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该死的歌德3》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该死的歌德3》观后感精选

2020-12-01 23:34: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该死的歌德3》观后感精选

  《该死的歌德3》是一部由博拉·达格特肯执导,埃利亚斯·穆巴里克 / 卡蒂娅·里曼 / 杰拉·哈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该死的歌德3》精选点评:

  ●让我想起了当年 看GTO的时候,德国版《麻辣鲜师》,怀念啊

  ●就是很喜欢这种屎屁尿。

  ●不怎么好看了。快进看完的。#2018158#

  ●Gruppe Arschlöcher终于毕业了

  ●标准的青春片格式

  ●烂大街的痞子老师和废柴学生的设定,电影里也全是青春抓马屎尿屁的老梗,但是看完这三部曲之后却突然觉得有点不舍这个系列

  ●《这人瞎逼逼啥呢》By 愤怒的小公举蛋哥

  ●就是来看男主露肉 Yummy

  ●笑着看完了三部,还蛮喜欢这个系列的。第三部的片尾最赞。歌德和席勒的棺材板还压得住么?会不会异口同声地说蛋尼尔的台词:这人瞎逼逼啥呢?!

  ●比起第二部更像是正统续集,不过还是言之无物剧本像是东拼西凑而成的,好在几处低俗的恶搞的地方还维持住了笑点

  《该死的歌德3》观后感(一):我一点一点长大的代价,是心灵的孤单

  看完了这部德国喜剧电影:《该死的歌德3》,还可以,比第二部好看,不如第一部,痞子老师带的第一批问题学生顺利毕业,每个人都是最靓的仔!电影还是比较鸡汤比较理想化的喜剧,现实中的教育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做到像这部电影中一样欢脱和随意! 话说地域黑每个国家都存在,西德人到现在了还在歧视讽刺东德人,哈哈!网络喷子,校园霸凌全世界都是一个样!川普又被黑了,变成了人形马桶!原来德国的老师也害怕上公开课,害,谁不是呢?总体来说,这系列德国喜剧《该死的歌德》作为饭后茶余消遣的幽默喜剧,可以一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学生莫大的幸福,愿意去改变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蜕变成长是每个人重生的可能!

  《该死的歌德3》观后感(二):这不是一个伪热血教师的故事

  没想到Fack ju Göhte居然就拍到第三部了。看完第一部的时候感觉到这个故事线就应该可以就讲完的了。第二部只能算Zeki和这群闹腾学生共处的时光中的一个番外,前几天无意翻到某电影下载网站的更新里居然有了第三部,看完这群学生就全部毕业了,估计这个系列也就是真的完结了。

  2013年法国、德国各自都有同一个类型、同是小成本喜剧、同是校园题材的影片拿下了本国的本土电影票房冠军。法国的是Les Profs,德国的就是Fack ju Göhte了。

  其实反斗校园的创意已经是很老的梗了,但丝毫不影响拍出的来的各个作品的质量。Zeki出狱,为了找回当年为之入狱的账款,阴差阳错到了Goethe Gesamtschule当起了代课老师,最后又无心插柳,把最差的一个班级全部带到毕业。第一二部纯粹是闹腾看着图一乐,第三部终于回归校园主题了,和所有热血教师题材一样,Zeki在这帮学生通往毕业大门的途中也完成了自我认知和救赎。和法国Les Profs完全注重屎尿屁和无厘头不一样,德国人的方式虽然汤是反斗闹腾小品,但药还是原来的配方。系列里每部在穿插的每一幕、每一个场景都有浓浓的鸡汤内核所在。

  教育之本,立德树人。师德所在,呵呵呵呵。虽然德国人的幽默一直以来都是被吐槽的对象,但这个系列却十足的对我的胃口,原因之一就在于闹腾过后又不会有突兀的温馨煽情让人看得十分尴尬,这也是我对于反斗校园题材出色与否的评判标杆了。

  至于法国人的第三部还有没有着落,会是什么样子。呃呃,到时候再说吧(到时候又要疯狂听译了。。)

  《该死的歌德3》观后感(三):当终极一班遇到极道鲜师

  “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 John Dewey前两部的大卖顺利成章催生了第三部,三部曲中第二部泰国之旅算是番外篇,收官之作(即本作)以1个亿的数字毫无悬念成为2017年的德国本土票房冠军。

  该系列主要讲痞子穆勒算是坏事做太多,天道好轮回,假扮教书匠却碰到一群不省心的学生,浪子回头进而寻找到自我价值,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故事。(误)

排排站,老师带你们走红毯

  第三部里男主穆勒表现明显不如第一部抢眼,脾气与痞气都收敛不少,看来教书育人果然是劳心劳力的活儿,磨人得很。无比喜感的抢戏神经质毒舌女校长古德伦气场之强衬托得高大的穆勒先生在她面前显得尤为小鸟依人我见犹怜。

