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锦集

2020-12-13 01:56: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锦集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是一本由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著作,南方家園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80,页数:3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精选点评:

  ●拉美的梦想承载不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梦想

  ●I’m angry!

  ●读起来很过瘾,就跟小说一样,毕竟这类民族主义就是小说、神话(即使数据为真,但观点总是保守、激进)。(1)南美简史:南美殖民简史,尤其是第一编的部分,可以比较方便理解拉美近代。本书以产业-殖民(剥削)的角度书写,拿个地图在旁边读,很有意思,很方便地连接到现代的70年代。(2)写作手法的卓越:在阅读这本书时,总让我不断地去对比像史明这类的台毒史书写,《血管》可以说是写作角度得当,角度好,很方便人阅读和凝聚某种殖民仇恨,大概是作者的记者背景缘故,每一个段落都非常亲近易懂,长短得宜,并避免了某些容易被直接反驳的民族主义论调书,努力扣在经济殖民与资本自由主义的简单批判,不会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产生明显的反感,相对来说,以史明就显得失败,材料丰富,但冗赘无度,诠释论调甚至让愿意阅读的人容易看到逻辑漏洞。

  ●看拉美是如何在自由市场下成为原料输出国

  ●为了更深入理解《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而读,一段赤裸裸血淋淋的被剥削史,加莱亚诺对故土人民的确怀有最深沉的爱。

  ●如果你需要读一本书来了解拉丁美洲,那么这本书是最好的。

  ●拉美和近代中国近似,苦痛的被剥削史

  ●「可憐的墨西哥!你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我們墨西哥人總以為天堂在北邊,我們一直都錯了,天堂其實在南邊」

  ●老左派写文章真是骂人骂得痛快,让美国人和拉美统治者都避之不及的一本书。写成于1971年的书到现在依然是振聋发聩,虽然对于国有化的过分偏袒以及一些过激的观点需要注意,书的总体风格、立场、语言、事例和力量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不过国外写历史的确都不怎么注意结构啊,感觉像意识流小说一样随便翻开哪一页都可以读。当然,瑕不掩瑜。

  ●拉丁美洲用自己的血肉供养了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然而拉美换来的却是经济畸形、社会动乱和环境恶化,我们是否和他们很像,甚至是在步其后尘,这是个问题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一):筆記

  - 在台北大稻埕的1920s 書店買到的一本書, 書店很有格調, 推薦!

  - 書其實寫於1970年代, 所以沒法覆蓋近三四十年的歷史。

  - 我比較喜歡前半部談殖民時代的事情, 或者是因為對那一段日子真的毫不認識, 讀來較有興趣。看歐洲殖民勢力如何赤裸裸的剝奪南美洲大陸與原住民, 真真是令人憤怒。

  - 南美洲被歐洲殖民時, 大概就是中國明朝的時候。大量的白銀從南美被運回歐洲, 而上網查了一下當時明朝則透過茶葉(?), 絲綢等在國際貿易上兌換到大量白銀。當中的細節還需要進一步了解, 但當突然意覺到其實東西是相互有關的時候, 還是有點震撼。

  - 讀這本書時, 不期然會想起中國過去一二百年面對的情況。不想因為而合理化國家機器的暴力, 但我們與南美洲的人民還是經歷了不一樣的歷史軌跡。

  - 美國緊接在英國及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剝奪, 不是善類。當然這究竟是民族主義式的爭鬥, 還是資本的邏輯, 還是要謹慎細想。

  - 不過書後邊談美國的部份有點太冗長, 或者是對70年代時的作者那是切膚之痛。只是大量的案例堆砌, 而且有時是連續兩三頁不分段的文字, 對中文讀者來說不一定是最能 deliver message 的方式呢。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二):拉丁美洲:抵抗不了跨國資本的自由

  

在殖民征服和掠奪中,劍與十字架並駕齊驅。

西方國家進行工業化的第一桶金是透過瓜分亞非拉的資源和勞動力、依靠殖民掠奪來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

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迫使西方陣營放棄對第三世界進行赤裸直接的殖民統治,但是落後地區的民族資本無法與跨國資本抗衡。自由貿易扼殺了脆弱民族工業,剩餘最後大部份被西方資本拿走,國家的經濟主權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西方講的自由是資本的自由:親美政權上檯大舉推行非國有化政策為跨國資本打開門路,國有資產和人民的血汗遭到賤賣,底層人民命如螻蟻,這也是蘇聯結束後俄羅斯人民所經歷過的遭遇。無論是新舊殖民主義時代,落後地區都無法像今天的歐美國家一樣推行貿易保護政策。

