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锦集

2022-05-26 02:08: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锦集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是一本由索甲仁波切著作,張老師文化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TWD 499,页数:5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精选点评:

  ●神神鬼鬼... 读到第一章他描述他的前世的时候...三条斜线狠狠地画在我的脑门...

  ●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有年暑假天天在浙图混着,囫囵吞枣地读了很多书。只是好奇藏民对死的态度。

  ●强烈地传递了向死而生的观念,并且以修炼心灵的终极目的、生死轮回冲淡化解了对死亡的绝望感。但不可否认,其中有大量我现在无法理解的神迹,在阅读过程中,对此一直保持警惕,不敢说是假的,但也确实无法现在相信,可能这本书对佛学入门者来说显得太高阶了,一星是扣在这个地方的。

  ●十年间,台湾初版竟然印刷了345次,这个封面是台湾再版,已然没有了初版的风韵。国内很难再版了,网上国内版新书全是假货,买—退,很麻烦

  ●偏执本身就是一种迷信,过分的相信科学,本身已经迷信了!

  ●因付出而领受,因宽恕而获得宽恕,因死亡而永生。

  ●非常受益!奇书!

  ●了解死亡,然后不再惧怕……

  ●什么时候才可以与死亡和解

  ●开头几章真的可以让痛苦变浅,后面教授正视死亡,活着是为了中阴和下辈子,当然也可以不欲求,做水中树如何?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一):殊胜的体验

  前一段看了“戒嗔的白粥馆儿”在凤凰网上的转载,修行的生活和体验是一味清凉的药草,抹在现代人浮躁的心灵上,能止灼痛。

  生活中有的时候心绪难平,就翻出来看看佛教的书。

  看了就觉得,反正是要死的,何必如此贪嗔痴呢。既然死是那么不可避免,那不如让我来研究一下死到底是什么吧。

  索甲仁波切的书很有意思,好像开了另一个知识的领域似的,这些知识是课本上从来没学过,也从来不认可的,但我非常赞同。

  比如说,转世的概念,转世的人是否还是原来那个人?书中说,魂魄不是像穿珍珠项链的丝线,而是像堆放物体的空隙,新生后,他又带有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和新时代的痕迹,多有趣的事情,有谁相信这是真的呢?

  我相信。当我禅坐的时候,闭上的双眼前可以看到一个金黄的圆环不断聚拢,眉心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摇动,有的时候感觉强烈整个人都被带得摇晃,却感觉非常舒服安宁。这应该是非常殊胜的亲身体验了。

  一直在想,圆环的那端是什么呢?也许,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我就会通过这个殊胜的金黄的圆环通道,走到下一个世界里吧。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二):佛教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虽说是解说《西藏度亡经》的作品,但实话说,与我们通常所论佛经似乎很远。

  藏传佛教离我们很远。

  汉传佛教其实离我们更远。

  佛教理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其浩瀚高深,让绝大多数人无法产生勇气和信心,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对其进行钻研。

  佛教不像基督教的《圣经》,2000年就那一本,祖祖辈辈往下传,从小读起,活到老读到老,一辈子读上几十遍,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比较深入的认识。

  佛教的普通信众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普遍对佛教本身不甚了了,信佛只是祈求佛菩萨保佑,并急切地要求能够马上兑现。

  因此,佛教形成一种二元状态:僧侣的宗教博大精深,难以思议;老百姓的宗教却近乎迷信,让人不以为然。二元之间具有很大的断裂,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一现象是否与佛教缺乏自己的《圣经》有关?

  一旦缺乏“唯一性”作为依据,虽然对宗教哲学的发展可能是有利的,普通信众的思辨却在不确定中变得迷茫,在接受方面也构成障碍。众多教派都有自己的体系,每个体系都是毕终生而难究其竟,如何指望普通老百姓能搞得清楚那么多体系呢?

