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火》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野火》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2020-12-13 03:05: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火》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野火》是一部由塚本晋也执导,塚本晋也 / 中川雅也 / 中村达也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火》精选点评:

  ●以日本和日本人为视角战争反思片往往由于幼稚的想法和狭隘的视野被限制了高度。至今看过的此类电影,《战场上的圣诞快乐》最令我动容。以心魔为着眼点,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展开战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

  ●高对比度的色调,躁动不安的镜头,以及放大了的愤怒和恐惧。重口味倒是其次,心理压迫感太强有点喘不过气。这种片也真只有日本人才拍得出来……

  ●没觉得比市川昆差,甚至可以说市川昆对于这本小说来说,实在是太优雅太温和,甚至有些啰嗦了。塚本晋也夸张到有些失真的彩色、粗糙的手持摄影、泥水、热带飞虫和残肢断臂血糊糊,乃至他嘴边一直挂着的那条鼻涕,才是《野火》该有的样子。 不过,相对市川昆版,塚本晋也对结尾的处理实在是有些画蛇添足。

  ●沉浸于恶趣味中的塚本晋也把战争的残酷等同于血肉模糊的展示,除了造成人生理的不适外,还暴露出了其叙事的生硬及空洞,虽然导演一直走的都是实验风,但这样粗粝的形式感实在不适合表现这种历史题材,对人性扭曲的表现浮于表面。

  ●冢本晋也的战争片略血腥啊

  ●塚本放大了血肉横飞的恐怖,重口味刺激感官,让人无法躲避,同鲜明的色调一样是有助益以压抑、狂躁情绪来表现绝境中的变态,有一种腐败的身临其境感,而脱离了战场,镜头转向叙述者现下,战栗感潜入收敛的影像里,才是最能看出塚本的设计与控制之时。

  ●这血肉模糊蛆虫满地,实在是,好!恶!心!还特地把颜色调的那么艳!!不过第一次有主观镜头晃的那么厉害我一点都不觉得晕,还感觉效果挺好的,是肿么做到的?

  ●塚本晉也處理處理衝突沒話說,但一般的戲就顯得很尷尬。然後整體節奏很詭異,後製色調也蠻怪的

  ●热带卡夫卡

  ●天降弹雨时差爆头,午后岩石蒸腾血液,狭隘视觉光影地狱,争夺一只断掉的手,半块面皮脱落,行尸走肉苍蝇轰鸣,砍刀难以入睡,“猴子肉”……塚本晋也异色战争翻拍,就像小时候看了原作后所发的噩梦,不错

  《野火》影评(一):不同的结尾和不同的精神追求

  本片与1959年版本的《野火》情节上并无太大不同,演员表演,拍摄技巧,精神层次各方面都要弱于59年版本。

  比如说开头长官的训话,59年版本用一系列拉近的特写镜头,将构图中心推在长官的嘴上。将没有什么趣味的戏拍得非常有对比和看头。而15年版只是单纯的长官扇耳光,水平跟电视电影没什么区别。

  《野火》影评(二):舞台式的风格化影像,人性之恶的培养皿

  

