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锦集

2020-12-07 00:08: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锦集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精选点评:

  ●在我知道你办了那事之后已不可能完全公正得看你,算是入门级中的好书,其实我觉得只值3.5,虽然我一向都不苛刻。

  ●20090228

  ●很不错的

  ●文真切,意深远。

  ●很喜欢

  ●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在念大二,说不出来的那种震撼感,推荐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看,不过不清楚他最后看了没,总之,在后来的时间里,我从没有忘记或后悔读过这本书

  ●小王子那篇很爱

  ●评析了不少大师的思想及作品,与诸位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真是激动人心!我用瞻仰的眼光赏识大家。嗯,准备去看原作。

  ●书的前半部分很精彩,后半部分可能是个人兴趣的关系,没怎么细看了

  ●2007.Jun.13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一):走近名著、走近名家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是的,书是人的精神粮食。这本书带着我走近名著、走近名家;了解大师的洒脱、癫狂;了解作品中的哲学、对人类问题的探索。这本书犹如走近名家的介绍信、指引图。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二):love Venus

  顶礼膜拜,

  掩面而泣,

  袒胸受箭,

  在她脚下。

  我不擅于读书,

  正如我不擅于读懂生活。

  被逻辑束手束脚,

  甘受道德法庭的“随意”审判。

  我看到了蘑菇,

  就忘记对他说多么思念。

  我听到了车鸣,

  就停下向正确方向前行。

  是恶俗小说吗?

  她读起来是那样的有趣。

  “形式”可以充当“内容”,

  当我们像婴儿那样呼吸。

  维纳斯的爱,

  缪斯诸位神,

  当我们感受自己的内心,

  不要忘了抬头仰望高悬的星空......

  当我们用汗水灌溉生活,

  不要忘了捧起一杯土嗅一下自己最真实的“趣”味......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三):哲人论书

  到图书馆去发现了这本周国平的新书。说新书其实也不新了,一瞄出版日期是06年,果真忙得忽略新书了,好在现在失而复得。

  昨天晚上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这书,本来只想读80页的。可实在太对我胃口了。内容:睿智。语言:精准。真是难得的好书。搞哲学的人写的读后感,和一般文人的视角就是不一样,能在评论中点出文学作品新的哲学价值。我平时是讨厌看书评的,就像讨厌乐评一样。但是看这本书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能学到不少东西。

  Walter Benjamin说过一段话我很欣赏:好文章的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在这个背景下它被构思。第二个是建筑的,在这个层面上它被砌成。第三个是纺织的,在这个阶段被织成。读周先生的文章会感到巴赫的勃兰登堡竞奏曲缭绕耳边。而他文章的结构,在文人中,很显然,算好的。用言更是严谨而精美,别构一番灵寄。。他没让我失望。

  如书中所说“读书如采金,有人沙里淘金,读书破万卷,小康而已。有人点石成金,随手翻翻,便成巨富。”

  我从不奢望成为巨富,但求随手翻翻能解渴。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读后感(四):书中遇知音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那么你一定体会过在书中遇见知音的美妙感觉。虽然你可能与作者或书中的人物相隔千年万年,相距千里万里,你仍然可以通过文字与TA进行倾心的交谈。你发现,TA所说的话正是你想说而没有说出口或者说出口了也没人理解的那一句,TA所喜欢的东西正好也是你所喜欢的,TA所做的事情正是你喜欢做的或你正打算做的,TA保持的习惯也正好是你所拥有的那些习惯……每每读到契合心灵之处,你不禁激动地想要跳起来,扑上去给作者或书中人物一个热烈的拥抱,或者重重地拍一下TA的肩膀,然后激动地对TA说一句:“哈哈,老兄,你可真是我的知音啊,知音啊!”

  读周国平的《在维纳斯脚下哭泣》一书时,我就有这种恍如遇见知音的美妙感觉:欣喜,激动,时不时地就会咧着嘴傻傻地喜悦地无声地笑。

  这本书收录的文章说的其实都是作者自己的阅读体会。如果要我来编排本书的目录,我会用不同于本书编辑的方式,将其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关于某一本书或某一个或几个作家的作品的阅读心得;第二部分则是作者较为笼统地谈论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经验和阅读癖好,并不针对某一本具体的书或某一个具体的作家。第一部分大约占了全书的3/4以上,而我所喜欢,却偏偏是那不足全书1/4之一的内容。那个部分能引起我共鸣的地方实在太多,以至于把全书读完之后,我忍不住又把那部分的内容重新读了一遍。

  试举几例:

  在“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文中,周国平说:

  “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有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才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

  我虽然还没有“读了大半辈子书”,但已深深感觉到阅读中“愉快”的重要性,“愉快”也已成了我现在选择书本和判断一本书好坏的基本标准。一本不能给我带来精神愉悦和享受、不能引起我共鸣的书,我往往翻不了几页就看不下去,然后就扔在一边不看了。

  读闲书原本就是为了享受,为了愉悦身心,如果一本书让你产生厌倦情绪,让你读得疲倦劳累,甚至昏昏欲睡,那么真的还不如不读。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够累的了,又何必再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折磨自己呢?