  佛教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三):你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证明你活着

  《西藏生死书》里说,你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证明你活着。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绞尽脑汁,反省自己,依旧没有答案。

  我说,我爱过,也被爱过,这是不是件有意义的事?不,这并不能算是“事”,或者提升天赋的“证量”。这只是一种经历,人人都会有,一种“业”。

  我依旧是无法想出,自己何曾有意义的活过。我逃避这个问题,无法正视它。

  书里说,人生是一个中阴,是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的修行自己,让自己活的有意义,为来世积攒福德。今天的我,是昨天的业造就的,明天的我,是今天的业造就的。没有今天,就没有明天,所以要把握今天,在每一个今天提升自己。

  今天我在做什么?绣十字绣,看电视,上网,听音乐。这一点都不惬意,这依旧是没有意义的浪费生命。

  书里说,不要害怕死亡,人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接受死亡,接受他人的,还有自己的。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再为迎接死亡而做准备。所以不要怕,不要膜拜,死亡,只是自然的回归。

  可我还是害怕死亡,他人的,自己的。经过2008年,看了那么多,经过了那么多,我愈加的害怕死亡和疼痛。我依旧无法接受那么一个个鲜活的肉体和灵魂,就那么轻而易举的化为烟尘。

  上次在厕所里晕倒,其实,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那件事,我也可以算是有过死亡感受的人了吧。虽然,那只是晕倒,但它让我知道了,死亡,便是无意识,无感知,平静。

  其实,我一直活的很坚硬,嗯,怎么说呢,像是一种坚果,核桃之类的,去除软壳子,还有硬壳子,硬壳子下面,隐藏的也并非柔软的而细腻的果实,依旧是比别人硬一点。

  可是我现在想要让自己更硬一点。像水一样,坚不可摧。像是抽刀断水,用这柔软的砖墙,建立一个更有力量,更无法击破的城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你是我的,你就不会离开我,对吗?如果你不是我的,趁早消失,不要用虚伪纠结在我的世界里。如果你是我的,我们就好好爱吧,去会好好爱的。

  我希望有一天,有人再问我,“你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证明你活着”。我的答案是“爱过你”。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四):珍惜生,亦珍惜死——《西藏生死书》

  中阴在藏文中称为Bardo,是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和“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的“过渡”或“间隔”,即“死亡和再生之间的中间状态”,它整个存在甚至可分成四个实相: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这就是四种中阴: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光明中阴、受生的业力中阴。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生命过程,实质上只是中阴的一个阶段——此生的自然中阴——而已。

  今日的死亡换来了明日的再生,明日的苦乐,是今日的因果。如果我们都能真正将个人的生命带入到如此的观视角度,也许面对死亡,我们就能从容且充满期待起来。现实生活的情况却俨然相反,死亡像一个徐徐划下的断头刀那般,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的心灵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恐惧,让我们不断焦虑地徒劳往虚空中一把一把地想抓住永生。

  人握拳而来,撒手而去。握拳是因为生命是痛苦的,它需要一个人用毕生的力气,去找回本真的自己,死亡则该是轻松惬意的,它告诉你放下对俗世的最后那些依恋吧,身体只是我们的又一条船,有时我们利用它度过了黑暗寻找到了光明,有时我们又随着它深入更无尽的漆黑,但着一切都将告一个段落,带着平和和安详将虔诚的慈悲转化成中阴里的能量,我们将得到一个崭新的开始。

  可是,要做到,可不容易。我想起南怀瑾谈到这个问题时笑呵呵地举起他老朋友的例子。南老头说,当他的那些老朋友即将归西前的时分,都喜欢让南先生陪着他们,好减少死亡对他们的恐惧。此刻,南老头会握着病榻上朋友的手,朗朗笑催着说,赶紧念几句“阿弥陀佛”就放心走吧,每每如此,大多数人总会喘着微弱的气息,颤颤痉痉地告诉南怀瑾南怀瑾他们无法念出这个咒,他们紧紧地握住南怀瑾的手,你也就辩不清那会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还是最后压倒骆驼的那根夺命稻草。