非常独特的战争电影。一部自编自导自演,完全的个人化的作者表达。

从这样的电影中,才可以完整的看到一个人作为艺术家的作者性啊。

1完全风格化的表现主义摄影风格。

战争题材电影,不管是商业大片还是电影节电影,大多数还都是试图从影像上来还原战时原貌,包括人物、环境、道具等。

这一部野火可能是因为预算限制,导演压根就没有这样的企图,放弃了从影像风格上对二战末期的还原,这就导致这部影片的故事看起来就像是发生在当代。

全程的手持摄影风格,都是在采取呈现一种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这是写实的部分,

然而,在用色、用光上,又完全的采取话剧式、舞台式的大开大合的调度,

包括浓烟,烈火,大片的高饱和度热带森林的绿色,高反差比的黑暗和白光。

超现实的舞台质感浓烟背景,士兵们中枪后夸张的血浆喷发,人体脏器的描写。

这样的舞台式戏剧质感让人眼前一亮。

2 在剧作层面,整个影片,是从一个胆小不敢开枪的士兵出发。

来窥探战争对人性的催化、摧毁。

从底层、最小作战单位为出发点,而不是决策层、宏观层面出发的战争电影,也有不少。

包括最近一届奥斯卡大热电影《1917》也是如此。

但《野火》如上述的个人角度战争电影的区别在于。

决策层,战争高层,在整个电影中,又是完全缺席的。

电影中见到的,完全只有一个个上前线的士兵。

这让电影从一开始,就有一种“这群人被抛弃了”的感受。

有了这个前提,才会让电影、整个场景,呈现出一种人性熔炉、人性之恶培养皿的观感。

被抛弃的士兵们,在热带雨林中,为了生存下去不择手段。是为概括。

主角到底要不要吃人为生,是电影的悬念。

到最后,主角回到日本国内,有了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居所,还有一个妻子。

但吃饭的时候,仍然是狰狞的、兽性的,需要刻意躲避开妻子才能吃。

这已经表意了,主角后来不仅吃了人肉,这个行为也彻底摧毁了他之前的正常世界。

最后:战争最大的恶,就是把一个个正常人的人性摧毁,然后让兽性取代之。

  《野火》影评(三):《野火》与戏剧影像:一种观看视角

  当人们将塚本晋也的《野火》与市川昆拍摄于1959年的同名电影进行比较,以简单的几句“布景粗糙、表演失实、画面恶心”等评语为本片盖棺定论,恐怕已经犯了将“戏剧影像”与“电影影像”混同的错误。这两类不同的影像,不仅创造机制殊异,其观看方式也有差别。当我们仍以欣赏“电影影像”的惯常方式来观看一部“戏剧影像”,自然会遭遇显得尴尬的观影情境,同时也将失去正确的观看角度将带来的真切体验。

  塚本晋也的《野火》之所以被认定为一种“戏剧影像”,首先在于塚本晋也放弃了还原现实的义务。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地点是菲律宾的一个小岛,但无论影片中的场景、演员服装、举止方式等都未能让我们想及那个战乱的年代。塚本晋也不仅让这些原本可以增加影像真实感的要素失去实际效用,同时在后期的制作中调高画面的饱和度使得影片色调鲜亮浓郁,来让观众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压抑恐怖的抽象真实。

  其次,塚本晋也在使用镜头上也以反常规的方式进行。这在影片一开始已经显现,当长官因为士兵田村不听从命令向其掴掌时,正反打的对话镜头以不规则构图、剧烈抖动、非常规剪辑等凌厉风格完成。这种贯穿影片始终的拍摄方式,不应该被认为是导演在拍摄水准上的偏失,而是刻意为之,为的是营造一种在场的戏剧感,让观众体验到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士兵内心的惊慌与无力。

  除去以上两点,还应当注意到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小岛,角色功能非常单一,如果将这个小岛看成是一个供予人物活动的舞台,将人物的举动、对话看成是发生在舞台上的表演,那么对于塚本晋也如何创造性地重拍市川昆的《野火》就能见得更加分明。对于塚本晋也而言,关键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内心体验的观影感受,这与市川昆简单地讲述一个故事有本质区别。

  当安东尼奥尼被问到为何在《红色沙漠》中将环境色重新喷上颜色时,他答道,“(女主角)精神崩溃时,她所看到的色彩和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本片呈现出属于电影本身的现实,这里的颜色表现出这个神经质者的现实世界……我要是想借风景和室内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况,我就必须让风景和室内的颜色都符合人物的心理状况和心境,以营造更强烈的印象,所以我需要加入色彩的需要,破坏常人所设想的现实世界,只是为了使环境更符合电影的情节。”

  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塚本晋也的《野火》。那些血肉横飞的重口味场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脱离了写实要求,但这不是为了让观众获得一种观影快感(就像在吴宇森的枪战片中那样),而是以外部环境的恐怖暗示人物内心的真实,让观众身临于战争中泯灭人性的残酷情境。这比市川昆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的反思方式显得更有新意。当我们都被影片中恐怖的画面吓到之时,不要忘记那种残酷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塚本晋也的《野火》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它过度地放大了暴力场面,并有以此为乐的嫌疑,同时也没有提供更深刻的反思意义。但对于一片倒的批评之声,我们觉得还是应当站出来予以适当公正的评判。这些批评声音的发出往往是因为混淆了“戏剧影像”与“电影影像”的分野之故,当我们换一种“戏剧影像”的角度重新观看这部电影,就能发现它的圈点之处。它并没有人们想见的那么无所取,可以被选为《电影旬报》2015年十大佳片第二名,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