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诗词讲记》读后感1000字
《顾随诗词讲记》是一本由顾随 叶嘉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随诗词讲记》精选点评:
●昨天看了一章,好!
●不在于好不好看,而在于难不难读,讲录成集的书都难读,前后语不搭且不说,个人色彩弄得也不知道叶女士自己再创作了多少。
●说古诗词甚透彻,近道之人。对于古今诗人之高下也讲得好,说陶渊明真是说得好。可以细细慢慢的读,在乎会得。
●极为出色。
●苦水词人.真乃解词风华.
●可惜現在很少有。
●别人家的笔记:“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坏,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粗读。
●后半部分重复的多,看前半部分即可
●多有啟發。---顧先生對舊體詩詞似乎的發展似乎總有些悲觀的態度……難道就沒有新的出路了么?他受王靜安先生的影響也挺大的,“隔與不隔”的說法經常被運用,但實際隔與不隔并非代表好與不好,隔有時候是種閱讀障礙,反而能吸引讀者,王靜安本意當如此,似乎顧先生尚未強調此點,可能囿于文獻所見,或者知而不談吧。不過的確得承認,顧先生於詩詞的確造詣頗深,不是今人那種泛泛而談,必定有親身之體驗,然後能言。
●顾先生深受其弟子如周汝昌先生、叶嘉莹先生等钦佩敬仰。读其书,于字里行间,可见其精神骨。
《顾随诗词讲记》读后感(一):真是好书
封面设计雅致,印刷也不错.
内容就不用说了.
对诗词喜爱的朋友绝对应备上一本...
顾先生之箴言:"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充分显示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优秀部分,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顾随诗词讲记》读后感(二):好好摸了一把藏在诗词后的古人的灵魂
羡季先生的讲记 娓娓道来又切中要害 不仅评诗词大家的诗词 也评评论诗词大家的大家 挥洒自如 舒缓中令人有通透的赞叹
大学的时候读了一些叶嘉莹的诗词讲记 现在才读其师的讲义 不禁感叹 有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
因为读诗词太少 因此评也读的少 但到目前为止这是看过的最令我感到被点化的讲评
大好 强推
《顾随诗词讲记》读后感(三):万事风雨散
挂的是诗词的名号,写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感情动荡的时候买的,很让人淡定的一本书,万事风雨散。
当悲苦来临时,有一种心灵,可以把它变得很美,比如李白的那首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黄云、碧纱、归飞,多么美,遂亡独守空房之悲。
如果当我们悲伤时,可以幻化出这样美的意境,那这样一生,或喜或悲岂不都很好?
《顾随诗词讲记》读后感(四):一言以蔽之:充实精神体力而自然流露
诗中真实方是真正真实。
需自己充实精神体力而自然流露。
有担当,万物皆可入诗,不可限于个人之天地。
太白,工部非诗之传统,传统不可全露,引人印象,而显思情。
………………………………………………66
…………………………………………………………666
………………………………………………………………………………
前看叶先生讲词,看不进,而12月8日观此书,或早或晚一小节,并心热,真是平生读书之快哉!
此书非只论诗,并有做人之大道!且记。
《顾随诗词讲记》读后感(五):人可以不做詩,但不可以無詩心
他說,人可以不做詩,但不可以無詩心。從器質性來説,人和人應該並無甚區別,只是有人天生通透,有人氣竅不通。而詩人往往是前者,如是後者,則要首先打通身體裏的血脈。像謫仙人李太白,不可學,然可心向往之;又如詩聖人老杜,力可運斤,行千里而步步留痕,全凴一己之力,讓自己身體萬籟暢明。“常人甚至寫詩的時候都沒有詩;其次寫詩時始有詩,此亦不易成詩;非本身就是詩才好。”活得詩人,雖不一定有詩;但為詩活得詩人,則一定沒有好詩。所謂做事先做人,萬物同理,然後才講究遣詞造句,才講究方式方法。苦水先生的講記雖然散亂,但這一節必先銘記在心,因爲幾乎所有做詩的方法都是辯證的,獨此是根本。
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