  死亡是那个必然会来到的黑夜,我们恐惧于黑夜,于是就望了黑夜后黎明也必将来临。

  如果我们消除不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抗拒,那我们就该好好读读《西藏生死书》;如果我们无法克制住对亲人离逝时的剧烈悲痛,那我们就该好好读读《西藏生死书》,如果我们面对病床上亲朋的痛苦而失神无措,那我们就该好好读读《西藏生死书》;如果,我们还看不到死亡的光芒,那我们更应该好好读读《西藏生死书》。

  索甲仁波切将藏传佛教里,关于对死亡的关怀渡法和解脱法门,将莲花生的经典《中阴闻教得度》里的精髓,尽可能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叙述方法,一一呈现,尽管它对我来说,仍然是似懂非懂,通篇阅读完,无法避免一定程度上的雾里看花,但我仍然相信,这也绝对不是水中花镜中月,相反的,只要保持着一颗正见之心,并时刻精进而习,终是会有拨开云雾见天明的那一刻的。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相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索甲仁波切对他的学生这样解释他写作此书的目的。

  此时,我将自己观想为临终者,并观想者此刻佛陀正在我头脑的上方为我加持,我感觉到了临终者的恐惧与身体剧烈的疼痛,我甚至感应到灵体即将分离时的那声不为人知的声响,我观想者佛陀化作七彩之光渗透进我的心脏。生命是光彩照人,死亡亦应如是。

  人们越想以物相的形式战胜死亡,就会越被死亡提前关入地狱之道,一如我们不可能去如口号喊的那样人定胜天,肉体只是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一艘船,我们应该将其做为渡岸的工具,而不是自我的本性本身。因此我们为什么要以“战胜”自然的雄心和模式去战胜死亡呢?

  珍惜生命,同时也珍惜死亡,这都是上天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当世界充满罪恶感时,所有的苦难都必须加以转化成觉悟之道”。

  《西藏生死書(修訂版)》读后感(五):大圆满的生命关怀

  大圆满的生命关怀

  y 陈寿文

  2004年的春天,我已在北京待了一个冬天。

  2003年10月,我辞去通信公司市场部的工作,从杭州来到北京,常去北大清华等高校听课混讲座,崔卫平,秦晖及贺卫方是我当时最欣赏的学人。

  因为不上班, 故而有大量阅读时间,再加上家境还好,有甚多的余钱可以买书,常去万圣书园及北大博雅堂书店购书,后认识了卿松,当时他还没在万圣书园开豆瓣书店,在北大校园里的宿舍区有个小书店,专卖特价思想学术书,叫沉香书屋。我很快成了他的超级大客户,五年下来,在他那购买了近五千册书。以人文社科书籍为主, 一些比如钱永祥的《纵欲与虚无之上》和崔卫平的《积极生活》之类的好书,我甚至会买十几册,赠送友人。

  第一本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之书》就是在沉香书屋邂逅的,该书1999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郑振煌译,知道它是经典,就买了几本藏着,也翻看了一遍,但没看懂。

  直到今年4月新经典文化重出了这部经典,而自己接触研读超个人心理学也已经五年了。尤其在读过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家凯瑟琳•辛格所著的《好走:临终时刻的心灵转化》(下文简称《好走》)之后,再读《西藏生死书》, 豁然开朗。

  临终时刻的心灵转化

  凯瑟琳•辛格有持续三十年以上默观经验,并在佛罗里达的安宁病房从事安宁疗护的工作,在陪伴数百位临终病人之后,辛格的观察是:死亡绝对是‘更高的能量渗透生命’的特别时刻;换言之,临终者是大步迈入灵性向度的朝圣者。这个说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迥异,人们对死亡的印象是:煎熬、蹂躏、恐惧、悲恸、临终者在绝对的存在性孤独中,无奈地承受苦难的啃噬。“死亡”与“临终”是彻底的“负面”,没有丝毫好处,却又是“有生物”共同的宿命。