校长:请叫我女王大人

  新加入的女教师角色非常讨喜,动手阻止香塔尔那位开酒吧满嘴脏话的妈妈向香塔尔动粗,霸气全开;混进小年轻的夜店场子苦心劝孩子们回家写作业最后演变成蹭酒自拍还登上Youtube热门(标签:不良教师);和男主一同在校长面前吃瘪认错,耍贱卖萌样样都来得,比起第一部女主/穆勒的前女友兼前同事确实吃得开多了,倒是和穆勒颇为般配:编剧给前女主安排了一个去了英国的结局,仅以电话形式出现。

  这一部大约到了收官,想讲的东西很多:校园霸凌,家庭暴力,青少年自杀,德国的教育制度,政治倾向,还有热门的难民议题,川普也友情出场:虽然是以涂鸦的方式出现在歌德中学的厕所小便斗上。正因如此,配角们的戏份显得尤其的多,只有到收拾熊孩子们(的烂摊子)的时候,才想起第一男主是穆勒同志。

  此处是剧情与前剧情提要分割线。

  穆勒是一名前罪犯,入狱前把赃款藏在某工地里,等他终于出狱却发现工地成了一所歌德综合中学,为了拿回被埋在学校地基里的钱,实现开海滩酒吧的梦想,穆勒混进学校做了名代课老师,白天假模假样教学,晚上挖地洞找钱,结果他发现自己面临的是有史以来最差劲的学生。

  第三部明显把该玩的梗都玩遍了,索性走起煽情温暖的鸡汤路线,撑起故事大梁的是始终贯穿穆勒整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危机:穆勒班上的不省心的学生们,很有可能导致整个歌德中学开不下去(好吧除了第二部每次都这个梗)。

  穆勒为了这群问题学生伤透脑筋,做了一场职业规划(演变成灾难)后不省心的学生们更加厌学了。逃课迟到怎么办?给熊孩子们植入狗狗芯片,手机GPS实时定位全面追踪,抓到了统统绑在汽车后面拖去学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逃课了。

  丧气的课堂上学生们也表示很无奈:老师我们就是废柴啊,我们就是没有斗志的咸鱼,我们是社会的废人。

无奈.jpg

  穆勒老师发了一通无奈也无用的火以后表示小王八羔子们不用担心,老师我一定给你们找到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哪怕用假冒伪造的方法。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他从去做招生宣讲的小学带回来一摞梦想清单,骗学生们这些是他们小时候写的,听听,这是多么有创意的找回梦想大作战。

  蛋哥是“建杵师”。

  香塔尔的是记者。

  泽内浦的是歌手。

  于是姑娘小伙们就朝着梦想作死地折腾了,费劲心机最后发现穆勒果然又骗了他们,愤怒的蛋哥砸了建筑模型还泼上颜料,却意外得到艺术奖学金,梦想歪打正着实现了。这边香塔尔救了试图自杀的哥特少女,终于在校刊比赛上凭此做的深度采访成功拿到第一名。

  反欺凌大会上,穆勒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前暴走族的养成记:在没有爱的环境里长大,频繁被欺凌,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明辨是非的教育。

  然而这个外表痞里痞气内在无比善良柔软,刀子嘴豆腐心的要命教书匠,自己的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很多的爱,当他误打误撞做了老师,却把一腔真心的热爱全部给了让他头疼脑热的捣蛋学生们。

嘴上嫌弃,其实最疼爱他们的还是穆勒外人面前特别护短

  三部曲下来,穆勒终于从百般不适教书生涯的前混混蜕变成一个爱护学生的好老师,虽然仍然嘴硬说只是做临时工赚到钱就去开酒吧,但小熊孩子们一有什么事情,最担心着急的还是他。整部系列的看头不仅有“前暴走族大战熊孩子”还有“暴走族的华丽转身”,这的确是一个成长故事,既是蛋哥儿香塔尔的,也是穆勒的。

  做一个好教师真的不容易,要担心教学观念对不对,是不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有仁爱之心;教学是不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能不能因材施教。

  但穆勒这个没上过师范,半路出家的犯罪前科前混混全部做到了。

  终极一班奋发图强主动请教学霸,努力学习终于顺利通过考试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故事也迎来大团圆结局。

毕业典礼上香塔尔的“深情告白”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部电影并没有明确的答案,穆勒的回答是告诉这群孩子:你可以的,加油,做你想成为的任何人。我都可以做老师,你们有什么不可以。(误)

  几年前看到第一部《该死的歌德》笑得打滚,蛋哥儿香塔尔,痞帅痞帅的穆勒老师,打打闹闹斗智斗勇,捅出无数篓子,一二三部看下来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却相当不舍,连整部系列喜欢乱配音乐的小毛病也觉得无比可爱。

  该死的歌德3

  该死的歌德2

  最后要吐槽结局蛋哥儿被分手,理由居然还是异地恋,编剧你跟异地恋究竟多大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