业还是不错的吗,至于那个县长怎么看都像现在的那些注重招商引资,
而丢弃以农为本的官员,
黄金山则是一个在招商引资中浑水摸鱼,以权谋私的村干部。
如果把片中的阶级斗争去掉,再把时间挪到现在,加上些感情戏会变成什么,
我觉得会变成《圣水湖畔》,人物的名字都有些相似。
《锁龙湖》观后感(三):黄家洼到底在走什么道路!
整个故事表面上是杨书记、村民与黄金山村长作斗争,然而这只是表象,背后有一棵大树崔县长在撑着,真正的较量不在黄家洼,而在官场。锁龙湖的龙也不是水龙王,而是官场里张牙舞爪的龙王爷。
杨书记与崔县长是二十多年老战友,电影就是这两个人的决裂史。电影一开始,两个人把手言欢,一起下基层边劳动边讨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这其中有一位戴眼镜的同志,一般来说,戴眼镜代表有文化,有文化是原罪,所以这位眼镜在最后一场戏大决裂时的表现非常有意思,一开始读文件时满场套话,总体是靠着崔县长的,后来杨书记这边占了上风,眼镜兄又犹犹豫豫的举手表决支持杨书记了。
杨书记进驻黄家洼后,与黄金山作斗争,黄金山说了一句“这些都是崔县长下达的规定”,斗争立即上了台阶。之后几个领导视察小片荒,肯定了种植水稻的经验。然而到底是“以粮为纲”还是“靠水吃水”,这两人第一次起了冲突。
紧接着,在一次两人单独会面时,崔县长祭出了撒手锏,他对杨书记说“黄家洼的典型是地委书记决定的,你的前任就是因为这件事被调走的”。官大一级压死人,杨书记当时没表态,但是在最后的大决裂时说了一句“领导的意见当然要重视,但是毛主席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定要坚持”。
故事的最后,崔县长和黄金山在吉普车上,杨书记和新村长革命小将在汽艇上昂首挺胸,目的地虽然一致,但道路不同。可惜,电影到此戛然而止,和金光大道一样,永远看不到续集。
这出戏,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