  《好走》最大的特色在于融合了超个人心理学、基督信仰、存在主义、佛教与其他东方哲学,如道家的哲理等,从东西方的传统智慧中探究死亡与临终的奥秘,但却并不流于空谈,或太过抽象,而是从临终病人的实际经验中,印证临终可以是灵性的最高峰经验,与万有的神圣本源面对面的时刻,而感觉到从所未有的超越、喜悦与圆满。虽然作者由无数次陪伴病人临终的过程中,见识死亡无懈可击的美丽与宏伟,但大多数人在死亡之前可能会笼罩在黑暗、恐惧、惊怕、愤怒,或因压抑情绪而表现出的冷漠。只是在临终之际,身心极度衰弱时,仍然有许多人竟可以安然放下,平静庄严地与世长辞。

  瓦器中存有宝贝,人的脆弱身躯内其实蕴藏着坚强的灵魂,无论我们怎么称呼这个“灵性”,它是人与其他生物最重要的不同点。疗愈与恩宠如同旭日东升从黑暗中升起,使临终病人从混乱到臣服,再进入超越的和平圆满境界。如果我们坚信经过临终时的苦难与挣扎,终将进入永恒的光明、纯净、自由与爱,那么死亡的面目不再狰狞恐怖,也无所谓“死亡恐惧”了。

  相对《好走》而言,《西藏生死书》令一般人有遥不可及之感,它涵盖了整体的佛法,包括显教和密法,内容很有逻辑性且很感性;理性感性同时具足,要读懂这本书是很大的挑战。

  该书译者郑振煌,1945生人。大学时即虔心学佛, 参访海内外高僧大德,尤其亲炙台中莲社导师李炳南教授及"慧炬"创办人周宣德教授,钻研世、出世间法数十年,毕生以弘法利生为志业。推展居士菩萨道及佛教现代化、国际化、学术化、生活化;并长年主持佛学讲座、研习营及禅修营。郑振煌先生潜心佛学研修数十年,高质量的翻译了大量藏传、南传佛教书籍,对当代佛教文化有重要贡献。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西藏生死书》具有文学性、宗教性、医学性、科学性、文化性、现代性、人本关怀等特色。顾名思义,它在谈西藏的生死观,着重于西藏佛教宁玛派的大圆满法。

  大圆满法

  人类已经进入日益浮华虚伪的极端混乱年代,需要极端有力而清晰的法门。再加上民主社会的兴起,现代人需要的教法,必须避免教条、基本教义论、排他性、复杂的形而上学;人们需要当下就能了解、简单而深入的法门, 人们需要不必在寺院道场就能修持的法门,人们需要能够融入日常生活和随时都可以修持的法门。

  在真正证悟心性之前,没有人能够毫不恐惧而完全心安地死去。因为只有经过多年不断修行而加深的证悟, 才能够在死亡的消解与混乱中保持心的稳定。索甲仁波切认为在所有帮助人们证悟心性的方法中,大圆满法是最清晰、最有效、最适合现代环境的法门。

  大圆满是一种状态,那个本初的状态,全然觉醒的状态,一切诸佛和一切修行法门的心要,个人灵性进化的极致。藏文的“大圆满”在英文中往往翻译成“Great Perfection”,而索甲仁波切并不赞成这种译法,因为“Great Perfection”有种必须历经漫长而艰苦的旅程才能圆满的感觉,而大圆满的真义是我们的本性本自具足, 根本不需要去圆满它。

  一切佛教法门都可以用“因、道、果”来说明。“因”是基本、本初的状态,是我们的绝对性。因此, 从“因”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本性与诸佛相同。不过, 诸佛认证他们的本性而证悟,我们不认得我们的本性而迷惑。我们之所以进入绝对世界,是由于我们的本性被遮蔽,我们需要遵循教法和修行,这就是“道”。最后,体悟我们的本性就是证得完全解脱和成佛。这就是“果”。