跨國資本從落後地區獲得了源源不絕的廉價勞動力,國際分工體制使落後地區的低工資成就發達地區的高工資。拉美地區的工資相比起歐美工人微不足道,但他們卻製造出與歐美地區同價或更高價的商品。

查韋斯和其他的拉美反美軍人政權上檯後都沒有徹底粉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迎來親美勢力無盡的反撲就是必然的命運,也注定了這條被切開的血管將會繼續處於國際分工的底層位置。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三):生命在鲜血里流淌

  被压迫着的,在一日复一日的无意义的劳动和贫穷中死去——这就是这本书中所描绘的大部分拉丁美洲人的命运。它是一本非常珍贵的作品,在所有个人观点之下,作者真实地描述了血淋淋的现实。这本书让你很难相信在它所出版的七十年代的世界里,世界上还会有这样悲惨的命运,而更悲哀的则是意识到在五十年后的今天,情况甚至都没有改善多少,也许只是更糟了。它让你质疑:一个以商业为基础的文明是否必然造成这样的结局?两级分化,一端是为所欲为的财富,一端是奴隶一般的贫穷,信仰被剥夺,而消费成了唯一的做一切事的核心,在虚无的生产和消耗中,发展的车轮拖拽着人们滚滚向前。从拉丁美洲的悲惨命运里,很难看到一个对于制度的根本性的解药,一切国有化或者建立(贸易和政治)边界的措施都有可能导向另一个封闭与社会控制的极端(我们已经看到历史在其他的大洲曾是如何发展的了),似乎唯有彻底的打破商业世界才是真正的办法,但替代的制度,不会导致恐怖与悲剧的制度又是什么?这要等待多久才会出现?有的时候不禁让人好奇,如果没有殖民活动导致的文化接触,拉丁美洲本来会发展出怎样不同的文明。如今肥沃的土地变成贫瘠的土地,人们在炽热的太阳下发不出声音,警察的阴影在角落里肆意窥探。

  令人惊异的一点则是拉丁美洲的状况有多么经常地让我们想起我们自己。虽然拥有截然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但在今天,作为非西方的和共产主义曾经到过的世界,太多文化和政治中同样的问题都出现在了两个社会当中,压抑和绝望遍布生命的角落。而像加莱亚诺所说的,任何破坏性的行为,早晚都会导致创造性的行为,愿太阳下的人能够创造新事,在这也许是命定的边缘的命运里挣扎出新的,有所希望的未来。不要忘记,在被切开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生命。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读后感(四):购买参考:南方家園版的《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修订版)的排版問題

  这篇评论仅供购买有兴趣购买此版书的人,毕竟本书有好几版,还有简体版可供参考。

  首先,我并不讨厌这本书,反而还有点喜欢,所以才想谈点,其次,我并非专业编辑或从事印刷业,这篇短评仅就个人阅读体验,提供一点看法。最后,限于物力,手边无简体版可相互比较,便不赘言。

  关于我对南方家园版的排版看法,先上图,依次图中数字说明:

南方家园版书影(还请忽略右下角的手机阴影)

  数字1:由于本书内容丰富,没页码和有页码相加有四百零几页,版面可以说寸土寸金,可以理解天地左右不会预留太多,但两页中间相夹的左右所预留的空间相当地少,反而造成在阅读时,必须要将书面摊得比较开,除了阅读上比较不方便,还比较伤书,如果反覆读个几次,或给看书习惯差的人来翻,大概很快就可以重购了。希望第二版再刷时能使用较宽的书页将中间留白,或于未来在第三版时更动版面设计。

  数字2:如数字1的缘由,可以理解本书内容丰富,版面寸土寸金,但每一页下半部的利用——大量留白,未免也太奢侈了,反而上人觉得“数字1”的地方显得尴尬。当然另一种可能是,编辑觉得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有需要大量做笔记的可能,因此选择将每页下方作为笔记区的留白,尽管这本书的性质,让我觉得这种解读有些牵强⋯⋯

  数字3:此处标示的是每一节的章节名称,如“数字1”提到的摊页问题,你若不试着把书摊得非常平,那么便无法看到偶数页固定标示的章节名,换句话说,偶数页的章节标示功能基本上是没有的⋯⋯更值得吐槽的是,怎么会犯这种不可能会有的错误,将章节名或页数放在这种位置,是连印刷前的复印本都没检查吗?还是又是为了给读者留下做笔记的空间?是的话,那还不如取消偶数页的章节标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