  在“读书小语”一文中,他说:

  “藏书多得一辈子也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

  呵呵,我相信这句话一定能够引起所有爱书人的共鸣。喜欢读书的人,必然也会喜欢买书(但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

  以前每次一走进书店,我就舍不得出来。来到上海之后,最喜欢逛的不是淮海路,不是南京路,也不是七浦路,而是福州路,只因那里是书店一条街。看见好书或看上去好的书,就忍不住要掏钱买来。每次去逛福州路,总能喜滋滋地抱一堆书回来。后来发现了网上买书的好处,越发买得欲罢不能。虽然以前买的书还有很多没有看完,虽然明知将来搬家的时候会很麻烦,虽然无数次暗暗发誓:毕业之前再也不买书了!可是一看到很久以前就想读的书或是别人推荐的好书,就觉得不买来放在自己的书架上实在不过瘾。于是,狠狠心,买了!才不管他能不能读完,才不管他搬家的时候有多麻烦呢。

  “书太多了,我决定清理掉一些。有一些书,不读一下就扔似乎可惜,我决定在扔以前粗读一遍。我想,这样也许就对得起它们了。可是,属于这个范围的书也非常多,结果必然是把时间都耗在这些较差的书上,而总也不能开始读较好的书了。于是,对得起它们的代价是我始终对不起自己。”

  目前我的藏书根本谈不上多,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但是还好,我有学校图书馆。于是,我总是隔三差五地往校图书馆跑。按学校规定,研究生一次可以借15本书,而我总是要借满了才开心;如此还不知足,还要去我们学院的资料室里借,那里不限定借阅数量,也不限定归还日期,借起来更加过瘾。

  这样一来,就总是会借来一些不是那么好看甚至根本就不值一看的书。很多书读到一半读不下去,还有很多书才匆匆翻了几页就没有兴趣读了。于是,很多可能是昨天刚刚借来的书,第二天就被我还了回去。

  对于这一点,我总感觉既惭愧又内疚,不时地自责:我这不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吗?借来的书看都没看完就还回去多可惜呀!

  及至读到周国平先生上面这段话,我的内疚感才消除了一些。哈哈,原来我的做法还是明智的,虽然我可能对不起那些书,但我总算是对得起自己了。(咦,怎么觉得有为自己找借口的嫌疑?)

  在本书中,作者还时不时地坦言自己“喜欢读闲书”,而“对于规定的课程十分厌烦”,时常“‘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

  读到这些话,我不禁有种要跟他称兄道弟的冲动。哈哈,实在是知音啊!

  我就是个喜欢读闲书的家伙,对于规定的专业课程也是厌烦得很(应该说对于一切规定非做不可的事情都厌烦得很。)当然,我直到上大学都是一个很乖的学生,直到读研才开始“不务正业”。

  其实,我们的专业课程有几门本身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也应该是我很感兴趣的,比如英美诗歌,比如20世纪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比如女性文学等等。可是,一旦它们成了非学不可的东西,我就莫名地厌倦。再加上老师讲得并不怎么引人入胜,越发没有兴趣听课了。于是,读研期间,逃课成了我的家常便饭,当同学们端正地坐在课堂上听教授讲课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在寝室,搬张凳子坐到阳台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读奥斯丁的小说,读完了奥斯丁再接着读哈代。有时候人虽然是坐在课堂上,眼睛却望着窗外的蓝天,望着窗外的红墙黑瓦和红花绿树,心思早就不知道去哪儿神游了。

  直到这些课程都结束了很久之后,我才翻出以前上课用的英美诗歌的教材来,一个人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虽然很多诗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都读不懂,可是读的时候却感觉很开心很享受,所以也就不管读没读懂了。真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周国平还说:“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依照他的标准,那么他的这本《在维纳斯脚下哭泣》对于我来说,应该绝对是一本好书了。因为它让我遏制不住地写了这么多!

  那么,对你来说,这会不会是一本好书呢?——答案,还是你自己去寻找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