  大圆满法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以活泼自在的清净和纤尘不染的清明来反映我们本性的“因”,令我们在本质上感到安全,不被任何概念化伪装的认知禁锢,不管这种禁锢多么细微,多具说服力或多诱人。大圆满的殊胜还在于,即使在相对的层面,它的语言也不会以概念去污染绝对的层面;它让绝对的层面保留原本纯真、有力、庄严的素朴,却仍然能够以生动、令人振奋的语气,把绝对的层面介绍给任何一个开放的心灵,让我们在证悟之前就能瞥见觉悟的光辉。

  大圆满的实修方式可用“见、定、行” 来描述。“ 见” 就是直接看到绝对的境界, 即我们存在的“ 因” ; “ 定” 就是稳定那个“ 见” , 使它变成连续经验的方法;“行”就是把“见”融入我们的整个实相和生命之中。

  “ 见” 就是对原原本本的觉醒的认识,它包含这一切事物: 感官的认知( 能)和现象的存在(所)、轮回和涅槃。这种觉察有两个层面: 绝对层面的空和相对层面的表象。” 在大圆满法里,“见”由上师直接介绍给学生。上师象征诸佛智慧心的完全证悟,通过他的加持,可以把他的直接经验,在教授“见”时传达给学生。

  而诸佛的智慧心要如何介绍呢?想象心性就是你的脸,一直在你身上,当你不能看到它。上师的教授,就好像突然拿起一面镜子,让你首次在镜子中看到你的脸。在那个震撼有力的时刻,师徒的心意融合在一起,学生确切地经验到或瞥见本觉。在那个当下,上师介绍了心性,学生也认证了本觉。

  你最可怕的敌人, 让你自无始以来生生世世轮回不已的敌人, 就是执著和被执著的对象。当上师介绍心性,你也认证本觉时,这两者都被烧掉了,就好像羽毛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了无痕迹。在这个状态里,智慧、喜悦、清明和无思无虑全都融合和联结于一味中。深刻的幽默感从心中涌起,你会哑然失笑,过去有关心性的概念和想法错得多么离谱!

  “定”就是专注在本觉的状态中,解脱一切思维概念;同时却维持完全放松,毫不散乱或攀缘。因为“禅定不是努力奋斗,而是自然地融入本觉。”

  而,本觉是什么?

  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这个间隔就是当下的意识:一种清新的、原始的。即使是毫发般的概念也改变不了的清楚而纯真的觉察。这就是本觉。当修行人能够保持本觉的不断流动时,本觉就开始渗透他的日常生活和行动,产生一种深度的稳定和信心。

  “行”就是能真正观察你自己的善恶念头,每当有念头产生时, 就深入检查它们的真性,即不追忆过去,也不幻想未来,既不允许攀缘快乐的经验,也不被悲伤的情境征服。不管有什么认知产生,你都必须像小孩走进庄严的寺院。他看着,当攀缘却一点都没进入他的认知中。因此,让每一件事物都永远那么新鲜、自然、生动和纯真。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大圆满修行者不喜欢自我炫耀,却有一大群徒弟跟着他学习。有一位喜欢卖弄学识的僧人知道这位修行者读的书不多,不禁心生嫉妒。他想:“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敢教人?我要去考考他的学识,在他的徒弟面前揭穿他这个假货,羞辱他,让他们离开他而跟随我。”于是,有一天他去拜访这位修行者,咒骂他: “你们这些大圆满的家伙,难道只会修禅?”修行者的回答让他完全意想不到:“有什么好修的?”“这么说来,你连修禅都不做了?”僧人胜利地大叫。“但我何曾散乱呢?”大圆满修行者说。

  刊发于《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11年8月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